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保险业发展改革情况

2020-06-18
保险业发展规划

保险业发展改革情况

(一)保险业改革现状

近年来,为切实防范化解保险风险,保险业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

一是保险公司改革。主要是通过股份制改造,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完善公司治理,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通过上市,将资本市场的外部压力转化为公司改善经营管理的动力;通过内控建设,建立比较规范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目前绝大部分公司实现了股份制的组织形式,建立起较为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有 6 家保险公司在境内外上市,多家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了股权结构。

二是行业基础性制度改革。通过市场准入机制的改革,加大保险公司、保险市场和保险监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保险公司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初步夯实了行业防范风险的微观基础;保险市场的活力和效率逐步增强,市场对公司和监管的约束作用开始显现;现代保险监管的框架、流程和手段不断完善,提高了监管对风险的识别、预警和防范化解能力。目前保险业净资产已达 2485.6 亿元,抵御风险的整体实力明显增强。近几年,利率、汇率等保险经营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保险创新大量涌现,投资渠道不断拓宽,保险业风险管理的难度远远高于几年前。但得益于改革,保险业风险防范工作扎实推进。历史遗留的利差损问题得到了基本控制,化解了快速发展中的车贷险风险等新的风险隐患,保险业基本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势头。

(二)现行体制的不足

一是在建设现代保险企业制度方面。部分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存在形似神不似的问题,有的保险公司没有严格按照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形成董事会、经理层与监事会相互发挥作用的经营管理机制,公司不同层级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内控建设比较滞后;部分公司激励约束机制错位,对高管人员的考核偏重于规模、速度、份额等指标,相关主体的潜在利益冲突容易导致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发生变异,不仅会侵害股东和被保险人的利益,也容易积累较大的经营风险;部分公司内控制度不健全,经营成本较高,股东和投保人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二是在建设现代保险监管体系方面。偿付能力、公司治理和市场行为三个监管支柱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合力,差别化的分类监管制度不成熟,监管的信息化水平不高。部分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粗放,经营效益不高,保险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同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保险监管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缺乏刚性约束。如何进一步完善保险监管体系,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三是在保险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市场配置保险资源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部分业务领域和部分地区保险市场竞争不规范,市场扶优限劣的作用还不明显。保险的内在功能是分散风险、提供保障,这也是保险公司区别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本质特征。目前,全社会的风险保障还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部分保险公司过多关注居民理财和储蓄需求,忽视了传统保障型保险业务发展。2006 年,我国分红、万能和投连险业务占寿险保费收入的比重为 71%,2007 年这一比例上升到 80%。其中,以满足投资需求为主的投连险保费收入 394 亿元,同比增长 5 倍多。投资型保险业务的高速增长,使得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风险日益突出,不仅弱化了保险的保障功能,制约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也增加了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的难度,影响行业持续发展。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请看中国保险行业年度报告目录

相关知识

保险业,保险业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伴随两会召开,“供给侧改革”一词引起了大家注意。那么什么是供给侧改革了?为什么要实现这一改革了?提到“供给”,就不得不说到“需求”,那么供给侧对应的也就是需求侧。从目前各地区的供给侧改革方向中,涉及保险业的举措越来越多。那么保险业供给侧改革究竟有什么意义?

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自去年11月起,供给侧改革就已经成为高层领导讲话的高频词。

保险业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 保险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从保险市场供求来看,长期积累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影响保险功能作用有效发挥。

一方面,保险产品适销不对路现象十分突出。尽管保险机构报批报备的产品成千上万,五花八门,但在市场上有销路,能够形成业务规模的并不多,大量的保险产品不能形成现实需求,众多产品资源闲置和浪费,造成严重的市场供需脱节和结构失衡。

另一方面,保险市场巨大的潜在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以寿险为例,伴随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口快速老龄化,对各类寿险保障(特别是养老、医疗等)需求很大。但是,国内人寿保险渗透率仍然较低,不仅年金保险和健康保险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短腿”,即使是传统寿险业务,由于对寿险功能定位不清晰、不准确,主要依靠分红型产品和其他投资型产品占领市场,寿险业的经济保障和长期优势难以显现,不仅制约了行业自身发展,也影响了行业功能作用有效发挥。

产险市场也不例外,如在发达国家,保险业对重大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能发挥重要的补偿和保障作用,保险赔付占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一般都比较高,而我国保险业在一些大的灾害发生后,经济补偿作用却非常有限。

所以,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保险业,保险业应做哪些调整:我国保险业的资源战略重组调整(二)


(3)功能型产业政策的形成

保险产业政策对一国保险业的发展、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以及保险业功能的发挥及对保险制度安排的优化产生很大的影响, 尤其对我国这样一个正处在建立和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且保险市场不尽完善及保险的功能受到抑制的国家。

产业政策的模式大体可以分为追赶型、 差别型和功能型三种,产业政策模式的定位,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经济体制,体现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根本上讲, 以 “三个有利于” 为标准, 实事求是, 尊重保险业的发展规律和 WTO 的压力会导致国家效用的转化, 市场经济中各投资主体、 供给主体和服务主体及需求主体的效用的变化及其博弈效果, 这些是导致产业政策必然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WTO 的国民待遇使靠歧视性政策把其它资源转移到保险业尤其是国有保险公司是不现实的。产业政策必然从单纯的追赶和差别化模式向更注意发挥比较优势、 强化市场功能和提供信息的方向转变。加入 WTO 后。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只能在 WTO 容许的限度内再以功能化的产业政策为主基调的前提下谨慎地使用, 完全依靠差别化的产业政策是不现实的, 因为差别化产业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所表现出的 “重商主义"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 WTO 的要求格格不入。差别化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之一的规模经济理论, 一方面在保险业中没有明确的数据予以支持, 另一方面规模经济的问题似应交由市场主体并辅之以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去解决。至于追赶产业政策, 则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代替市场, 欲速反不达。而功能型产业政策的根本特征即是提供相对稳定的信息导向, 建立市场秩序,规范交易制度, 提高效率,调控市场等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功能, 以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 国家效用目标

(1)金融安全。①保险业本身不乱, 偿付能力好; ②国家实力不强和国有资本的有限性导致国家不可能对保险业面面俱到, 因此国家对保险业的控制(防止外资的控制)、 国家对保险业的担保压力逐步减轻,税收的掌握将成为主要考虑内容。

(2)保险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的增强及保险产业的高级化。保险力度和广度加深、 保险布局优化是重点,而前提是保险业危机的化解、 创新和发展。目前保险业太小,每年保费 1200 多亿元,还不及国有大银行的不良资产, 保险行业导航目录

保险业,概述(四):我国保险业发展阶段及面临的形势分析(二)


(二)2009 年保险业面临的新形势

2009 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也是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措施集中实施、实现“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同时,受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保险业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夯实发展基础,防范潜在风险,积极开拓市场,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促进保险业又好又快地平稳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宏观政策环境

2009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将进一步深化。 从国内看, 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得到有效化解。中央明确提出 2009 年的工作重点是“增信心、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新修订的《保险法》进一步体现了科学发展、保护被保险人权益的要求,将引导保险业走科学发展、诚信经营的道路。2009 中国行业年度报告系列之保险目录

保险业,如何加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


保险业要想继续发展,构建保险业诚信体系至关重要,这也是保险业必须做出的选择。每一个保险公司员工都应该建立诚信为本的理念,承担社会诚信建设的责任。该如何加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呢?专家们也给出了不少意见,总结下来可以归纳为一下几点:

1、加强保险信用法制建设

要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法律法规建设,从法律高度保护诚实守信行为,严厉惩戒毁约失信行为。

2、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保险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社会的进步。建设保险业诚信体系,必须结合强化社会信用意识,改善社会信用环境。

3、完善保险营销机制

我们在改革完善营销机制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关系,一定要高度重视诚信导向。

4、建立保险诚信管理制度

诚信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必须要建立刚性的诚信管理制度,来约束不良行为。

5、改革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体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科学的决策机制、高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参照国际惯例建立企业运行机制是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的动力所在。

只要严格按照以上的几点原则和方法来加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我相信保险业一定能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可以说是迫切需要,同时也是保险业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和作用的前提条件,绝不能忽视。

法国银行保险业发展的启示


1973年,全球最早的两家银行保险公司出现在法国。此后,银行保险发展迅猛,法国的银行在保险市场所占份额迅速上升,并逐渐向非寿险领域进军。无论在经验、管理、技术上,还是银行保险的市场成熟度上,法国均首屈一指,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金融管理体制,银保合作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银行保险已开始成为保险业务的重要销售渠道,已与个人营销、团体业务成三足鼎立之势,但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我国在发展银行保险业,结合法国银行保险发展实践,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法国银行保险业的发展经验

随着法国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便捷、高效且集储蓄、保险和投资为一体的“一站式”金融服务需求迅速增长。储蓄逐渐从银行存款账户转移到寿险产品,银行保险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其保费收入占金融资产比重大幅增加;金融监管的放松为银行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上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剧烈变化,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浪潮风起云涌。法国等西方国家纷纷放松金融管制,使得银行能够进入保险领域。法国等欧洲国家都已允许银行与保险公司相互100%控股。

政府以优惠税收政策支持银行保险发展。法国政府在法国的银行和保险公司中均占有股份(尽管私有化已经改变了这种状况),并引导双方的联合,进一步发展银行保险。在法国,被称为“契约资本化”的保单税收优惠为银行在寿险市场取得市场份额作出很大贡献,这些产品的税收优惠对顾客具有很大吸引力。

银行进入保险业的门槛较低。法国堪称保险意识最强的国家,其保险业最大特点是国家强制保险比例较高,一直缺乏竞争,银行很容易进入保险业。保险代理人曾联合抵制银行保险公司以保护他们特权地位,但最终没有作用。银行进入保险市场后,保险代理人数目迅速下降,从1980年的4万人减少到1987年的2万人。

保险公司不失时机介入银行领域。保险业经过数百年发展,传统营销手段已不能给保险公司带来业务上的突破,必须开拓新的营销渠道,而银行庞大的客户网络无疑是最好资源。借助银行资源提供新的服务,可以降低成本,加大保险公司的市场开发深度。

银行保险的发展与各国立法、历史、税收等多重因素有关。虽然各国发展水平并不均衡,也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遵循,但发展银行保险却是一条能够实现多赢的道路,是金融业发展的潮流。

我国该如何发展银行保险业

放松制度约束,构造银行、保险多赢的合作机制。建立产权一体化的金融控股集团,已成为金融行业融合的有效形式,这是符合金融发展规律的。针对我国银保合作层次偏低、合作短期化、随意性强、恶性竞争严重等问题,我们应适当放松产权监管控制,根据形势发展适时对现行分业经营的立法限制进行修正,通过产业组织形态的重组,将保险业务充分整合于银行销售模式中,促进银保向纵深发展。

优选适合银行网络销售的保险产品,提高银行保险产品的成功率和吸引力。银行保险的整合通常由寿险业务开始,逐渐纳入财险业务。

以政府税收优惠政策推动银行保险发展。我国对保险的税收优惠十分有限,尤其对个人保户几乎没有任何优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保户对保险的需求。借鉴法国的做法,我国应考虑加大对保险业的税收优惠力度。

加强对银保合作的监管。在我国,银行与保险公司分别受银监会和保监会监管。随着银行保险的发展,银行业与保险业日益融合,势必要求金融监管部门及时调整监管模式和监管机制,促进银保企业共同发展。

银行保险业——相关资讯广西银行保险业联手规范保险代理市场

9月8日,广西保险行业30家省级会员保险公司总经理和广西银行业18家省级商业银行及部分政策性银行负责人共同签署了《广西银行保险业业务代理联合自律公约》。此举是为进一步规范银保秩序,加强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内控管理,建立银保业务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合作关系,建立行业内部和行业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强化理性竞争和诚信经营,协调处理银保业务违规问题,共同处理和化解各种风险。据悉,银行业、保险业联合开展业务自律活动在全国尚无先例,是广西银行业和保险业自2001年建立代理销售关系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地开展整治市场秩序的联合行动。

保险业,中国保险业应做哪些调整(四):税制改革调整(一)


四、保险业的税制改革调整

国内保险企业开始关注当前与其外部经营环境密切相关的金融和财政税收政策。他们认为, 面对加人 WTO 后我国保险业的生存发展大计,除了企业制定微观的应对策略外, 从国家的宏观政策层面上也要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利于和国际惯例接轨, 扶持在我国金融领域尚属年轻的这一幼稚行业, 并使中资和在本土开业的外资保险企业处在平等竞争的位置上。保险企业议论的热点问题涉及许多方面,但税制改革尤为突出。

我国保险税制是 1983 年国家实行利改税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根据现行税法, 国家对保险业主要征收营业额和企业所得税两种主体税种,此外, 同时还征收城建税、 印花税、 房产税、 土地占用税等小税种。

国家的保险税制应该对保险行业的特殊性多加些考虑, 尤其是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 与行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正逐步显露。一些保险公司的老总们认为:我国保险业的总体税负偏重, 目前保险业与金融业一起适用 8%的营业税率,远高于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适用的 3%。甚至也高于其他服务业适用的 5%。而国际上保险业的税负水平大多普遍较低。以美国为例, 虽然联邦各州适应的税率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在 20%左右,而欧洲一些国家如英国、 西班牙等对保险业更是免征营业税。在亚洲,像泰国这样的东南亚国家的保险税率也只有 3 .3%。因此毫无疑问,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我国保险营业税下调不但有空间, 而且势在必行。

太平洋保险公司副总经理汤大生进一步指出, 保险公司成本和同处金融业的商业银行相比,只多不少。目前存款、 贷款都实行国家法定利息, 银行存贷利差这一块不但有保证,而且计税也是以此为依据。而保险行业是聚集风险与分散风险的行业,高负债经营是其经营的特点, 保险公司所收的保费收入, 大部分属于公司的负债,国家 7 次降息, 使寿险业的利差损不断加大,以前订立的保险合同还必须履行; 而财险公司的经营成本更是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我国又是一个多灾害国家, 财险公司赔付率较高,很容易亏损。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保险业营业税更是以保费收入为计税依据,两者实际税负显然不是保险营业税。

另外一些保险公司甚至把注意力集中在寿险营销员的税负问题上。泰康人寿在开业四年的时间里,已多次向有关部门递交报告反映这方面的情况。该公司副总经理任道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现在国际上一般做法是对营销员不征收营业税, 在目前大多数国民对保险知识了解甚少、 普遍收入又不高的情况下, 寿险营销员起步相当艰难,他们的全部收入均来自佣金所得, 为取得保费收入营销员不仅要全力面对精神、 体力的巨大挑战, 而且往往需要支付不小的日常展业费用,如交通费、 通讯费、 招待费、 制装费等等。我们在北京地区作过一个统计,与同样收入的普通劳动者相比, 寿险营销员的税负是前者的 6 .81 倍, 可支配收入也少 8%。将营销员等同于个体户一样课税更加不合理。

入世与保险业目录

保险知识,保险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保险业发展要实现根本性突破,首先必须实现从粗放型经营方式到集约型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从根本上走出重速度、轻质量的恶性循环,把保险发展引上稳健、健康的轨道,进而逐步增强民族保险业的综合实力。也只有在经营方式根本转变的前提下,才可能制定出稳健的保险产业发展政策。保险产业政策必须建立在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和人文背景上,只有在这种根基上培植公众的保险意识,构造保险制度环境,完善保险法律制度,开发保险资源潜力,满足公众的保险需求,才能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保险业发展道路。

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体制和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投资工具少,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率与国际上的相差较大,并且在短期内难以缩小。需要为保险资金的运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鼓励资本市场为保险业度身定做金融产品,鼓励保险业参与金融产品设计,推进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随着保险资金运用体制和保险公司架构的变革,我国保险混业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部分保险公司以集团控股形式进入银行、证券、信托、资产管理等领域。

在保险业快速发展阶段,市场主题信用基础正在从过去主要依靠国家信用向建立企业自身信用转变,加强诚信建设特别是加强企业幸运和行业信用尤为重要。

要严格执行《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对保险公司实行持续性风险监管。规范备用金的提取,解决不同保险公司准备金提取比例差异较大的问题,同时提升偿付能力的动态监测水平,引进现金流量测试(CFT)或动态偿付能力(DST)测试,实时评估各种风险因素对保险公司未来财务实力和偿付能力的影响,提高监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等。

保险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产品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目前我国保险产品不可谓不多,但真正受欢迎的且为保险公司产生效益的险种只有十余种。保险公司的当务之急是根据产品特色进行渠道创新,培养新的销售渠道。今年3月底,国寿上海分公司与数家24小时便利店、超市公司、票务中心、报业、物业等牵手,率先在沪上超市和便利店推出交通安达卡,为乘坐营运交通工具出行者提供交通意外险保障。而瑞泰人寿则选择北京证券公司代理销售投资连结险。这些都是对渠道拓展的有益尝试,相信会有合适的销售渠道在探索中被发现。

保险知识,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道路探索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回顾党领导保险工作的历史,总结保险业的具体实践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探讨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的形成与实践,对于我们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进一步做好保险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

党对保险工作规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保险工作的历史就是党领导保险业顺应时代潮流,积极适应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的历程。

我们党历来重视保险工作。早在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就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名义于1922年8月发表《劳动法大纲》,提倡保险事业。中央苏区时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苏区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障红军及其家属和广大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这一系列保险保障措施为保卫新生的红色政权、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组织相继在上海、重庆创办了大安产物保险公司与民安产物保险公司,并在上海成立保?

我国保险业,现状及发展前景(二):我国保险业的历史性进展(二)


(3)保险业资产增长

自恢复业务以来,我国保险业规模和实力迅速壮大, 资产水平取得快速增长。1980 年, 中国保险业的总资产不足 4 亿元, 而到 2000年 6 月底,保险业的总资产已经达到 3116 .86 亿元, 20 年间增长了700 多倍。今年前 6 个月, 我国保险业的总资产增加 390 .44 亿元,增幅达 14 .4%。

根据新华社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保险业的资产构成情况为: 流动资产 1796 .99 亿元,占总资产的 57 .65% ; 长期投资 872 .78 亿元,占总资产的 28% ; 固定资产净值与在建工程资本合计为 397 .64 亿元,占总资产的 12 .76%。

另外,截至今年 6 月底, 国内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 2461 .

07 亿元, 占总资产的 78 .96% , 资金运用余额较上年末增加 408 .94亿元,增长幅度达到 19 .93%。在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 银行存款为1215 .98 亿元,证券投资为 1064 .16 亿元, 国债投资为 930 .34 亿元,基金投资为 91 .53 亿元,贷款等其它类投资共 180 .92 亿元。

(4)法律法规走向健全, 监管体制初步建立

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为中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自 1995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实施以来, 又有多项相关法规先后出台,如:《 保险管理暂行规定 》、 《保险代理人管理规定 》(试行)、 《 关于支付航空人身意外险手续费的通知 》、 《关于机动车辆险管理的通知 》 、 《 关于调整人身险预定利率的通知 》、 《保险代理人暂行规定 》 。另外, 根据《 保险法》 规定, 一系列法规已经列入立法工作计划,如 《保险法 》 实施细则、 《投资法》 、 《金融监管法规》 等。保险立法的不断完善巩固了保险业的监管工作的基础。

1998 年,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保监会成立三年来,在建立健全各项监管制度、 整顿和规范保险市场、 防范化解经营风险、 深化保险体制改革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这成为中国保险业的监管机制建立的标志。

入世与保险业目录

保险业,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8 年,保险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稳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继续探索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径,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和影响力,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稳定运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保障经济平稳运行,促进经济发展

保险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联系十分密切,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刺激消费。保险有利于稳定人们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减少全社会用于预防意外和风险事件的储蓄,从而促进消费。保险还可以通过促进消费信贷拉动消费增长。二是拉动投资。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大量资金来源。

2008 年,保险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渗透力进一步加大、渗透度进一步加深。我国保险深度为 3.25%,较上年提高 0.4 个百分点;保险密度为 737 元,较上年提高 204 元。

保险业通过提供及时有效的经济补偿,为保障国民经济稳定运行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8 年,保险公司累计赔付支出 2971.17 亿元,较上年增加 705.95 亿元,同比增长31.16%。在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 5.12 汶川地震两场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保险业全力投入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认可,已经成为国家灾害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险业为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全部赛事活动,以及人员和财产提供保险服务,有力地保障了奥运会的顺利进行。如中国人保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北京 2008 年奥运会保险合作伙伴,为北京奥运会量身定做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五大奥运保单,包括综合责任险、赛时机动车险、财产险、团体人身意外险和志愿者保险。此外,中国人保各奥运赛区分公司还根据区域赛事的要求,提供了马匹运输保险等许多个性化产品。

2008 年 10 月 20 日,中国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三项规定保险共保体在上海组建成立。

来自全国各地的 12 家保险公司共同承担上海世博会财产保险、建筑和安装工程保险以及展品和艺术品保险三项规定保险。通过运用保险手段减少世博会风险既是国际展览局规范要求,也是我国保险业发挥保险职能、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

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是资本市场重要、长期和稳定的投融资来源。

发挥保险机构的投融资功能,一方面有利于解决我国基础设施项目和关系国家战略的能源、资源等产业的龙头企业建设和发展的资金来源,稳定和优化重要基础设施和相关龙头企业的股权结构。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实现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对保证关系民生的养老和健康等保险基金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国务院批准了保险公司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投资和非上市企业股权两大部分。保险资金日益成为金融投资市场的重要力量。

(二)完善“三农”保障体系,服务新农村建设

当前,中央对农业保险工作越来越重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2009 年中央 1 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试点范围、增加险种,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中央的高度重视,既指明了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也为农业保险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2008 年,保险业坚持多种形式并进,稳步开展试点,积极推动与农业、农村、农民相关的保险业务发展。“三农”保险工作呈现出“业务较快发展、作用逐步发挥、服务日益广泛、保障更加全面”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国开展的“三农”保险险种达 160 多个,范围涉及九个方面:一是种植业保险,主要包括玉米、水稻、大豆、小麦、棉花等;二是经济作物保险,主要包括林木、油菜、烟叶、西瓜等;三是养殖业保险,主要包括生猪、能繁母猪、奶牛、家禽等;四是渔业保险;五是农机具保险;六是农民的养老、医疗、生育保险,包括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参与新型合作医疗、计划生育保险等;七是农民的住宅保险;八是农民工的意外伤害保险;九是农村学生平安保险。可以说,无论是农民的生产还是生活,基本上都涵盖在保险服务中。“三农”保险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建设

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由基本社会中国保险行业年度报告目录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7605.html

上一篇:保险业,亚洲保险市场概况(五):中国台湾地区保险业(二)

下一篇: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