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加息提升利息差 对保险业实质利好

2020-04-22
十八大对保险业规划

自2010年12月26日起,央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和上一次加息带动保险股次日大幅上涨5.45%的行情不同,12月27日,上证指数下跌1.9%,跌破2800点,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股价分别下跌2.14%、1.21%和1.04%;12月28日,股价继续随大盘下跌。市场人士认为,加息显示政策紧缩操作明显提前,资金持续减持带来了压力,明年一季度或有可能呈现“三率齐调”的格局,即准备金率、利率、汇率相继调整。

“无论加息导致保险业投资收益增加,还是加息导致评估利率上升,都需要时间积累来反映,因此我们认为加息时间越早,对保险业2011年业绩增长的作用越大。”国金证券分析师丁文韬认为,这次略微提前的加息,对保险行业形成重大利好,在升息周期的背景下,未来保险业利差增大,盈利能力增强,行业利润增长的确定性会增强。

基于目前保险资金逾70%的投资资产为固定收益类的银行存款和债券投资,加息有助于提升保险企业利差,已经成为业界的普遍认识,业内由此预期,加息将提高保险业2011年的盈利水平。

“评估利率的上升,将导致保险公司准备金负债下降,净资产上升,由此带来净利润的增加。”丁文韬认为,在新会计准则下,保险公司准备金评估利率采用三年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目前时点的加息,将会使得2011年末10年期评估利率上升,预期评估利率上升会导致2011年行业利润额外增加20%,带来了实质性的利好。

“加息后,市场利率升高推动利差回升,提高保险公司利润,但不如权益类投资显著。”中信证券报告预期,从权益类投资看,因通胀压力引发的货币政策收紧,或影响权益市场的估值及投资业绩,这是此次加息构成的风险因素。

根据此次调整,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2.75%,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上调30个基点和35个基点,五年期定期存款的基准利率,上调幅度高于其他期限的存贷款基准利率。

“远端升息幅度明显高于近端,这符合保险资金的长期负债特征和收益匹配需求。”中信证券分析报告称,从过去3至4次加息的初期经验来看,加息初期保险股仍然依赖于市场走势,但相对于市场而言,存在相对的收益。

“加息将提高新增债券的投资回报率。”招商证券分析师罗毅认为,保险公司负债平均久期在15至20年,远高于6至7年的资产久期,需要不断投入新的债券投资与之匹配,后续保费现金流产生的新增债券,将随加息取得更高的收益。

相比之下,保险商存量债券的票息收益已经锁定,但加息的事实,无疑会导致存量债券交易价格的下降,即所谓的债市下跌,如果保险商不是急于动用现金或瞄准收益更高的投资渠道,通常会选择到期获取约定收益。

“因保险行业30%至60%的债券计入交易类和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加息会导致债市下跌,浮亏增加,但温和加息产生的浮亏,对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影响相对较小。”国信证券分析报告如是认为。m.BX010.Com

“未来市场加息预期增强,将助力中长期债券收益率提升,保险资金的债券投资和久期配置等将更为主动。”申银万国分析师孙婷认为,保险公司持有的浮息资产和到期债券再投资的收益率,将会受到加息的正面影响,预期30%左右的新配置资产收益率将会提升,债券投资环境将会继续改善。

缘于利率敏感的相对滞后,10月份的加息动作,并没有让保险商们随之纷纷上调万能险结算利率,孙婷认为,从经验看,保险公司的负债成本,如分红水平和万能险结算利率的调整,滞后于基准利率调整,因此保险公司的利差将有扩大。

但业内普遍预期,在加息周期下,万能险结算利率面临上调的压力。12月初,平安人寿开始微幅上调万能险11月份的结算利率,从10月的3.75%上调至3.875%。

“但万能险资金成本仍然较低。”招商证券罗毅认为,虽然平安人寿、泰康人寿、生命人寿等公司在近两个月内上调万能险结算利率,民生人寿、新华保险则早在八月即开始上调,即便如此,主要保险公司的万能险结算利率仍然低于主要的参考标准(三年期存款利率为4.15%,五年期存款利率为4.55%)。国寿、太保、太平、人保寿险等公司尚未上调结算利率,预计其万能险资金成本或在下月上浮。

“但从长期来看,结算利率体现的是分成后的平滑投资收益,从历史平均数据看,与3至5年期存款利率接近,并不妨碍投资受益于加息周期的结论,我们预计万能险结算利率将有计划、有步骤地小步上移。”国信证券报告如是预期。

扩展阅读

“大数据”对保险业的利好 助力产业结构化_保险知识


大数据通过技术手段对海量数据的快速收集与挖掘、及时研判与共享,成为支持科学决策和准确预判的有力手段。目前已是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主要指标,它已经渗透到金融、健康、住房、交通、教育等重大领域,正在影响着企业的决策和市场的游戏规则,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竞争的制高点。

现代保险服务业要在经济“新常态”中研究和实施“大数据”战略,关键要知晓大数据在保险业的利好。

1.助力产业结构化

采取科学的预测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使企业管理者掌握和了解保险行业潜在的市场需求,未来一段时间每个细分市场的产品销售量和产品价格走势等,从而使企业能够通过价格的杠杆来调节市场的供需平衡,并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来实行动态定价和差别定价。需求预测的好处在于可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保险行业市场判断的前瞻性,并在不同的市场波动周期以合适的产品和价格投放市场,获得潜在的收益。细分市场为企业预测销售量和实行差别定价提供了条件,其科学性体现在通过保险行业市场需求预测来制定和更新价格,最大化各个细分市场的收益。敏感度分析是通过需求价格弹性分析技术,对不同细分市场的价格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挖掘市场潜在的收入。大数据在此能有效助力保险公司行业化能力提升,不仅体现在其经济性上,还体现在其对保险公司将工作流程有效改进上。

2.客户视角营销

以保险行业在对顾客的消费行为和趣向分析方面为例,如果企业平时善于积累、收集和整理消费者消费行为方面的信息数据,如消费者购买产品的花费、选择的产品渠道、偏好产品的类型、产品使用周期、购买产品的目的、消费者家庭背景、工作和生活环境、个人消费观和价值观等,建立消费者大数据库,便可通过统计和分析来掌握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兴趣偏好和产品的市场口碑现状,再根据这些总结出来的行为、兴趣爱好和产品口碑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和营销战略,投消费者所好,那么其带来的营销效应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可以说大数据中蕴含着出奇制胜的力量,如果企业管理者善于在市场营销加以运用,将成为保险行业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利器。

3.核保管理

保险公司可使用大数据预测进行核保活动,以有力减少不必要的虚假核保信息,主要手段可以是通过在已有的客户数据前提下,再结合其他外部获取数据源,对其进行必要性的甄别,以最终确定是否成功核保。基于社会媒体的大数据可对保险业务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同时为核保提供有效的保障。

4.危机管理

保险公司可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保费条款业务设计,尤其在诸如融入历史因素、政策变化因素、再保因素等的灾难型险种业务中。保险公司可依据个人住址、消防中心距离等其他因素对灾难保险业务的价位进行区分设计,更利于保险业务收入增长。同时,保险公司也可使用大数据为其现有保险业务模式进行升级,按需可随时进行市场价格策略调整。

保险业利用大数据来发展,同时,大数据也为险企解释风险的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从保险业来看,传统的精算技术只在一定纬度量化风险,很难充分反映风险的复杂性。而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则前所未有地创造了风控每个投保标的的可能,从未有过如此多纬度、低成本的数据,如此系统、新鲜地提供给保险业。过去成千上百的人都被放在同一风险水平之上,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大多数人都在支付多一笔的保费。传统精算研究的是评估数,很少涉及个案,保险公司卖车险的时候,考虑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婚姻状况、驾驶记录、收入、职业、教育、背景等等,但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解决现有的风险控制问题,为客户制定个性化的保单,运用社交网络,改善产品和服务,影响目标客户,通过对已有信息的分析,保险公司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定价模型,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不再像现在一样,所有人都面对相同的风险测量准则。

大数据,并不是一个神秘的字眼,只要保险企业平时善于积累和运用自动化工具收集、挖掘、统计和分析这些数据,将会有效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和收益能力,赢得良好的效益。

在数字化战略转型过程中,开展数字化供应链的模式创新和流程再造,实现最大程度的协同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保险全牌照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加快捷、优质、全渠道一站式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做行业健康稳健发展的引领者。

存款利率,央行加息 专家称保险业从中获利


此次加息抬高了分红险和万能险的保单资金成本,但对承保业务的影响有限,对投资方面的正面影响显著,总体而言,加息利好保险业。加息首个交易日,保险股涨幅居前,三大保险股涨幅超过4%,其中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涨幅超过6%,中国人寿涨幅达到4.54%,验证了加息利好保险业的判断。主要原因有:

1.保险业前期的快速发展为下一步的资金运营提供了低成本的资金来源。今年以来,1至8月份,我国保费收入超过1万亿元,同比增长32.96%,假定行业保费归集和投放的时间为2个月的话,那么至少有2000多亿元保费收入可在初次配置过程中从加息中直接受益。

2.承保方面的负面影响有限。加息对承保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抑制保险需求和提高保险资金成本。此次加息幅度有限,对保险需求的抑制作用相对有限,主要体现在对传统险销售的影响上,可能导致传统险销售难度进一步加大。

5年期存款利率的上升将抬高分红险和万能险的保单资金成本。此次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3.60%升至4.20%,上升60个基点,直接对保险公司确定分红险分红利率和万能险结算利率产生影响。如果保险公司的分红水平和万能险结算利率达不到同期银行存款水平,则保险公司销售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图1显示了近3年来主要寿险公司简单平均分红利率和3年、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寿险公司的分红水平一直高于3年、5年期存款利率。图2显示的是主要寿险公司万能险结算利率与5年期税后存款利率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5年期税后存款利率与万能险的结算利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加息后主要寿险公司势必提高万能险结算利率。同时考虑到目前分红水平、万能险结算利率均高出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00多个基点,有一定的富余,估计保单资金成本将上升30-50个基点。

3.投资方面的正面影响显著。加息将导致保险公司大额协议存款利率、债券投资收益率上升,同时从长期来看,有助于提升股市。首先,此次加息中3年、5年期协议存款利率调整幅度较大,分别为52个基点和60个基点,保险公司的协议存款利率会有同步提高,这对上半年以来在投资策略上较为保守的保险公司十分有利。其次,债券投资收益率相对于加息来说,具有较高敏感度,在正常加息周期中,债券收益率上涨速度通常很快,会明显快过利率上涨速度。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3.4%左右,可能在较短时间内上升到4.0%以上。第三,这次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也由5.94%上调至6.14%,上升20个基点,企业很可能因担心未来贷款利率进一步上升而加快债券融资,信用产品供给的增加将推升保险公司投资中长期信用产品的收益率。最后,加息可能在短期内对股市形成一定压制,但从长期来看,则有助于提升股市,险资在股市的投资收益有望得到提高。

保险业,世界保险业的发展趋势


世界保险业的发展趋势

一些权威研究资料表明,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竞争的白热化和联系的网络化的出现,未来若干年内,世界保险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1)外国保险公司在本国保险市场上的作用将增强。这表明, 在开放的保险市场中,各国保险业的竞争将比以前更为加剧;但另一方面,它也给各国保险业相互学习带来了很好的机会。

(2)政府在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中作为竞争者的作用将下降。 这从另一方面表明,私人保险、商业保险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3)为了提高竞争力,保险公司必须注重内涵式发展,也就是说,在其承保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注重业务的质量,保持保费规模的稳定增长,以便维持公司的稳定经营。保险监管机构在审批公司能否新增分支机构时,不能只将保费收入作为唯一的因素,而应当同时考虑续保率、净资产比例等指标。

注重保险业的国际化经营

中国的保险业从现在开始就不得不注重保险业的国际化经营,这样一种国际化经营至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建立与国际惯例相一致的保险制度。

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基础、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不同,保险制度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保持自己的特性,这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作为一种基本的制度形式,各国的保险制度也会表现出它们共性的方面。这些共性一方面是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保险制度时所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同时也是各国之间能够进行合作,特别是分保活动的前提。我国在发展民族保险业的时候,固然需要根据自己的国情来建立保险制度,但同时也应当遵循国际惯例。这些国际惯例体现在许多方面,如果从产品开发和合同制度等方面来说,目前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可保风险的条件。可保风险应当符合以下条件:经济上的可行性;损失的概率分布是可以被确定的;有大量的、相似的保险标的;损失的发生具有偶然性;损失是可以被确定和计量的;特大灾难一般不会发生。②保险合同的特性。保险合同应当具有以下特性:最大诚信,机会性,补偿性,条件性,附和性与个人性。并且在合同的语言方面要做到简洁、清晰、不易产生歧义。③人身保险合同中保护保单所有人的主要条款:完整契约条款,不可争条款,年龄或性别误告条款,宽限期条款,所有权条款,复效条款,不丧失价值的任选条款,受益人条款,保单贷款条款,自动垫交保费条款,保险金给付的任选条款等。④保护保险公司的主要条款:自杀条款、迟延条款、危险因素限制条款等。⑤保险产品的定价制度和准备金制度。在上述诸方面,我国保险公司的运作还存在许多缺陷,许多寿险公司的主要条款中甚至没有不可争条款、所有权条款这样一些非常重要的条款。

返回目录:加入W T O 中国保险行业将会怎样目录

保险业,保险业发展改革情况


保险业发展改革情况

(一)保险业改革现状

近年来,为切实防范化解保险风险,保险业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

一是保险公司改革。主要是通过股份制改造,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完善公司治理,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通过上市,将资本市场的外部压力转化为公司改善经营管理的动力;通过内控建设,建立比较规范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目前绝大部分公司实现了股份制的组织形式,建立起较为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有 6 家保险公司在境内外上市,多家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了股权结构。

二是行业基础性制度改革。通过市场准入机制的改革,加大保险公司、保险市场和保险监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保险公司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初步夯实了行业防范风险的微观基础;保险市场的活力和效率逐步增强,市场对公司和监管的约束作用开始显现;现代保险监管的框架、流程和手段不断完善,提高了监管对风险的识别、预警和防范化解能力。目前保险业净资产已达 2485.6 亿元,抵御风险的整体实力明显增强。近几年,利率、汇率等保险经营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保险创新大量涌现,投资渠道不断拓宽,保险业风险管理的难度远远高于几年前。但得益于改革,保险业风险防范工作扎实推进。历史遗留的利差损问题得到了基本控制,化解了快速发展中的车贷险风险等新的风险隐患,保险业基本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势头。

(二)现行体制的不足

一是在建设现代保险企业制度方面。部分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存在形似神不似的问题,有的保险公司没有严格按照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形成董事会、经理层与监事会相互发挥作用的经营管理机制,公司不同层级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内控建设比较滞后;部分公司激励约束机制错位,对高管人员的考核偏重于规模、速度、份额等指标,相关主体的潜在利益冲突容易导致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发生变异,不仅会侵害股东和被保险人的利益,也容易积累较大的经营风险;部分公司内控制度不健全,经营成本较高,股东和投保人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二是在建设现代保险监管体系方面。偿付能力、公司治理和市场行为三个监管支柱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合力,差别化的分类监管制度不成熟,监管的信息化水平不高。部分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粗放,经营效益不高,保险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同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保险监管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缺乏刚性约束。如何进一步完善保险监管体系,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三是在保险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市场配置保险资源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部分业务领域和部分地区保险市场竞争不规范,市场扶优限劣的作用还不明显。保险的内在功能是分散风险、提供保障,这也是保险公司区别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本质特征。目前,全社会的风险保障还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部分保险公司过多关注居民理财和储蓄需求,忽视了传统保障型保险业务发展。2006 年,我国分红、万能和投连险业务占寿险保费收入的比重为 71%,2007 年这一比例上升到 80%。其中,以满足投资需求为主的投连险保费收入 394 亿元,同比增长 5 倍多。投资型保险业务的高速增长,使得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风险日益突出,不仅弱化了保险的保障功能,制约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也增加了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的难度,影响行业持续发展。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请看中国保险行业年度报告目录

保险业,保险业应做哪些调整:我国保险业的资源战略重组调整(二)


(3)功能型产业政策的形成

保险产业政策对一国保险业的发展、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以及保险业功能的发挥及对保险制度安排的优化产生很大的影响, 尤其对我国这样一个正处在建立和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且保险市场不尽完善及保险的功能受到抑制的国家。

产业政策的模式大体可以分为追赶型、 差别型和功能型三种,产业政策模式的定位,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经济体制,体现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根本上讲, 以 “三个有利于” 为标准, 实事求是, 尊重保险业的发展规律和 WTO 的压力会导致国家效用的转化, 市场经济中各投资主体、 供给主体和服务主体及需求主体的效用的变化及其博弈效果, 这些是导致产业政策必然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WTO 的国民待遇使靠歧视性政策把其它资源转移到保险业尤其是国有保险公司是不现实的。产业政策必然从单纯的追赶和差别化模式向更注意发挥比较优势、 强化市场功能和提供信息的方向转变。加入 WTO 后。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只能在 WTO 容许的限度内再以功能化的产业政策为主基调的前提下谨慎地使用, 完全依靠差别化的产业政策是不现实的, 因为差别化产业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所表现出的 “重商主义"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 WTO 的要求格格不入。差别化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之一的规模经济理论, 一方面在保险业中没有明确的数据予以支持, 另一方面规模经济的问题似应交由市场主体并辅之以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去解决。至于追赶产业政策, 则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代替市场, 欲速反不达。而功能型产业政策的根本特征即是提供相对稳定的信息导向, 建立市场秩序,规范交易制度, 提高效率,调控市场等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功能, 以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 国家效用目标

(1)金融安全。①保险业本身不乱, 偿付能力好; ②国家实力不强和国有资本的有限性导致国家不可能对保险业面面俱到, 因此国家对保险业的控制(防止外资的控制)、 国家对保险业的担保压力逐步减轻,税收的掌握将成为主要考虑内容。

(2)保险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的增强及保险产业的高级化。保险力度和广度加深、 保险布局优化是重点,而前提是保险业危机的化解、 创新和发展。目前保险业太小,每年保费 1200 多亿元,还不及国有大银行的不良资产, 保险行业导航目录

保险业,如何加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


保险业要想继续发展,构建保险业诚信体系至关重要,这也是保险业必须做出的选择。每一个保险公司员工都应该建立诚信为本的理念,承担社会诚信建设的责任。该如何加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呢?专家们也给出了不少意见,总结下来可以归纳为一下几点:

1、加强保险信用法制建设

要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法律法规建设,从法律高度保护诚实守信行为,严厉惩戒毁约失信行为。

2、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保险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社会的进步。建设保险业诚信体系,必须结合强化社会信用意识,改善社会信用环境。

3、完善保险营销机制

我们在改革完善营销机制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关系,一定要高度重视诚信导向。

4、建立保险诚信管理制度

诚信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必须要建立刚性的诚信管理制度,来约束不良行为。

5、改革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体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科学的决策机制、高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参照国际惯例建立企业运行机制是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的动力所在。

只要严格按照以上的几点原则和方法来加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我相信保险业一定能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可以说是迫切需要,同时也是保险业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和作用的前提条件,绝不能忽视。

保险业,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8 年,保险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稳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继续探索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径,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和影响力,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稳定运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保障经济平稳运行,促进经济发展

保险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联系十分密切,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刺激消费。保险有利于稳定人们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减少全社会用于预防意外和风险事件的储蓄,从而促进消费。保险还可以通过促进消费信贷拉动消费增长。二是拉动投资。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大量资金来源。

2008 年,保险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渗透力进一步加大、渗透度进一步加深。我国保险深度为 3.25%,较上年提高 0.4 个百分点;保险密度为 737 元,较上年提高 204 元。

保险业通过提供及时有效的经济补偿,为保障国民经济稳定运行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8 年,保险公司累计赔付支出 2971.17 亿元,较上年增加 705.95 亿元,同比增长31.16%。在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 5.12 汶川地震两场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保险业全力投入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认可,已经成为国家灾害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险业为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全部赛事活动,以及人员和财产提供保险服务,有力地保障了奥运会的顺利进行。如中国人保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北京 2008 年奥运会保险合作伙伴,为北京奥运会量身定做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五大奥运保单,包括综合责任险、赛时机动车险、财产险、团体人身意外险和志愿者保险。此外,中国人保各奥运赛区分公司还根据区域赛事的要求,提供了马匹运输保险等许多个性化产品。

2008 年 10 月 20 日,中国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三项规定保险共保体在上海组建成立。

来自全国各地的 12 家保险公司共同承担上海世博会财产保险、建筑和安装工程保险以及展品和艺术品保险三项规定保险。通过运用保险手段减少世博会风险既是国际展览局规范要求,也是我国保险业发挥保险职能、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

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是资本市场重要、长期和稳定的投融资来源。

发挥保险机构的投融资功能,一方面有利于解决我国基础设施项目和关系国家战略的能源、资源等产业的龙头企业建设和发展的资金来源,稳定和优化重要基础设施和相关龙头企业的股权结构。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实现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对保证关系民生的养老和健康等保险基金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国务院批准了保险公司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投资和非上市企业股权两大部分。保险资金日益成为金融投资市场的重要力量。

(二)完善“三农”保障体系,服务新农村建设

当前,中央对农业保险工作越来越重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2009 年中央 1 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试点范围、增加险种,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中央的高度重视,既指明了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也为农业保险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2008 年,保险业坚持多种形式并进,稳步开展试点,积极推动与农业、农村、农民相关的保险业务发展。“三农”保险工作呈现出“业务较快发展、作用逐步发挥、服务日益广泛、保障更加全面”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国开展的“三农”保险险种达 160 多个,范围涉及九个方面:一是种植业保险,主要包括玉米、水稻、大豆、小麦、棉花等;二是经济作物保险,主要包括林木、油菜、烟叶、西瓜等;三是养殖业保险,主要包括生猪、能繁母猪、奶牛、家禽等;四是渔业保险;五是农机具保险;六是农民的养老、医疗、生育保险,包括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参与新型合作医疗、计划生育保险等;七是农民的住宅保险;八是农民工的意外伤害保险;九是农村学生平安保险。可以说,无论是农民的生产还是生活,基本上都涵盖在保险服务中。“三农”保险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建设

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由基本社会中国保险行业年度报告目录

我国保险业,中国保险业是做狼还是做羊:保险业如何 “与狼共舞”(六)


①对我国传统计划保险体制的挑战

我国目前的保险体制起源于政府、国有保险公司、国有企业“三位一体"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为迎接入世的挑战,我们应该及早研究在剥离国有保险公司不良资产的前提下,争取国有保险公司或更多的保险公司早日上市,明晰产权、转换机制、增加经营的透明度。

②对我国保险业经营管理制度的挑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保险业所面临的冲击点主要集中在目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上。国外保险业已经完成了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并越来越向“全能型"、“多功能"保险公司的方向发展。西方主要国家保险的制度创新为保险公司开拓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服务领域,这一经营管理制度的挑战是对我国现行保险制度根本挑战。

③对我国保险业经营非市场化的挑战

市场化将构成我国保险市场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当前,要求增强市场机制的内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我国保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必然,二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保险市场所面临的挑战。

④对国内保险市场过度保护的挑战

世界贸易组织的市场准入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规定,对我国现行的保险市场准入原则中对外资保险公司的多种限制提出挑战,原有对我国保险业的保护性措施将导致市场规则的冲突。显然,为迎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我们应对挑战的政策选择应该是减少过度的保护性措施,积极推进我国保险市场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对国内保险公司实行长期较高的市场保护,这一政策会使受保护的国内保险公司丧失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技术创新的动力。

⑤对传统保险产品的挑战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大都以财产、责任、人身等传统保险业务为主,而国外保险公司在产品创新方面可谓日新月异,尤其是人寿保险公司的大部分业务已从传统由储蓄型、保障型产品转为投资连结型、分红类人寿保险产品,创新业务成为新的盈利来源,与之相适应的是,储蓄保障型的产品需求下降,而利用金融衍生产品开发的投资连结型的产品需求上升,市场份额比重也在增加。

由于我国国民保险公司还是外资保险公司不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不论是内地公司还是沿海公司,谁拥有知名网站,谁有能力提供多功能的保险产品,谁就有稳定的客户群,谁的市场份额就大,网络经济的发展将缩小人们的距离感,改变我们做业务的思维方法,并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保险业市场结构。

返回目录:保险行业导航目录

保险业,保险业应做哪些调整:我国保险业的资源战略重组调整(五)


至于个人保险组织, 是 “劳合社” 的一种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产物,我们不应发展。目前的劳合社实际已在美国的长尾巴责任险业务和日本的地震险业务中吃尽了苦头, 偿付能力的危机使得它在分出一家公司专门承担过去业务的未了责任的同时, 对会员的个人制作出了很大的修正,目前法人机构拥有的资本在劳合社整个资本份额中的比重超过 20%。

国际上自保公司一般是实力较强的企业集团或某一行业为本企业或本系统提供风险保障的组织形式, 其根本的目的:一是为了税收优惠或税收延迟, 二是为了风险管理的创新,三是为了与现有的保险公司在部分领域相竞争。自保公司实际上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商业保险公司, 同海运中的 P&IClub 是同类型的组织。在我国, 自保组织从设立到退出市场宜按一般企业对待, 没必要结由保监委管理,也没有必要予以税收优惠。

②国有资本的介入方向

功能性产业政策对市场的导向作用是希望培育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但这是寄希望于市场具有良好的自纠偏能力。即使是发达的资本主义保险市场, 信息不对称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理性的 “经济人” 假设也是局限于理论研究, 同时对福利经济学的不同理解也必然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我国保险市场仍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即使市场具有自纠偏功能,国家的实力和市场需求主体能否承受自纠偏功能实现对市场造成的巨大震动 ? 为保证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国家效用的实施, 国有经济介入在市场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兼社会保障和金融功能于一身, 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 “公共产品"的性质的保险业就成为必然。

当今社会金融一体化成为一种明显的必然趋势,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也成为一种潮流, 甚至连一向主张银行业与保险业划江而治的美国也于 1999 年立法打破了这种限制。尽管从微观上看金融创新和金融一体化的动机是为了使资本运作高效而逃避金融监管, 其实这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由国家出面所作的一种局部调整, 这既是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也是出于一国保险行业导航目录

保险业,南美洲保险市场(六):哥伦比亚保险业


 一、哥伦比亚保险业

 哥伦比亚以盛产咖啡而闻名于世, 咖啡是该国财政与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哥伦比亚人口 4 390 万, 属于南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哥伦比亚的保险发展水平处于南美第 4 位。

 20 世纪 90 年代, 哥伦比亚保险业发展较快, 其国内市场主要由La Previsora 公司控制, 集中程度较高的局面现已得到改变, 保险市场实现了自由化。1990 年, 哥伦比亚发布 45 号法律。1991 年夏季颁布新的《 保险法》, 准许外国保险人投资该国市场, 并可经营再保险业务, 同时也取消了原先对外国保险公司进入本国市场的高税赋规定, 为外资保险公司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会。从此,该国保险市场活跃, 保险费收入增长惊人。西班牙 Mapfre 和英国太阳联合保险公司、 凤凰保险公司以及 Chubb 和 General 等公司都在该地市场经营业务, 推动了当地市场的发展。

 1992 年,哥伦比亚保险费收入为 7 .18 亿美元, 人均 21 .53 美元, 保 险 深 度 1 .8%。1993 年, 该 国 保 险 业 较 上 年 实 际 增 长26 .1% , 保险费收入达 10 .43 亿美元, 人均保费 30 .7 美元, 保险深度也上升为 2 .15%。1994 年, 保险费收入又较 1993 年实际增长 18 .1% ,达 15 亿美元,人均保费 43 .5 美元。1995 年又保持递增 6 .8% , 保险费规模达 18 .16 亿美元,人均保费升为 51 .7 美元。

 20 世纪末, 哥伦比亚保险业始终保持稳步增长的局面。2002 年哥伦比亚保费收入达 21 .20 亿美元, 人均保费 48 .3 美元, 保险深度 2 .62%。短短十年, 哥伦比亚保险业就实现了翻番。

 20 世纪 90 年代,保险公司对最低偿付资本要求也作了多次修改, 对社会保险立法也进行了修改, 这些举措都力求给保险公司提供大量的发展机会, 使私营保险公司可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 便于其向社会提供多种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据美洲保险公司联盟主席分析,1994 年哥伦比亚私营保险公司的保险费收入占总保费数的 69 .6% ,国营公司占 12 .2% , 外国公司分享了剩余的18 .2% , 其中,美国保险公司的份额最多, 占 4 .6% , 其余为西班牙、 意大利、 英国和瑞典公司所包揽。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3997.html

上一篇:保险期限,驴友需要知道的三种户外保险

下一篇:重大疾病险,想给家人入一份保险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