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知识,“穷人的保险”是中国保险业的巨大商机

2020-11-04
保险业知识

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陈文辉在太原召开的“小额保险国际研讨会”上透露,中国保险的普惠性迈出重要步伐,包括农民在内的中低收入人群,可以较为便利地获得低廉而实惠的保险服务。

在国际金融危机之下,中国为中低收入人群打造的“穷人保险”逆市而上,令参会的国际金融业、保险业专家刮目相看。

中国保监会财险监管部副主任董波说,目前中国开展的新型农业险种共计160多种,种类齐全,覆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农机具和农房等方面。农房保险、农村劳动力意外伤害险、气象指数保险、农村信用保险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农业保险从2006年的8.8亿元(人民币,下同)上升到2007年的53.3亿元,到2008年已经达到110亿元。

“中国以农民为代表的低收入群体在很多风险面前抵御能力十分脆弱,如果有保险的保障则能在天灾人祸面前尽快恢复过来,否则会重返贫困甚至陷入更坏的境地。”世界银行高级金融服务专家克雷格?索伯恩说。

据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和介绍,2006年开始的浙江农房保险制度,如今已发展到1002.87万户农户参保,参保率达98.61%,累计已有16727户受灾农户获得了6123.51万元赔付。

2008年中国农村小额人寿保险起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在山西、四川、湖北等9个省份启动小额保险试点工作,今年5月将试点范围扩大到18个省份。

中国人寿先后推出12款适应农村市场需求的小额保险产品,基本覆盖了农民各方面的保险要求,每年的保费主要在17至26元,大致能买到2万元左右的保障。“农民看得懂,买得起,划得来,理赔快。”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万峰说。

“一年来的试点,让我们认识到,小额保险是一项'多赢’事业,既满足农民愿望和需求、符合政府要求,也是商业保险机构持续追求的事业。”万峰充满信心地说。

在国际上,商业保险公司普遍认为小额人身保险低保费、低保额的特征决定了业务规模不大、单位成本高导致无利可图,因此在对待小额保险上态度普遍较为保守。

但在中国小额人寿保险初步获得成功。试点开展10个月来,中国人寿已累计承保603万人,收取保费1.38亿元。万峰说:“一年的实践证明小额保险不会带来亏损。”

万峰表示,农民非常朴实,在风险告知方面大多能做到如实告知,降低了公司的风险。同时,保险代理人与投保人居住在同一范围内,核保调查很容易。

“推动保险服务覆盖低收入群体不仅是保险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更是保险业避开激烈竞争,开发低收入市场的战略性发展机遇。”陈文辉说,“服务低收入群体可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他认为,中国的农村小额保险还做到了多赢。“对农民来说确实在遇到天灾人祸时得到了基本的保障;对政府而言依靠小额保险初步建立了农村保障体系,对维持社会安定、建设和谐社会发挥效应;对公司来说小额保险虽小,但是影响大。保费虽然不多,但是使公司真正走进农村的千家万户,公司的品牌、声誉真正在广大农村市场树立起来,促进了公司其他业务的发展。”

由中国保监会和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共同主办的“小额保险国际研讨会”14日至15日在山西省会太原市举行。共有来自中国保监会系统官员、11家中国保险公司高管,来自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世界银行和世界粮食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和德国、印度、南非、巴西、菲律宾、瑞士等国的官员和专家代表参会。

相关阅读

我国保险业,中国保险业是做狼还是做羊:保险业如何 “与狼共舞”(六)


①对我国传统计划保险体制的挑战

我国目前的保险体制起源于政府、国有保险公司、国有企业“三位一体"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为迎接入世的挑战,我们应该及早研究在剥离国有保险公司不良资产的前提下,争取国有保险公司或更多的保险公司早日上市,明晰产权、转换机制、增加经营的透明度。

②对我国保险业经营管理制度的挑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保险业所面临的冲击点主要集中在目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上。国外保险业已经完成了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并越来越向“全能型"、“多功能"保险公司的方向发展。西方主要国家保险的制度创新为保险公司开拓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服务领域,这一经营管理制度的挑战是对我国现行保险制度根本挑战。

③对我国保险业经营非市场化的挑战

市场化将构成我国保险市场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当前,要求增强市场机制的内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我国保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必然,二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保险市场所面临的挑战。

④对国内保险市场过度保护的挑战

世界贸易组织的市场准入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规定,对我国现行的保险市场准入原则中对外资保险公司的多种限制提出挑战,原有对我国保险业的保护性措施将导致市场规则的冲突。显然,为迎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我们应对挑战的政策选择应该是减少过度的保护性措施,积极推进我国保险市场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对国内保险公司实行长期较高的市场保护,这一政策会使受保护的国内保险公司丧失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技术创新的动力。

⑤对传统保险产品的挑战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大都以财产、责任、人身等传统保险业务为主,而国外保险公司在产品创新方面可谓日新月异,尤其是人寿保险公司的大部分业务已从传统由储蓄型、保障型产品转为投资连结型、分红类人寿保险产品,创新业务成为新的盈利来源,与之相适应的是,储蓄保障型的产品需求下降,而利用金融衍生产品开发的投资连结型的产品需求上升,市场份额比重也在增加。

由于我国国民保险公司还是外资保险公司不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不论是内地公司还是沿海公司,谁拥有知名网站,谁有能力提供多功能的保险产品,谁就有稳定的客户群,谁的市场份额就大,网络经济的发展将缩小人们的距离感,改变我们做业务的思维方法,并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保险业市场结构。

返回目录:保险行业导航目录

保险知识,保险业的“云计算”


云计算正逐渐走进各个领域。那么,云计算的应用会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产生何种推动作用?

首先,使用云技术可以降低保险公司经营成本。由于使用云技术无需对IT设施进行前期投资,而是根据公司的实际需求直接提供服务。因此,保险公司不需要大量的IT设备,也不需要大量的人才去维护和修复IT设备。既能充分释放IT资源,又能降低能源消耗,实现低碳经营。特别是对于囊中羞涩的中小保险公司,可以腾出大量资金,扩张业务范围,增强自身竞争实力,进而带动整个保险市场的活跃性。

其次,使用云技术可以提高保险公司经营效率。通常一家保险公司服务器的整体使用效率是不高的,有时使用效率只有10%-20%。而使用云服务,只有当客户有需求时才会开启,当不需要使用时则可关闭,从而真正提高IT设施的使用效率。并且一个专业的云服务中心相较各公司独立的IT部门来说,冗余级别大大减少,可以改善业务流程,避免重复任务和低效。此外,云服务的弹性计算能力可以充分满足保险公司的产品创新需求,加速产品研发,甚至让公司涉及曾经无法涉足的领域。

无障碍使用环境是采用云计算的另一个好处。无论保险公司是大是小、其员工数量是多是少,任何员工都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其所需的文件和数据,在家中或是现场,而不必拘泥于办公室,只要任何一个能访问互联网的地方,员工都可得到所需的信息。这样,员工也许只需一台手机或是掌上电脑,便可轻松完成工作,并在及时传递与共享信息的基础上,优化营销、核保和理赔等阶段的工作,克服现阶段各环节中存在的很多缺陷。

最后,云技术的使用与数据储存更安全。或许有人会担心云技术的使用安全,因为云服务承载了太多的信息与机密,若一旦被不法分子所攻克,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实际上,哪家公司可以保证自身公司的数据安全性一定高于云服务提供商?要知道,云服务商每年都会花费数百万元资金用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再加上一支专业的信息管理团队,可以将事故风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24973.html

上一篇:保险知识,重疾险 买与不买的两难境地

下一篇:不合条件时领取了失业保险金怎么办?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