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险,如何设定目标

2020-07-14
如何规划保险

1.设定目标的前提

a.必须适当地让组长及客户经理了解他们的工作职责。

b.设定目标和考核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c.营业单位全体同仁都彻底了解他们本身的目标。

d.与部属建立有效的沟通。

2.明确地设定目标

a.目标应以上年度实际完成的总数乘以预定达成的成长率。

b.目标以四个季度分摊:第一季度达成18%,第二季度达成40%,第三季度达成65%,第四季度达成100%。

c.透过第一阶段目标的达成,顺利向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目标迈进。

3.目标设定应考虑的因素

a.人力现状及未来发展

b.竞赛月份的配合

c.节庆假日的影响

d.客户经理晋升的影响

4.具体设定个人的目标

a.目标应尽量具体化,最好是以数字表示

b.不可与部属的实力相差太远。

c.如果最终目标过高或需花费长久的时间,则应设定中间目标5.完成目标应有的认识及准备

a.预定增员人数与时间表。

b.预定营业单位内部衔接及培训的执行成果。

c.新人辅导及业务活动的追踪配合。

6.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综合个人目标即是团队共同目标。

7.部经理应让组长及客户经理拟订目标及执行方案,并给予必要的辅导和建议a.个人目标--精神上、健康上、家庭方面?

b.财务目标--收入、资产、安全感方面?

c.专业目标--职业道德、契约品质、专业知识、能力?

8.对于每个人达成目标的评估,应先由每个人自己检讨,以便给予他们自我检讨的机会。

9.目标明确、彻底执行、限期完成

10.每月详实地将各项经营指标作成记录表

买保险和了解保险更多信息,请参考保险知识网站。

相关推荐

投资理财保险怎么买? 理财规划应明确目标


金融产品风险特征是不一样的,传统产品的保障风险相对比较低,保险产品中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都具有理财功能,投资者要怎样选择呢?所以对于风险偏好比较低的人这样的产品是比较合适的。但对于风险偏好更高一点儿的消费者,可以购买具有理财功能的产品,比如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

理财专家表示,保险的准备不是为了改变生活,而是为了生活不被改变。保险规划尽管只是个人理财规划中的一部分,但却是不可或缺的。没有充足的保险规划,家庭财务规划是不完善不健全的。投资理财保险虽然是没有风险,而且每年固定的回报率,不会像其它投资一样有大起大落,但是在购买投资理财保险的时候也是有一些注意事项的。

1、在购买投资型险种时,不能完全以保险公司的经验统计数据为根据来评价险种收益的多少,而应同时参考银行存款、债券市场及基金市场三个收益率来综合考虑,此外,购买不同品种的投资险其关注点也不同。

2、购买前一定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明确了解产品的哪些利益是保险公司保证的,哪些项目是不保证的,哪些是根据保险公司未来的经营情况好坏确定的,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理财账户的价值。

3、在投保投连前应通过专业的测试,能够明确自己投资的期限、最终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4、不是所有家庭都适合购买分红险。两类家庭应慎买分红险:一是分红险变现能力较差,短期内有大笔开支的家庭应慎购分红险;如果中途退保,投保人只能按保单的“现金价值”退钱,可能连本金都难保。二是收入不稳定的家庭,不宜购买分红保险。

5、理财规划应明确目标。成功的理财投资不仅是对收益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对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所以明确自己合理的投资收益目标非常重要。而组合投资是降低风险最有效的方法,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生活状况,在固定收益类产品和权益类产品之间做好合理配置,才能更有效地达成理财目标。

6、在理财规划的执行过程中要不断地检查、诊断资产配置的合理性,确保理财目标的顺利达成。要构建基础稳固的理财金字塔,金字塔的底层一定是保本型架构,中层和上层才是增长型架构。保本型架构中除了配置定期存款、国债等产品外,务必要设定一个风险控制阀——保险,它能在理财金字塔经历风雨时更加稳固,以明确的小投资来弥补未来不明确的大损失。而且,保险是家庭理财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老百姓在日常的理财规划中切不可忽视它的重要性。

买保险自杀也能赔是真的吗?自杀条款原来是这么设定的


毋庸置疑,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这也是很多国家为什么总强调人权,即便对穷凶极恶的罪犯也不采取死刑的原因。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珍惜生命,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

“自杀保险都能赔?”朋友略感诧异,提出了很多小伙伴共同的疑问。

一、自杀保险能赔吗?

答案是:可以!但要看情况。

新《保险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以被保险人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或者合同效力恢复之日起二年内,被保险人自杀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被保险人自杀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除外。

以被保人身故为给付条件的保险有三种,分别是意外险、寿险以及带身故责任的长期重疾险。

· 如果买的是意外险,自杀是不赔的。

因为意外险对意外的定义是“非本意的、非疾病的、突发的、外来的”。而自杀属于本意为之,明显不符合要求。

更何况,大部分的意外险都是一年期的短期合同,满足不了“两年以后”这个自杀的限制条件,理所当然不会获赔。

· 如果买的是寿险或附带身故责任的长期重疾险,通常2年后自杀是可以赔的。

这一点,在保险的免责条款中已经白纸黑字地写明了~

2年内自杀不赔→2年后自杀可赔。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即便是2年内自杀也能赔。那就是自杀者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什么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呢?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不满 8 周岁的未成年人或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开头提到的抑郁症患者也算是精神病人,但是否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还得看病情的严重性和具体的司法鉴定结果。

二、自杀条款背后的“考量”

为什么自杀条款中要设定“2年”这个时间限制呢?意义何在?

其实,自杀条款背后埋藏着别样的细心考量

01.规避风险

保险的本意是为了在不可预测的意外发生时,给被保人一个保障。但自杀不同,它是人为的、故意的行为,赔付概率远大于意外事件。

要是不给它设置一个限制条件的话,每个有自杀想法的人都跑来买份保险,那保险公司有再多的钱也不够赔。

所以,为了避免自杀条款被滥用,无限加大保险公司的赔付风险,设置一个“2年内”的赔付门槛还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将风险限制在可控范围内。

有人会说,既然自杀不符合保险的保障初衷,为什么不直接将其剔除保障行列呢?

因为出于人性化考量,一个人买保险之初,可能是没有自杀念头的。

若干年后因为生活的压力或者种种变故,产生了轻生的想法,直接拒赔多少有点不近人情,对辛辛苦苦交了好几年保费的逝者也不公平。

02.自杀“缓冲”

不得不说,“2年后自杀可赔保险金”的条件还是非常诱人的。

即便一个人是抱着自杀的念头而买的保险。可想到迟2年再死就能为自己的家人留下一笔50万甚至上百万的“遗产”,估计也会选择将自杀计划缓一缓吧?

这就给了自杀行为一个相对较长的“缓冲期”。

2年的时间,换算一下大约为730天。整整730天的时间,足够消磨掉很多东西,包括死亡的意志。

没结婚的人可能会碰到心仪的另一半;没孩子的人可能会意外地成为孩子的父亲;失业在家的人也可能会获得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

生活中任何一个美好的片段,都有可能让他们重拾对未来的信心,打消自杀的消极念头。

而这,也是自杀条款设置背后,暖人的小心机。

03.补偿家属

当然,如果2年时间过去了,被保人自杀的念头仍旧没变;或者打算自杀的时候,已经过了2年的“等待期”,毅然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那么,保险公司会根据合同约定,给付这笔身故保险金。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自杀身故,根据很多寿险的保障条款,一般是只能赔付已交保费的。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保险不能挽回逝去的生命,但可以用剩下的保险金抚慰家属心中的悲伤,帮被保人担负起未尽的家庭责任。

保险知识汇总,医疗保险新目标


温家宝说,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努力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从今年开始,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将全国城乡居民分别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范围,三年内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

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保给予适当补助。继续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适当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

二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今年要统一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出台基本药物生产,流通,定价,使用和医保报销政策,减轻群众看病就医基本用药费用负担。

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今年要全面完成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今年三年内中央财政再支持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000所县级医院和24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全国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

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扩大免费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城乡居民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低于15元,以后逐步提高。增加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和职业病,地方病防治的专项投入。

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重点改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

鼓励各地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有效形式。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医疗服务由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的定价机制,建立由有关机构,群众代表和专家参与的质量监管和评价制度。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

今后三年各级政府拟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318亿元,以保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从今年开始,在全国农村实行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定期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加强出生缺陷预防工作。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由人均600元提高到720元。

安启洪代表:医药分开就能治根

“这是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医药分开',‘逐步取消以药补医的机制’,这和基本药物制度是相互作用的两样事物,这两样加在一起,就能根治药价虚高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市化医集团董事长安启洪说。

他说,建立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之后,同等疗效下,便宜的药就更可能流向患者了,更重要的是,国家明确提出医药分开,不再以药养医,“说白点,将来的医院和医院的药房是要分家的了,医生和医院都难以从药房取得直接收益,便宜的药就开得出来了,基本药物制度就能得到保障了。”

周琦代表:可遏制药物换包装变身价

全国人大代表,市肿瘤医院院长周琦说,有很多药物,换了一个名字又出来了,有的就算不换名字,换一种剂量,就不是原来那种药物了,“比如80万单位的青霉素,变成40万单位剂量,价格可能就不是原来的一半了,如果再换个包装,说不定价格就上去了。”

周琦代表说,“基本药物制度里面的药,我听说可能有700种以上。如果实行了这种制度,目录里面的药,就可能以成本或微利的方式进行生产,国家对生产企业进行补贴,由于到医院的价格都是可以核定的,中间商也就没有什么赚钱的空间,老百姓常见病用常用药,用低价药才能变成现实。”

案例分析:大学生如何理财实现购房买车目标


小刘今年23岁,大学毕业不到一年,去年10月开始在我市某事业单位工作,平均月收入为3000元,每年的年终奖金有5000元。由于小刘是外地人,所以购房就成了他的首要目标, 而买车也是他的重要目标。他希望能在三到五年内完成这两项目标,并且结婚成家。

去年10月至今,小刘的总收入为25000元(加上年终奖金)。其中,手头活动资金为5000元,购买基金的资金为3000元,定期储蓄为2000元,寄给父母3000元。而花销掉的12000元,包括购买了一台2000多元的数码相机,其余的也不清楚是怎么花销的。除了日常生活费之外,他只是购买一些服饰或者皮包,给女朋友购买礼物。由于没有记账的习惯,他对日常开销和时尚消费的资金都不清楚。

案例分析

年纪轻轻刚参加工作的小刘,具有理财意识,看得出深谙“早理财早收益”的道理,实在难能可贵。但他制定的每一项目标都需要支付较大数目的资金,大多数的家庭往往需要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够完成。

从购房来说,三室一厅的房子应该比较理想。按照洛阳目前的房价情况,110平方米新房均价在2500元左右,房款总价在28万元左右(现呈上涨趋势);另外,新房装修外加简单配置家具电器,需5万元左右。婚庆费用至少得3万元(如果有家人的资助,财务压力会小一些);再者,购车的费用约需要10万元。

以小刘现在的资产配置和理财方式,如果每年有4万余元的收入,在三五年后实现理财计划可能只是空谈。所以,统筹考虑迫在眉睫。

理财建议

小刘的理财目标资金需求比较大,实现时间又比较短,按小刘目前的收支情况和理财方式很难在预期的时间内完成,但是也不要泄气。按照以下建议进行努力,会大大有利于各项理财目标尽早实现。

其一,压缩支出,提高储蓄资金。可以借助记账的方式掌握自己的消费习惯,找出不合理的支出项目进行压缩,将每月支出控制在1000元以内,积累原始资金。

其二,积极投资,赚取理财收益。提高资产中风险投资的比例,让“钱生钱”帮忙实现自己的理财目标。可以先将开放式基金(混合型及股票型)投资比例提高至60%-70%,分享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如果有时间、精力及专业知识,其中20%也可以直接投资于证券市场,以博取更高收益。

其三,借助房贷,完成购房梦想。如果很好的秉持上述打理方式,3-4年内应该可以积累够购房的首付款和部分装修费,资金不足部分可借助房贷。

其四,积极创收,节流也要开源。小刘的理财目标远大,仅凭压缩开支和积极投资,难度非常大。他更应该积极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比如通过学习培训等形式提高业务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收入水平,或通过其他努力积极开源,否则购车梦想恐怕要推迟期限。

其五,适当保障,保护人生远航。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建议小刘每年支付少量的资金购买一些意外险,以防范意外的费用支出。

相信还有有很多青年朋友像小刘一样刚刚踏入社会,此时,建立良好的理财和消费观念很重要。同时,应该拟定理性合理的理财目标,节流与开源并重,积极投资,使自己的人生早日走上良性的发展道路!

保险经营,国际保险经营主体的营运目标(二)


二、国际保险经营主体的营运目标

正因为保险经营主体有其特殊的社会影响力, 因而世界各国政府都对保险行业高度重视, 对保险企业的营运加以管理, 并就其资本实力、 资格条件、 组织形式加以细致规定, 为其合理运营创造必备的前提。不少国家的政府还直接投资经营保险业务, 组建实力雄厚、 能统揽全局,并能承担一些特殊风险的保险公司; 有的则控制再保险业务, 以便维护民族整体利益, 防止外汇无谓流出。

即使是发展国家, 在出口信用保险、 农业保险、 核风险保险、 存款保险、 地震保险乃至恐怖风险保险方面也都有政府的参与和支持, 如英国、 日本、 丹麦、 瑞典、 瑞士、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法国和荷兰的出口信用保险都有政府的支撑。发展中国家的国营保险公司数量更多些, 有的专营人寿险, 有的则充当全国业务的总协调人, 这主要是在市场发育不成熟的情况下, 国家为把握保险市场全局的需要而采用的。

股份制形式的保险经营主体能快速集合社会资金组成实力相当雄厚的保险公司, 从而为其稳健经营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而且这种形式还可伴随其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实力的增强, 采用控股公司的形式分设子公司, 占领更多的国内市场份额乃至跨越国际市场。显然, 这种形式适合于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有较强的生命力, 因而是当今世界商业保险人采用的最主要形式。据统计, 美国市场上股份制保险公司约占财产及责任保险业务的69 .5%。人身险业务的 60%。股份制公司完全凭自身的实力和经营技巧游刃于市场竞争之中, 一般会更注重经营效率和技术创新, 注重业务规模和对市场的扩展, 注重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和承保质量, 注重损失控制和投资收益, 从而能推动保险经营水平的提高, 促进保险业的发展。然而由于股份公司的控制权由股东掌握, 因而会产生股东利益与被保险人利益的矛盾, 其经营的保险费中必然会包含有股东的投资报酬和代理人的佣金, 而这些又会由于保险主管机关的监管、 自律组织的约束以及市场的竞争得到抑制。当前, 国际保险经营主体中相互保险公司为数也不少,但其实力都相当强大, 经营规模也远非战前可比, 有的还被列入世界 50 强排行榜上,如澳洲相互保险公司、 美国西北相互保险公司和恒健相互寿险公司, 有的甚至还从事跨国经营。然而相互保险公司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 金融业的混业经营而趋向于向股份制转化。

总之, 世界各国保险企业采用的组织形式是多样的, 而且随着各国社会经济条件以及保险市场发育程度的变化和经营环境的国际化, 保险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还会出现变革, 但变革的宗旨必然是围绕能更好实现其营运目标而展开的, 这是毋庸置疑的。

保险经营,国际保险经营主体的营运目标(一)


一、国际保险经营主体的营运目标

保险经营主体一般是指按商业原则, 自主经营风险业务、 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就普遍意义而言, 国际保险经营主体要追求以下几个目标:

第一, 获取利润, 增强实力。这是由商业保险的性质所决定的, 商业保险经营者要照章纳税, 依法经营, 要对自身经营结果负全部责任; 同时, 需承担自我积累、 自我发展的责任。因此, 保险经营主体必然需要在经营过程中精确预测各类风险的发生频率,合理确定自留责任限额, 恰当分散累积责任, 管理运用好资金, 确保自身的偿付能力; 在运行过程中还要谋取利润, 不断增强自身实力。从国际上绝大多数保险主体采用股份制的形式来分析, 其用意也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股份制企业不仅要积累发展基金, 而且还要给出资人定期回报, 以吸引资金再投入。即使是合作性质的相互保险公司乃至个人承保人, 也都有获取正常利润、 增强实力、 取得发展后劲的需要。

第二, 为拓展市场, 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保险经营者是按商业原则, 通过提供适销对路的商业险种和细致周到的服务来吸引分散于社会各行各业、 千家万户的自愿投保人的。自然组织的投保人越多, 其经营的风险就越分散, 筹集的保险基金也就越雄厚, 资金运用的收益可望更丰厚, 同时也为其降低成本、 发挥规模效应创造了必备条件, 为其业务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奠定了基础。因此, 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树立良好社会信誉乃是国际上任何形式保险经营主体追求的共同目标。

ISO9000 是用于评价生产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质量体系的国际标准, 由三部分组成: ISO9001、 ISO9002 和 ISO9003。这一认证系列是企业质量承诺的一种标志,为世界所确认和接受。企业以 获 取 这 些 认 证 作 为 保 持 其 声 誉 和 竞 争 力 的 重 要 因 素。ISO14000 是商业活动环境责任认定的国际标准。实力强大的知名保险公司都以能同时获得 ISO9000 和 ISO14000 为荣耀。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在中国率先获得了这些认证。规范的保险经营就要取得这些认证, 这已成为各家保险公司努力的方向。

保险经营主体作为独立运行的经济实体, 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 求发展, 不仅要对自身经营行为、 经营结果乃至未来发展承担全面责任, 而且还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保险企业经营风险业务, 为众多投保企业和个人提供保障,其涉及的社会面之广, 承担的责任之大远非一般企业所能相比,保险经营失败所产生的遗留问题远较一般企业复杂。因此, 世界各国政府对保险企业的经营形式都通过专门的法律加以限定, 并确定其资产条件, 规范其经营行为, 同时也配以专门的财务审核和清产保证金制度, 尽可能避免社会发生动荡。

市场定位,保险目标市场(三):保险市场定位策略(上)


 一、市场定位的概念

 保险企业确定目标市场后, 就要考虑在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中, 本公司如何顺利进入目标市场并打开局面的问题, 这就是市场的定位。所谓市场定位, 就是保险企业根据现有竞争者产品的情况以及消费者对该种产品的认识, 经过一系列的创新活动, 实现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或形象, 并通过有效的营销组合影响顾客对该产品认同的管理过程。也就是说, 企业通过对竞争者产品特征和消费者对该类产品认识的调查研究, 确定本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应有的准确位置, 以便形成本公司竞争优势。市场定位是企业全面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关系到在竞争的市场上, 本企业及其产品能否形成竞争力的大问题。

 创新性是市场定位的生命, 而创新性又是通过“ 差异化”来实现的。所谓差异化, 其实质就是强调保险产品、服务和营销等方面的特色化、个性化和人性化, 它是一种现代保险营销与管理的新理念。在我国随着加入WTO 后中外保险竞争主体的迅速增多, 要求各保险公司在产品、经营、管理和服务上更富于创造性和竞争性。

 二、几种定位方式

 市场定位显示了一种保险产品或一个保险企业同类似产品或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定位方式不同, 则形成的竞争态势就会不同。下面分析三种主要的定位方式。

 ( 一) 避强定位

 这是一种避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而另辟蹊径采取填补空白的市场定位法。

 其优点是能够在“ 人无我有”的新市场上, 形成自身的局部优势, 迅速站稳脚跟并在消费者中树立起品牌形象。由于这种定位法使市场竞争风险较小, 成功率较高, 常常为多数企业所采用。但空白的细分市场往往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细分市场。例如, 2002 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推出的“ 保险大超市”, 所提供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对客户来说, 具有相当程度的特质性, 难以替代; 对国内外的同业竞争者来说,“ 超市”

 里的产品和服务, 难以模仿, 或者模仿的成本极高。“ 保险大超市”是兼容优良产品和宽广适应性为一体的各类保险产品的荟萃场所, 具有很明显的填补空白的性质。

 ( 二) 优势定位

 所谓以优势定位, 是指在所选定的目标市场上, 保险公司通过对于自己优势的充分发挥, 在市场上抢占一席之地的定位方法。这种定位法要求: 首先保险公司要通过与竞争对手比较, 找到自身的优势所在; 其次要通过调研明确市场最需要的是什么; 再有要能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即正确选择竞争优势; 最后保险公司要善于运用各种方式如通过广告或代理人宣传自己的优势等。主观的优势和客观需求的有效结合, 就是本公司的最佳定位。例如, 我国的企业年金市场引起了寿险公司、银行、信托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等多种金融公司的关注。但与竞争者比较, 寿险业经营企业年金业务具有诸多其他金融机构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因此, 寿险公司充分发挥本身的优势, 开发独具特色的产品, 定会在年金市场上有一番作为, 找到它最佳的市场定位。( 三) 迎头定位迎头定位是一种敢于与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以“ 唱对台戏”方式进行的定位方式。显然, 这是一种危险的战术。但有的企业认为这是一种更能激励自己奋发上进的可行的定位尝试, 一旦成功就会取得巨大的市场优势。运用这种定位方式, 企业应清醒地估计自己的实力。由于这种定位法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一般公司对它的选用持慎重态度。

 ( 四) 重新定位

 重新定位也叫调整定位。这种定位在两种情况下可以采用: 一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实践后, 发现原有的市场定位不成功, 产品打不开销路; 二是企业产品在市场推出后, 获得成功, 有更多的消费者对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 需要重新定位。

 当市场定位在细分市场上进行时, 要求同时运用市场细分化和产品差异化两种策略。市场细分化的着眼点是要针对不同的顾客群的需求特点开发不同的产品, 是一种市场导向型策略; 产品差异化的着眼点是已经存在的产品, 使产品具有某种特征是为了与竞争者的同类产品相区别, 因而是一种产品导向型策略。企业以市场细分为基础选择目标市场, 这是运用细分化策略; 可见, 细分化和差异化都是市场营销战略的组成部分。把细分化与差异化对立起来的认识不符合现代营销的要求, 付诸实践是有害的。

理财的终极目标:让钱为你工作


在之前的理财直播中,很荣幸能邀请到我朋友圈中最厉害的金融才俊——刘总。在短短十年间,他从当初的一辆摩托车到了如今名下物业无数。

他精通各种理财投资,在朋友口中就是行走的金算盘。当晚我就在他的豪宅中直播,帮你们问出了他是如何如何一步步从点滴做起最安全收益最高的理财投资技巧。

毕竟在现在的社会背景下,中国GDP是6.9%,最起码我们的收入要跑赢GDP,才有可能实质性地谈生活幸福指数的增长。

我相信世上没有人是和钱过不去的,都想自己的财富值能像冬日的体重一样,说涨就涨。但如何做,并且如何做到,想必大家都犯难。

一、倾囊相授的刘总把多年的财务投资经验,总结4条基本原则。

1、收益风险相匹配

投资和风险永远是相匹配的。高收益必能会伴随着高风险,一定要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来确定相应的收益目标。

2、量入为出,量力而行

规划理财要综合考虑你的短期和长期生活安排,合理考虑现实能力与未来预期目标,不要盲目设定过高的理财规划。

比如购房,每月还房贷的金额不应该超过当月总收入的三分之一最佳;家庭保险设定的额度应为家庭收入的10倍;保险支出的适当比重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

3、做足功课,切勿盲目投资

投资理财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功课,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去学习了解,谨记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

你一定要去了解你投资的金融产品的实际用途和带来的高收益及风险,切不可贪图高回报。因为你贪图人家的高回报而人家贪图的是你的本金。

4、控制欲望,不可贪婪

任何时候都要设定自己的目标和限额,既有盈利目标也有止损目标,这能避免贪婪造成的恶果。

二、当你掌握了四条基本原则之后,在家庭资产中,也必须有合理的配置。

我们以100%为总数来按比例分配演示一次。

1、20%可以用来投资一些风险较高但收益可观的投资类产品。例如股票型私募基金、股权类基金等

为何要选择这些产品呢?因为此类产品属于一些非常专业的投资管理人成立的资产管理项目。所谓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书,你把资产交给他们管理一方面可以得到比银行存款或者理财产品更高的收益,一方面也可以给你带来一些比较专业的投资经验。

2、20%可用于来投资一些较高固定收益的金融产品。例如信托产品,公司债券等

此类产品的投资收益相对固定,比常规的定期存款和银行理财的收益高一倍。但在选择方面一定要慎重,应选择一些大型的投资机构发行的产品,因为他们有完善的法规和严格的风控体系来规避一些我们自己看不到的投资风险。

3、30%投资房产

投资房产以刚需户型为主,购买人群多,好易手。按目前国家对的住房发展方向,我觉得还有一定的空间。

商住房和写字楼的投资一定要看地段和回报率(回报率的简单算法年租金除以你的购买总价),如果低于5%的年回报率我觉得投资的意义就不大。现在写字楼和商铺有过剩的趋势。

4、30%购买一些活期理财

因为此类产品比较灵活,可以随取随存,收益也高于银行活期存款数倍,这部分钱是作为家庭的储备资金以便不时之需。

三、然而家庭的理财配置又因处于不同的家庭生命周期所适合的理财工具和方式不一样。

家庭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形成、成长、成熟、衰老。其中每个阶段又可以从四个方面体现,时间段、收入、支出及状态。

1、家庭形成期

这个时间段以结婚为起点,终点是生子,年龄在25岁至35岁之间。这个阶段的人事业处处于成长期,家庭收入逐渐增加。支出体现在由于年轻,喜爱浪漫的花销上和正常的家计支出、礼尚往末。还有一部分人为了学业考虑深造,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费用。

此外多数人还需要考虑房贷月供,或是为下一阶段孩子出生做准备。月光族及卡奴是这个阶段比较常见的现象。这个阶段理财比较适合的方式是货币基金和定投。

因为这个阶段结余有限,所以需要采取这两个兼顾了安全,收益、流动性和门槛低的投资方式。另外,这个阶段风险承受能力强,可以适当拿出部分资金去投资股票类资产,但是如果对这一块不了解一定要咨询专业人士,而且可以选择投资基金的方式来降低风险。

2、家庭成长期

时间段为起点是生子,终点是子女独立,年龄在30岁至55岁之间。目前正处于事业的成熟期,个体收入大幅增加,家庭财富得到累积,还有可能得到遗产继承。但支出也很多,如父母赡养费用、正常的家计支出、礼尚往来、子女教育费用,还要为自己的健康支出做准备,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后还要考虑换房换车等。状态是责任重、压力大、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

这个阶段可以考虑债券、基金、银行理财及偏股类资产,定投基金,还要给家庭支柱买好保障类的保险产品。并且可以开始定投为退休做准备,有实力的可以考虑信托、阳光私募这类产品。

3、家庭成熟期

时间段起点是子女独立,终点是退休,年龄在50岁至65岁之间。这个阶段正是事业鼎盛期,个体收入达到顶峰,家庭财富有很大的累积,支出体现在父母赡养费用、家计正常的支,出及礼尚往来,还有就是为子女考虑购房费用。状态是收大于支、生活压力减轻、理财需求强烈。

这个阶段需要采取较为稳健型理财方式,可以考虑信托、债券、银行理财等稳健型

产品,少量配置股票类资产,还有可以为养老做定投储备。

4、家庭衰老期

时间段为起点是退休,终点是一方身故,年龄在60岁至90岁之间。正常的收入有退休金、赡养费、房租费用,还有一部分理财收入。支出体现在正常的家计支出及健康支出,还有一部分休闲支出,如旅游等。状态可能是收不抵支,需要子女帮助。

这个阶段适合分级基金固定收益份额、债券、国债、银行理财和存款等非常稳健的方式。

四、理财作为一门学问,投资者除了关注利益外,更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理财观。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大道至简,能收获财务自由、复利的概念,分清资产与债务的区别。下面特意为大家节选了其中的部分金句,仅供分享。

1、我们首先要先学会做金钱的主人,让金钱去替你工作。

2、什么是资产?资产就是向你口袋送钱的东西。什么是负债?负债就是把钱从你口袋掏出的东两。

3、从长期来看,重要的不是你挣了多少钱,而是要看你能留下多少钱,以及留住了多久。

4、富人买入资产,穷人只有支出。

5、真正的财富是支持一个人生存多长时间的能力,或者说如果我今天停止工作,我还能活多久?

6、金钱从来不是真正的资产,我们唯一的、真正的资产是我们的头脑。(即思维方式)

7、高人关注的焦点是他们的资产,穷人关心的事他们现有的收入。

8、真正的资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A、债权

B、票据

C、共同基金

D、股票(产生股息)

E、产生收入的房地产

F、专利权、如音乐,手稿,专利

G、不需要到场就可以正常运作的业务,我拥有它

们,但是由别人来经营和管理。

H、任何有价值、可产生收入或可能增值并且有很好的流通市场的东西

9、关于钱,最妙的是能让它一天24小时地工作并且为你的几代人服务。记住:做个努力工作的雇员,确保你的工作,但要不断构筑你的资产项。

10、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奋奋斗终生却不能致富,因为他们在学校中从未真正学习关于金钱的知识,所以他们只知道为钱而拼命工作,却从不学习如何让钱为自己工作。

马爸爸说得好:谈钱伤感情,不谈钱没感情。虽然钱与感情不是全部的从属关系,但有一定的联系。

为了助你们早日实现财富自由,以后我会多邀请一些行业大佬,像施洛华世奇大中华地区的总代理,占据南昌服装业半壁江山的大姐大。以后我都会邀请他们来和你们互动交流,分享他们一路走来的故事和经验,这样的机会你只有我才能提供到。

中国保险市场,中国保险市场开放的目标


关于中国保险市场开放的目标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中国的保险业发展迅猛。2002 年, 我国实现保费收入 3 053.1 亿元, 同比增长 44.7% , 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 一 年。其 中, 财产险保费收入 778.3 亿元, 同比增长13.6% ; 人身险保费收入 2 274.8 亿元, 同比增长 59.8%。保险深度 3% , 同比增加 0.8 个百分点; 保险密度 237.6 元, 同比增加 68.8 元。保险公司总资产 6 494.1 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41.4%。②保险公司由改革初的 1 家发展到目前的 40 多家。2002 年以来, 中国保监会先后批准了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瑞士再保险公司、美国信诺保险公司、英国标准人寿保险公司、美国利宝互助保险公司和日本财产保险公司等进入中国市场筹建营业性机构。此外, 美国ACE 集团参股华泰, 拥有 22.13%的股权; 荷兰国际集团与北京首创集团宣布在大连成立首创安泰人寿保险公司; 汇丰集团参股平安保险; 美国友邦保险在北京设立分公司, 等等。这表明, 外资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步伐逐步加快。

截至 2002 年底, 共有来自 12 个国家和地区的 34 家保险公司在我国设有54 个营业性机构。在地域上, 保险业对外开放城市已从上海、广州扩大到了深圳、大连和佛山。

事实上, 保险业的开放程度超越了入世承诺。到目前为止, 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佛山等地都已有了合资保险公司或国外、境外保险公司分公司, 外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约占全国保费收入的 2% , 中国保险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

中国保险市场已初步形成了以国有保险公司为主体, 中外资保险公司并存, 多家保险公司竞争发展的新格局。中国开放保险市场的承诺预示着市场竞争机制将逐渐在保险经济资源的配置中起主导作用。

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目标就是要建立多元化的保险营销目录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9879.html

上一篇:房地产遭遇寒冬

下一篇:综合保险,上海综合保险的尴尬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