公立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出席广东省卫生计生工作座谈会

2020-09-19
国家的保险规划
李斌充分肯定广东卫生计生工作的成绩。她说,广东卫生计生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工作质量及效率得到进一步改善,医疗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孕产妇、婴儿死亡率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全国水平,低生育水平长期保持稳定。特别是自医改启动以来,广东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积累了好经验、好做法,进行的有益探索将进一步推动全国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其中深圳市在医改中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率先启动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并在改革实践中逐步显现出积极成效。在公立医院改革中,深圳市富有胆识,致力于破解公立医院改革中的难点重点,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收到良好成效。

李斌要求,当前广东要继续扎实开展卫生计生工作,确保完成好以下任务。一是要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巩固完善基层医改成果,健全基层硬件建设,提高基层服务能力水平,强化对全科医生岗位培训,继续做好大型医院对基层的帮扶工作。二是要继续推进以县级公立医院为中心的公立医院改革,既要控制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也要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逐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机制,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探索建立公开公平阳光的医药购销平台。三是要逐步扩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由点带面,特别是在机制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取消以药补医,建立补偿机制。四是要继续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特别是举办非营利性机构,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五是要做好各项配套改革,解决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另外在加快医疗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推动国产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此外,李斌要求广东要结合本地实际,采取不同形式推动计生工作,做好公共卫生与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大组织爱国卫生运动的力度。她表示,国家卫生计生委将继续支持广东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密切关注广东相关改革,加强沟通指导。

林少春说,下一步广东将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推进卫生计生各项重点工作。在卫生工作上,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持续强化医疗服务管理,妥善解决医疗纠纷。做好公共卫生工作,特别是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抓好中医药强省建设,完善配套政策文件,做好中医药“治未病”试点工作。在计生工作上,全面实行计划生育工作问责制,认真执行“一把手”负总责和“一票否决”制度。深入推进优生健康惠民工程,确保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今年底前实现全覆盖。

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在汇报公立医院改革情况时介绍,深圳在探索公立医院改革中主要推动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推行管办分离,成立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将其定位于深圳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通过理事会机制架构履行对公立医院的日常管理与服务职能。二是全面推进医药分开,全部取消各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并整合打包门诊、住院诊疗费,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药养医的问题。三是创立创新法人治理,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为试点,成立董事会与监事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人事薪酬制度,实行以岗定酬,推动绩效管理。

会上,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莞东华医院等单位分别就公立医院改革、医疗联合体构建、民营医院的发展等方面作了汇报。

相关知识

医疗机构,七问社会办医:专访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对于社会办医的相关指示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

意见将如何把社会办医引入快车道?记者9日专访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

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均可设立港澳台独资医院

问:境外资本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的地域范围,以及社会办医服务领域要求,是否会降低门槛?

答:意见提出,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社会办医准入制度,将港澳台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的地域范围扩大到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其他具备条件的境外资本可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特定区域设立独资医疗机构。合理设定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境外资本股权比例要求,省级卫生计生部门负责履行独资医院审批职责。

意见提出,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鼓励社会资本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的服务领域,举办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高水平、规模化的大型医疗机构或向医院集团化发展。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专科医院,鼓励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

非公立医疗机构大型医用设备配备不低于20%

问:在非公立医疗机构配置大型医疗设备方面,会否放宽要求?

答:意见要求,各地要科学制订本地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按照非公立医疗机构设备配备不低于20%的比例,预留规划空间。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配置申请,重点考核人员资质、技术能力等相关指标,对床位规模、门急诊人次等业务量评价指标方面的要求。对新建非公立医疗机构可按照建设方案拟定的科室、人员等条件予以配置评审。

同时,引导和支持医疗机构按照有关规定联合建立区域性大型医用设备检查中心,形成共建、共用、共享和共管机制,推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检验对所有医疗机构开放。

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问:如何提升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答:意见要求,加强对非公立医疗机构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统一纳入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规划;将非公立医疗机构所需专业人才纳入当地人才引进总体规划,享有当地政府规定的引进各类人才的同等优惠政策;允许医师多点执业;支持将具备较高水平的非营利性医院优先纳入医学高校教学医院范围。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人员参与医学类行业协会、学术组织和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并扩大其所占比例;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加快实现与医保、公立医疗机构等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非公立医疗机构违法违规将列入“黑名单”

问:如何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加强监管?

答:意见要求,将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统一的医疗质控与评价范围。加强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建立“黑名单”制度。同时,充分发挥有关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的监管作用;切实维护医疗秩序,将非公立医疗机构统一纳入医疗纠纷预防、处置管理体系。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多种形式的执业保险;推动行业自律和医德医风建设。

允许医务人员在不同举办主体医疗机构间有序流动

问: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允许医师多点执业。意见对此将如何贯彻落实?

答:意见要求,制定规范的医师多点执业指导意见,重点明确医师多点执业的条件、注册、执业、责任分担等有关内容。允许医务人员在不同举办主体医疗机构之间有序流动,在工龄计算、参加事业单位保险以及人事聘用等方面探索建立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间的衔接机制。为名老中医多点执业创造有利条件。

对具备资质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加快审批简化流程

问:在发展社会办医中,卫生计生、中医药管理部门将如何履行职责?

答:意见要求,各级卫生计生、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履行对社会办医的规划、准入、扶持、指导、监管等职能。一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完善有关配套政策;二是加快落实非公立与公立医疗机构在设置审批、运行发展等方面同等对待的政策,对具备相应资质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应按照规定予以批准,加快办理审批手续,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三是加强监管,创新监管手段,加大执法力度,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严控公立医院规模留出社会办医空间

问:如何切实将社会办医纳入卫生资源规划范围?

答:根据意见要求,国家会完善卫生资源规划的指导性文件,并在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为非公立医疗机构留出足够空间,以为了优先满足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需求。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发展规模,留出社会办医的发展空间。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部分公立医院(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的改制重组,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地区,在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的情况下,支持并优先选择社会信誉好、具有较强管理服务能力的社会资本。

医师多点执业,国家卫生计生委开展不平等、不合理的政策清理工作


对于就医环境医疗服务质量不但受到大众的关注同时也是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内的医疗环境部分存在问题,有些问题也在清理中。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两点:公立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对待问题;医师多点执业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1月10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该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姚建红说,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在组织开展有关部门和地方对非公立医疗机构不平等、不合理政策的清理工作,并将对切实做到公立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对待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有记者提出,很多民营医院难以申请到医保定点资格。姚建红说,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符合条件的民办医院都已经被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但记者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要解决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应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真正让符合规定的民办医院获得和公立医院同等的待遇。

对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规定难以落实的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副司长姚宏文说,医师多点执业行为涉及医师执业管理和人事管理制度的重大调整,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开展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必须在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整体框架下,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计划、有步骤、稳妥有序地实施,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并对医师的执业行为进行有效监管,使这一制度真正成为使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的好制度。在先行试点中,各地积极探索,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也正在研究,鼓励和关注各地积极探索并将适时总结经验,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制度。

实现公立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对待,对于合理优质的资源实行公平对待,合理利用,将有效拓宽医疗资源。同时加强对医师多点执业监督管理不但是鼓舞了医务人员,也是有利于患者享有更好的优质服务的。

社保卡,太原市卫生计生委正式启动社保卡直接挂号缴费项目


使用社保卡就能轻松挂号、缴费、打印报告,而不用再去重复排队。3月2日,记者从太原市卫生计生委获悉,太原已有12家医院,可以直接使用社保卡挂号就医,实现当日挂号、预约挂号、自助缴费、预约取号、报告打印和查询六大功能,极大方便了患者就医。我省大同等地也有部分医院实现了社保卡直接挂号缴费。

用社保卡可实现六大功能

3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太原市中心医院,该院一楼门诊大厅摆放着多台“一卡通”自助机,这些自助机很像银行取款机。“插入社保卡,就能挂号,不用在窗口排队。”正在看病的张女士说,“你看,医院科室情况、大夫情况,一目了然。”张女士根据自己需要,迅速挂了皮肤科大夫号,挂号费从社保卡内直接扣除。

据医院工作人员介绍,通过自助机,社保科可实现六大功能:当日挂号、预约挂号、自助缴费、预约取号、报告打印和查询系统。要实现当日挂号,先插入社保卡,在“嘀”声后,系统出现提示,要求输入密码。之后,输入手机号码。手机号码只有在第一次挂号时需要输入,输入一次手机号码,即建档完成,下次直接输入密码即可。在一体机自动读取卡内信息后,屏幕上出现选择键,此时,只要选择当日挂号后,便会弹出医院的各个科室,挂好后拿上凭条就可以去看病了。

要实现预约挂号,可选择相应选项,预约6天以内的号。预约挂号一般精确到具体几点几分,如不能在约定的时间取号看病,该号将作废,费用将返还到社保卡。

自助打印报告,能保护个人隐私

通常情况下【新华保险重大疾病险怎么样】,患者接受诊断之后,需要缴费或者进行化验等。通过社保卡,可以直接实现缴费和打印报告,不需要再在窗口排队。太原市中心医院工作人员介绍,看完病之后,医生会在电脑内输入患者需要检验检查的项目或需要购买的药物信息,并产生缴费明细。患者只要拿着社保卡再次来到一体机前,选择“自助缴费”项目进行缴费即可。拿上缴费凭条即可去检验检查或药房拿药。如果社保卡内余额不够,只要插入银行卡,即可缴纳剩余费用。

同样的,只要插入社保卡,点击“报告打印”,自助机就会自动读取有无报告单,如果有,便会自动打印。一名患者表示,自助打印报告,避免了以往在一堆纸质报告中,寻找自己的报告,同时又很好地保护了个人隐私。此外,在自助机上,使用社保卡还能查询药费明细、诊疗费明细、社保卡余额和历史缴费信息等,让患者消费得更明白、更放心。

用社保卡直接就医是大势所趋

去年初,太原市卫生计生委正式启动社保卡直接挂号缴费项目,首批试点医院为太原市中心医院、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太原市人民医院,太原市三院4家。该项目主要实现省市医保网二网合一、挂号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门诊所有费用社保卡支付这三个目的。这意味着,患者去医院看病,不再需要医院的诊疗卡,使用自己的社保卡就能实现看病就医。患者只要社保卡内资金充足,来医院门诊看病甚至不需要带现金。

太原市卫生计生委最新数据显示,太原市中心医院、太原市人民医院、太原市二院、太原市三院、太原市四院、太原市精神病医院、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太原市八院、太原市中医医院、太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铁十二局医院、太钢总医院共12家医院已经实现了社保卡直接挂号缴费就医。

省人社厅数据显示,除了太原市的12家医院,我省大同、朔州、阳泉、晋中、临汾、晋城、运城也有部分医院实现了社保卡直接挂号缴费,方便了持卡人员就医。截至去年年底,我省累计制发社保卡2592万张。使用社保卡直接就医将是大势所趋。

3月底前,医保卡将停用

根据省人社厅安排,今年3月底前,全省范围内的医保卡将停用,社保卡使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届时,社保卡将成为医保结算、购药的唯一凭证。相比此前单一的医保卡,社保卡是将各种社会保险、就业服务等功能集中在一张卡上,实现“多卡合一、一卡通用”。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省社保卡的持卡人数已经覆盖95%以上的参保人群,且社保卡即时制卡系统实现了县域全覆盖。

有参保人员担心,用了社保卡,原来医保卡内的个人账户余额还在不在?对此,省人社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参保人员领到社保卡后,一旦使用一次,原医保卡将自动作废,原卡内的钱会“接续”到新卡内。不仅如此,参保人员可登录“山西省社会保障卡便民服务网”,便捷查询到如何办理社保卡挂失、解挂、补卡、注销等手续,以及查询自己的养老、医保、工伤、失业、生育各项保险的参保、缴费情况等。

省人社厅提醒,未领卡的参保人员可通过拨打12333人社服务热线,登录“山西社会保障卡便民服务网”或持本人身份证到当地社会保障卡综合服务窗口等方式,查询制卡进度或办理领取社保卡。

○链接

社保卡能当银行卡用,但医保账户中的钱取不出来

我省发放的社保卡,不仅具备社保功能,而且同时具备金融功能。也就是说,通过社保卡的社保功能,可以实现查询参保人员个人信息、看病就医报销、领取养老金等功能;通过社保卡的金融功能,可以像使用普通银行借记卡一样,刷卡购物、存取款、转账等。仔细查看社保卡背面会发现,社保卡上除了姓名、社保号等信息外,还有一串19位的数字,这便是社保卡的银行卡号。但是,社保卡社保功能和金融功能是相互独立的,社保卡医保账户里的钱,并不能通过金融功能取出来。

此外,社保卡还有电子凭证功能,即,将社保卡作为持卡人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参保登记、工伤认定、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享受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和就业服务、社保服务、人才服务的主要电子身份凭证。

计划生育,广东率先推进卫生计生机构改革


9月30日,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卫计委”)正式挂牌。到今天,刚好“满月”。作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经济大省,广东这次在全国率先推进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这次部门合并是否已经真正融合到位?改革将给公众带来什么影响?南方日报记者近日独家采访了省卫计委的相关负责人。据悉,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地市、县两级也要参照省的做法,进行机构改革,要在近期基本完成。

决策

书记省长拍板加快改革步伐

走进广州市越秀区先烈南路17号的大院,大门口“广东省卫生厅”的牌子已经换成了“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上个月换牌子那天,好多老职工都来拍照留念,有点舍不得,现在也习惯了。”一位原广东省卫生厅的老处长说。

“到10月16日,广东省卫计委已经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职能全面运行了。我们在全国是第一批完成机构改革的,只用了短短两个月时间。”省卫计委人事处处长纪乐勤原来是省人口计生委人事处长,全面参与了这场改革。

据了解,今年3月国家卫计委成立后,各省份的改革也提上日程。广东怎么改却有多种声音:是把两个部门合并,还是一套牌子、两套人马?是马上改,还是先等一等?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省长朱小丹对此非常重视,亲自拍板,要求我省加快机构改革步伐。徐少华、林少春等多位省领导按照职责分工,多次召开专门会议专题研究。省委常委会定下基调,按照“上下对口、集中统一、整体推进”的原则,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的顶层设计,要在第三季度前完成改革。

9月29日,省委组织部召开了省卫计委全委干部大会,宣布了领导班子任免决定。原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元胜任省卫计委主任、党组副书记,原省人口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骆文智任党组书记、副主任,形成“党政双首长”格局。另有8名副主任,都是原省卫生厅、原省人口计生委的副厅长,分工与此前分管业务基本保持延续性。据了解,这是机构改革过渡时期的做法,以后将逐步按照编制职数设置。

融合

正副处长“交叉互补任职”

最敏感的是人事安排,位置少了,处长们怎么安排?

10月16日,省卫计委机关召开全体干部大会,宣布委内设机构的人事任免决定。“原来两个部门共有28个处室,合并后剩下20个。除了三位高年资、符合条件的处长提了副巡视员,其他的处长、副处长都得到妥善安排,保持了稳定。”纪乐勤介绍,综合性处室副处长“双配双加强”,其他业务处室正副处长“交叉互补任职”,通俗地说,“一边出一位正处长,另一边配一位副处长,使到人员真正融合。”达到保留骨干、平稳过渡、有效衔接的目的,确保改革过程“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

据了解,目前由于办公场地不足,有家庭发展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处、宣传处等7个处室留在原省人口计生委位于东风路省政府大院内的办公场地办公,而其他13个处室特别是全部的综合性处室都在原卫生厅的办公地点办公,委领导也将集中在这边办公。

除了人员融合,多个处室的业务也融合。比如考核评价处,不仅负责原来计划生育的“一票否决”考核,也负责医疗卫生工作的考核。又如基层指导处,就负责指导基层的卫生机构和计生服务机构。

动向

计生工作将坚持“三个不变”

这次机构改革,有两大动向颇受关注,一是合并后计划生育工作力度会不会减弱,近期会不会有“放开单独生二胎(指夫妇双方只要有一方是独生子女,就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等政策调整?二是省医改办从原来挂靠“很有话语权”的省发改委,改为挂靠省卫计委,协调职能会不会削弱?

省卫计委负责人回应说,按照国家和省里的要求,机构改革后,计生工作将坚持“三个不变”,即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不变,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不变、继续坚持实施计划生育“一票否决”不变。计划生育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据了解,目前计划生育职能在家庭发展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处、考核评价处、基层指导处、妇幼健康服务处、统计信息处、政策法规处等多个处室工作业务都有重点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将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广东将进一步深入研判全省人口形势,积极提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当前群众关心的是否“放开单独生二胎”,决定权在国家,广东将认真执行国家有关部署,目前生育政策仍没有调整。

至于省医改办,与省卫计委的体制改革处合署办公,编制9人。省卫计委负责人表示,医改工作是一项世界难题,也是一项长期工作。下来医改攻坚的重点难点是公立医院改革,由卫生部门统筹推进,更加方便。“医改力度不会减弱,原来省里对各地市的医改实施情况只是督查,今年底将首次进行考核,考虑和计划生育工作一起考核,督促各地真正加大投入和力度。”

另外,不少新闻媒体留意到,这次广东参照国家卫计委做法,设立了“宣传处”,编制6人。此前省人口计生委有“宣教处”,而省卫生厅没有单设处室,仅由一名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新闻宣传工作。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位专家分析,此举有利于加强卫生计生新闻宣传工作,特别是广东近十年来持续发生非典、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加强新闻发布、疫情公开、公众沟通,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惠民

“失独”家庭将获特别扶助

对于公众来说,这次机构改革整合部门资源,将带来什么实际影响?近期省卫计委将酝酿出台什么民生政策?

省卫计委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围绕“保基本、建机制、强基层”原则,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今年要继续推进平价医疗服务、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调整基本药物目录缓解基层“没药用”、建立全省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遏制药价虚高、扩大“大病医保”覆盖面、推动全省卫生信息化工作等六项重点工作。

在分管卫生计生工作的副省长林少春倡导推动下,广东计划出台“五个一”强基层政策,分三年时间分批为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卫生院配置一辆救护车、一台生化仪、一台X光机(中心乡镇卫生院配置DR)、一部黑白B超(中心乡镇卫生院配置彩超)、一台心电图仪。目前省卫计委正和有关部门商议,尽快出台细化政策,为基层解困。

在计划生育工作方面,省卫计委将研究出台更多便民利民措施。针对群众“办计生服务证难”,原省人口计生委已在9月底下发《关于进一步方便群众办证的指导意见》,简化办证要求,当事人申请时只需提供双方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的原件和复印件。近期省卫计委将监督各地落实这一指导意见,缓解群众“办证难”。另外,针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省卫计委正联合民政、财政等部门,研究制订广东省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政策,将在养老扶助、医疗救助等方面出台惠民措施。

医疗救援,国家卫生计生委派专家驰援定西震后一小时医疗


从甘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7月22日7时45分,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发生6.6级地震。截至22日17时,地震已造成75人死亡,14人失踪,584人受伤。地震发生后,甘肃省卫生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抗震救灾卫生应急队伍,同时要求定西市卫生局尽快派人赶赴震区开展救援工作。

8时30分,甘肃省卫生厅派遣由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省疾控中心和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骨科、胸外、泌尿等相关科室专家50余人组成的首批医疗救援队前往震区。由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省第二人民医院相关科室专家组成的第二批医疗救援队、健康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卫生应急队伍,于10时15分奔赴震区。截至7月22日15时,甘肃省先后两批共派出急救车6辆、医疗和疾病预防专家164人赶赴灾区开展医疗救援工作。定西市及未受灾的4县1区出动急救车24辆、医疗救援人员135人,其中医疗队5支共50人、防疫队6支共60人、卫生监督员25人。另外,定西市向灾区派出血液保障车辆1辆,提供血液86.5单位、血浆60单位。

截至7月22日14时,已到达灾区的医疗紧急救援人员有193人。受灾较重的中寨、蒲麻、梅川、禾驮、文斗、维新等6个乡镇已全部部署了医疗救援人员,救治、防疫、水质监测等工作全面开展。

截至22日14时,岷县和漳县医疗机构共收治地震伤员572人(含危重70人),其中岷县人民医院收治130人,漳县人民医院收治8人,岷县中医医院收治181人,岷县各乡镇卫生院收治206人,漳县各乡镇卫生院收治47人。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获悉地震灾情后,也立即启动地震前线救灾工作,派出两支共计11人的国家级医疗救援队伍,赶赴灾区开展紧急医疗救援工作。

新农合,安徽26县整合城乡居民医保 由卫生计生部门管理


安徽省已有26个县实现了新农合和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占全省85个新农合统筹地区总数的30%。整合后的城乡居民医保均由当地卫生计生部门

到记者发稿时止,安徽省已有26个县实现了新农合和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占全省85个新农合统筹地区总数的30%。整合后的城乡居民医保均由当地卫生计生部门通过“一手托两家”的方式主管。

近年来,安徽省新农合已经实现了全部省内医疗机构及60余家省外医疗机构的即时结报;全省建立了新农合和医疗救助的统一服务平台;高血压等18组常见慢性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9组特殊慢性病的门诊费用纳入了新农合报销。新农合通过设立一般诊疗费、门诊诊察费等,支持药品零差率政策的推行;实行按病种付费与临床路径相结合,推动城市医院改革;实施县域医共体试点,助推分级诊疗;通过建立向贫困人口倾斜的特殊补偿政策,助推精准扶贫等。

由于新农合制度的“比较优势”日益凸显,安徽省部分市县政府决心将城镇居民医保交给新农合统一管理。目前,该省已有26个县区将城镇居民医保合并到新农合,由卫生计生部门统一管理。整合后的城乡居民医保不仅节约了行政成本,而且统一了筹资标准、报销待遇,减少了城乡居民重复交费的负担,也减少了财政的重复支出。

安徽省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主任夏北海说,卫生部门“一手托两家”,既管医保基金,也管医疗服务,可做到基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和医疗服务质量最优化。(记者冯立中)

公立医院,卫生部: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促进公立医院在改革发展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在总结各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现就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改革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提出以下意见。

一、坚持推进预约诊疗服务

(一)继续推动在公立三级医院实行预约诊疗,稳步向二级医院扩展。探索门诊和出院病人复诊实行中长期预约,有条件的地方试行门诊24小时挂号和预约服务。

(二)制定统一的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把预约诊疗与病案管理和医疗保障制度有效衔接,不断提高患者预约就诊的比例。探索建立以城市或全省(区、市)为单位的预约平台,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同时,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三)制定改善门诊服务、方便患者就医的绩效考评和分配政策,鼓励医务人员积极从事晚间门诊和节假日门诊。

(四)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基层医院建立分工协作关系,做好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医院间的预约转诊服务。

二、优化门诊流程,增加便民措施

(一)修订完善门诊管理制度,保障医务人员按照既定安排出诊。加强门诊信息公开和咨询服务,帮助患者预约诊疗和准确挂号,提高患者有效就诊率。

(二)探索医务调度管理制度改革,妥善安排医疗资源,根据就诊病人数量和峰谷及时调配。做好门诊和辅助科室之间的流程控制和衔接,加强门诊各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

(三)优化门诊布局结构,合理安排患者就诊过程,增加便民措施,减少就医等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三、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一)合理安排急诊力量,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标化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

(二)落实首诊负责制,与120建立联动协调制度,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建立急诊、急救转介服务制度。

(三)加强和改进执行急诊分区救治、绿色通道进入住院救治和手术救治。改善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密切科室间协作,确保患者获得连续医疗服务。

(四)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修订完善急诊标准,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五)对全体医师、护士进行急救技术操作规程的全员培训,实行定期培训、合格上岗制度。

四、改善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一)修订患者转院、转科工作制度,修订入院、出院服务管理制度和标准,改善入院、出院服务流程,方便患者。

(二)为患者办理入院、出院手续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帮助。做好入院、出院患者的指示、引导工作,入、出院事项实行门诊交代或床边交代。急诊入院患者实行病人由急诊科诊疗过渡入院或直接进入科室抢救与办理入院同步方式。

(三)加强转诊、转科患者的交接,及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为患者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对于转科病员要做到内部精细化管理。

(四)对转院、住院诊疗提供预约,逐步实现转院诊疗服务从床边到床边,从社区到床边的标准化连续服务。做好入出院手续办理及结算时间预约安排,避免病人等候。

(五)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重要患者随访预约管理,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对出院后医疗、护理及康复措施的知晓度。

五、改革医疗收费服务管理与医保结算服务管理

(一)改革公立医院收费服务管理,减少患者医药费用预付,方便参保参合患者就医。

(二)与医疗保障管理机构协作配合,探索实施总额预付、单病种付费(收费),与预约诊疗措施相结合,识别患者医保身份,逐步实现患者先诊疗后结算。

(三)逐步推行持卡就诊实时结算,患者在定点医院就诊发生的医疗费用,除个人应缴的部分外,其余均由医疗机构和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和各种结算制度、经办机构直接进行结算。

六、规范临床护理服务,实施整体护理模式

(一)落实护理人员配置标准,健全护理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二)提供与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相适应的护理服务,确保基础护理与分级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三)注重人文关怀,实施整体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等多方面需求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减少并逐步取消患者家属陪护。

(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认真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七、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服务绩效

(一)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切入点,优化医疗服务系统与流程。

(二)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合理配置和利用医疗资源,逐一解决影响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各个瓶颈环节,减少患者预约检查、院内会诊、检查结果等方面的等候时间。

(三)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流程管理和科室合作,有效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为患者提供便捷、满意的医疗服务。

(四)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探索单病种质量控制和单病种付费改革,推动医院提高绩效。

八、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一)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开展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支持中国医院协会在全国各医院开展年度患者安全目标活动。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保护患者、医务人员及其他来院人员安全。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和术式错误。

(三)落实临床药师制和处方点评制度,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四)改善医务人员沟通,正确、有效执行医嘱。落实医院感染控制和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防范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

九、开展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有效减轻患者负担

(一)选择常见恶性肿瘤、肾功能衰竭、小儿白血病、先心病等发病率高、疾病负担重、社会影响大的重大疾病,借鉴发达国家的肿瘤诊治经验,立足我国国情,制定符合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医疗保障和基本药物供应原则的规范化诊疗指南,开展重大疾病的规范化诊疗试点工作。

(二)探索基于规范化诊疗的单病种支付与收费办法,控制医疗费用,有效减轻重大疾病患者医药费用负担。

(三)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逐步建立病理远程诊断和会诊系统,逐步解决县医院病理诊断问题,保障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的基础质量。

十、加强投诉管理,积极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一)加强医患沟通,防范医疗纠纷。实行医疗工作“首诉负责制”,设立或指定专门部门统一接受、处理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及时处理并答复投诉人。

(二)根据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开展医疗服务的持续改进。

(三)积极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工作,完善“大调解”,与司法、医疗责任保险等部门紧密配合,在县(市、区)设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培训专职人民调解员。

(四)组织公立医院统一加入医疗责任保险,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把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减轻群众经济负担纳入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完善政策制度,对医院的工作制度进行清理,做好废、改、立工作。要教育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技术标准,搭建统一平台,为做好各项工作打好基础。有关工作进展情况请及时报我部医疗服务监管司。

定点医院,石家庄市新农合定点医院极速增加 计生委举办专题培训会


记者日前从市新农合管理中心获悉,目前市级新农合定点医院已增至26家,其中15家为民营医疗机构。日前,市卫生计生委举办专题培训会,规范市级民营新农合定点医院服务行为,保障基金安全。

培训内容包括:新农合政策解读;对新加入的定点医院管理要求进行细化;通报下半年市级定点医院监管具体措施;公布市级民营定点医院10条规范等。市卫生计生委要求各定点医院建立健全内部费用控制措施,严把患者入院关、治疗关、用药关、检查关和收费关。定点医院要围绕住院指征的掌握、入院率的控制、住院病人的管理、诊疗行为和补偿流程的规范、医疗文书管理等方面开展重点培训,切实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执行新农合规定的水平,做到检查、诊断、治疗、收费“四合理”,严禁过度医疗和基金不合理使用。一旦查出定点医院出现严重违规行为,将取消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

业内人士解释说,现在,参合农民出院时,省级医院要为其复印诊断证明、收费凭证等以及一沓厚厚的病历,农民将这些材料交给所在县的合管中心,县合管中心审核后还要上报所在县财政局审批,“有时候,由于材料不全等原因,农民为了拿回先行垫付的报销款,往往要跑上好几回,虽然相关规定明确要求整个手续要在一个月内完成,但超时办结的现象仍然不断出现。”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16090.html

上一篇:居民医保,威海山东率先打通城乡三类医保 农民享职工医保待遇

下一篇:公积金提取,公积金提取的销户提取的条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