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银行保险业发展的启示

2020-12-03
保险业发展规划

1973年,全球最早的两家银行保险公司出现在法国。此后,银行保险发展迅猛,法国的银行在保险市场所占份额迅速上升,并逐渐向非寿险领域进军。无论在经验、管理、技术上,还是银行保险的市场成熟度上,法国均首屈一指,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金融管理体制,银保合作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银行保险已开始成为保险业务的重要销售渠道,已与个人营销、团体业务成三足鼎立之势,但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我国在发展银行保险业,结合法国银行保险发展实践,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法国银行保险业的发展经验

随着法国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便捷、高效且集储蓄、保险和投资为一体的“一站式”金融服务需求迅速增长。储蓄逐渐从银行存款账户转移到寿险产品,银行保险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其保费收入占金融资产比重大幅增加;金融监管的放松为银行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上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剧烈变化,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浪潮风起云涌。法国等西方国家纷纷放松金融管制,使得银行能够进入保险领域。法国等欧洲国家都已允许银行与保险公司相互100%控股。

政府以优惠税收政策支持银行保险发展。法国政府在法国的银行和保险公司中均占有股份(尽管私有化已经改变了这种状况),并引导双方的联合,进一步发展银行保险。在法国,被称为“契约资本化”的保单税收优惠为银行在寿险市场取得市场份额作出很大贡献,这些产品的税收优惠对顾客具有很大吸引力。

银行进入保险业的门槛较低。法国堪称保险意识最强的国家,其保险业最大特点是国家强制保险比例较高,一直缺乏竞争,银行很容易进入保险业。保险代理人曾联合抵制银行保险公司以保护他们特权地位,但最终没有作用。银行进入保险市场后,保险代理人数目迅速下降,从1980年的4万人减少到1987年的2万人。

保险公司不失时机介入银行领域。保险业经过数百年发展,传统营销手段已不能给保险公司带来业务上的突破,必须开拓新的营销渠道,而银行庞大的客户网络无疑是最好资源。借助银行资源提供新的服务,可以降低成本,加大保险公司的市场开发深度。

银行保险的发展与各国立法、历史、税收等多重因素有关。虽然各国发展水平并不均衡,也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遵循,但发展银行保险却是一条能够实现多赢的道路,是金融业发展的潮流。

我国该如何发展银行保险业

放松制度约束,构造银行、保险多赢的合作机制。建立产权一体化的金融控股集团,已成为金融行业融合的有效形式,这是符合金融发展规律的。针对我国银保合作层次偏低、合作短期化、随意性强、恶性竞争严重等问题,我们应适当放松产权监管控制,根据形势发展适时对现行分业经营的立法限制进行修正,通过产业组织形态的重组,将保险业务充分整合于银行销售模式中,促进银保向纵深发展。

优选适合银行网络销售的保险产品,提高银行保险产品的成功率和吸引力。银行保险的整合通常由寿险业务开始,逐渐纳入财险业务。

以政府税收优惠政策推动银行保险发展。我国对保险的税收优惠十分有限,尤其对个人保户几乎没有任何优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保户对保险的需求。借鉴法国的做法,我国应考虑加大对保险业的税收优惠力度。

加强对银保合作的监管。在我国,银行与保险公司分别受银监会和保监会监管。随着银行保险的发展,银行业与保险业日益融合,势必要求金融监管部门及时调整监管模式和监管机制,促进银保企业共同发展。

银行保险业——相关资讯广西银行保险业联手规范保险代理市场

9月8日,广西保险行业30家省级会员保险公司总经理和广西银行业18家省级商业银行及部分政策性银行负责人共同签署了《广西银行保险业业务代理联合自律公约》。此举是为进一步规范银保秩序,加强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内控管理,建立银保业务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合作关系,建立行业内部和行业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强化理性竞争和诚信经营,协调处理银保业务违规问题,共同处理和化解各种风险。据悉,银行业、保险业联合开展业务自律活动在全国尚无先例,是广西银行业和保险业自2001年建立代理销售关系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地开展整治市场秩序的联合行动。

精选阅读

保险业,保险业发展改革情况


保险业发展改革情况

(一)保险业改革现状

近年来,为切实防范化解保险风险,保险业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

一是保险公司改革。主要是通过股份制改造,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完善公司治理,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通过上市,将资本市场的外部压力转化为公司改善经营管理的动力;通过内控建设,建立比较规范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目前绝大部分公司实现了股份制的组织形式,建立起较为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有 6 家保险公司在境内外上市,多家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了股权结构。

二是行业基础性制度改革。通过市场准入机制的改革,加大保险公司、保险市场和保险监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保险公司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初步夯实了行业防范风险的微观基础;保险市场的活力和效率逐步增强,市场对公司和监管的约束作用开始显现;现代保险监管的框架、流程和手段不断完善,提高了监管对风险的识别、预警和防范化解能力。目前保险业净资产已达 2485.6 亿元,抵御风险的整体实力明显增强。近几年,利率、汇率等保险经营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保险创新大量涌现,投资渠道不断拓宽,保险业风险管理的难度远远高于几年前。但得益于改革,保险业风险防范工作扎实推进。历史遗留的利差损问题得到了基本控制,化解了快速发展中的车贷险风险等新的风险隐患,保险业基本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势头。

(二)现行体制的不足

一是在建设现代保险企业制度方面。部分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存在形似神不似的问题,有的保险公司没有严格按照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形成董事会、经理层与监事会相互发挥作用的经营管理机制,公司不同层级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内控建设比较滞后;部分公司激励约束机制错位,对高管人员的考核偏重于规模、速度、份额等指标,相关主体的潜在利益冲突容易导致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发生变异,不仅会侵害股东和被保险人的利益,也容易积累较大的经营风险;部分公司内控制度不健全,经营成本较高,股东和投保人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二是在建设现代保险监管体系方面。偿付能力、公司治理和市场行为三个监管支柱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合力,差别化的分类监管制度不成熟,监管的信息化水平不高。部分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粗放,经营效益不高,保险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同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保险监管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缺乏刚性约束。如何进一步完善保险监管体系,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三是在保险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市场配置保险资源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部分业务领域和部分地区保险市场竞争不规范,市场扶优限劣的作用还不明显。保险的内在功能是分散风险、提供保障,这也是保险公司区别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本质特征。目前,全社会的风险保障还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部分保险公司过多关注居民理财和储蓄需求,忽视了传统保障型保险业务发展。2006 年,我国分红、万能和投连险业务占寿险保费收入的比重为 71%,2007 年这一比例上升到 80%。其中,以满足投资需求为主的投连险保费收入 394 亿元,同比增长 5 倍多。投资型保险业务的高速增长,使得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风险日益突出,不仅弱化了保险的保障功能,制约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也增加了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的难度,影响行业持续发展。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请看中国保险行业年度报告目录

保险知识,保险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保险业发展要实现根本性突破,首先必须实现从粗放型经营方式到集约型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从根本上走出重速度、轻质量的恶性循环,把保险发展引上稳健、健康的轨道,进而逐步增强民族保险业的综合实力。也只有在经营方式根本转变的前提下,才可能制定出稳健的保险产业发展政策。保险产业政策必须建立在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和人文背景上,只有在这种根基上培植公众的保险意识,构造保险制度环境,完善保险法律制度,开发保险资源潜力,满足公众的保险需求,才能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保险业发展道路。

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体制和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投资工具少,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率与国际上的相差较大,并且在短期内难以缩小。需要为保险资金的运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鼓励资本市场为保险业度身定做金融产品,鼓励保险业参与金融产品设计,推进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随着保险资金运用体制和保险公司架构的变革,我国保险混业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部分保险公司以集团控股形式进入银行、证券、信托、资产管理等领域。

在保险业快速发展阶段,市场主题信用基础正在从过去主要依靠国家信用向建立企业自身信用转变,加强诚信建设特别是加强企业幸运和行业信用尤为重要。

要严格执行《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对保险公司实行持续性风险监管。规范备用金的提取,解决不同保险公司准备金提取比例差异较大的问题,同时提升偿付能力的动态监测水平,引进现金流量测试(CFT)或动态偿付能力(DST)测试,实时评估各种风险因素对保险公司未来财务实力和偿付能力的影响,提高监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等。

保险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产品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目前我国保险产品不可谓不多,但真正受欢迎的且为保险公司产生效益的险种只有十余种。保险公司的当务之急是根据产品特色进行渠道创新,培养新的销售渠道。今年3月底,国寿上海分公司与数家24小时便利店、超市公司、票务中心、报业、物业等牵手,率先在沪上超市和便利店推出交通安达卡,为乘坐营运交通工具出行者提供交通意外险保障。而瑞泰人寿则选择北京证券公司代理销售投资连结险。这些都是对渠道拓展的有益尝试,相信会有合适的销售渠道在探索中被发现。

保险知识,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道路探索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回顾党领导保险工作的历史,总结保险业的具体实践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探讨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的形成与实践,对于我们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进一步做好保险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

党对保险工作规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保险工作的历史就是党领导保险业顺应时代潮流,积极适应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的历程。

我们党历来重视保险工作。早在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就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名义于1922年8月发表《劳动法大纲》,提倡保险事业。中央苏区时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苏区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障红军及其家属和广大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这一系列保险保障措施为保卫新生的红色政权、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组织相继在上海、重庆创办了大安产物保险公司与民安产物保险公司,并在上海成立保?

保险业,概述(四):我国保险业发展阶段及面临的形势分析(二)


(二)2009 年保险业面临的新形势

2009 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也是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措施集中实施、实现“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同时,受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保险业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夯实发展基础,防范潜在风险,积极开拓市场,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促进保险业又好又快地平稳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宏观政策环境

2009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将进一步深化。 从国内看, 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得到有效化解。中央明确提出 2009 年的工作重点是“增信心、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新修订的《保险法》进一步体现了科学发展、保护被保险人权益的要求,将引导保险业走科学发展、诚信经营的道路。2009 中国行业年度报告系列之保险目录

个人意外保险全球保险业的发展


人生中,总会出现意外事件,如果没有保障,有些后果我们无法估量。提供个人意外保障,个人意外保险是最有效的工具。那么,什么是个人意外保险呢?磕磕碰碰、跌跌撞撞、烧伤、烫伤、扭伤、碰伤、摔伤、割伤、猫抓、狗咬、崴脚、扭腰,大煤气中毒、触电、溺水、火灾、地震、车祸......都属于意外。 其中,中国的交通事故占全球15%--20%,2006年全国378781起,10万人死于交通意外,平均每天死270人,平均5分钟死亡1人,一生中每12人就有1人遇到车祸。每年(每人)至少会有一次意外受伤,4亿儿童(全国)因意外导致死亡、伤残、全残,每5000人就有一人溺水死亡,每5000人就有一人死亡火灾。

个人意外保险全球保险适用对象: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或正常劳动的自然人。

根据客户需求,意外险可以保障如下的一项或几项责任:

1.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而致身故、残疾或烧伤的,保险人依照保险合同约定给付保险金;

2.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因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在医院或者保险人指定或认可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保险人按约定赔偿医疗费用;

3.在保险期间内,保险人按约定对被保险人承担给付住院津贴、骨折津贴的责任。

个性化需求: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承保范围很广,可以根据需要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出境人员意外伤害保险、旅游观光景点/娱乐场所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机动车驾驶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等等。

自2009年底以来,个人意外保险全球盈利水平出现缓慢下滑。由于保费增长疲弱、投资收益较低,目前全球综合性和大型寿险样本公司的平均股本回报率低于10%。由于金融市场有所改善,同时很多国家(包括美国、荷兰、丹麦、瑞典、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士等)的监管机构予以支持,危机后寿险公司的资本状况有所恢复。此外,因为低利率导致资产市值增加,而负债则通常以账面价值计价,所以现行会计准则下的股东权益水平暂时升高。

长期的低利率环境、监管约束和盈利压力使得很多寿险公司尝试将非核心或表现不佳的业务板块剥离出去。在一些成熟市场,有些保险公司已经剥离了某些经营机构,以便专注于核心市场和/或为高增长新兴市场的战略性投资提供资金。鉴于欧债危机和低利率环境所带来的挑战和风险,2012年评级机构下调了很多欧洲受困外围国家保险公司的评级水平,并将一些欧洲、美国和加拿大公司的发展前景调减为负面。

2013年,个人意外保险全球保费预计将增长2.4%,2014年及以后增长将提速至3%左右。2014年新兴市场保费增长将出现反弹,而后直至2018年预计将保持在8%~9%的水平。个人意外保险全球寿险业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

第一,在产品组合方面,低利率、对于长期保证产品较高的监管资本要求以及套期保值成本增加等,都将影响保证型投资产品的发展。寿险公司将继续从储蓄/累积型业务转型,需要更加注重保障型和健康险业务,因为这些业务的盈利来源较少依赖于投资收入;推动投资连结型产品的开发,这些产品是传统储蓄型业务的替代品,并具有更高的资本效率;提供时间更短、形式更灵活的新型保证产品,可以在市场条件变化时重新定价。

第二,在市场结构方面,成熟市场今后将会出现更多整合和资产剥离的活动,而高增长市场将继续保持其增长态势。此外,在美国设有经营机构的欧洲公司可能会面临竞争劣势,因为在偿付能力指令Ⅱ框架下的资本成本较高,此外,如果美国的监管政策被视为“不对等”,这些公司也很可能会退出该市场。

第三,在新资产类别方面,个人意外保险全球保险公司正寻求新的资产类别,以便与其长期负债相匹配,并且在经济/风险偿付能力框架下更具有资本效率。目前,长期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更具有吸引力,因为银行已经从中撤离,而且政府在基础设施融资方面有压力。2011年保险业的投资达到25.5万亿美元,如果基础设施的资本费用不太高。

保险业的发展:重视个性化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社会稳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保险业的发展也在不断提高。

回顾过去10年,我国保险业行业规模、市场结构、监管水平、服务质量实现了大发展、大繁荣、大进步和大提升,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10年来,全国保费收入年均增长18.7%,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大国,保险业在国内外金融保险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截至目前,保险公司法人机构162家,比2002年增加123家;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6.9万亿元,是2002年的10倍。

保险业的发展 推动保险业在金融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就要把保险行业放在金融市场发展背景下统筹谋划。保险业要在推动多层次金融体系建设中有所作为,通过增强行业自身的发展实力,提升保险资产在金融资产中的比重;通过保险资金运用建立社会融资机制,在完善现代金融体系中发挥作用。保险业要坚持建立多层次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不断提高保险市场发展质量和效益,使之在完善现代金融体系中发挥作用,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体系运行的协调性和稳健性。

推动保险业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就要把保险行业放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统筹谋划。保险业要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找准定位,主动参与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根据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商业养老、健康保险等业务,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提供支撑,更好地发挥保险业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保险业的发展 保险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保险业发展道路。

一是从“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两方面着手,科学制定东、中、西部保险市场协调发展战略,有效解决区域保险市场发展平衡问题;从满足不同经济成份和个人保险消费需求出发,优化保险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保险供给的能力和水平;从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要求出发,处理好速度、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关系。通过这些工作,提升发展质量,改善行业形象,重塑保险业在消费者中的信心,净化保险业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基础。

二是要注重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利用好内外部两种资源。经济全球化客观上造成了世界各国市场相互依存性增强与国内市场稳定性削弱的局面,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加快保险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要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从服务实体经济走出去出发,尽快制定“走出去”战略,迈进国际保险市场,创造条件适时在全球配置保险资产;要加强对国际保险监管规则的学习和研究,积极参与国际保险监管合作,提升我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保险业“走出去”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是要注重市场开发与培育保险资源相结合。在不断拓展业务规模、优化市场主体结构的同时,明确把握保险为经济社会服务、保险业转型必须配套经济社会转型的终极理念,以服务客户为中心,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着力在破解保险行业服务经济社会改革创新难题上下功夫,鼓励行业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区域经济特点、居民消费习惯等,为防灾防损、环境保护、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实体经济领域的发展提供必要服务和保障,支持行业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保险业的发展 个性化服务的前景

个性化服务不只是一段时期市场竞争的结果,而且会成为保险业发展的趋势。个性化服务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将是持久的,而且会成为未来保险行业竞争的“利器”,谁用好了个性化服务,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之所以说个性化服务会成为大势所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竞争的结果。例如阳光保险推出的车险“闪赔”服务新标准,就大大提高了车险行业的服务“门槛”。那么,其他保险公司该怎么办?在保险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其他保险公司也必然要适应市场的新趋势,紧随其后,开发出更多利民、便民的个性化服务。

第二,推进服务的必然选择。保险公司优化服务经历了改善服务态度、理顺服务流程等过程后,进入了个性化服务时代,这是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的必然结果,也是个性化时代的客观要求。例如,网上投保新方式的推广就是因为网络的普及程度迅速提升。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已经接近5亿,而汽车保有量则超过了1亿辆。于是,网上车辆保险投保服务就成为有车一族的专享服务。而且,放眼全球,很多行业都把个性化服务当作制胜的关键,并且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所以,个性化服务是保险业提升服务的必由之路。

我国保险业,现状及发展前景(二):我国保险业的历史性进展(二)


(3)保险业资产增长

自恢复业务以来,我国保险业规模和实力迅速壮大, 资产水平取得快速增长。1980 年, 中国保险业的总资产不足 4 亿元, 而到 2000年 6 月底,保险业的总资产已经达到 3116 .86 亿元, 20 年间增长了700 多倍。今年前 6 个月, 我国保险业的总资产增加 390 .44 亿元,增幅达 14 .4%。

根据新华社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保险业的资产构成情况为: 流动资产 1796 .99 亿元,占总资产的 57 .65% ; 长期投资 872 .78 亿元,占总资产的 28% ; 固定资产净值与在建工程资本合计为 397 .64 亿元,占总资产的 12 .76%。

另外,截至今年 6 月底, 国内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 2461 .

07 亿元, 占总资产的 78 .96% , 资金运用余额较上年末增加 408 .94亿元,增长幅度达到 19 .93%。在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 银行存款为1215 .98 亿元,证券投资为 1064 .16 亿元, 国债投资为 930 .34 亿元,基金投资为 91 .53 亿元,贷款等其它类投资共 180 .92 亿元。

(4)法律法规走向健全, 监管体制初步建立

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为中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自 1995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实施以来, 又有多项相关法规先后出台,如:《 保险管理暂行规定 》、 《保险代理人管理规定 》(试行)、 《 关于支付航空人身意外险手续费的通知 》、 《关于机动车辆险管理的通知 》 、 《 关于调整人身险预定利率的通知 》、 《保险代理人暂行规定 》 。另外, 根据《 保险法》 规定, 一系列法规已经列入立法工作计划,如 《保险法 》 实施细则、 《投资法》 、 《金融监管法规》 等。保险立法的不断完善巩固了保险业的监管工作的基础。

1998 年,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保监会成立三年来,在建立健全各项监管制度、 整顿和规范保险市场、 防范化解经营风险、 深化保险体制改革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这成为中国保险业的监管机制建立的标志。

入世与保险业目录

保险业,保险业应做哪些调整:我国保险业的资源战略重组调整(二)


(3)功能型产业政策的形成

保险产业政策对一国保险业的发展、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以及保险业功能的发挥及对保险制度安排的优化产生很大的影响, 尤其对我国这样一个正处在建立和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且保险市场不尽完善及保险的功能受到抑制的国家。

产业政策的模式大体可以分为追赶型、 差别型和功能型三种,产业政策模式的定位,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经济体制,体现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根本上讲, 以 “三个有利于” 为标准, 实事求是, 尊重保险业的发展规律和 WTO 的压力会导致国家效用的转化, 市场经济中各投资主体、 供给主体和服务主体及需求主体的效用的变化及其博弈效果, 这些是导致产业政策必然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WTO 的国民待遇使靠歧视性政策把其它资源转移到保险业尤其是国有保险公司是不现实的。产业政策必然从单纯的追赶和差别化模式向更注意发挥比较优势、 强化市场功能和提供信息的方向转变。加入 WTO 后。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只能在 WTO 容许的限度内再以功能化的产业政策为主基调的前提下谨慎地使用, 完全依靠差别化的产业政策是不现实的, 因为差别化产业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所表现出的 “重商主义"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 WTO 的要求格格不入。差别化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之一的规模经济理论, 一方面在保险业中没有明确的数据予以支持, 另一方面规模经济的问题似应交由市场主体并辅之以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去解决。至于追赶产业政策, 则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代替市场, 欲速反不达。而功能型产业政策的根本特征即是提供相对稳定的信息导向, 建立市场秩序,规范交易制度, 提高效率,调控市场等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功能, 以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 国家效用目标

(1)金融安全。①保险业本身不乱, 偿付能力好; ②国家实力不强和国有资本的有限性导致国家不可能对保险业面面俱到, 因此国家对保险业的控制(防止外资的控制)、 国家对保险业的担保压力逐步减轻,税收的掌握将成为主要考虑内容。

(2)保险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的增强及保险产业的高级化。保险力度和广度加深、 保险布局优化是重点,而前提是保险业危机的化解、 创新和发展。目前保险业太小,每年保费 1200 多亿元,还不及国有大银行的不良资产, 保险行业导航目录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30112.html

上一篇:公积金贷款程序是什么 如何计算

下一篇:女性买保险也应要有“个性”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