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医院吐槽高端医疗险销售误导

2020-06-18
高端人士保险规划
保险行业存在销售误导的现象已经很普遍了,而近日,针对这种现象,私立医院吐槽由于高端医疗险的销售误导,导致医院成为了受害者。

“处在高端医疗保险销售端的业务员,对客户的期望值要合理设定,而不是无条件地、没有原则地答应对方甚至怂恿对方。” 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近日“吐槽”高端医疗保险销售过程存在误导现象,一定程度上让医院成为受害者。

但在招商信诺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孙勇眼中,高端医疗保险所谓的“误导”可能只有极个别为刻意误导,主要还是因为客户与服务方对产品保障范围的理解不一致,以及中国医疗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客户享受的服务品质不一致。

而出现这种情况,销售端、医疗机构、保险公司甚至保险客户都有一定的“责任”。高端医疗险的所有参与方需要加强沟通,共同化解这个信息不对称问题。

高端医院“吐苦水”

“购买了高端医疗保险产品,客户自然享有医院直付结算服务,但如果保险公司不赔付、不答复,客户依然认为你既然答应结算了,医院就应该提供服务,不然就跟医院闹。”

“部分保险公司要求,一些高费用的检查或手术,我们是需要提前申请才可以做的,但客户如果不清楚相关规定,就会跟医院纠缠。”

这是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近日在一个高端医疗保险论坛上举例的两种情况。和睦家是较早进入中国的国际高端医疗机构,是多家险企高端医疗保险产品搭建医疗网络时不可忽略的医疗机构。

盘仲莹说,处在高端医疗保险销售端的业务员,对客户的期望值要合理地设定,而不是无条件地、没有原则地答应对方甚至怂恿对方。言语中,多少有着“吐槽”高端医疗保险销售过程存在误导现象的意味。

“销售误导”是国内寿险行业的一大顽疾,饱受各界诟病,是否误导现象已侵入新兴的高端医疗保险领域?一家高端医疗保险的保险代理公司总经理对《证券日报》笔者称,随着越来越多机构的加入,大家为了抢市场拼业绩,销售误导现象肯定存在。

不过,招商信诺人寿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孙勇近日在接受笔者采访时称,到目前为止,其对业务销售有误导行为、客户与服务方发生摩擦的情况感受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公司高端医疗险业务团单续保率都在95%以上,说明客户群对于这一产品提供的医疗服务和销售服务总体而言是满意的。

至少,他认为,这一领域里刻意误导的现象应该是个别的,毕竟这个产品的客户群是各个参与方都非常重视的群体。

招商信诺为国内高端医疗保险的主要经营险企之一,开展这一业务有五年多5年时间,截至目前已建立了覆盖逾500家公立及私立医院的直付医疗机构网络。

要化解信息不对称

孙勇分析,出现客户认为被“误导”或者销售人员承诺太理想的情况,可能主要是因为客户与服务方对产品保障范围的理解不一致,以及客户享受的服务品质不一致。

他认为各方都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销售端,为了突出产品的高端性,业务人员把差异化的优势讲得多了;同时,客户自我预期比较高,尤其是在支付了不低的保费的情况下;另外,医疗的客观现实可能与销售人员和客户的预期存在差距,尤其是在医疗网络逐渐从北上广扩至二线城市的过程中,不同区域的服务品质不同,而各方没有意识到这种差异。

笔者也了解到,随着越来越多的高端医疗产品和供应商出现,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有业内人士用“乱花渐欲迷人眼”来形容这一局面,。对此,有高端医疗保险客户表示,期待监管部门对这一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有统一的监管标准。

这些问题根本上是“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各方充分沟通来化解。

“如果客户第一次来就诊,而销售团队和医疗服务团队从来没有交流过,只要服务中产生小小的差错,客户就会大大地失望,会为接下来的销售造成负面影响。医疗机构也面临被客户投诉,甚至类似产品被客户抱怨。患者也有可能迷失。”盘仲莹认为,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双方在沟通对接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招商信诺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经验。比如,通过加强与医疗机构的沟通,以及24小时不间断的全球客服专线,确保客户清楚了解自己的福利状况与获取高品质医疗服务的便捷渠道;给销售人员提供高端医疗保险福利,让他们亲身体验相关服务,避免销售时仅有空洞的讲述,促进他们与客户更有效地沟通;同时,联手合作机构组织客户参观高端医疗机构,通过现场交流让客户了解高端医疗能达到的程度。

“所有的措施实际上就是通过多方的沟通,来弥合产品的各方对于产品能够提供的服务和提供的保障之间的理解分歧,达到一定的共识,化解一些潜在的麻烦。” 孙勇称。

另外,起初作为服务世界500强企业外籍高管产品的高端医疗保险最早并不存在客户教育的问题,而如今,随着高端医疗保险业务在国内发展越来越本土化,越来越走向国内富裕人群和内地企业的高管时,管理客户预期也是各方需要关注的。

“大家对高端服务品质的追求是无上限的,但实际不可能无上限,因此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让客户了解在国内医疗体系下这个产品能够达到的水平,这对于市场培育也非常重要。”孙勇称。

提示:由于客户与服务方对产品保障范围的理解不一致,以及中国医疗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客户享受的服务品质不一致,因此,高端医疗保险的销售误导就出现了,要解决这样的情况,首先必须要化解信息的不对称。

延伸阅读

“拼团”买高端医疗险现象


高端医疗险是目前一些保险公司比较专注的保险品种,它确实能给客户带来优惠,但是却出现了“拼团”买高端医疗险的现象,这种模式不符合政策要求,是一种打擦边球的行为。

一旦出险经纪公司不能担保保险公司不“翻脸”

业内人士认为,短期看,在这种模式下,客户确实能享受优惠,但这种“拼团”的模式不符合政策要求,属于打擦边球的行为,万一发生理赔的情况,消费者可能被拒赔。

陆先生计划给自己购买一份高端医疗保险时获知了这样一个信息:如果加入某保险经纪公司打造的平台,就能与其他有意购买高端医疗保险的人组成一个团体,不仅保费比自己单独购买要便宜,且对身体条件的要求较低,保险责任范围则更广。

陆先生觉得这种模式很有吸引力,但又不确定“这是馅饼,还是陷阱”。

保险经纪公司“自造”团险平台,将个人客户集中起来组成团体,消费者到底是享受实惠还是承担风险?保险公司对这类业务持何种态度?

业内人士认为,短期看,在这种模式下,客户确实能享受优惠,但这种“拼团”的模式不符合政策要求,属于打擦边球的行为,万一发生理赔的情况,消费者可能被拒赔。同时,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团险个卖”有利于其冲保费规模,但其面临的赔付风险和政策风险就更高。

“拼团”很受欢迎

在一个妈妈群里,一位上海的网友发起了拼团邀请:“我朋友本来计划买高端医疗保险,但是突然检查发现已经怀孕了,所以只有拼团才能买承保已经怀孕的保障。如果有人也希望购买保障怀孕的高端医疗保险的话,请联系……”

业内人士表示,当购买保险的人数达到一定量,保险公司可以收入一大笔保费,对于其冲保费规模有较为显着的成效。对于消费者而言,以团体形式购买高端医疗保险,一方面,价格更加优惠,另一方面,对个人的身体要求较低,同时,其保障责任范围也更加广泛。因此,以团体形式购买高端医疗保险的吸引力比较大。

“与个人保险不同,团体保险通常不需要进行严格的核保程序,少数不符合个人险参保条件的个体也可以通过其所在单位或团体参加团体险计划。并且,如果投保团体的理赔记录较好,续保还会有优惠。”某保险经纪公司高端医疗负责人对笔者表示,但这种业务模式中的团体是真正意义上的团体而非为买保险拼凑出来的。

正是看到了将团体保险销售给个人的吸引力,部分保险经纪公司采取了一种新型模式来促进销售,即保险经纪公司通过与私立医院或银行等机构合作寻找个人客户资源,然后将这些客户集中到保险经纪公司打造的平台上,形成一个团体来促进保险销售。“这是我们目前重点打造的模式。”某保险经纪公司高端医疗业务人员告诉笔者,这种模式很受消费者欢迎。

无联系组团赔不赔?

对于消费者而言,拼团购买高端医疗保险真的有利无弊吗?大童保险经纪高端医疗负责人姜敏对笔者表示,真正的团体高端医疗保险确实有价格优惠、保障全面等优点,但如果保险经纪公司为了促进保险销售而将个体消费者纳入自己制造的平台,那么对消费者而言,利好或许是短暂的,而风险则可能在今后的理赔或续保过程中暴露出来。

具体来看,由于这种为买保险而组建的团队是拼凑起来的,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购买保险,一旦团体中的个人罹患了较为严重的疾病,保险公司拒赔并且下一年度拒保的可能较大,而这种团体本身组织形式松散,凝聚力不强,团体组织者缺乏维护个人权益的积极性和谈判力。因此,真正出险的个人不一定能享受到保障。“没有社会联系的消费者组团购买保险,出险之后保险公司可能不予理赔。”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保险公司对这种拼团形式购买保险持何种态度?笔者尝试正面采访,但都被婉拒。一些业内人士指出,险企的心态是很纠结的。部分险企在销售阶段对这种“拼团模式”是默许甚至是认可的,因为这样有利于保费规模的增长,但由于拼团购买保险的人群风险同质性更高,出险率也可能比正常的团体人群更高,因此,到了真正出险理赔的时刻,保险公司就会感到心痛,甚至会出现一些拒赔现象。

上海一家保险中介公司负责人对笔者表示,如果以购买保险为目的拼凑一个团体,是不符合政策要求的。中国保监会在关于促进团体保险健康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团体保险是指投保人为特定团体成员投保,由保险公司以一份保险合同提供保险保障的人身保险。对“特定团体”的定义为:法人、非法人组织以及其他不以购买保险为目的而组成的团体。“根据该定义不难发现,保险中介公司自己制造平台实现‘团险个卖’是在打政策擦边球,不符合政策。”该负责人指出。

不过,一家健康险公司的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组团购买保险的方式无可厚非,他的理由在于,航空意外险、旅游意外险等险种在统计口径上也归为团体保险,实际上也是个人购买,很多在线旅游网站就充当了团体平台的角色,同时,放宽团体保险购买对象的限制也是一种趋势。对此,持不同意见的业内人士认为,意外险和高端医疗保险无论是保险性质、赔付情况等都有很大不同,不能简单进行比较。

提示:“拼团”买高端医疗险是一种不保险的行为,万一发生理赔的情况,消费者可能被保险公司拒赔,因此消费者一定要慎重。

医院“常客”:选住院医疗险、重疾险


医院“常客”:选住院医疗险、重疾险

三天两头往医院跑的人都希望可以把治病的费用通过保险的方式来报销。

有社保的人群可以靠医保卡解决一部分药费,也可以通过住院的方式来解决一部分药费。但并不能因为有社保就“高枕无忧”。

医保卡通过住院来解决的部分必须是在医保规定用药的范围内才行。如果是一些大病,用的进口药,一般解决不了。而门诊费或是治疗费,则必须通过住院的方式才能报销。此外社保所有的报销都是后报销型。比如做一期放疗得两万余元,一次性就得交齐。而且后期报销的手续很繁复,大量的进口药又都不能报销。而如果搭配商业保险,则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憾了。

●商业保险里的医疗险,分三种形式:

1.报销性质。

也是凭医院的相关收费单据去报销,且只能是报销社保规定范围内的药品。而且这种保险不管您买了几份,都只报销一次。所以如果选择这种商业险时,请一定先弄清楚是否与社保冲突。

2.津贴性质。

这种多数是针对住院而定的,即买保险时就已选择好住院时每天能够补贴多少钱了。不管你住院实际花费是多少,也不管您住院的钱是不是全部都报销了,都与这种保险无关,保险公司只按你买保险时选择的补贴金额赔付给你。

3.提前给付性质。

通常所说的重疾险就是如此。它不管您看病实际需要花多少钱,也不管您看病所用的药物是不是社保范围内的,只按照你购买保险时选择的额度进行给付。它也不需要你看病以后用单据来报销,只需要确认病情符合合同规定,就立刻支付保额。

目前多数人往往对于重疾险关注度比较高,认为只有得“大病”才需要保险的赔付。然而生活中有很多的疾病都是需要住院治疗的,而且费用也非常高,但这些病种未必属于重大疾病范围。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规定的重大疾病有25种,各家保险公司的重大疾病险有十几种的也有几十种的,但最基本都是这25种大病。重疾险是完全按照合同里所包含的病种来理赔的,如果所患病种与合同条款不是“完全吻合”,那么不论病情多严重、治疗费多巨大,保险公司都不会予以理赔。并且当保险公司按照保险金额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时,合同效力也就终止了。

而住院医疗保险是针对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或疾病经医院诊断须住院治疗时,对其入住医院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包括床位费用、药品费用、护理费用、诊疗费用、治疗费用、检查化验费用、手术费用),按一定的比例给付住院费用保险金。

所以,一定要先选择住院医疗保险,等财务状况允许了再补充重疾保险。

保监会严把互联网保险销售细节 尽力堵截网销误导


尽管保监会对互联网保险销售的打折赠礼等活动没有做出限制,但是对于互联网保险的销售细节却进行了严格把关,在尽全力堵截网销误导,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征求意见稿》对互联网宣传及信息披露等方面严格把关,保险公司在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时,除了要在销售页面以不小于产品名称字号的黑体字列明公司经营区域范围;对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等均不在公司经营区域内的客户,保险公司还必须通过有效途径提示可能存在服务不到位的问题。 在产品信息披露上,《征求意见稿》要求保险公司在官方网站首页进行明确信息披露,包括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网站及网址、合作机构名称、合作方式、合作期限等;互联网保险产品信息、售后服务及消费者投诉方式。

而在产品宣传的细节上,对字体以及风险提示等也进行约束,如通过互联网销售分红险、投连险和万能险产品,要求必须在产品销售页面显着位置以不小于产品名称字号的黑体字标注收益不确定性等。此外,对互联网保险在线服务体系也提出了时效要求,如通过合作机构网站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退保流程也由此前意见稿的5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

一位业内人士对此表示,监管层在产品销售、理赔等细节方面规范得比较细致,主要还是为了减少消费误导现象的产生;同时也为了减少理赔等服务环节产生的投诉与纠纷,应该也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不过对很多信息披露的字体字号都要做出要求,也可能导致相关网页及保险产品说明比较混乱。

值得一提的是,1月意见稿所涉及的“保险公司通过合作机构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应实现集中收付,合作机构不得代收保费”在《征求意见稿》中已删除,不过提出保险公司要对合作机构违规行为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45岁买保险 重疾险和高端医疗哪个适合


人生过程中,45岁是一个特殊阶段,在事业上一般经历了上升期在稳定阶段,并且上有父母下有子女需要操心,因此承担的家庭责任重大,因此是45岁左右为生命“高危期”,大多疾病在此阶段爆发,严重者危及生命,这样就需要提前布局一份健康险,以呵护未来无忧,但是健康险种类繁多,部分人群不知道如何抉择,因此45岁买保险,重疾险和高端医疗哪个适合?

重疾险和高端医疗具体介绍

两款产品介绍

重疾险

重疾险主要是投保者发生合同规定的重大疾病,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约定给付保险金的行为,一般投保者在患病后可以不用担心治疗费用,并且不会给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如果你一生都没有患重疾,身故或者退保的时候还是能够拿回本金和分红的。

但是重疾险险一般不包含普通病种,只有投保人患了合同中约定的疾病才能得到赔付,赔偿金主要是根据保单保额多少来赔付,保险公司只会根据医院的确诊报告,赔付给投保人。

高端医疗险

高端医疗是享用高端的、VIP服务的医疗服务,它偏向针对高收入人群,主要是针对医疗费用进行报销的产品,不论医院类型、国内外,主要你产生的医疗费用符合保单条款,保险公司都会按照实际需求为您支付费用。

高端医疗属于消费型保险,一般一年一交,如果没有发生赔付,保险公司也不会把本金退还给你的,高端医疗保险可以选择一定范围内的医疗费用自付,超出该范围才由保险公司赔付,也就是说国内的客户患了小病可以用普及医保,大病再用到高端医疗,实现低费用、全覆盖的最佳效果。

其次,从两个产品的保险的报销和赔偿方式上进行下对比区分:

假设某人患重疾了,分别从重疾险以及高端医疗险

重疾险:投保者感觉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医生怀疑病情,再次检查复查确诊病情后入院治疗(手术、化疗等)。

如购买了重疾险需要收集材料、提交材料、保险公司审核、审核无误后才能进行理赔,因此重疾险的赔偿针对治疗因此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它毕竟能起到保障作用,且重疾险的赔偿还能当作经济补偿,填补医疗花费的缺口,以及大病后收入中断的必要生活费。

高端医疗险:门诊检查等都是免现金的,确诊后需要住院时,通知保险公司,审核通过后入院开始治疗。之后的一切费用都是保险公司同医院结算,无须自己掏钱,而这个治疗过程中,也就是高端医疗保治病,但是不保赔钱。

因此重疾险是先确诊后再进行赔付;高端医疗险是先治疗,然后进行报销或保险公司直付。

重疾险和高端医疗哪个适合

如果购买保险产品投入的资金有限肯定优先选择配置重大疾病保险,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患病年轻化等趋势的发展,重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再者,重大疾病保险除了具有重疾和人寿保障的功能,还具有储蓄分红、抵御通胀的功能,如果未进行赔付过就还可以全部提取出来养老,因此产品性价比高,一张保单,多重功能。

家庭收入较好,又比较在意中老年重疾,医疗保障的,可以选择高端医疗保险,其获得的高端医疗更加满足高收入人群的需求,并且提供的医疗服务也十分优质,因此需要结合自己的经济条件选择。

当然,也可以进行产品组合,即高端医疗+重疾险,高端医疗险保障疾病的治疗,而重疾险的理赔费用可以当作经济补助,作为病后的收入补充,对自己的健康恢复和家人减轻经济负担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45岁买保险,重疾险和高端医疗哪个适合?两款产品保障内容存在差异,并且报销和赔偿方式上也存在明显的不同,因此如购买产品资金有限,优先选择重疾险;而家庭收入较好比较在意中老年重疾以及医疗保障的,可以选择高端医疗保险,当然也可以进行产品组合,即高端医疗+重疾险,这需要消费者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以及经济基础决定,确保获得全面的健康呵护。

如何投保终身医疗险


怎样合理规划多病的中老年人生?尽管有社会医疗保险,尽管子女很孝顺,但靠人不如靠己。该如何通过提前布局来实现人生的终身保障和价值?

王先生的父亲今年65岁,2月份因突发心肌梗塞,两次住院安装了右侧心血管两个支架,花费近6万元。术后休养期间,遵照医嘱服药和检查,平均每个月医疗费为2995.48元。根据当地医保政策,大部分门诊费用要自付。而王先生的父亲每月退休工资仅2286元,个人医保账户上又没多少钱,仅凭老人自己无法解决正常生活和医疗需求。此外,医生建议采取搭桥手术,预计将花费约10万元。

作为普通市民,该怎样为自己规划退休后的医疗保障?人一生中80%的医疗费用发生在晚年,常人生病的概率会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下降而上升,退休后的收入却可能直线下降;生活没有规律、烟酒不离口、工作上的竞争和压力等因素,也为中老年生活提前埋下健康隐患。四十岁以前以命博钱,四十岁以后拿钱买命。怎样才能未雨绸缪,为年老时准备好充足的医疗保障?

保险专家表示,为防止并转移因生病导致的巨额医药费支出和可能造成的财务风险,有三张健康保单不可或缺:重大疾病医疗保险、意外健康医疗保险和住院医疗健康险。为尽早消除风险,人们需要拥有个人终身医疗账户,可通过购买终身健康险的方式实现。

所谓终身医疗险就是帮助客户建立一个专款专用的终身健康保障基金,在经济能力允许的前提下,越早购买越划算。同样的保障额度,早买不仅便宜,还可减轻年长时的经济负担,同时,住院就医负担可明显降低。

“按需而行”保险专家提醒投保者,在选择好适合的险种后,签合同时还须注意一些投保细节。如要细读保险责任条款,只有在保险责任范围内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才会履行赔付义务。

此外,在签订保险合同时,要把目前的身体健康状况及以往病史如实向保险公司陈述,以便保险公司判断是否接受承保或以什么样的条件承保。而且投保人在收到保单时,应查验是否附有相关文件,如保单正本、保险条款、保险费正式收据、变更申请书、现金价值表。上述文件齐备后才可签字。

推荐产品:信诚“安心倚”终身医疗保险计划。退休前,消费者可以享受28种重大疾病保障,同时享有重疾豁免;退休后,能享受28种重疾外追加14种含冠心病、糖尿病在内的常见大额花费疾病保障。拥有社会医保的消费者,退休后无论因何种疾病或意外事故需要住院治疗,在获得社保赔偿后,将获100%报销。无社会医保保障,报销比例为80%。消费者成功投保后,马上获得专属个人终身医疗账户,享受各种保障、资金投资回报及健康嘉奖。可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选择定期或一次性投入方式,增加对个人医疗账户的资金投入,增加账户的储备。也可随时将资金在三个投资账户间进行无限次转换,并随时从医疗账户中支取资金,以备未来生活的不时之需,转换、支取费用全免。

今年30岁的王先生,有社会医疗保障。如果投保“安心倚”终身医疗保险计划,并选择在60岁退休。他平均每月只需500元(缴至60岁),即可获得总额达18万元的保额保障(包括退休前28种重疾及退休后高达42种的大额医疗费用疾病保障)。

恒安标准人寿“健康是福”终身医疗保险计划。30岁的王先生为自己投保“健康是福”终身医疗保险计划,年交保费3430元,交费期20年。因此他将获得最高达10万元的身故和医疗保障。

假设王先生因意外或疾病住院每日可获住院津贴100元,若住院治疗并以救护车运送,可获100元紧急医疗运送保险金。若首次发病,并因此在住院期间初次接受合同所定义的手术,每种手术按照级别可获3000-9000元手术保险金。若王先生不幸身故,保险公司将按投保时保额扣除累积已给付保险金后给付身故保险金。其他保险利益还包括重症监护病房保险金、住院康复保险金等。

有社保怎样补充医疗险


有社保怎样补充医疗险医疗险最高限额多少合适

如何打理咱们的医疗险

提起保险,人们较熟悉的是终身寿险和重大疾病保险,但是对于健康险范畴内的医疗险也许就不那么了解了。其实,这也是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个险种,只是由于出现时间不长,并不为许多人了解。有专家称,保险首要的保障就是意外和医疗险,甚至比终身寿险还要重要。有社保的人怎样补充医疗险?医疗险最高的责任限额是多少?带着这些实际问题,本报记者为您全面解析医疗保险。

医疗险和重疾险

区别明显

“我买过重疾险了,还买医疗险干什么?”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重疾险和医疗保险到底有何区别?

人保健康险公司精算师曾卓告诉记者,医疗保险从属于健康险范畴,健康险主要还包括重大疾病保险以及护理保险等。其区别在于,重疾险是疾病确诊符合重疾险理赔条件后就给予理赔的保险,不管投保人是否医治都会给予理赔;而医疗险是对医治过程中发生费用问题给予的补偿。如果没有医治并发生费用,医疗险也无法理赔。

记者了解到,医疗保险分为门诊保险以及住院保险,前者国内主要以团险形式,个人单独投保的产品较少。对大多数人而言,最有意义的是住院医疗保险,它能一定程度补偿病人在医疗期间的经济损失。

住院医疗保险

分费用型和定额型

王女士日前住院一共花了2000元,而保险公司却只赔付了800元,这让王女士很困惑,不是有保险吗,为什么不赔?原来王女士投保的是补贴型住院医疗险,一共4天,保险公司按每天规定好的200元给付。

人保健康专家曾卓告诉记者,住院医疗险一般分成费用型与定额补贴型。所谓费用型住院医疗保险是指保险公司根据合同中规定的比例,按照投保人在医疗中的所有费用单据上的总额来进行赔付,即投保人通过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报销部分医疗费用后,保险公司按照保险损失补偿原则,补偿投保人所花费用的剩余医疗费;定额补贴型住院医疗保险,与实际医疗费用无关,理赔时无须提供发票,保险公司按照合同规定的补贴标准对投保人进行赔付。通常保险公司会以投保人就医天数与保险合同规定的每日津贴额作为理赔依据,按其住院天数给付医疗津贴。

投保险种有区分

那么有社保和没有社保的人群该如何投保住院险?记者用下面两个案例为您说明:

案例一:在国家机关工作的张磊单位给上了社会医疗保险,他又投保了某保险公司的费用型医疗险。日前,张磊因病住院,期间花费了3000多元。出院后,张磊在扣除了500元的自费药后,社保报销了1000多元,其余部分,张磊到保险公司办理理赔手续,保险公司对剩余的1600元按80%的比例进行了报销,张磊最后从保险公司拿回了1280元保险赔付。

案例二:家庭主妇王芳没有社会医疗保险,她和张磊投保了同一家公司同样的费用型医疗险,不久王芳因轻微骨折住院,最后花费了2300多元的医疗费,扣除300元的自费药后,王芳从保险公司拿回了1600元补偿。

费用型住院险无社保者投保更划算

两个案例比较之下不难看出,有社保的张磊比较吃亏。对此,专家给出的解释是,就费用型住院险来看,有无社保差别很大。这是因为消费型住院险所补偿的是社保报销后的其他费用,保险公司再按照80%进行补偿。而没有社保的人则按照全部医疗花费的80%进行理赔,商业保险补偿的范围覆盖社保那一部分,理赔就会较多。需要说明的是,按照最基础的层面投保,社保范围外的自费药品均不在保险公司报销之列。

定额型住院险有社保者适宜购买

上述案例表示,医疗险有不可获利原则,而社保赔付的部分重复住院医疗险则不再赔付。因此,对于有社保的人,专家建议应该考虑投保定额型保险。定额型给付不管有没有社保都是按照投保的天数计算的,比如约定每天200元标准,不管患者最终每天是花费50元还是400元,保险公司都会按照每天200元的标准支付保费。保险公司不会对使用范围进行约定。而同时,社保保障范围的花销仍可以在社保范围之内报销。

老人小孩投保住院险较难

目前社会普及“一老一小”社保,他们的住院医疗保险该如何补充?精算师曾卓告诉记者,3岁以下的孩子和65岁以上的老人投保住院险比较困难。由于3岁以内婴幼儿和65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高,操作、监控、管理难度大,风险大,赔付率高等原因,大多没有独立设置“一老一小”的住院医疗险种。但3岁以上的孩子还是有一些少儿医疗住院险可以投保的。

特别提示

重复投保不能重复理赔

有人认为,多买几份保险将来得到的赔付也就越多,但其实并非如此。据专家介绍,住院医疗险不像寿险可以在不同的公司购买几份,它在不同公司不能进行重复理赔,否则很容易滋生医药费的腐败发生。按照去年《健康险管理办法》规定:“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的给付金额不得超过被保险人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金额。”这说明,多家保险公司给付的保险金额最终不会超过实际在医院办理出院手续结账时已经用去的金额。

家庭保障医疗险不可少


家庭保障医疗险不可少

跟个人投保比起来,给一个家庭规划保险保障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比如投保的先后顺序、保费分配的主次等等,一份科学合理的家庭保障计划既能做到省钱又能使得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得到应有保险保障,从而搭建起坚固的家庭保障金字塔。

第1步重点保障家庭支柱

保险专家表示,在给整个家庭构建保障计划之前先要给所有的家庭成员排序,理性地按照收入、家庭对其的依靠程度等因素按序排列,从而明确家庭中的支柱。毋庸置疑,应该对家庭支柱投入最多的保障费用,因为一旦家庭的顶梁柱遭遇意外,对整个家庭造成的影响将是最大的。

许多父母总会为孩子买许多份保险,如寿险、意外险、健康险以及金额较高的教育险等等,但却忽略了自己的保障。保险专家指出,这种做法不可取,父母应该先给自己上足保险,才能给孩子一个坚实的支柱。其次,根据规定,未成年人的死亡赔付不能超过5万元,部分地区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可以达到10万元,过高的保额就等于浪费。此外,对于还处在双人世界的家庭来说,如果家庭两位成员的收入相当,应该以风险较大人士为主要投保对象,在投保顺序和预算保费首先向其倾斜。

第2步意外险夯实金字塔基

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在所面对的风险中,最难以估料和防范的要属意外风险了。保险专家表示,意外险是构建家庭保障金字塔的基础,意外险自身也具有保费低廉保障宽泛的特点。最基本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障的时间和地点很广泛,不论是平日里工作还是出门旅行,只要符合意外险保障责任条款,都可以得到赔付。而其费率一般每年为保额的千分之二左右,比如10万元的保额,保费大概在200元左右。保险专家建议,每个家庭应该以家庭年收入的5-10倍作为家庭所有成员意外险总保额的标准,如果家庭有房贷、车贷等贷款负担的,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意外险保额。

保险专家还提醒,家庭成员在选择意外险时要细化,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投保相应的险种。而对于一些经常出差或者每年都有几次旅行计划的家庭,应该选择长期意外险。因为选择一年期的或者更长期的意外保险总比每次出门前投保航意险、旅行险来得方便,价格也更加实惠。

第3步附加医疗保险不可少

由于意外保险只是针对死亡或残疾进行理赔,而对意外引起的医疗费用不予给付,因此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在意外险基础上附加医疗保险或者住院保险就是很必要的。这些险种能够保证一些意外发生后投保人的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不过附加医疗险的保额没有必要定得太高,因为不造成残疾的意外事故治疗时花销不会太多,这样也能减少家庭总体保费的支出。当然,如果家庭的主要支柱成员在其单位已经团体购买了门急诊医疗、住院医疗保险或是有相关的就医报销制度的,那么这笔保费也是可以省下的。

如何合理安排医疗险


“我这次住院花费了这么多钱,当初选择的住院保险金给付比例也是100%,为何A保险公司只赔给我400多元钱?是不是他们算错了?”

家住上海的夏女士最近拿着自己的一份《理赔通知书》和相关理赔材料来到了编辑部,因为她对其中的理赔金数额产生了很大的疑问,希望能帮忙算一算。

数万元住院费只赔几百元?

记者仔细查阅了夏女士的住院医药费发票、住院病人费用明细清单、理赔给付记录等,才发现,原来夏女士这次感觉“吃亏”,错并不在保险公司计算错误,最主要的还是她自己“多”投保了一份住院医疗费用补偿保险。

夏女士曾于2006年7月和2006年9月初分别在A保险公司和B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份住院医疗费用补偿型保险,有效期均为一年。

今年5月9日,夏女士因为急性肝炎住进了医院,一直到6月6日才出院,期间共花费了38000多元医药费用,其中自费25252元,个人自负(现金支付)2372.63元,个人账户支付920.67元,统筹支付9924.09元,附加支付0元(这些项目明细我们通常可以在发票的下半部分找到)。

出院后,夏女士首先去了B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共获得2837.29元保险金补偿。随后,夏女士又将原始发票等凭证交给了A保险公司申请理赔。A保险公司给出了456.01元的理赔结果。但这样一个数据,让夏女士有些失望。毕竟,在这次住院过程中,家里已经付出了不少的花费,本以为有了医疗险可以获得部分补偿,但这样一个比例的理赔结果,让她觉得有些不好过。

两处投保导致“理赔重叠”

原来,夏女士从A和B两家公司购买的这两款住院医疗费用保险,刚好都是补偿(报销)型的,且两份保险的保险责任中都明确规定“以医保承保范围的费用为补偿标准”,也就是说在这两款产品中,社保范围内无法报销的费用保险公司也不再进行补偿。体现在夏女士的案例中,就是发票中表明“自费”的25252元在理赔中将被剔除。

而且,由于费用补偿(报销)型的医疗保险,在理赔实务中遵循损失补偿和不可重复报销原则,因此产生了几个特别关键的理赔点。

一是社保统筹支付和地方医疗附加支付的那部分,由于已经通过社保和地方医疗统筹基金直接支付掉了,因此商业保险也不再支付。否则,这样就可能产生病人通过生病住院“赚钱”的问题。体现在夏女士的案例中,就是统筹支付的9924.09元将在理赔前剔除。

二是不可重复报销原则,指的是即使属于自己支付的医疗费用,已经通过单位或其他途径得到了报销的,也是不能再向保险公司理赔。体现在夏女士的案例中,就是已经通过B公司报销到的2837.29元,将在A公司的理赔前被剔除。

最终,夏女士从C公司只获得了2372.63(个人自负)+920.67(个人账户支付)-2837.29(从其他途径获得的已赔款)=456.01元。

没必要购买多份“雷同”医疗险

夏女士该从这次的理赔经历中吸取怎样的“教训”?

我们觉得,首先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不要重复购买保障范围类似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型保险。

“我当初以为多投两份么,总归多一份保障,哪里想到到头来,这理赔回来的钱,还抵消不了我投入的保费呢!”夏女士感叹说。

的确,由于前面说到的医疗险理赔遵循补偿原则,总的赔付金额不可能超过所发生的实际费用,而且有需要凭借住院费用的原始发票来申请理赔,一家公司已经赔偿的部分,另一家公司可以通过发票上的理赔记录公章来发票,因此根本没有必要在两家甚至多家保险公司“都买一点”。

如果是已经有社保的人群,特别是除了社保之外,有的单位福利待遇较好能为员工报销全部或部分医疗费用,或者已经为员工购买了足够的团体医疗保险的,员工自己就基本不必再另外购买费用报销型的医疗保险了。

“超社保”医疗险可作补充

当然,如果真的自己还想买一些医疗费用报销型的医疗险,一定要注意问清楚,这份医疗险的理赔范围,是仅仅限于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之内,还是社保范围之外的用药、诊疗费用、材料费用等,也可以列入报销范围内?

对于已经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或是单位还有团体医疗保障的人群来说,选择一份“超越社保范围”的医疗险显然更为合适。毕竟,买商业保险的目的主要是对社保进行补充。出于这一考虑,“超社保”的医疗费用保险应该说比传统产品要好些。

在市场上,这两年也已经有多款不受医保范围限制的住院医疗费用保险出现,能够满足投保人的多元需求。

比如太平人寿的“高诊无忧”终身医疗保障计划,就突破了“社保”这个医疗费用报销的“瓶颈”。还有太平洋安泰的“附加住院补偿保险”、友邦新上市的“康乐”少儿医疗保险计划,人保健康“守护专家住院费用个人医疗险”的“推荐版”和“推崇版”等产品,也都突破了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限制,能比较全面保障社保内、外的医疗费用。

“津贴型”医疗险作补充更合适

另一方面,对于已经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士,不妨搭配一些与社保理赔不冲突的津贴型医疗保险,弥补自己的收入损失。这样的组合也许更为合适。

津贴型保险,又称补贴型保险或者定额给付型保险,与实际医疗费用无关,理赔时也无须提供发票。无论你在治疗中花多少钱,得了什么病,保险公司都会按照合同规定的补贴标准进行赔付。而且,在不同家保险公司之间多次投保,也不会出现报销型医疗险的“理赔重叠”问题。比如你买的是100元/天的住院补贴附加保险,那么住院期间就是每天拿100元的补贴;如果在三家保险公司都买了100元/天的住院补贴保险,那么你住院后就一共可以得到300元/天的津贴。而不论你治病花多少钱,也不管你已经在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账户中报销了多少费用。

胡小姐就曾充分体验过“医疗津贴类保险”的好处。

今年初,胡小姐被检查出患有乳腺小叶增生,医生建议她住院手术切除。胡小姐在医院住了5天,一共花费1500多元,由于胡小姐单位有团体医疗补充保险和团体门急诊费用险,她这次的住院费用大多得到了补偿。同时,胡小姐自己曾经购买的一份附加住院津贴保险,还给她带来了750元的理赔金,差不多刚好弥补她这几天因为病假带来的收入损失,这也让她颇感安慰。

保险知识汇总 高端医疗保险引人关注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包括一批企业高管、私营企业主、演艺明星、精英人士在内的高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工作强度大、时间紧张,其对自身健康状况和医疗保障需求很高,加之对传统公立医院就医面临的“挂号难、等待长、环境杂”等问题难以容忍,因此,他们更倾向于到环境良好的外资、私立或特需医疗服务机构就诊。

这些消费者对于保险保障的需求更趋理性,能认识到保险与一般投资、理财的区别,在当下“看病难、看病贵”的大环境下,他们对每年只需付出2万至3万多元即可获得约定范围内的高额保障比较容易接受。

健康保险公司为客户提供健康管理也是高收入群体关注高端医疗保险产品的重要因素。传统医疗险多以门、急诊及住院费用的补偿为主,由于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和体系的特性,保险公司更多定位于“事后理赔”。而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则提出了“事前干预”和“事中管控”的概念,尤其是“事前干预”,让这些高端客户真正做到了“防病“!

高收入人群往往对医疗服务的品质有比较高的要求。他们非常关注医疗机构的品质及专业医生的资质,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呈现高端化及多样化的特征,这与他们追求高品质生活及与日俱增的健康意识是一致的。而高端医疗保险恰好符合这类人群的这一需求。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7661.html

上一篇:重大疾病保险,22岁软件工程师应增加什么样的商业保险?

下一篇:重大疾病保险到底是否要购买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