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说,买了百万医疗却不会用,相当于白买!

2021-05-18
个人养老保险规划
百万医疗险一直是小编的超五星推荐,小编一直说,只要符合健康条件,无论是宝宝、中青年还是老年人,不论性别,不论什么家庭条件都要配上。

在物价横竖都在涨的今天,用几百块就可以博弈几百万的报销保额,怎么看都非常划算。

但有人就因此产生了错觉:

“有了百万医疗险,看病住院有保险公司买单,自己不用掏一分钱。”

大家醒醒,不是这样的。

由于部分业务员销售误导,加上大家本身理解不到位,所以到现在,百万医疗险还是有很多不为大家所知的知识点。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怎样才是使用百万医疗的正确姿势。

1、别忘了免赔额

目前主流的百万医疗险都有免赔额,其中最常见的免赔额是1万元。

部分业务员在销售时故意隐瞒免赔额,只一味强调进口药100%报销,听上去什么都报,结果申请理赔时却理赔不了。

实际上,根据业内某产品的理赔统计,一半以上的理赔被拒,都是因为不符合免赔额要求,搞不清楚这个,自然是白忙活一场。

2、普通门诊不报销

百万医疗险的最大价值,在于保障医疗费支出比较大的大病住院期间的费用。

所以,除非是某些特定大病需要的门诊肾透析、化疗、放疗等特殊门诊,普通门诊如感冒发烧小外伤,就别想百万医疗险报销了。

3、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普通部

不是在任何一家医院住院,都可以申请理赔的。

目前主流销售的百万医疗都对医院有要求,例如需要满足“二级或二级以上的公立医院”,私立或昂贵医院就不符合要求。

此外,即使是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也需要在普通住院部才可以报销,对于同医院里的特需医疗部、干部病房、国际医疗部或VIP等相关病房产生的医疗费用,百万医疗一般是不报的。

但是,即便医院满足上述所有要求,仍然有可能被拒赔,这是为什么呢?

悄悄告诉大家,这是因为某些地方的医院因为各种各样的操作上了保险公司黑名单,所以这些医院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就不能申请理赔。BX010.Com

每家保险公司的风控政策不同,除外的地区医院也会不同,所以购买百万医疗,尽量在购买时留意一下,否则在生活的所在地黑名单医院就医,就无法申请理赔了,又或者跑去其他地区的医院就医也行。

4、先走社保,后走医疗险报销

有没有社保都可以买百万医疗,只是无社保的价格会贵不少。

没有社保,保险公司要承担的理赔压力要大得多,所以保险公司都会鼓励大家先用社保报销,有社保的价格也更便宜。

对于有社保的人来说,以便宜的价格买了保险,自然是要履约的:先用社保卡看病。如果有医保却没用医保报销,保险公司只会报销60%。这是写明在条款里的,所以千万要注意。

5、不是所有住院费用都可以报销

可能有人会说上面所说的我都留意了,为什么还会被拒赔呢?

那就要看清是不是在以下非保障范围内:

1,既往症和没有如实告知疾病(诚信告知要遵守)

2,故意违法行为导致的住院

3,整形手术、美容等康复性治疗

4,生育的相关费用(生孩子,百万医疗险是不报的)

5,其他情况(不同产品细节各有不同)

非“必需且合理”的住院费用,保险公司也不报销。

也就是说,如果吃一个月的药能好,硬是要开三个月,或者因手术住院还“顺便”做了其他非必须、非相关的治疗,百万医疗是不报的。

所以,不要想着薅保险公司羊毛,毕竟保险公司也不傻。

了解清楚上面五点,才能在就医的关键时候最大程度用上百万医疗险,否则一个不注意不能报销,百万医疗买了也白买。

只有了解清楚手中的武器,才能将威力最大化。

精选阅读

买了百万医疗险,重疾险是不是就不需要买了?


最近经常有人询问我这个问题,有了百万医疗,用很低的价格就覆盖了疾病风险,我为什么还要投保重大疾病保险呢?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深入人心,至少在大中城市的群体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保险的价值,特别是重大疾病保险的意义。因为人们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明显的感受到,在未来,重大疾病距离每个人都不遥远,肝癌,胃癌,肺癌,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在我们身边越来越普遍,每个人这一生一定会得重大疾病,如果有幸没有得病,那可能是提前离开了。

正当人们认识到重大疾病保险的意义和价值时,也准备购买重疾险,但这几年很多人特别是寿险伙伴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客户已经意识到重大疾病保险的重要意义,但市场上有很多百万医疗的产品,客户就会说,我有了百万医疗,为什么还要买重大疾病保险呢?已经用很低的钱覆盖了我的医疗风险呀,所以没有必要买重大疾病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我给大家的答案是有了百万医疗,还需要投保重大疾病保险。

为什么呢?我们先要了解把百万医疗的产品属性,百万医疗这个产品属于费用报销型的产品,一旦检查出来罹患重大疾病,要根据住院的花费,而且是在公立的二甲三甲医院,先用社保报销,在社保报销的基础上,扣除基本的免赔额之后,各家公司大体上都是1万,再由百万医疗承担,在保额范围内,花多少报销多少,有一些自费药物也是能报销的,当然自费药物是有限定条件的,总之,百万医疗属于费用报销型产品。

为什么在买了百万医疗的基础上还要投保重大疾病保险呢

因为重大疾病保险属于给付型保险,被保险人一旦罹患重大疾病,只要规定的医院一旦确诊,保险公司只要见到诊断书就可以赔付重大疾病的保额,这个产品属于给付型。

至于你到什么地方去看病,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国内还是国外,选择什么样的医院就医,这都是自己的选择,百万医疗是没有这个选择权的。所以说,要投保百万医疗更要投保重大疾病,百万医疗负责报销医药费,重大疾病属于给付,因为一旦得了重大疾病,在治病的同时可能还停止了工作,收入不是减少的问题而是彻底丧失,期间还有康复费用,护理费,停止工作造成的收入损失,这是由重大疾病补偿所起到的作用,购买重大疾病保险既是康复费,也是收入补偿费。

所以我们要算一算,看看现在的工资是多少,假设五年十年不工作,造成的收入损失是多少,根据这个额度来判断,看看自己应该投保多少重大疾病保险呢?

总的来说,在未来,人人都可能罹患重大疾病,人人都可能干了一辈子,最后把钱都送给了医院。既要思考养老问题,也要思考重大疾病的问题,即使拥有了百万医疗,也要投保重大疾病,二者并不矛盾,是可以起到互相补充互相协助的作用。

因为拥有人寿保险,让我们的生命流光溢彩。​​​​

你买了百万医疗险了吗?百万医疗险到底是福利还是坑?


百万医疗险因其保费便宜保障高,投保便捷等原因成为近两年的头号网红产品。不知道你是否也买了百万医疗险?百万医疗险到底是福利还是坑?

近两年一种叫作“百万医疗险”的产品,着实火了一把。其以几百元费用就能获取百万、千万级别的保额的特点迅速蹿红,上到六旬老人、下到职场青年,无不对其趋之若鹜,甚至在刚刚接触产品几分钟内,就马上决定购买。这样强大吸引力,让这种“百万医疗险”迅速成为了市场上的香饽饽。

在“看病难、看病贵”的大背景下,“百万医疗险”产品所承诺的高企保额以及相关的服务,令其对有意投保的人群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百元级别的保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可以完全承受的范围,而其对应的百万级别的保额却是人们以往所奢求的。加上此类保险产品与传统的保险产品有所不同,其主要的销售途径在互联网平台上,且购买产品时只需承诺并未患病即可,这让“百万医疗险”产品在购买方面极为方便,大多仅需几分钟的时间,消费者就能够完成支付。

而也正是这样简单的购买流程,让这种“百万医疗险”产品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消费者在短时间的了解中,不可能对产品的相应条款十分熟悉,这就很容易导致在不明就理的情况下就完成了参保。而多数的“百万医疗险”产品,在续保方面存在特别大的风险,且一般都是只赔偿发生在一年内的医疗费用,这种超高保额发生概率极低,所以百万、千万在这里实质上就是一个产品宣传噱头罢了。

所以呀,“百万医疗险”虽然看起来很美,但其中所暗藏的风险却是消费者没有注意到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银监会才会在6月13日,下发了风险提示函,指出消费者对此类产品要谨防宣传误导,短期健康险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等方面情况。诚然购买这些产品的消费者都是想着为自己或家人提供一份安全的保障,但是如果对其没有理性对待,而是盲目跟风投保,很容易掉进保险“大坑”。

总而言之,在面对这种“百万医疗险”产品时,消费者还是应该提高警惕,而对于保险行业而言,只有更加严密的监管措施以及良好的自我操守,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而不是为消费者带来满满的套路,才能让整个行业、市场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

不懂这些理赔规则 你的保险等于白买了


近些年,大家越来越重视保险了,可是,有些人只顾着花钱买,却不知道理赔规则,最终买了不赔,让保险形同虚设。所以还是建议事先学习一下相关知识。

一、外借过医保卡,自己患癌遭拒赔

湖北的黄先生吃过个“闷亏”。去年他投保了一重大疾病险,当年10月,黄先生被查出患甲状腺癌,在办理赔时,保险公司查到他的医保卡在2012年-2014年有多次肺炎、支气管炎等住院记录。保险公司认为他隐瞒病史,拒赔。黄先生称,他本人在2012年-2014年间根本没有住过院,但是医保卡借给亲戚用过,他记不清了。

你一定很疑惑:家人拿自己的医保卡买个药都不行吗?其实,这个得看情况,有时候还真不行!一寿险公司的代理人告诉记者——

如果用你的医保卡给家里人买了一些感冒药,维生素,跌打损伤膏,影响不大;

如果家人拿你的医保卡买的是治疗甲状腺结节、乙肝、冠心病等疾病的药或家人拿你的医保卡看的是以上疾病,那么影响很严重。因为这类的“病史”会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核保结论。

如果买保险前已经意识到自己外借过医保卡,那该怎么办?

如果外借过医保卡,投保前应主动体检

这种情况建议如实告知保险公司,曾经外借过医保卡,然后按照保险公司的要求来“自证清白”,比如提交近两年的体检报告或者去体检。

事实上,很多人在投保时,都没有被要求体检。保险人士介绍,一般情况下,40岁以上必须体检,40岁以下的基本不需要体检。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医保卡借给过别人,投保前应该主动体检。

二、知道这些事,你的保险才不会白买

观察期内患病是否影响核保

30岁的陈小姐,年初网上购买一份保额为30万元的重疾险。购买时,有一份测评健康状况的表格,其中一项询问她是否罹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她没多想,就填的“否”。

上个月,她去医院治感冒,被查出患有“遗传型贫血”。“我还在观察期,以后会不会被保险公司拒保?”她慌张地问。

据保险业人士吕静介绍,所谓观察期其实是等待期,指保险合同在生效的指定时期内,即使发生保险事故,受益人也不能获得保险赔偿,“这么做是为防止骗保。”

记者了解到,各家保险公司针对重疾、医疗和寿险都有等待期。常见的重疾险需90天—180天。“如果等待期内查出的是重大疾病,比如癌症,那肯定是被拒保的。”吕静表示,但如果是慢性病,比如肺炎、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糖尿病等,一般保险公司会有三种方式处理:

第一种,保险公司会退还保费,直接拒保;

第二种是承保,但是保险公司会适当地增加保费;

第三种则是除外原则,就是客户目前所患疾病带来的风险后果比较单一,不会造成系统性的健康风险,保险公司就把这一块的风险给除外不保,而其它风险仍然在保障责任以内。比如甲状腺结节,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重疾责任中的甲状腺癌,那把因甲状腺引起的所有并发症给除外了,对双方是公平的,保险公司是可以接受的。

“陈小姐查出的遗传型贫血属于普通慢性病,不会影响核保,再生障碍性贫血其实就是常说的白血病,跟普通贫血不一样。填写健康告知时,不清楚,可多咨询保险公司。”吕静说。

高血压患者投保可能会被拒

武汉的卢女士有高血压,但控制得很好,她准备为自己购买一份重疾险和医疗险,但询问了多家寿险公司,都被拒保,保险公司给出的原因是“慢性病太多”。

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就血压有点高,健康没什么问题,就像卢女士一样。其实,高血压会带来很多风险,比如中风、心梗、心衰竭、动脉瘤及外周动脉疾病等重症,因此不少保险公司也将其列入了黑名单。

不过,高血压患者也不是不能投保。投保的保险公司不同、险种不同、个体情况和危险因素不同,核保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在核保时,会经历高血压问卷、体检、加查(视个人情况)、综合风险评估,整个流程来进行综合的考量,决定是否可以保、怎么保。

哪些慢性病会被拒保或加费

除了高血压,还有哪些常见的病症容易被拒保?记者询问多家保险公司人士了解到,常见的单纯性脂肪肝,寿险、重疾一般可以正常承保,如果再结合超重、血脂高、肝功能异常等,可能会加费。但如果是由嗜酒引起的酒精性脂肪肝,寿险、重疾一般都要拒保。

作为最常见慢性病之一的糖尿病,由于会导致一系列的重大疾病,所以如果已经确诊,基本上重疾险和医疗险都会拒保。不过,仅为糖尿病前期,没有危险因素,没有出现脏器损伤和并发症的情况,寿险和重疾险有可能加费承保。对于有危险因素的,一般会拒保。

熬过两年皆可赔是误解

保险行业中一个广为人知、但又说不清道不明的条款——两年不可抗辩条款。出于对保险公司行为的约束,以及更好地保护被保人利益的初衷,2009年,我国《保险法》首次加入“不可抗辩条款”,在保险合同生效两年内,除非投保人停止缴纳保费,否则保险人不得以投保人在投保时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为由,解除保险合同。也就是说,保险签订两年后,保险公司就不能解除合同了。

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有了这一条款,即使带病投保,熬过两年就一定能获赔”,错误地认为这是带病投保的利器。

但其实《保险法》第16条规定,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

买保险的时候,你有责任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如果保险公司认为问题不大,正常承保或者加费承保,那么就算将来导致严重的疾病,保险公司也可以正常理赔。但如果故意欺瞒,甚至构成欺诈,两年不可抗辩就可能失去效力,必须在合法的基础上才行。

百万医疗险到底是福利还是坑,你买了百万医疗险吗?


百万医疗险因其保费便宜保障高,投保便捷等原因成为近两年的头号网红产品。不知道你是否也买了百万医疗险?百万医疗险到底是福利还是坑?

近两年一种叫作“百万医疗险”的产品,着实火了一把。其以几百元费用就能获取百万、千万级别的保额的特点迅速蹿红,上到六旬老人、下到职场青年,无不对其趋之若鹜,甚至在刚刚接触产品几分钟内,就马上决定购买。这样强大吸引力,让这种“百万医疗险”迅速成为了市场上的香饽饽。

在“看病难、看病贵”的大背景下,“百万医疗险”产品所承诺的高企保额以及相关的服务,令其对有意投保的人群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百元级别的保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可以完全承受的范围,而其对应的百万级别的保额却是人们以往所奢求的。加上此类保险产品与传统的保险产品有所不同,其主要的销售途径在互联网平台上,且购买产品时只需承诺并未患病即可,这让“百万医疗险”产品在购买方面极为方便,大多仅需几分钟的时间,消费者就能够完成支付。

而也正是这样简单的购买流程,让这种“百万医疗险”产品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消费者在短时间的了解中,不可能对产品的相应条款十分熟悉,这就很容易导致在不明就理的情况下就完成了参保。而多数的“百万医疗险”产品,在续保方面存在特别大的风险,且一般都是只赔偿发生在一年内的医疗费用,这种超高保额发生概率极低,所以百万、千万在这里实质上就是一个产品宣传噱头罢了。

所以呀,“百万医疗险”虽然看起来很美,但其中所暗藏的风险却是消费者没有注意到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银监会才会在6月13日,下发了风险提示函,指出消费者对此类产品要谨防宣传误导,短期健康险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等方面情况。诚然购买这些产品的消费者都是想着为自己或家人提供一份安全的保障,但是如果对其没有理性对待,而是盲目跟风投保,很容易掉进保险“大坑”。

总而言之,在面对这种“百万医疗险”产品时,消费者还是应该提高警惕,而对于保险行业而言,只有更加严密的监管措施以及良好的自我操守,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而不是为消费者带来满满的套路,才能让整个行业、市场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

买了百万医疗险就不用再买重疾险了?那你可能错了


随着百万医疗险的横空出世并迅速爆红,小编身边的朋友中也掀起了一股购买百万医疗险的浪潮。甚至有的朋友由此认为,有了百万医疗险,就没有必要买重疾险了。

其实这是不完全正确的想法,在这里小编收集了关于医疗险和重疾险的资料以及一些分析,希望朋友们看了之后都能明白“买了医疗险之后就不需要买重疾险”的这种说法究竟是对是错。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看医疗险和重疾险的区别和联系:

(1)基本定义

(2)保障内容

(3)赔偿方式

(4)赔偿时间

(5)保障期限

缴费方式

一、基本定义

医疗险:是指当被保险人患有某种疾病或因遭受意外伤害及疾病而导致支出医疗费用时,由保险人支付保险金的商业保险,属于健康保险的一种。

重疾险:重疾险,是指由保险公司经办的以特定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脑溢血等为保险对象,当被保人患有上述疾病时,由保险公司对所花医疗费用给予适当补偿的商业保险行为。因此小疾病是不能得到赔付,必须患了合同中约定的重大疾病才能得到保险公司的赔付,赔付的金额不是实际治病花费的费用,而是保险合同的保额。

二、保险内容

但凡叫重疾险的产品,必须包含以下六项疾病,俗称必保疾病:

恶性肿瘤—不包括部分早期恶性肿瘤;

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后遗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须异体移植手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须开胸手术;

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须透析治疗或肾脏移植手术。

除了这6种必保疾病,协会还统一规定了其他19种可选疾病:

多个肢体缺失、多个肢体缺失、良性脑肿瘤、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深度昏迷、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瘫痪、心脏瓣膜手术、严重阿尔茨海默病、严重脑损伤、严重帕金森病、严重Ⅲ度烧伤、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严重运动神经元病、语言能力丧失、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主动脉手术。

除了这25种统一规定的病种之外,保险公司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增加病种,但是基本上都是重症。

而医疗险,不仅可以保重症,只要买对了,比如进口药,床位费那些都能报,通常伤风感冒,猫爪狗咬都能保,生病,意外都能保。另外还有住院日额,买了这个保险,住院每天都会有住院补贴。

与这些相比重症发生的概率就小的多了,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是这些小问题,是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几率经历的,不能一味的只考虑重大疾病而忽略了它们。小病不可怕,可是发生的次数多了就承受不住了!

三、赔偿方式

重疾险是定额给付型,投保时买的是多少保额就赔付多少保险金,和实际治疗费用无关。也就是说一旦患了合同中约定的疾病,不管你花了多少钱治病,保险公司就按照保额赔给你,少了也不会补,多了也不会克扣,甚至你拿到理赔金治不治病保险公司都不管,根据指定医院的确诊报告,直接赔付给你。

医疗险是比例报销补偿型,按照约定的规则,将所花费的医疗费用按照一定比例报销,没有具体具体上线,但是报销不能超出实际治疗费。

王先生和李先生是在治疗癌症的时候认识的,他们两个人之前都给自己买了保险,但是王先生买的是医疗险而李先生买的是重疾险。

李先生在癌症确诊之后就拿到了重疾险的保险金,虽然身体在遭受病痛折磨,但至少不用担心治疗费。

而李先生家里本来就不算富裕,虽然买了医疗险,但是必须要自己先把费用缴完才能保险,只好忍痛卖掉给儿子将来结婚准备的房子,儿子也因此和女友分手了,虽然后来报销了一部分的费用,但是房价飞涨原来的房子也买不回来了,一家人的生活从此陷入低迷。

四、赔偿时间

重疾险是事前定额给付,就是确诊合同中约定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状态,就可以提前给付保额的保险。并且,赔付的费用是没有规定用途的,可以拿来治病,也可以做其他的安排。

医疗险是事后花费报销,是被保险人生病住院,对各种住院治疗费用,进行报销的保险。需要自己提前垫付医疗费用,治疗结束之后,才能报销,当然现在也有提供垫付功能的医疗险。

五、保障期限

重疾险是定期或者终身型保险,医疗险是一年或者几年的短期保险。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医疗保险属于短期消费型,所以不能做到保证续保。也就是说,今年还有产品销售,明年可能产品停售,然后就买不到了。

而这样低价格,高保障的产品,保险公司的赔付压力是比较大的,一旦保险公司不赚钱了,就很容易停售相关产品。

六、缴费方式

重疾险是均衡费率缴费,每年交一样的钱,它是将年轻时的费率和老年时的费率折中,取的一个固定值。

定期型或者终身型的重疾险,虽然开始交费时会比短期险贵一些,但是只交费20年或30年,费率恒定。

医疗险是按自然费率缴费,属于消费型,是每一年都要交费的。虽然说,年轻的时候,大家觉得医疗保险比较便宜。可是随着年龄增大,费率越来越高。

所以说不能只看眼前的缴费高低就就认为重疾险太贵,长远看来二者的费用其实是差不多的。

总结:

看到这里大家也一定明白了:重疾险和医疗险二者各有所长,相互弥补,谁也不能替代谁。重疾险保障不了日常发生的小疾病和意外伤害,而医疗险赔付则不如重疾险来的干脆可解决燃眉之急。

所以,最佳的选择是,重疾险搭配医疗险,作为自己的健康保障规划。

在患小病的时候用医疗险结合社保去解决,而在患重症的时候用重疾险的保险金去缴费,病好之后用报销的医疗险费用去做后期的疗养,手里最后还能有数万块的剩余。

既可以保障住院的治疗费,又能保障一旦身患重疾的康复费用和停工损失费,岂不美哉!

肠胃不好可以买保险吗?买了会不会不赔?


前两天,小编和朋友出去吃东西,当天晚上因为肠胃不舒服大半夜去医院挂了急诊。被查出得了非萎缩性胃炎,它还有一个名称叫慢性浅表性胃炎。

一开始小编非常紧张,担心这个病会带来什么大问题。但后来听完医生的科普就感觉好多了。其实,每一个正常人都有可能得慢性浅表性胃炎。我们的胃每天都和吃进去的食物发生摩擦,加上胃酸胃蛋白酶的腐蚀,一部分胃粘膜难免会因为腐蚀和摩擦产生炎症。

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因为工作关系,不少人饥一顿饱一顿,钱是挣上了,但生活比乞丐还惨。或者一顿餐,凉的、热的、辣的、酸的、甜的全招呼上,一番混杂的大乱炖之后,对于胃的刺激可想而知。

据数据统计,我国肠胃病患者大约有1.2亿人,慢性胃炎发病率高达30%。中国人容易得胃病,一方面是生活习惯的问题,饮食不规律,喜欢吃夜宵。另一方面,也和咱们重盐重油的传统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有些肠胃病不影响生活,但是却影响怎样买保险!小编今天就来谈一谈肠胃不好的人怎么买保险。

一、肠炎可以买保险吗?

肠炎分为急性肠炎和慢性肠炎两大类,是否可以购买保险视症状轻重而定。

急性肠炎:多由饮食不当、感染所致。

慢性肠炎:如结肠炎、肠结核等。常见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

肠炎是否能购买重疾保险,主要考虑因素是:是否为急性肠炎、肠炎是否已痊愈以及发病的频率等。每个保险公司核保可能会有所差异,以某保险公司的重疾险条款为例,根据肠炎的实际患病情况会有以下几种核保结果:

1、被医生诊断为急性肠炎,已痊愈超过3个月,无其它症状的,保险公司可以正常承保。反之,没有痊愈没有超过3个月的,保险公司会拒保。

2、曾被医生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缺血性疾病、胃肠道息肉、肿瘤或肿物,或被医生建议做肠镜检查或手术治疗的,保险公司会拒保。

3、不是急性肠炎,也不曾被医生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缺血性疾病、胃肠道息肉、肿瘤或肿物,或被医生建议做肠镜检查或手术治疗,但最近6个月内发病超过2次,或有任何一次持续超过1周的,保险公司会拒保;反之,最近6个月内没有发生超过2次,或没有一次持续超过1周的,保险公司可以正常承保。

慢性结肠炎、慢性直肠炎、克罗恩病,线上一般性都拒保。

二、胃炎可以买保险吗?

胃炎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胃炎两大类型。

慢性胃炎可分为:

A型 (自身免疫性胃炎):

由自身免疫机制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体内产生针对胃组织不同组分的自身抗体。如抗内因子抗体(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抗胃壁细胞抗体(破坏分泌胃酸的胃壁细胞)、抗胃泌素分泌细胞(致胃泌素分泌障碍)等,造成相应组织破坏或功能障碍。一般拒保。

B型 (胃窦炎、幽门螺杆菌胃炎):

幽门螺杆菌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幽门螺杆菌能导致多种胃部疾病,感染性也非常强。该指标为阳线的情况下,保险公司通常不太愿意承保。不过值得庆幸的是,90%的感染者经过1-2周的治疗,都能将体内的幽门螺杆菌消灭干净,此时投保的成功率会高很多。

C型 (化学因素导致的胃炎):

吸烟是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可影响胃黏膜血液循环,同时使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造成胆汁反流。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可破坏胃黏膜屏障。

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线上基本拒保。

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又分为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前两种较常见。急性胃炎一般治愈后可标准体承保。

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特征的急性胃炎,又称急性胃黏膜病变或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发病率近来有上升趋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

三、肠、胃息肉可以买保险吗?

胃息肉就是胃里长了小疙瘩,较小时常无明显症状,一般都是在胃肠钡餐造影、胃镜检查或其他原因手术时偶然发现。是有可能发展为胃癌的,所以保险公司对此很严格,基本都要求做了手术或病理活检,确诊为良性才可正常承保。没有病理结果或者确诊不是良性的大都会被拒保。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最多,小肠息肉较少。息肉主要分为是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

重疾险以平安e生保(保证续保版)为例:分情况而定,具体以条款为准。

医疗险以《太平医无忧2019》和《平安E生保》为例:

太平医无忧2019:直接拒保

平安E生保:已切除、良性、近一两年无复发,可以承保。

四、溃疡可以买保险吗?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得名。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

寿险:

消化性溃疡来投保,通常需要了解何时发病?什么症状?如何治疗?治疗情况如何?如果是因为恶性肿瘤引起的溃疡,会直接拒保;如果是良性溃疡,用药物治疗又效果良好,基本又不怎么复发,这时,寿险、重疾都可以标体。如果良性溃疡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经常发作,还有穿孔及出血病史,这时,就要根据治疗好的时间,寿险和重疾进行不同程度的加费。

溃疡性结肠炎按照轻度、中度、重度严重程度,再结合是否有一些肠外表现、并发症等,寿险和重疾加费程度会不一,严重的话,可能直接拒保。

总结

常见胃部疾病致病病因大都跟饮食习惯和病菌感染有关,所以需要大家尽量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不食重盐、重油的食物。总的来说,胃部疾病对于投保,特别是重疾险和医疗险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建议大家更多的关注饮食健康,尽早投保!

文中内容都是一般情况下的保险公司的核保处理,但是任何一种疾病都是非常复杂的,而且每个人的差异都很大,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

建议有类似健康问题的客户寻求专业人士咨询了解清楚后规划保险,也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或者在线咨询客服,把相关疾病的详细检查报告等资料提供给专家,一对一专业分析指导。

买了保险却不给报销?监管提示医疗险理赔别忘发票


发票!发票!发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百万医疗险等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的兴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投保。虽说在各大支付平台、互联网渠道买起来顺手,但如果忽略了这个小问题,就可能遭遇“投保容易理赔难”的世纪难题。

为了避免消费者权益受损,5月5日,上海银保监局发文提示消费者,健康保险理赔时对医疗费用发票要求不相同,务必妥善保存发票或结算单(分割单)等原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一张小小的发票,也可能是关乎保单能否顺利理赔的大事。

“每家保险公司都要发票原件,只有一张发票怎么办?”“买了百万医疗险,医疗费用还不到免赔额,需要保留发票吗?”针对这些消费者遇到的常见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采访专业人士,得到了答案!

一张发票如何多次申请报销

近期,上海银保监局发现有消费者在申请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理赔时,由于发票遗失,或者还需要通过其他渠道申请赔付等原因,未将发票提供给保险公司,导致资料不全无法正常获得保险赔偿。

与重疾险相比,医疗险有两大主要区别:一是核心功能不同,二是报销机制不同,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属于报销型,看病就医凭发票报销。重大疾病保险等疾病保险理赔时一般无需与疾病治疗相关的医疗费用发票,但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理赔时需要依据医院出具的医疗费用发票确定损失金额。

上海银保监局表示,健康保险理赔时对医疗费用发票要求不相同,务必妥善保存发票或结算单(分割单)等原件。健康保险理赔通常需要就医记录(病历)、化验报告、医生诊断书等理赔材料。

“目前,受客观条件限制,上述理赔材料或单证主要由被保险人在索赔时提供,保险公司在扣除被保险人从其他渠道已经获赔的金额后综合确定赔偿金额,一旦上述某项理赔材料或单证缺失,则可能无法正常获得理赔。”监管在消费提示中称。

那么,遇到 “一张发票,多次申请医疗险报销”时该怎么办?《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理赔案例中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案例显示,2019 年初,朱先生的妻子不幸被确诊为原位癌,朱先生于2017年为妻子投保过某保险公司的百万医疗险,并在2018年续保一次,确诊时该百万医疗险正在保障期间。同时,朱先生的妻子还投保了某报销一万元住院费用的小额医疗险,出险后,朱先生向购买保险的平台了解申请理赔的流程。

上海昱淳商务咨询公司合伙人、精算师徐昱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该案例中,可以明确的是几个事项,一是原位癌不属于恶性肿瘤,因此该百万医疗险仍有一万元免赔额(根据该产品规定,恶性肿瘤没有免赔额设置);二是该百万医疗险报销一万元以上住院费用(含住院前7天、后30天门诊),报销比例为 100%(经过社保报销后);三是小额医疗险报销一万元以下住院费用,社保项目报销比例90%,自费药报销比例60%。

在此案例下,徐昱琛建议,朱先生为其妻子经过社保报销后,先找百万医疗险公司理赔。在扣除一万元免赔额后,赔付多余医疗费用,并把医疗发票原件寄回。接下来,朱先生把相关资料再寄送给小额医疗险承保公司,将顺利获赔相关费用。

不到免赔额不需要留存发票?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到,费用补偿型的医疗险是存在多次报销的情形的。

上海银保监局提示道,“为了保障您的权益,请务必在就医后妥善保管上述材料或单证,如果已在社保、新农合或其他保险公司结算过且发票已上交的,应注意留存复印件并加盖上述单位公章(部分保险公司应消费者需求可归还批注后的发票原件),同时应保留社保结算单或保险理赔分割单原件,以便继续申请剩余医疗费用补偿。”

以消费者购买两份医疗险为例:A公司的百万医疗险(报销一万元以上的部分),同时购买B公司的小额医疗险,报销一万元以下的部分。徐昱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这两款医疗险均属于报销型产品,A、B保险公司理赔时通常都需要发票原件,所以,消费者有权要求保险公司退还发票原件。”

在上述案例中,经社保报销后,假设住院花费为9000元,没有达到百万医疗险的报销要求,朱先生在从B保险公司处报销后,是否需要要求B保险公司退还发票原件呢?

对此,徐昱琛建议:“应当要求B保险公司寄回发票。”他解释称,百万医疗险的免赔额有两个特点:一是一万元免赔额适用于整个保单年度,而非针对每次住院;二是从其他商业保险获得报销可以抵扣免赔额。

比如,在同一保单年度,经社保报销后,首次住院花费9000元,再次住院又花费8000元,虽然已经达到了B保险公司小额医疗险的上限不再报销,但如果将两次住院发票都寄送至A保险公司,将能获得百万医疗险7000元的赔付。

反之,若缺失了首次住院时9000元的发票,由于低于年免赔额一万元的规定,第二次住院8000元就无法获得百万医疗险的赔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某保险公司理赔部门人士处了解到,依据医疗险理赔的经验,消费者应携带理赔材料,先行前往社保局办理社保报销范围的理赔,由社保局出具一份结算分割单,再向保险公司办理理赔。

该人士称,各家保险公司需要的理赔材料可能有所差异,消费者可以在办理理赔前确认资料清单是否齐全,除了上述监管部门提到的就医记录(病历)、化验报告、医生诊断书,理赔材料可能还包括出院小结、用药清单等。

不过,虽然费用补偿型的医疗险可能会多次报销,但并不是投保越多越好。上海银保监局提示,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并非越多越好,消费者在投保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时应先对自身已有的医疗保险保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如产品类型、保险责任、赔付比例和保险金额等,然后再进行理性选择,避免投保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过剩,形成不必要的浪费。

事实上,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遵循保险的损失补偿原则,即被保险人可获得的补偿,仅以遭受的实际损失为限(在保额之内),如果同一笔医疗费用,消费者已经通过社保、新农合或其他保险公司等第三方获得补偿,则不可通过该保险重复获得已补偿医疗费用部分,否则就违背了该保险的损失补偿原则。

买了全车盗抢险 车子被盗却不理赔


去年,焦小姐考下了驾照后,买了一辆高尔夫。每天她都把她的车停在小区的停车场里。为此,每个月焦小姐还要交给物业300多元停车费。今年6月,焦小姐一早去上班时,发现自己的车在小区停放时丢失。由于焦小姐是新手,所以给车上的是全险,其中就包括车辆盗抢险,车辆丢失后,她向保险公司报案并要求理赔,但保险公司的答复是:凡是在收费停车场中丢车,保险公司不赔!

原来按照保险公司的规定,凡是车辆在收费停车场或营业性修理厂中被盗,保险公司一概不负责赔偿。因为上述场所对车辆有保管的责任,在保管期间,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车辆损毁、丢失的,保管人应承担责任。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因此,无论是车丢了,还是被划了,保险公司一概不管。

盗抢险全称是机动车辆全车盗抢险,机动车辆全车盗抢险的保险责任为全车被盗窃、被抢劫、被抢夺造成的车辆损失以及在被盗窃、被抢劫、被抢夺期间受到损坏或车上零部件、附属设备丢失需要修复的合理费用。可见,机动车辆全车盗抢险的保险责任包含两部分:一是因被盗窃、被抢劫、被抢夺造成的保险车辆的损失;二是因保险车辆被盗窃、被抢劫、被抢夺造成的合理费用支出。对上述两部分费用由保险公司在保险金额内负责赔偿保险车辆全车被盗窃、被抢劫、被抢夺造成的损失。

然而,车辆盗抢险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予以理赔的,以下三种情况,就不在全车盗抢险的理赔范围之内。

1.停车场丢车,保险不赔。按照保险公司的规定,凡是车辆在收费停车场或营业性修理厂中被盗,保险公司一概不负责赔偿。因为上述场所对车辆有保管的责任,在保管期间,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车辆损毁、丢失的,保管人应承担责任。因此,无论是车丢了,还是被划了,保险公司一概不管。

2.车上物品被盗,保险不赔。据了解,目前车内可移动物品被抢盗,只能由车主买单。保险公司人士称,车险主要保车辆损失以及人员伤亡,包括盗抢险、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车上人员责任险等十几种保险,盗抢险保的是车辆丢失,以及由于被盗造成的车身损坏、零部件丢失。车内的财物丢失,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据称,不保这些可移动物品,是因为道德风险太大,车内物品丢失,抢盗的痕迹不明显,因此很难鉴定现场。提醒车主提高警惕,不要把贵重物品放在车内。

3.资料丢失,保险不全赔。如果车主理赔资料不全,有可能增加免赔率。车主丢失行驶证、购车原始发票、车辆购置附加费凭证等每一项增加0.5%的绝对免赔,丢失车钥匙增加5%的绝对免赔。专家提醒车主尽量不要把这类材料放在车内,停车时要养成索取车辆保管凭证的习惯。虽然很多停车费收据上印着丢失不管,但可以证明车主在一定时间段内在该停车场停车。

那么焦小姐的损失由谁来赔偿呢?正确的方式是找停车场去索赔。因此,驾驶人一定要注意每次停车时收好停车费收据。虽然很多收费停车场的相关规定中写着“丢失不管”,但根据我国合同法中关于格式合同的规定,这属于单方面推卸自己应负的责任,如无法协商解决,只好诉诸于法律,目前已经有人打赢了这样的官司。

买了保险却不赔,你可能忽略了等待期!


买完保险就可以安心了吗?当然不行。这不,隔壁老王买了一份重疾险,才4个月不到就出险了,结果却遭到保险公司拒赔,原来他的保险还在180天的等待期内,保险公司当然不赔啦!

1、什么是等待期?

等待期,又叫观察期,指保险合同在生效的指定时期内,即使发生保险事故,也不能获得保险赔偿的时间段。

设置等待期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带病投保,防范道德风险。

不同的保险,等待期不同。

重疾险的等待期有的为90天,有的为180天,甚至更长的为360天。不过,对客户来说,等待期越短越有利。

定期寿险的等待期一般在90-180天。

医疗险的等待期基本在30-90天。

意外险没有等待期,但要注意一下生效日期,绝大多数意外险都是次日零点生效,不过也有几天后才生效的意外险。

2、等待期内生病如何赔付?

重疾险最复杂,等待期生病分三种情况:

(1)不幸感染一般疾病

这个是常见的情况,例如小A买了重疾险,在等待期内却因为阑尾炎去医院做了手术,会有影响吗?不会,只要在投保前符合健康告知,对小A购买的重疾险是没有影响的。

同理,等待期内感冒、发烧和拉肚子,或者查出单次可治愈的疾病,都不会有影响。

另一种情况,投保后不久,被查出与健康告知相冲突的疾病,比如甲状腺结节、肝炎等,一般只要在投保前没有这类疾病,符合“健康告知”,就不影响所购买的重疾险。

但有些产品,也可能对等待期已发生、可能延续到之后的相关重疾,做不承保处理,所以投保前还是要注意一下条款。

(2)确诊轻症

如果小A在等待期内确诊轻症,首先可以确定,保险是不赔的,毕竟等待期都没过。虽然轻症无法获赔,但各家保险公司根据合同差异一般有3种处理方式:

a.返还保费,合同终止;

等待期内确诊轻症后,保险公司返还已交保费,保险合同同时终止,后续发生重疾也无法得到赔付。

因为这一部分产品的轻症是包含在主险条款之中的。所以确诊轻症后,主险的责任也随之终止,会退还所交保费。

b.轻症以附加险投保,附加险失效,主险重疾继续保障;

虽然等待期确诊轻症,无法获得理赔,但因为这里的轻症是采用附加合同的形式,所以并不影响主险的责任,重疾责任继续有效。

c.等待期内发现的轻症疾病,不承担责任,其他疾病继续有效。

这种情况对投保人比较有利,毕竟保障还在。保险公司不承担已患轻症的赔付责任,但合同继续有效,其余的病种和保障不变。

(3)确诊重疾

一般这种情况,确诊重疾就是返还保费,终止合同。

其他险种如医疗险,等待期内生病无法理赔,但保单继续有效,等待期后发生的其他疾病,可以理赔;定期寿险在等待期内疾病身故是无法获得赔偿的,但如果是意外导致的身故则不受限制;意外险没有等待期,合同生效后出险,就能拿到理赔金。

最后建议大家,买保险要尽早,趁身体健康的时候买保险,等待期就不容易出险。

意外险,保额不够,保险不就白买了!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如何科学买保额?


最近,有朋友询问小编:你说我们按照自己的需求购买保险和保额,我怎么来确定我的需求呢?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呢?让我估算一个具体值,我问保险销售员或代理人,总是给我说买的越多越好,但也不给我一个具体值,让我很生气。

其实,保险销售员或代理人并没有说错,保额买的越高越好,这是一定的。因为买保险主要是买保额。但是保额越大,意味着保费也就越高,那么自己所承担的经济压力也就越大。如果连保费最后都交不起,又何谈保额呢?所以,保额也不是越高越好,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置。

下面,小编根据大家所疑问的问题,提供3种方法,大家可以作为参考看看。

确定意外险和寿险的方法:

1.家庭需求法

家庭需求法的原理就是通过假定不幸现在发生,计算事故发生后家人生活所需费用总和,即将家人所需生活费、教育费、供养金、对外负债、丧葬费等,扣除现有资产,所得缺额作为保额的粗略估算依据。

基本计算公式是:家庭总负债(房贷,孩子上到大学所需教育费,赡养父母的费用,家人未来固定年限的生活费用等)-家庭总资产(储蓄,有价证券,投资性房产,已有人寿保险的保额,配偶未来工作所能得到的收入)=寿险和意外险的总额度。

简单说就是:家庭需求=被保险人身上的家庭责任=家庭总负债+小孩的生活费教育金+父母的养老金+家庭一段时间的生活费(用于过渡并保证生活质量没有极大下降)+其他必需的费用。

举个例子:

马先生的家庭,孩子今年2岁,马先生的年收入15万,马先生个人支出是3万,房贷是100万,孩子的年支出在4万,家庭的其他支出在5万;

那么,

马先生寿险和意外险的总额度=支出(3万)+房贷(100万)+孩子的年支出(4万)+家庭其他支出(5万)-马先生的年收入(15万)=97万。

2.双十法则

指家庭需要的寿险保额约为家庭税后收入的10倍,保费支出占家庭税后收入的1/10。

第一个十:保险的保额一般是家庭税后年收入的10倍。其意义在于,确保发生变故时,缺少经济收入的家庭在10年内生活水平不发生变化。

第二个十:每年的保费不大于家庭税后年收入的10%。保险属于安全层面的需求,保险的初衷是风险的转移,是为了更好的、无忧无虑的生活,过低的保费支出意味着不能带来足够的安全保障,而过高的保费又会给生活带来较大压力,与初衷背道而驰,因此,保费支出大约相当于年收入的10%最为合适。

当然,这个数字也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还是以马先生为例:

根据这个方法,马先生的意外险+寿险的保额是150万;

保额应该是一个区间,并不是一个确定数。

而且由于意外险杠杆比最高,目前,市面上的产品,一般几十元到百元之间就可以买到几十万到几百万的保额,所以,对于意外险可以在承受内根据工作环境等实际情况往高了买。

那么我们就来看寿险保额:

如果只考虑贷款,马先生的保额100万,双十倍数法是150万,家庭需求法是97万;

所以,马先生寿险保额[97万;150万],再考虑保费支出等因素,保额可能变为[50万,150万]。

所以,大家明白其中的区间价值了吗?

确定健康险(重疾险)的保额:

损失补偿法:

损失补偿法,主要用于确定健康险的保额。

保额主要在显示在重疾上:要考虑治疗期间的治疗费、养护费、不能工作导致的家庭收入损失,还要考虑后期的营养费、保健费等康复费用和收入损失。

重疾险的保额加上这些费用,基本在50万左右。

所以,根据以上的介绍,小编在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马先生的保费和保额情况:

马先生50万的重疾险,每年保额在7500元左右,寿险选择50万在5100元左右,那么意外险的保额在130万(一份综合意外险30万和一份交通意外险100万)保费在500元左右,根据年收入在10%(15000元),也是正好的。

所以,大家能明白其中的算法了吗?

如果还是不懂的话,小编建议大家去看看之前写的文章,基本上每个保险都给予了一个相对合适的保额,大家可以参考,在根据需求适时增加。

最后,小编想说:买保险不是一次性的,是一辈子,可以分步投保,先买基础保障,经济允许在逐步加保,保险配置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

其实还有一个方法叫做:生命价值法

可以用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做依据,计算应该购买多少保险。

这里指的是所有保险的保额。

分为三个步骤:

(1)估计以后的年平均收入;

(2)确定退休年龄;

(3)从年收入中扣除各种税收、保费、自我消费等费用,剩余的钱(需要贡献给家人的钱,而这些钱便是这个人的生命价值。)

举个例子:

一个人25岁,假设他退休前的平均年收入是20万,65岁退休(根据延迟退休政策)。

假设这个人的年收入一直保持不变,平均3万用于个人花销,5万用于家庭花销,5万用于房贷,其余储蓄。

那么这个人的生命价值=(5万+5万)×(65——25岁)=400万;

也就是说,找个人需要购买400万保额的保险。

关于身故保障,尤其是寿险,大家在购买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比如:该给谁买?不该给谁买?买多少?最高限额是多少?什么产品最适合?等问题。

关于健康险,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险,大家在购买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

比如:这款产品好不好?适不适合我?这个疾病保不保?我能不能买?有什么限制吗?等问题。

大家对保险有任何问题和疑惑的地方,都可以询问给小编,小编立马回给予解答哦。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46241.html

上一篇:到了退休年龄,我们可以领取多少养老金呢?

下一篇:家中保险先给谁买 新华保险为您支招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