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知识汇总,门诊看病能否报销

2020-11-02
保险理念知识

新修改的石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公布,参保居民在保费不增的基础上,在门诊看病超200元即可报销。

另外,此次新政还有很多惊喜带给大家。如:报销额度提高10个百分点,住院分娩可报销,9种门诊慢性病可报销。让外来务工人员高兴的是,其子女符合条件者也可参保。

石市居民医保自2007年启动,至今年9月份已有37万人参保,近2.5万人享受到报销政策。此次调整,参保居民自12月26日起,将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亮点1门诊看病最高报销500元

季节转换,最易感冒。近日,省会王先生小女儿的一场感冒,就在社区诊所花费了300多元,几乎是他一周的工资收入。“女儿参加了居民医保,可只有住院才能报销。”谈及报销问题,王先生很是无奈。

12月26日以后,这个问题就可解决了。修改后的石市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规定,参保居民可在缴费的下一年度享受到门诊统筹制度。所谓门诊统筹,是指参保居民在指定医疗机构门诊就医时(如治疗感冒等常见病),医保基金给予报销一定数额门诊诊疗费。这也是石市城镇居民医保新增的政策。

居民在门诊看病方便了,可是为便于医保费用结算,参保居民只能自选一家医疗机构作为定点,一年不得变更。所选定点医疗机构,应该是公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参保居民并非所有在门诊的费用都可报销,门诊统筹还设立了自付段。居民在定点门诊就医时,每年累计花费200元以内的自己承担;200元以上部分报销50%,累计报销最高限额为每人每年500元,超出最高限额以上部分,门诊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亮点2报销比例上调10个百分点

修改后的居民医保政策规定,原规定的住院、门诊急诊抢救病种、特殊病种超过自付段的医疗费报销比例,由三级医疗机构50%、二级医疗机构60%、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70%,分别上调10个百分点。

大额补充保险的赔付比例和意外伤害保险的筹资标准也有所变化。参保居民可获得的大额补充医保赔付比例,由原来的60%调整为65%,参保居民可获得的赔付款将会增加。

石市居民医保从2007年启动,如果连续缴费,次年的住院报销比例就可每年增加1%。

为鼓励参保人员连续缴费,石市居民医保政策原来规定“连续缴费5年以上的,从缴费第6年开始,每增加一个缴费年度,住院报销比例增加0.5%,最高不超过10%。”修改后的政策,奖励幅度更大,“对连续参保缴费的,从第二年起,每增加一个缴费年度,住院报销比例增加1%,增加的比例最高不超过10%。”

亮点3住院分娩最高可报1000元

居民医保虽主要针对一老一小两类人群,但本市市区户籍且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非从业居民也可参保,这就意味着参保人群中有一部分育龄妇女。生育费用纳入报销范围,也是此次居民医保政策改革的一项新增内容。

参保居民不管在几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可报销的额度都是一定的,定额报销的费用包括门诊检查费用和住院分娩费用。自然分娩及门诊检查费每人可报600元,人工干预分娩及门诊检查费800元;剖宫产及门诊检查费1000元。

如果需要转往外地就医,要经批准方能转院,所发生的医疗费个人也要多负担5个百分点。

亮点4门诊看关节炎最高报500元

在新修改的居民医保政策中,新增加了居民医保慢性病制度,即在门诊看慢性病也可报销。初步确定的9种门诊慢性病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分别每年最高可报销2000元、2000元、1000元、1000元、800元、1000元、1000元、500元、500元。

参保居民要在门诊治疗慢性病,应到居民自选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为200元,200元及以下部分由居民个人自付;200元以上部分由统筹基金报销50%,个人负担50%。根据不同的病种设立年累计报销最高限额,最高限额以上部分统筹基金不予支付。每增加一个慢性病病种,起付标准和报销最高限额也相应增加。

上大学,学费、生活费已不是小数目,要是生了病,负担就更重了。修改后的石市居民医保政策,将在校大学生纳入保障范围,石市33万名大学生将从中受益。

据了解,石市辖区内共有市属以上高校49所,33万余人。本着自愿原则,在校大学生参保每人每年筹资150元,其中一、二级残疾人、父母领取城市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参保人员,全额由各级财政补助;其他人员个人缴纳50元,各级财政补助100元。另外,每人每年需缴纳大额补充医疗保险费10元。

大学生能获得多少报销额呢?参保大学生每人每年最高可获得2.5万元的医疗费。大额补充医疗保险,赔付的医疗费用的最高限额为每人每年8.5万元。也就是说,只需每年缴费60元,每年就可获得11万元的报销款。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可参保

在石市桥西区新石菜市场卖菜的梁艳昨日听到了一个好消息,自己的儿子也可和拥有石市户籍的孩子一样参加居民医保了。

梁艳来石市已有5年时间,儿子现在石市上幼儿园。石市修改后的居民医保规定,非本市户籍但常年在本市市区就学或入托的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也可参保。“早就羡慕石家庄市户口的孩子能参加居民医保,现在我儿子也可以和他们一样了。”她高兴地说。

据了解,外来务工人员要为孩子参保,应凭夫妻一方的暂住证、教育部门出示的学籍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办理参保登记。

扩展阅读

保险知识汇总,广州职工门诊医药费可报销


广州市将把城镇职工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医保统筹范围,单位和个人均不需另行缴费,但看普通门诊时都可享受“报销”一半左右的待遇。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拟定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统筹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2月19日开始公开向市民征求意见。这一办法的适用人群,将包括参加广州市城镇职工医保的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以及参加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医保的人员。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处处长张学文说,这将是又一个填补空白的政策。由于医保制度实施之初,重点是“保大病”,待遇范围主要是住院、门诊特定项目和指定门诊慢性病,未包括普通门诊统筹医疗待遇。但是近年来,对年老、多病的参保人来说,门诊医疗负担较重,因此建立门诊医疗费用统筹是减轻参保人医疗负担的有效措施。

征求意见稿说,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人员,按规定就医发生的普通门诊基本医疗费用,由普通门诊统筹金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指定基层医疗机构60%、其他医疗机构50%的比例支付。参加灵活就业人员医保的人员,普通门诊统筹金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指定基层医疗机构50%、其他医疗机构40%的比例支付。这个比例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报销”比例。

据介绍,试行办法拟规定普通门诊统筹金最高支付限额为每人每月300元,每月最高支付限额当月有效,不滚存、不累计。参保人患病住院期间,不得同时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待遇。办理长期异地就医的参保人,由普通门诊统筹金按每人每月60元的标准包干支付普通门诊统筹待遇。

参保人可在广州市定点医疗机构中,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指定基层医疗机构)及其他医疗机构各1家,作为定点医疗机构。

保险知识汇总,广州市普通门诊统筹报销将正式实施


8月1日广州市普通门诊统筹报销将正式实施,市民如何办理门诊报销手续?记者从广州医保部门获悉,参保人必须在自己选定的一大一小两家定点机构(部分专科门诊不受此限制)就诊,才能享受普通门诊报销待遇。而且,参保人在选定医院时,在带上医保卡的同时还要带上一张正面免冠一寸彩色照片。

按照政策,广州普通门诊统筹报销实施之后,职工医保参保人在社区医疗机构或指定基层医疗机构看门诊,符合条件的医药费报销65%,在其他医疗机构看门诊则为50%;灵活就业医保、外来人员医保的参保人报销比例分别降低10个百分点。最高报销限额为每人每月300元。

据介绍,参保人必须在自己选定的一大一小两家定点机构(部分专科门诊不受此限制)就诊,才能享受普通门诊报销待遇。据悉,参保人只需在自己希望选定的医院挂号,再填写一张登记表即可,同时需要贴上一张正面免冠一寸彩色照片。相关负责人提醒,参保人选点手续简便,若非看病需要,无需在8月1日就赶去办手续,到实际就诊时办理即可。

从8月1日起,参保人看门诊该如何结算?市医保部门表示,参保人在就诊支付时,信息系统会自动确定哪些由医保基金支付,哪些由参保人自己支付。属于由参保基金支付的,由医院与医保中心记账;参保人就诊时只需支付属于支付的,可交现金或划医保卡。若遇信息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特殊情况,医保部门将启动手工记账方式,可能会采取“事后零星报销”的方式,报销可能会稍为麻烦一点。

保险知识汇总,广州:逾三千万人医保门诊科报销


《关于开展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统筹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已出台,今年先在7个市试点,力争明年在全省铺开。届时,广东将有2514万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和744万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受益。

就全国来说,广东的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结余率是全国最高的,其中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和东莞三个城市,其基金的结余又占到了全省的近80%。特别是广州,职工医保的当期基金结余率甚至高达50%。

医保基金怎么会有这么高的基金结余?两个很简单的原因:一是缴费过高了,二是报销比例过低了。大量的基金要寻找出路,首先就是提高待遇。

而提高待遇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当前的基础上,提高住院待遇。另外一种就是拓宽待遇范围,用统筹基金来解决门诊待遇。广东省劳动保障厅医保处处长夏青表示:“实际上,住院的人总是有限的,一般来说,一年里面,100个参保人里面,住院的只有5%~6%。

而在门诊这一块,目前的医保制度下,统筹基金是不予以支付的。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上,虽然有一部分钱是单位缴费划拨的,但并非统筹基金,看病时,你个人账户的钱花完了就花完了。通俗地说,无论是职工医保、住院医保还是居民医保,现在的医保参保人在普通门诊(16种门诊特种病,比如血友病、肿瘤等除外)这一块都是无法报销的。

由于门诊的量往往是住院量的几十倍,拓宽门诊统筹支付也显得尤为谨慎,否则基金一旦穿洞,受损的还是全体参保人。

在基金的运营当中,有三个途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可以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普通门诊统筹;统筹地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当期结余率超过15%以上部分可以用于普通门诊统筹;当期结余率不足的,可以在保证历年累计结余达到上年度统筹基金全年支出总额的情况下,将超出部分的资金逐年按一定比例用于普通门诊统筹。

广东省劳动保障厅表示,普通门诊统筹制度今年将在7个市试点,目前在广州、深圳、中山、佛山、东莞等市已经开展普通门诊保障试点,并取得初步成效,珠海、湛江两个市现在也已经动起来了。下一步,广东省劳动保障厅将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动,争取明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普通门诊统筹工作。

问:哪些医院可以选?

答:参保人只能选一个社区医院或者基层医院

门诊统筹的第一个原则是设定在社区医院和基层医院,而且只能在就近选择一个定点医疗机构,三级医院等大医院的门诊并不在门诊统筹支付范围之内。这一方面是就近方便参保人就医,一般市民在15分钟之内就能够达到;另一方面也可以控制过度医疗,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医院病人过度集中的压力。

为什么佛山试点之后的门诊处方费用可以降近七成?一个重要原因是,门诊统筹只能在社区医院和基层医院,因为大医院看病贵。而门诊统筹实施之后,参保人小病小痛都去社区医院了,另一方面又能够报销了,两者相叠加,使得参保人的门诊负担大幅降低。

问:能够报销多少?

答:报销比例原则上在50%以上(医保目录范围内)

广东省劳动保障厅医保处处长夏青表示:“各地的标准由各地来确定,一般来说,都能够确定在医保目录范围之内50%以上,再低就没有意义了。”

就目前广州、佛山、东莞等地试点来说,在医保统筹范围之内的门诊统筹的最低报销比例都在50%以上。比如佛山南海,社区卫生机构支付比例为80%,一级医院为70%,二级医院为50%。佛山的门诊统筹制度运行一个月以来,除顺德之外,其他四区的总体次均处方报销比例(包括了自费药品项目在内的报销比例)为43.6%。其中高明区的次均处方报销比例最高,达到55.5%。从个案来说,最高的报销比例达到了70%。

问:病情加重了怎么办?

答:双向转诊制度,住院直接转大医院

不少看惯了大医院的参保人会嘀咕:“我的病,万一社区医院看不了怎么办?”然而,根据《指导意见》一旦是重病,大病,社区医院的医生、设备不能为病人提供服务的,他们将自动将病人转向大医院治疗。因为是需要住院,或者是特种门诊病人,根据基本医保政策,同样是可以报销的。而病人在大医院手术等已经成功,病人只需要护理等基础的看护的话,大医院也会将病人转到社区医院,这样一来,因为在社区医院的报销比例高,病人的负担就减轻了。

通过这种双向导向作用,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格局。

问:怕医保账户变“死钱”?

答:职工个人账户以后将成为家庭账户

很多职工医保参保人,特别是年轻人,因为身体健康,医保账户上的钱几乎用不着,几乎变成“死钱”。

如何让这笔钱能够灵活运作起来?《指导意见》中明确,“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代职工本人供养直系亲属缴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在佛山,职工医保账户上有余额的话,就直接可以给家庭成员缴纳居民医保费用。“只要一划卡就可以给家人参保了,以后还将向家庭账户过渡。”具体而言,就是家庭其他成员生病了,也可以用职工医保的个人账户支付。比如老人家生病住院了,个人的医保卡上钱用完了,儿子可以用医保卡为老人家支付。

医药费用过高应该如何解决

答:医保机构集体协商医疗价格

“作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我们所代表的就是参保人的利益。我们的目标就是参保人的利益最大化,用更少的钱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可以说,医疗保险第一次喊出了自己是参保人利益代言人的口号。

《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应与各定点医疗机构订立协议,明确医疗和服务质量。”“对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可以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在不超过物价部门规定收费标准情况下协商确定付费方式及标准。”

实际上,广东医保机构以千万医保参保人为依托和药品公司或者是医院进行谈判,已经在悄悄地实行了。比如抗肿瘤、白血病的药品格列卫,药效好,但价格非常昂贵,高达2万多一瓶。通过协商,最后药品公司同意对患者以前半年原价,后半年赠送的方式进行让利,相当于打五折;而另一种医治丙肝的药品则是直接打9折。

保险知识汇总,社区门诊也有医保


最新出台了《关于促进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将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适当降低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自付比例。

引导参保人员社区就医

随着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扩大,今后将扩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点范围。允许各类为社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门诊部、诊所、医务所、医务室等机构)申请医疗保险定点服务。同时,适当拉开医疗保险基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大中型医院的支付比例档次,不断完善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管理办法。

此外,参保人员选择的定点医疗机构中要有1至2家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实行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保人员可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设的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定点看病的地方。

社区医疗也将联网

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特点,劳动部门将制定方便快捷、管理高效的业务管理流程。采取多种方式对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业务培训和技术支持。完善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发挥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在医疗保险管理中的作用,协调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社区管理。尽快实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计算机联网,参保人员健康医疗信息共享,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社区定期健康检查

今后,要在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范围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规定的范围内,根据物价部门制定的社区卫生服务价格标准,对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一般常见病和多发病诊疗等基本医疗服务进行逐项审定,明确纳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社区医疗服务项目。参保人员发生的家庭病床医疗费用,符合出入院标准的由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给予支付。

同时,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公平享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向辖区居民提供的健康教育、健康检查、预防保健、建立健康档案以及慢性病和精神病社区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其中按规定应免费提供的服务,医疗保险基金和参保人员个人不再额外支付费用。

参保人员可选择“家床”治疗

专家建议,参保人员患重病、大病及需要手术治疗的和疑难杂症需要确诊的,一般应首选三级医院,病情不是十分严重的可选择二级医院,如果仅仅是恢复和康复期的以及已确诊为慢性病的参保患者以选择一级医院为宜。另外在三级医院已手术完毕脱离危险期进入恢复和康复期的也可选择转诊、转院至二级或一级医院进行后续治疗。同时,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还可选择“家床”治疗。

保险知识汇总,社保能否取代商业保险?


“我已经参加了基本医保和补充医保,还需要购买商业保险中的疾病险种吗?”我们很多人都会问这样的问题。

社保和商业保险究竟是什么关系?社保能不能取代商业保险?带着问题,我们来探讨一下

比较两者关系

就好比刹车和安全气囊

大家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目前大部分的人都已经有了社保,而社保也有那么多好处,那还有购买商业保险的需要吗?社保和商业保险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我们先打个比方。每一辆汽车都配备了刹车,当驾驶员看到前面可能存在的危险时或许可以用刹车来规避,但并不能因此排除所有的风险。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车辆上装配了保险带甚至安全气囊?就因为这些装备是补充的保障措施,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车上人员的安全。

社会医保就好像刹车,商业健康类保险就是保险带和安全气囊,是对医保体系的有利补充。没有人会因为有刹车就不要保险带,更不会有人有了保险带就不用刹车,越来越多的人会想要配置气囊。对医保覆盖对象来说,重大疾病险可作为一种补充手段,而对没有纳入医保范围的人来说,重疾险尤其重要。

我们来看一下两者区别

首先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保障范围的不同。社保较为复杂,保障程度也依具体情况差别较大,但在生命保障方面比较不足。

生活中不幸的案例太多了,矿难、火灾、飞机失事……社保对这些身故的人是没有补偿的,只是把社保中个人账户的钱退给遗属,这个时候,遗属的生活该怎么办,房贷车贷怎么办,孩子的教育怎么办?还有老人家的赡养等;其次,社保在意外保障方面也明显不足。如果意外发生在上下班或工作时,社保中的工伤保险可起保障作用。其他情况的意外如旅游途中发生车祸或其他不幸,社保是不予负责的;其三,当发生伤残及大病无法正常工作时收入就会减少,社保在这方面也无能为力。

我们来举例说明下

总的来说,基本医疗保障只能是低水平的,“保”而不是“包”。“保”即有一个基本的保障,超出部分主要应通过商业保险解决;另外,社保未能保障的学生、农民和城镇流动人员的医疗保险也只能通过商业保险方式解决。

举例来讲,我们的社会医疗保险提供的是“低水平,广覆盖”的医疗保障,对于一些多发病、常见病提供的保障是很有效的;但对于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个人负担仍相当重。以癌症为例,很多化疗药物都排除在医保目录之外,一些必要药物、先进疗法(如1998年从国外引进的基因疗法),也不在社会医疗保险之内,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另外,医保药物目录过于狭窄,许多“救命”的新药、进口药被排除在医保的大门之外。比如,中老年人易患的心血管疾病,需要放支架,材料是进口,动辄几万元,可是进口材料往往也在医疗保险之外。对于疑难杂症、重大疾病,新药、新材料不断推出,但医保药物目录的更新却严重滞后。除了医药费无法完全解决之外,得了病住了院,休的是病假,休病假期间自然要扣除奖金和各种补贴,只能拿基本工资,到手的薪金还不够买营养品,这对于病人的生活无异于雪上加霜。正因为社保存在这些不足,才成就了商业保险的市场。

综上所述:要做到全面保障,就需要将社保和商业保险组合投保。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主要应包括意外伤害保险、定期寿险或终身寿险、养老保险及固定给付型的健康保险。市场上热卖的重大疾病两全保险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对大病及身故均有保障,有些产品满期还能有个养老的补充。

保险知识汇总,缓解看病贵的问题


据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根据《意见》,我国将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首次实现医保的全覆盖。国家还将把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职工、大学生、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范围。

2020年医疗卫生制度

基本覆盖城乡

《意见》提出,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医改进行这么多年,以往重具体政策层面,这次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是一个重大突破,确立了医改及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方向,所有的政策都应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说,医改需要顶层的制度设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就是深化医改的顶层制度设计。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由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大体系组成,四位一体、相辅相成,配套建设、协调发展。

《意见》提出,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

《意见》要求,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

将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

《意见》明确提出,我国将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专家表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需要政府履行其应尽职能,加大投入力度。

《意见》明确了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卫生投入责任。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特需医疗服务由个人直接付费或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支付。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说,《意见》对政府卫生投入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不仅要加大投入力度,还提出要转变投入机制,保证卫生投入的绩效。

《意见》强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要增加对卫生的投入,并兼顾供给方和需求方。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使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

在完善政府公共卫生投入机制方面,《意见》提出,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和业务经费由政府全额安排。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对包括社会力量举办的所有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地都可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核定政府补助。

此外,《意见》还强调落实公立医院政府补助政策,并完善政府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朱青表示,《意见》虽强调政府主导,并不意味着排斥社会资本的介入。相反,《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多元卫生投入机制,正是为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

保险知识汇总,上海版医改解决看病贵看病难


备受瞩目的上海版医改《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16日亮相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多项举措剑指上海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意在惠及民生。

在一段时期以来“看病贵”、“看病难”颇受诟病的背景下,对上海这样一个处在转型发展期的特大型城市而言,市民始终高度关注正在推进的上海医改。

公益为先公立医院改革破题

公立医疗机构改革被视为中国医改中难度最大的一项改革。新亮相的上海版方案中,“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完善补偿机制”、“完善运行机制”、“完善监管机制”等内容凸显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决心。

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表示,未来上海公立医院符合规划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支出由政府保障投入,逐步实现不直接与医疗服务收入挂钩的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并探索医师多点执业办法,构建以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为基础的公立医院内部收入分配制度。

民生为本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城镇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金额提高到28万元人民币,超过最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报销80%”,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沙叶明表示,今后上海力促全面缩小各类医保差距,让外来人员和流动人员等成为主要受益人群。

而针对市民普遍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徐建光称将致力打造“1560”就医圈,即居民步行15分钟可到达最近的医疗机构,通过公共交通1小时可到达三级医院(此间高等级医院),同时试点区域医疗联合体,多管齐下改善医疗服务。

多层次多样化打造医学中心城市

徐建光指出,上海是中国医疗资源最丰富、医疗保障水平最高、医学科技最先进、卫生改革最领先的地区之一。为此,上海将建设浦东国际医学园、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促进医疗旅游、健康管理、高端医疗、中医药保健养生、康复护理服务、整形美容等现代医疗服务业态的发展,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同时,进一步发展医学科技,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将上海打造成亚洲医学中心城市之一。

保险知识汇总,医院看病 一卡搞定


到医院看病,最头疼的是什么?相信大多数市民的首选答案就是:排长队。近日,有好消息从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生委传来,今年年内,深圳市20余家大医院将全面推行市民健康卡。今后,市民到医院就医,只要在自助终端机一刷卡,就可自助完成挂号、缴费,不用去窗口排长队,节省就医时间。而且有了这张健康卡,市民还可以调阅自己的所有就医信息的电子档案。

据市医学信息中心主任林德南介绍,市民健康卡项目是今年政府重大民生实事工程。健康卡有四大功能:一是用于身份识别,二是健康信息存储,三是实现跨机构就医、数据交换,四是费用结算。

市民健康卡有两个载体:社保人群,已有的社保IC卡直接升级作为健康卡使用。非社保人群,可办理一张银行健康卡,在银行卡现有的功能基础上,增加调阅本人健康档案的功能。

类似于机场的自助值机、地铁的自助售票一样,有了健康卡后,市民可以在医院自助挂号和缴费。

自助缴费的时候,插入银行健康卡,终端机上就会显示缴费明细,选择缴费项目,确认缴费后,终端机会自动打印出小票。如果银行健康卡中电子现金账户的余额不足,患者可以同时插入其它银联卡进行缴费。

如果是持社保卡的患者,则在自助终端机同时插入社保卡和一张银联卡,用以支付医保账户扣除费用以及需要自费支付的费用,自助挂号和缴费的流程和银行健康卡是一样的。

林德南介绍,银行健康卡也是一张银联卡,不收取年费。各医院的自助终端机虽然由中国银行(601988)提供,但是它的金融功能向所有银行开放,用其它银行的银联卡给银行健康卡充值,或是在医院终端机刷其它银行卡都不会向患者收取跨行的费用。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24469.html

上一篇:有社保还需要买商保吗?

下一篇:广州失业保险办理流程是什么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