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知识汇总,社保统筹低 难题多又多

2020-11-02
保险理念知识

目前中国社保体系实行的是省级以下统筹的“划疆而治”,劳动者的社保关系在跨省、甚至省内跨地区转移、接续等方面存在着政策性壁垒。等我们老了后,到底能领多少养老金?还是个未知数。

目前中国社保体系实行的是省级以下统筹的“划疆而治”,劳动者的社保关系在跨省、甚至省内跨地区转移、接续等方面存在着政策性壁垒。

社保关系异地转续难题,使得社保制度的运行背离了初衷,影响到许多人的未来保障,也使得社保基金管理混乱,存在相当的风险。提高社保统筹层次,解决转续难题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加快省级统筹步伐,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办法”。随后,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给出了两年实现省级统筹的时间表,以及在实现省级统筹的基础上,年内制定出跨省市的人员流动养老保险和其他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办法。

“实现省级统筹甚至实现全国统筹,在技术上都不是难题。”许多专家都肯定地说。截至2007年11月,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实现省级统筹的省份有13家,剩余的省份仍以县级统筹为主。但有专家指出,目前实现社保省级统筹的省份,基本都不是真正意义的省级统筹。

实现省级统筹的省份迫切希望尽早实现社保全国统筹,但有专家却指出,现在实现全国统筹不见得是件好事。

作为第一个在全国实现了省级社保大数据库集中的黑龙江省,在实现省级统筹中所取得的经验和遭遇的困难,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以启示。

黑龙江省内社保“一卡通”

从2005年开始,对于在黑龙江省内跨地区就业的人来说,异地社保关系的接续转移不再难了。黑龙江社保局副局长姚丽英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与其他省份相比,黑龙江第一个在全国实现了省级社保的大数据库集中,特别是全省统一的社保信息网络实现了对人员异地社保关系转移、异地领取养老金的技术支持。”

“由于实现了社保省级统筹,参保企业及各类人员全部基础数据全部进入省中心数据库,以及社会保障卡实行终生制,人们即使在省内调动工作也无须换卡,只需通过业务前台作调转业务,做一下变更即可。”据黑龙江省劳动保障信息中心主任徐树介绍,此前,社保的转移要来回反复多次才能办妥,“甚至业务经办过程中要反复翻看表、卡、册,银行间也要办理相当多的手续。”

试点前的乱象

自2001年下半年开始,国务院在东北三省先后启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该试点工作包括两项重要内容:一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二是按个人缴费工资(即参保人缴纳社会保险金的缴费基数,实际就是参保人上年的工资总额)的8%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工作的目的,是检验试点方案确定的“做实”方式是否可行,力图实现全国可以借鉴的“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转型,为在全国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累经验。

2004年1月1日起,黑龙江省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规模从11%调整到8%,全部为个人缴纳。他们按5%起步做实个人账户,所产生的基金发放缺口,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各承担3.75%和1.25%。目前,该省个人账户做实规模已达到了7%,累计做实个人账户140多亿元。同年,黑龙江省按照国函[2004]36号文件精神开展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个人账户集中到省里统一管理。

延伸阅读

保险知识汇总,城市统筹扫除社保户籍两大障碍


当土地已经不再是赖以生存的唯一依靠时,“城镇居民”身份的光环照亮了成都周边所有农民对未来的期望,“城市化”正成为成都市政府城乡统筹革的着力点。

但是进城农民面临的社保衔接、入户城市以及如何充分就业和获得住房保障,一直是成都面临的重大棘手问题。

这一问题,有望被突破。4月11日,成都市政府发布《促进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向城镇居民转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成都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统筹委主任付毅说,《意见》的实施,是推进成都“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改革探索。

“促进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向城镇居民转变是‘成都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具有重大的意义。”成都市统筹委副主任陈绍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次出台的改革配套措施,是和现在正在进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紧密相连,如果说产权制度改革是在推,那么这次出台的政策就是在拉。”

陈所说的“推”是指:通过让进城务工劳动者自愿放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或者通过土地流转将土地转租,使得农民具有了进城的“前提”。“拉”是指:通过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险以及户籍制度改革方面的突破,让农民具有进城的“保障”。

“让进城务工农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迁徙。”成都市公安局副局长何健生这样评价

城乡重点社会保障实现衔接

“这次我们一是主要完善了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险的对接;二是做好了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随同进城的家庭成员的社会保险的衔接。”成都市劳动保障局局长张小江在会上说。

成都市逐渐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社保体系是从2003年开始的。

2003年初,成都为农民工专门推出了“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包括工伤、养老、医疗等三大块,交费比较低,但是享受与城镇职工一样的待遇。

2004年初,针对征地“农转非”劳动人口,成都推出“失地农民社会保险”,提供养老和医疗保险。

2006年,成都开始在金牛区、金堂、双流三地试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这项险种专门针对城镇低收入人群。

2007年初,尚未失地农民开始参加“新型农民养老保险”。

但是问题也随之涌现:在如此众多的险种和庞大的社保体系间,当农民身份转变时涉及到的衔接问题,似乎从来就没有解决。

“既然建立起了这么庞大的体系,那么体系之间相互衔接的环节就一定要打通,否则,就将导致一个失败的结果,并且造成一种新的社会不公。”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副教授胡务说。

综合这次的《意见》,有如下几点突破:参加综合社会保险的非城镇从业人员失业后,可以参照《四川省失业保险条例》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每月295.75元);参加综合社会保险的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因患病住院后的报销标准,改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执行;为了鼓励用人单位为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办理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政府按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4.5%给予用人单位三年的社保补贴;对于综合保险转为基本社会保险的,政府按照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6%给予用人单位三年的社保补贴;随同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进城居住的农村家庭成员,可以继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也可以转为城镇医疗保险。

“综合社保中的老年补贴完全是靠个人账户积累,几乎没有统筹的部分,而基本养老保险则采用统账模式。所以,如果一次性户籍转化的数量很大,那么因为综合社保中的老年补贴缺乏基金的积累,基金支付的风险很大,所以一般而言,转化之后的账户中,养老这一块,要么就干脆没有,要么就很少。”胡务说,“而政府此次给予用人单位三年的社保补贴,是一个进步,对于解决基金难题是一个突破。”

根据胡务的介绍,在全国其它城市,农村劳动者因病住院,医疗费的补贴标准一般都有1/2或者1/3的“打折”。

“但是,这次成都市出台的《意见》,让农民工和城镇职工拥有了相同标准的基本医疗报销标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进步。”

在住房保障方面,《意见》也有亮点,即建立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住房公积金制度。

“在标准程序方面,和城镇职工一样,而且更优惠,城镇职工的住房公积金只能用来购买房屋,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在租房过程中也可以使用。”成都市房管局副局长宋学明为记者解读该项政策

另外,只要连续缴纳综合社会保险或者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两年以上,首次在城镇购买住房的,可享受申购经济适用住房或者限价商品房的政策。在城镇规划建设面向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的政策性安居住房,以低于经济适用房的价格向已有偿转让或已经退出农村宅基地和房屋的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定向销售。

户籍改革:突破“城市病”障碍

《意见》另外一个最大的看点,是户籍制度改革。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全国部分省市开始渐进推行户籍改革,放宽城市准入门槛。但由于基本属“单兵突围”,相关配套政策没有跟进,农民转成居民后还是享受不了相应的待遇,户籍改革普遍陷入“深水区”。

本来人口规模已位居全国城市第四位的成都,户籍制度改革更面临挑战。成都市委副秘书长金嘉祥说:“要让农民跟市民一个样,首先要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而户籍问题,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

以往,成都农民向城镇集中主要分3种类型:在5个中心城区建设完全与城市接轨的农民新居工程;在郊区以重点镇为主推动农民向城镇集中,城镇新型社区工程构成重点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边远丘区山区,根据区情适度引导农民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居住。

结合城乡一体化举措,成都的户改新政重在解决“农转居”后农民的后顾之忧,防止“城市病”。

2006年10月,成都市出台了《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综合来看,其主要的突破有:租房买二手房可入户;大专生有单位就可入户;城镇新型社区可办国土证等。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学副教授解志勇曾经评价:“成都户籍制度改革走出‘单兵突进’的困局。这些措施为使城乡户口‘附加值’趋于平等创造了条件,使转变身份后农民的利益和待遇有了切实保障,也促进了原来二元结构形成的歧视渐渐消解。”

但是门槛依然存在。何健生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阻碍他们向城镇转移过程中在户籍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租房入户政策要求应具有合法产权房屋或者租赁指定的房屋,而且租住时间要达到一年以上。”

因此,本次《意见》中,将个人租赁性住房纳入到可以登记入户的范围,且无租住时间的限制。

按照何健生的解释,只要满足租住房屋有私人产权、成套房屋一房一户和房主本人同意三个条件,租住房屋的住户就可以在成都入户。

“这样,彻底的打破了用货币筑起的农民向市民转变的障碍,实现了农村务工劳动者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迁徙,使户籍登记和居住地相一致。”

保险知识汇总,医保使用率低


截至去年6月底,深圳市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838.23万人。然而医保基金使用率较差、结余较多,2006年7月的一次统计显示该基金结余便达77.08亿元,市民并未由此充分享受医疗保障。为此,农工党深圳市委在两会期间提交提案,建议建立医保基金第三方监管机构,向社会公开其使用及财务运作情况。

医疗服务调价后医保未调整

农工党深圳市委在其提交的提案中表示,医保基金目前存在着医保基金收支增长不均衡、使用效率较差、结余较多等问题。而与深圳市民密切相关的是,2007年7月1日新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医保支付标准却并未随之调整。

记者了解到,根据调整后深圳市卫生、物价部门的测算,新的医疗服务价格中手术项目平均水平较原来提高了30%左右,麻醉项目平均价格水平较原来提高了160%左右。而目前的医保支付标准仍然沿用此前的医疗服务价格测算,这导致深圳各大医院住院病人实际发生的费用与能报销的费用相差较大。

建议:提高医保支付费用

农工党深圳市委表示,应该相应地提高医疗机构的医保费用支付标准,以此减少医患矛盾,同时建议成立由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业人士、医疗机构财务人员和社保管理人员以及普通市民组成的医保基金监督委员会,作为医保基金的第三方监督机构,定期审核医保基金的偿付标准,纠正偏差,向社会公布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及财务运作情况。

永诚出险费率与出险次数挂钩 打折多又多


由省保险行业协会牵头、省内18家财险公司(大连除外,包括永城财险在内)联合参与制作的全省商业车险理赔信息查询系统正式上线试运行,各家财险公司将所有个人投保车辆从2008年1月1日至今年2月末的理赔信息全部上传到查询系统内,供保险公司查询。保险公司今后每月月初将按时向系统上传上月车辆立案理赔信息,车辆一旦出险报案,即使没有完全结案,系统内已经有相关理赔信息。

据介绍,最新的费率浮动标准为:假如上一年度车辆未出险,续保时私家车最多可以享受8折优惠,单位团体车辆最多可以享受7折优惠。上一年度发生1至2次出险理赔,保单保费不打折,按基础保费交纳;出险3次,保费上浮10%;出险4次,保费上浮20%,出险5次及以上,保费上浮30%。车辆出险次数越多,保费越贵。

费率调整系数简化为4项

《费率浮动方案》在保持现行商业车险条款费率不变的基础上,对现行的《费率调整系数表》进行简化,将原有的14项费率调整系数简化为“无赔款优待及上年赔款记录”(详见附表)、“多险种同时投保”(同时投保三者险及其他任意险种按0.90,否则按1.00)、“平均年行驶里程”(小于3万公里按0.90,否则按1.00)以及“特殊风险系数”(即原“老、旧、新、特车型”按1.3-2.0)4项。取消易被保险公司利用进行不正当价格竞争的系数,加大“无赔款优待及上年赔款记录”系数的浮动区间,使安全行车的车主能够享受保费优惠。

5年不出险费率可低至3折

北京车险费率浮动方案小组成员、中银保险车险部负责人毕欣表示,方案中的商业车险标准保费按照现行的商业车险基本费率执行,即基础费率保持不变。

毕欣介绍,此前商业车险最高优惠幅度只有7折。但按照此次的《方案》,北京商业车险最优惠仅相当于保费3折。比如,如果一个普通车辆连续5年未发生赔款(0.4),并投保多个险种(0.9),平均年行驶公里数小于3万公里(0.9),那么该车辆商业车险浮动系数就达到了0.324,最终保费就是标准保费乘以0.324这个系数。

根据《方案》,商业车险保费计算规则为,确定保单最终费率浮动系数采用系数连乘的方式:最终费率浮动系数=“无赔款优待系数”ד多险种投保系数”ד年平均行驶里程系数”ד特殊风险系数”。

新车车主何先生2009年年初购买了一辆夏利车,投保了车损险、三者险、盗抢险、不计免赔特约险等险种,保费2200元左右。结果一年间,车辆两次剐蹭马路边石,一次与出租车相撞,一年间找保险公司维修了3次。今年续保时,保险公司将保费上浮10%,保费至少在2400元之上。而在全省商业车险理赔信息查询系统运行前,各家财险公司信息不共享,他则可以采取换保险公司投保的方式继续享受保费优惠。

永诚车险计算器公式

1.车辆损失险保费=基本保险费+本险种保险金额×费率

2.第三者责任险保费=固定档次赔偿限额对应的固定保险费

3.全车盗抢险保费=车辆实际价值×费率

4.新增加设备损失险保费=本险种保险金额×费率

5.玻璃单独破碎险保费=新车购置价×费率

6.自燃损失险保费=本险种保险金额×费率

7.车上责任险保费=本险种赔偿限额×费率

8.车载货物掉落责任险保费=本险种赔偿限额×费率

9.不计免赔特约险保费=(车辆损失险保险费+第三者责任险保险费)×费率

保险知识汇总,重庆将要实行全市统筹


明年6月30日前,全市40个区县将实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联网。这意味着:参保人员可选择各区县任一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就医,实现刷卡实时结算;同时享受统一的参保政策和待遇标准,从而缩小区县之间的差距。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据了解,重庆市城镇医保自2000年建立,根据当时各区县实际,建立了分层次统筹的医保制度。建立初期,主城6区为市级统筹区,其余每个区县各为一个统筹区,各统筹区参保和待遇支付、基金管理、就医管理等政策规定各不相同。这导致了参保人员医保待遇水平差别大和异地就医结算不便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从2007年开始,重庆市开展扩大市级统筹区范围,目前市级统筹区已扩大到13个区县,但仍有27个区县为当地各自统筹。全市“共富”战略的提出,又一次为全市统筹提速到明年6月,剩余27个区县的近200万职工,也将纳入全市通盘统筹。

27个区县有无具体纳入统筹的时间表?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底以前将完成信息系统的调整,再按照“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办法统筹联网,“也就是说,只要区县行动快,本月就享受到市级统筹实惠也是可能的。”

对于参保人员而言,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主要有两项:一是看病报销方便。根据规定,参保人员在全市定点医疗机构普通门诊就医、在参保所在区县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和市内其他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可由本人自主选择,这将给工作地和居住地不一致的参保人员带来很大便利。另外,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门诊、住院和购药时,可全部使用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在全市范围内看病就医实现实时刷卡结算。二是统一了参保政策和待遇标准,更加体现公平。“城口、巫溪等偏远区县,过去医疗报销比例偏低,等纳入市级统筹后,报销水平将与主城区县持平。”该负责人介绍,更重要的是,之后全市还将统一开展“调标”。

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还传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喜讯城乡医保将尾随城镇医保,于明年年底前实现全市统筹,涉及人数达到2678万人。

保险知识汇总,建立工伤保险统筹制度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广元市工伤保险市级统筹暂行办法》已经于日前公布,并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今年9月7日,市人民政府第五届86次常务会议审定通过了《广元市工伤保险市级统筹暂行办法》。我市工伤保险市级统筹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行政策和经办管理的统一,即全市统一参保范围和对象、统一缴费基数口径和行业基准费用标准、统一基金账户管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统一待遇计发标准、统一信息管理等。二是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三是市级统筹前的结余纳入市级统筹基金管理,县区在工伤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前的结余全部纳入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基金结余统筹管理,其中县区留存50%,其余50%上缴市级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四是建立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周转金制度,周转金标准按县区上年度3个月的平均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额核定,用于县区日常工伤保险待遇的支付。五是工伤保险费率实行适时调整,当市级工伤保险统筹基金结余额过大或当期征收额与历年结余额不足支付需动用市级储备金时,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市财政局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适时调整。六是明确市、县区政府的责任,当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基金不足支付(调剂)时,由市财政先行垫支;对当年未完成工伤保险目标任务的县区,其目标任务的差额部分由县区财政先行垫支;对未严格执行工伤保险政策而增加的支出,由当地政府承担。

据悉,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制度的建立,通过互助共济功能的有效发挥,必将进一步增强我市工伤保险抗风险能力,更好地保障工伤人员的合法权益。

保险知识汇总,异地投保问题多


前不久帮前同事做了个异地理赔,过程很麻烦,客户的资料寄过来,我们办好之后又寄回去,来回来去好几趟,还要长途电话沟通。如果是本地投保,我们代理人直接过去找到客户当面说清,办理手续就可以了,本可以避免的麻烦。就是因为客户在北京暂居了一段时间,认为代理人合适、公司也合适,家乡的地方保险公司少,选择范围小,但是投保后返回老家居住,这次出险也是在老家,而在其所在省的营销服务部又没有认识到服务人员。所以不得不将材料寄回北京。

其实很多客户都有这样的问题,小地方保险公司少,或者对某家保险公司情有独钟,或者在那里有熟人,就投保了,没想到出险理赔时这么麻烦,又要签字,又要提供很多材料。

异地投保,就是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现在中国的有些省市通讯还不够发达,依然需要传统的邮件形式来联络和传递。但是往往由于某些原因不得不在大城市投保。结果售后服务保险公司不能跟上,给客户带来不便。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保险分为很多种,医疗的、养老的、教育的……像会经常理赔的医疗险、意外险,可以选择在离自己生活居住地不远的本市或临市购买,后续索赔方便,像为保障以后生活经费、教育经费的,养老保险、教育金保险,就可以选择在异地、大城市购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保险知识汇总,医保能转统筹基金不能划转


昨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文公布了《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规定明确,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跨统筹地区流动就业,新就业地有接收单位的,参加新就业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无接收单位的,个人应在中止原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后的3个月内到新就业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登记手续,按当地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同时,建立个人账户的,个人账户原则上随其医疗保险关系转移划转,个人账户余额可全部转移。

同时,规定指出,农村户籍人员在城镇单位就业并有稳定劳动关系的,也应按照规定,参加就业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其他流动就业的,可自愿选择参加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就业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并按照有关规定到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或就业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登记手续。规定中并未对医保转移接续时缴费年限如何进行合并计算做出明示。

账户

个人账户含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划入

据了解,与基本养老保险中单位缴费全额纳入统筹基金不同,基本医疗保险中单位缴费将按一定比例部分划入个人账户,部分纳入统筹基金。因此,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由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划入两部分组成。此外,养老保险转移时统筹基金将按60%的比例划转,但医保转移时统筹基金部分仍不能划转。

程序

几类参保人员划转程序

新农合参合人员:其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后,由就业地社保经办机构通知户籍所在地新农合经办机构办理转移手续,按当地规定退出新农合,不再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待遇。

由于劳动关系终止或其他原因中止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村户籍人员:凭就业地社保经办机构出具的参保凭证,向户籍所在地新农合经办机构申请,按当地规定参加新农合。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跨统筹地区流动就业:由新就业地社保经办机构通知原就业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转移手续。

保险知识汇总,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实施


近期,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保险法》将实现基本养老保险金全国统筹纳入其中,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提出要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这意味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金全国统筹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在今后的五年内,我国将努力实现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全国统筹。这解决了劳动者流动时保障的后顾之忧。但是,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金的统筹层次偏低,如何在五年内完成基本养老金的统筹,任重而道远。

在目前,我国已经有25个省市实现了省级统筹,但这仅仅只是账面意义上的统筹,而非实质性的统筹。我国实现基本养老保险金统筹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的养老保险金统筹层次太低、缺乏保险保障的稳定性的问题。同时,基本养老保险金全国统筹也涉及到各地方政府的意愿及利益问题。目前,很多地方政府认为,现在意义上的全国统筹实质上是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多的地区补贴养老保险基金赤字地区,富裕地区补贴贫困地区。因为现行的养老保险保障程度在各个省市不同,如果按现行的各地制度进行简单的接转,势必造成人员在临退休之际向保障程度高的地区转移,给当地社保基金造成巨大的压力,这样也必然会引起地方政府对于全国统筹政策的抵触情绪。因此,必须要设计合理的转移接续制度,既要对个人实现公平,又不对地方政府造成压力。此外,各个省市的养老保险机构对于全国统筹问题也十分茫然,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实施。

目前,实现全国基本养老金统筹问题的首要前提,是理清基本养老金与基础养老金(统筹养老金)的关系。《社会保险法》中规定,基本养老金包括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基础养老金实行现收现付制,国家规定个人缴费的一定比例划拨给基础养老金,其资金不足的地方由国家全额补贴,这是国家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个人账户实行的是积累制,个人缴付的余下资金全部划入个人账户,归个人所有。基本养老金的全国统筹并不是简单的各地一样的基准费率,统一征收交于国家,国家财政再统一划拨;而是应该实行双项分开再统一并轨的方式,即基础养老金归国家财政统一管理,个人账户实现省级统筹,个人流转时再统一于个人的养老金计发。

具体而言,基本养老金的全国统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基础养老金可以实现资金层面上的,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筹。基础养老金可在全国实行统一的缴费比率,即在全国范围内每个人所缴费用均划拨统一数量的资金于基础养老金,再由此上交到国家财政,国家财政再根据当年的基础养老金的发放资金数量(此数量取决于当年全国的基准生活水平)进行调整。为了不让基础养老金空转,国家可以让基础养老金上缴到省级,通过账目的核准,再由中央政府对于各省的款项进行补贴或者省际间的转移。二是个人账户可以实现省级统筹,再根据个人的流转而跟随个人转移。实行个人账户是因为:一是可以解决代际负担,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二是为了照顾各地不同的生活水平。由于基础养老金金归国家财政统一划拨,而个人账户由个人缴费覆盖,劳动者的任意转移均不会给地方养老保险经办机构造成负担和压力。

要实现以上规划,首要任务就是要做实个人账户。只有做实了个人账户,才能实现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的分离,才能实现全国养老保险金的统筹。

保险知识汇总,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年内可以实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6日表示,争取明年底前在全国基本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其他社会保险也要逐步提高统筹层次。

尹蔚民是在中国社会保障论坛第三届年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尹蔚民说,目前全国在城镇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在1.3亿以上,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达到数千万人。人力资源市场呈现出流动性强、就业方式多样化等新特点。

这些新的变化趋势,要求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发挥社会保险的互济和调剂功能;要求解决跨地区流动就业人员社会保险接续难的问题,建立有利于城乡劳动者流动就业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要求尽快建立符合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政策,把他们纳入到社会保障制度中来。

尹蔚民表示,针对这些问题,政府明确提出,要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抓紧制定出台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办法,实现参保人员在哪里就业就在哪里参保缴费。要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三种制度之间的衔接,研究完善参保人员实现异地就医的政策措施。

保险知识汇总,社保信息不一致 重新采集麻烦多


北京270万人因社保卡信息比对不一致须重采

个人信息与信息库比对不一致,比对表将于近期陆续下发

今年年底前,北京1000万名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大病医保的参保人员将领到形似身份证的“社会保障卡”。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昨日消息,现参保者个人基础信息已与北京市人口基础信息库中的信息集中进行了首次比对。对于信息比对不一致的270万人,需进行个人信息的二次采集。所有外地户籍参保人员均需二次采集。比对表将于近期陆续下发。

二次采集本月起进行

昨天,“社会保障卡”样卡首次亮相,其大小、形状均与二代身份证相似。据悉,这张社保卡初期将行使医保功能,今后将拓展到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等领域,成为市民的第二张“身份证”。

“十一”前,社保卡先在西城和石景山区试点;“十一”后在全市范围内推开,年底前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和城镇居民大病医保参保者发放1000万张社保卡。

目前,市社保中心已将参保人员的个人基础信息进行了首次比对。凡是比对完全一致且属于北京市户籍的参保人员,由市公安部门提供二代身份证数字照片后,即可制作社保卡。

对于个人基础信息比对不一致的参保人员,自本月起要进行二次采集与比对。据统计,这部分人总数约为270万,占总数的20%以上。

二次采集比对共包括6个项目,分别是公民身份证号码、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和照片。其中,照片须符合二代身份证照片要求。

采集表优先发给“一小”

《北京市社会保障卡个人信息二次采集比对表》将于近期陆续下发。据悉,98万张“一老一小”和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的二次信息采集表已发放到各区县。

“将优先发到学校和托幼机构”。社保部门提示,大多数孩子只需贴照片即可。之后,表格将发放给在职和离退休的城镇职工医保参保者。

社保卡“长得”像身份证

社保卡与二代身份证相似,正面有蓝绿色水纹,以天坛图案为底,注明参保人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和社会保障卡号,右上角印有彩色一寸照片,左边设置IC卡磁片,右下角印有条形码。

反面为淡蓝底色,印有国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字样。

■“二采”办法

办法1信息不一致须按项重填

情况:公民身份证号一致,但其他四项中有一项或多项不一致。

解决:《北京市社会保障卡个人信息二次采集比对表》每项指标下会显示‘√’、‘×’、‘无’。“√”表示比对一致没问题,参保人员不需填写;“×”表示该项比对不一致,须在下面空白处重新填写信息;“无”表示尚未取得相应信息,须本人如实填写。然后同时提交《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和照片。

办法2信息未登记须全部重采

情况:五项指标在市公安部门人口信息库里均未登记。

解决:这种情况一般为外地户籍的参保人员,他们在本市户籍人口信息库里没有登记。所有外地户籍参保者全要进行信息二次采集,并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和照片。

办法3无数字照片贴照片即可

情况:五项指标比对一致的北京市户籍人员,但公安部门无法提供数字照片。

解决:这种情况主要是指16岁以下的孩子、少数未办理二代身份证的人群。此类参保人员只需按要求贴上照片即可。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24418.html

上一篇:保险知识汇总,社会的实施离不开社会保障法的保障

下一篇:宫外孕住院费用如何报销?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