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可以国资收益投入保障房

2020-06-28
保险保障规划基本流程

最低480元/年投保消费型重疾险,范围涵盖31种疾病!

为了解决低收入家庭和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国家逐年加大对保障房的建设力度,从目前国家住房问题来看,保障房体系还需要有序和正确的发展。

5月3日,国资委一则通知,要求央企参建保障房。在这份名为《关于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的文件中,国资委要求各中央企业进一步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而这也是国资委首次下发专门文件,要求央企参建保障房。

而原则性的路径,国资委也有倡导:“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5月4日,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央企当中,参建保障房的主体主要是以房地产为主业的16家央企,其他央企不得开发建设保障房。

一位国资委官员还透露,国资委正考虑将一定比例的央企红利用于民生支出,其中包括支持保障房建设所需资金。 “今后几年,随着国有资本收益上交比例逐步提高,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比例会随之逐步提高,包括投资保障房。”上述官员表示。

而这被市场人士认为是对此前局部地区安居工程保障不力,保障房建设资金缺位的回应。

参与其中的多家央企一方面表示会履行“政治责任”,另一方面也表示担忧,鉴于保障房项目盈利的艰难,乃至此前多个保障房项目开发的亏损,他们希望相关的金融支持政策和地方政府保障房开发优惠政策,乃至后续的保障房管理政策,能够及时配套,从而使得保障房项目作为一个体系,稳步推进。

一个直接背景是,去年3月,国资委下令要求除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外,其他78家有房地产业务的央企,全部退出房地产行业。

而此次国资委要求央企积极参建保障房,令业界一度担心一些被要求退出房地产业务的央企,借此次参建保障房的机会“曲线拿地”。

对此,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通知》中的“各中央企业”主要指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此外,一些工程、建材和钢铁企业,将为保障房建设项目提供相关服务。

国资委在《通知》中点名要求参建保障房的央企包括勘察设计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建设企业、建材企业和矿区企业。

本报记者获悉,除了16家房地产央企,另外五家“保留房地产业务但受到限制”的五家房地产央企也将参与保障房建设,分别是鲁能集团、中航工业、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和新兴集团。

国资委允许这五家央企保留房地产业务,但对其投资房地产设限——集团公司不能动用主营业务的大额资金从事房地产开发,也不允许集团公司对其房地产业务进行担保。

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局长王晓齐说,上述五家企业占央企房地产业务总额的6%-7%,规模较大,并且做得比较规范。国资委研究中心的一位副主任也告诉本报记者,上述五家企业在保障房建设有先天优势,比如,神华集团和中煤集团的房地产业务主要是开发工矿区土地,外界不容易进入,这两家央企可以争取将本企业棚户区改造工作,纳入到当地保障房建设计划当中。

而国资委发布通知之前,许多央企已开始“闻风先动”。保利地产相关负责人透露,两会后,保利公司向有保利项目的城市政府发函,表示愿意参与保障房建设,目前已有一些地方政府给予回应。保利计划今年投资建设3至5个保障房项目。

而中国建筑更是将保障房建设写入集团“十二五”规划中,力争保障性住房投资开发占到全国市场的3%。另据了解,五矿正在环渤海区域寻找合适的保障房项目,现正待集团投资委员会批准建设。至于此前未直接参与过保障房项目的央企,国资委上述人士表示,这部分央企本身就拥有大量的工业用地,保障房建设正好可以使得这些土地,获得新的利润增值渠道。

而此番楼市调控宏观背景下,国资委发文让央企参与保障房,被寄望于从建设资金上充盈“短缺”的保障房建设资金。

据住建部资料,今年我国要兴建1000万套保障房,完成这一目标,约需投入1.3-1.4万亿元。其中,5000多亿元将由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筹集,剩下的8000亿元由企业、银行以及各种社会机构筹措。4月29日,财政部网站刊发消息,第二批中央补助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337亿元已经下拨,加上3月份第一批下拨的100亿元,目前已经累计下拨437亿元。

但由于资金数额较大,落实资金仍是一大问题。国务院督察组近期发现,一些地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尚未足额筹措到位。中冶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就告诉本报,中冶在辽宁某市的保障房贷款投入后,政府迟迟不给公司建设款项。采访中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房产集团人士介绍,保障房建设确实一直存在着资金缺口,此次国资委鼓励央企积极参与保障房建设,同时也是贯彻中央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精神。

当然,央企参与保障房建设中,国有资本收益并不能作为资金的全部来源,保障房建设所需大部分资金需要企业自行筹集。国资委在《通知》中要求,房地产开发类央企“要抓住各地在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投资补助、财政贴息、融资、税费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的机会”,“将保障性住房与商业性房地产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不过,张兆祥坦承,保障房建设的具体进度,要视金融政策和国家政策的落实情况而定。从贷款数据看,前景似乎是乐观的,保障性住房比之商品房,正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4月28日,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也反映出了这一趋势。2011第一季度2.24万亿人民币。新增贷款中,房地产开发贷新增167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7.0%,比上年回落6.5个百分点,其中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新增 651亿元,比年初增长40.1%,保障房新增开发贷款占到房地产开发贷的四成左右。

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并讲话,强调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是硬任务。

“央企可以贡献力量,但保障房应该是政府的责任,地方政府一方面想通过市场化的途径来解决保障房的建设,另一方面又不肯舍弃土地财政和税收带来的收益,于是就将企业置于尴尬的境地,利润空间极其有限。”前述不愿具名的央企高管称。

令众多央企倍感困惑的还有规则的不确定性。例如,公租房本来是用于长期出租的保障房,但亦有一些地方允许五年之后回购。

由此前述不愿具名的央企高管担心,保障房建成之后或许会引发更严重的矛盾:尽管完成了政治任务,但会形成新的利益既得者,“不单单是‘建’,还有养和管,最根本的问题是长期保障体系的建立”。

中铁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相关规则不明确,政策不完善的情况下,中铁只会采取承建的方式来参与保障房建设。相对于投资带来的不确定性,承建收取的是固定费用,更能保证企业的回报。另亦有一些央企明确表示,必须找到稳定的盈利模式后,再加大保障房的建设力度。

也有一些先行央企的盈利模式探索走在前面。中国建筑就是之一。该集团董秘孟庆禹称,中国建筑正在探索多种盈利模式,一方面完成央企职责,另一方面,也不会令股东利益受损。

具体的盈利模式包括施工总承包、限价开发和混合开发、成本加薪金竞标服务、BT 投资和城市综合开发模式。其中施工总承包模式收益率为3%-6%,BT投资模式收益率可达8%-10%。

混合开发则包含一次竞拍拿地、统一支付地价,其中商品房开发不限售价和销售对象,保障房开发按规定运作,收益率也能够达到10%。据了解,中海在广州金沙馨园即采用了该模式。

保障房的建设,是很多的困难家庭住房的希望,国家不能把保障房商品化,一项利民的措施也不能因为实施和分配过程中导致建设初衷的变化。

产品名称:阳光真心128重疾保障计划 推荐指数: 1、保障至70周岁,使中老年疾病高发期获得全面保障

2、高额返还,最多可返还已交保费的128%

3、重疾身故双重保障

4、少儿、成人专属保障病重,伴随成长自动升级

相关知识

多家房企均价下降


从房地产行业特点来看,企业单月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推盘节奏和推盘数量的影响,但多家房地产企业销售同时出现下降,意味着这种变化并非个别现象。

房价回调一方面反映在老楼盘的不断调价上,另一方面也影响着新盘的定价。据了解,目前一线城市的新开楼盘大多定位中低端客户。不过,尽管开发商促销力度越来越大,跳水楼盘此起彼伏,但购房者的观望情绪空前坚定,成交量仍未明显回暖。而土地市场频频流拍、底价成交,也已释放出楼市已经“入冬”的信号。多家开发商纷纷主动打折降价,往往被理解为市场步入淡市的标志。但世联地产认为,在当前政策和市场环境下,打折降价现象并不是因为市场步入淡市,而是意味着开发商之间的竞争加剧,行业洗牌已经开始。

上市房地产企业8月份销售业绩基本披露完毕,但与年内各月销售业绩持续飙升完全不同,8月份多家房企销售业绩首次出现下滑。根据公告,万科8月份实现销售面积96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4.8亿元,环比分别上升22.8%和15.4%,但同比分别增长5.0%和减少12.6%,这是万科销售金额今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中海地产则出现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双双下降。8月,中海地产实现房地产销售额44.5亿港元及销售面积33.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分别为11.2%和12.9%。另一房企巨头保利地产,在8月实现签约面积52.9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6.45%;实现签约金额60.22亿元,同比下降11.99%。按照已经签署的销售协定,富力地产8月实现销售收入共约20.07亿元,销售面积达约15.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34%和39%,环比则分别下降34%和15%。

继今年4月销售数据出现同比双降之后,金地集团第二次出现同比下滑。8月份,金地集团实现签约面积16.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8.6%;签约金额22.2亿元,同比减少26.2%。此外,2011年8月,越秀地产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2.84亿元,同比下降43.7%;首创置业签约面积同比下降30.7%,签约金额则同比下降43.1%;中渝置地实现销售金额2.27亿元,销售面积2.44万平方米,为今年单月销售新低。

值得关注的是,在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下降的同时,8月份多家房地产企业销售均价亦出现不同程度下跌。由销售数据可以推算,8月份万科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10917元,这一价格水平是万科在2011年各月中的最低水平,较2011年上半年的每平方米11609元下跌6%。雅居乐去年8月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10101元,今年8月单月销售均价则为每平方米9200元,同比降幅为9.79%;首创置业8月单月签约均价为每平方米9677.42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0.56%;金地集团8月份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13620元,环比略降3.3%;世茂房地产8月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14458.35元,同比降幅高达126.08%。

多家上市房地产销售业绩和销售均价下降,被认为是房地产市场走势出现变化的信号。潘军向本报表示,限购对市场的影响超过限价,房地产企业整体销售形势越来越紧,现在市场上刚需产品和商业卖得好,中高端产品将面临一轮挑战。

受业绩增长压力趋势,上市房地产企业纷纷加大推盘量和促销力度。深圳万科公司称,万科已经进入推盘密集期,9月在深圳将有4个全新项目盘入市,这不仅创下万科单月历史推盘纪录之最,且每套房的降价幅度由5000元升级至10000元。除此之外,以中海地产、恒大地产、世茂房地产、远洋地产、碧桂园、金地集团等为代表的大开发商在全国刮起了一股幅度不等的打折降价的旋风。根据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调查,目前深圳在售楼盘近六成有打折优惠,幅度在9.7折至9.9折之间。

业界普遍认为,在楼市去库存化过程中,购房者的话语权将会逐渐增加,销售信息的透明性也让购房者对房价走势有了理性的判断,理性的住房消费观念正在培育中,刚性需求很难再出现爆发式的集中入市。在房价回调难以逆转的现实形势下,以价换量将被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所接受。在世联地产看来,这些降价打折是开发商竞争更加激烈的表现,属于行业洗牌的开始。大开商既要做“大鱼”,也要做“快鱼”,这些大开发商通过提高开发和销售速度,甚至兼并中小开发商,快速进行规模化扩张,抢占行业第一军团的席位。但随着楼市调整风险显现,大量资金正撤离房地产转投其它行业,楼市的资金聚集效应也将减弱,一些资质不高、实力不强的开发商难免会在大浪滔滔的市场竞争中泥沙俱下,从而迎来一次全面的真正意义上的调整。尽管长时间的调整会带来阵痛,却是我国楼市健康稳健发展绕不过去的必由之路。

2、该产品承保财产为城市住宅,农村集体产权、小产权房屋不在承保范围内,工厂、商铺也不在承保范围内。  95 元

调控继续 房企任务难


在线投保理赔全程协助,网您身边的保险专家!

经憧憬下半年补足销售缺口的开发商,可能不得不面临更加严峻的现实。虽然二三线城市限购范围扩大还只停留在“吹风”阶段,但从深圳限涨等种种迹象看,调控加码的趋势已基本确立。

鉴于大部分开发商上半年推货不多、销售不积极导致任务完成情况并不理想,想要奋起直追会难上加难。可以预见,今年很多开发商完不成销售目标将成为大概率事件。二三线城市限购加码的消息,无疑成为近期房地产市场上最大的“阴影”。在靴子尚未落地之前,绝大部分开发商选择了沉默,但现实的压力却已经无法回避。

截至目前,多数分析指出,第二轮限购令很有可能使得全国限购城市从现有的40多个增加至约70个,覆盖国内的省会城市以及其他经济相对发达城市。

中国指数研究院在近期的一份研究报告中预计,接下来将出台新一轮限购政策的城市可能有10~20个,预计这将使全国商品房销售量出现2%至3%的下降。而岳阳、丹东、秦皇岛、牡丹江、襄樊、洛阳、吉林、桂林、韶关、常德,这些城市出台限购措施可能性很大,因为这10个城市位于今年房价涨幅的前列。

假如限购在二三线城市被大范围铺开,无异于对房地产企业来一次“全面袭击”。原本凭借完善布局的大发展商如万科、恒大,以及专注于小城市的碧桂园等企业,都将在第二轮限购中被波及,这些企业可能不会如同上半年一样继续“走运”。

数据显示,万科上半年销售656亿,占全年1400亿目标的46%。而该公司自从2009年起就已经减少在一线城市拼地王,转向二三线城市布局,确保较高周转速度。另一开发商恒大地产在上半年实现销售回款423亿,完成原定目标的60%,堪称全国销售业绩锁定情况最好的开发商。此前,该公司不断强调,良好的销售数据来自于公司的完善布局,且项目大部分位于不受限购影响的二三线城市。数据显示,恒大地产进入的城市为49个,涵盖了国内绝大多数省会城市以及部分三线城市。

如果说万科、恒大等进入城市较多的开发商在上半年成功避开限购锋芒,那么,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被纳入限购名单,他们的这种战线优势将不复存在。不过,也有分析指出,限购对市场的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冲击。广州经纬地产研究中心分析认为:此则条款的出台,并不意味着限购令来到“上山下乡”的全民限购阶段,毕竟全部限购对地方土地财政和相关行业发展影响巨大,实施的可能性着实不大,而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基本已经限购,所以其所谓的加大限购范围更多的是“敲山震虎”。

在此给您推荐:

产品名称:招商信诺信运无忧两全保险 推荐指数: 1、身故全残保险金,公共交通意外加倍赔付。

2、意外事故关爱保险金。

3、缴费期短,保障期长。

4、投保简便。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8407.html

上一篇:美亚完美境外旅游保险如何理赔

下一篇:三十个月小孩买什么儿童医疗保险好丨三十个月儿童买什么医保好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