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党”步入大学的保险规划

2021-01-18
保险业的三年规划

大学生离开父母独自生活,面临的意外伤害可能性比在家时增多。所以大学生保险势在必行。一般来说,学校集体购买的保险产品多以意外险为主,保险额度在2万元上下。然而,一旦发生意外,2万元的“安慰金”根本无法为家长养老。“大学生都是家里的希望,肩负着父母将来生活的重担。”

高考过后,“高三党”们就要迈入大学校门,住集体宿舍也要改变他们“在家靠父母”的生活。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怎样保证大学生们的平安也是家长们关心的话题。近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武汉在校大学生的保障十分有限,大部分学生除了学校集体购买的保险以外,并没有另外购买任何保险产品。保险专家认为,用一定的保险产品来保障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十分必要,然而,建议家长理性对待为新入学的大学生购买保险产品,保额不宜太大,以免造成大学生日后的经济压力。

大学生是即将走向社会自立前的短暂消费群体,大学生自己买保险应尽量坚持1个原则即经济实惠:理清楚需求,采用重保障的高性价比产品,用尽量低的保费达成尽量覆盖广的保障;等以后自己赚钱了再逐步补充。

其实作为大学生应该有很好的保险意识;但是保险并非生财之道。对于如何购买保险要根据他们将面临不同的生活环境,学校是一个相对于比较安全的环境,但是社会就相对而言存在的风险就比学校多。大学生买保险也要根据自身情况做一个合理的顺序安排,买保险的顺序为:意外伤害、医疗、重疾、住院医疗、投资理财。

重疾意外都是必备险种

“学校不是给我们买了保险吗?自己还需要买吗?”近日,记者在武汉在校大学生中做了小调查,超过九成的被调查者都表示,自己并没有特别购买保险,所有的保障仅仅为学校集体购买的保险产品。随后,记者了解到,大学生住校期间发生的热得快起火等意外事件不少,但极少有大额的保险赔付案例。

“大学生应该增强保险意识,重疾险和意外险都非常必要。”昨日,有不少保险专家告诉记者,大学生离开父母独自生活,面临的意外伤害可能性比在家时增多。一般来说,学校集体购买的保险产品多以意外险为主,保险额度在2万元上下。然而,一旦发生意外,2万元的“安慰金”根本无法为家长养老。“大学生都是家里的希望,肩负着父母将来生活的重担。”

因此,保险专家建议,新生入学前,家长就应该考虑为其购买一定额度的商业保险,重疾险附加意外险等,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考虑为孩子购买一定的分红理财保险,作为孩子将来就业创业的资金。

定期寿险比终身寿险划算

意外险固然是年轻人的首选,但它只承担意外伤害责任,不承担因疾病死亡等其它保险事故的给付义务,这就使保险范围具有局限性,而寿险则相对全面一些。它是一种以人的生死为保险对象的保险,被保险人在保险责任期内生存或死亡,将由保险人根据契约规定给付保险金。按照保障期限来划分,分为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年轻人选择定期寿险,费用低,性价比高。保险只是理财的一种方式,但不是最好的方式。保险的功用是保障。

保险额20万以内最合适

既然大学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那么保额是不是越多越好?昨日,保险专家澄清,这种想法也不正确。

“保额大,就意味着保险金也较为昂贵,这样可能会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经济压力。”中国人寿的保险专家介绍,大学生没有经济基础,日后也要为找工作或者创业筹备资金。如果投保长线大保额的保险产品,所需的保费每年可能在上千元,付费年限也会超过10年。这样一来,大学生就等于被“套牢”,毕业后不利于经济上的灵活支配,并对当下的经济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同时,大学生日后一旦就业,保险规划就需要重新拟定,长线的保险产品可能并不适合将来的保险规划,最终又要重新购买,造成重复投保和不必要的浪费。

因此,专家建议,大学生最好选择交费年限5年左右,保额20万以内的保险产品,保险期限10年以内最合适。这样一来,足以保障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意外和重疾情况,也能为将来就业提供更灵活的资金支持。

其他方面保障要合理安排

如果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父母为大学生孩子规划保险,则可以充分利用孩子年龄小费率低的特点,根据家庭财务安排情况,为孩子在预算内搭配需要的保障甚至一些储蓄规划。

延伸阅读

三口之家的保险理财规划方案


科学合理的家庭保险规划,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全家三口人,如何合理规划保险,首选什么险种好?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科学合理的购买保险,既会为家庭提供保障,还可以使家庭资产增值保值。

现状分析建议用家庭年收入的15%~20%购置保险。客户人到中年,已身处疾病高发年龄段,目前需要承担较大的家庭负担,包括自己和孩子的日常生活费用、孩子教育费的一半。日后组建新家庭,相应的家庭责任也会随之增加。综合考虑以上几点,建议首先考虑提供养老、意外、疾病、医疗等保障的保险产品。

保险规划客户和男友作为家庭经济支柱,是重点保障对象,对于意外保险金额度,可根据是否需要经常出差来考虑,如果需要经常外出,建议在公司福利之外再额外增加20万~50万元。同时客户和男友即将面临一个新家庭的教育责任和家庭责任,建议未来20年内适当提高寿险保障,

男女双方每年只需支付共3万元左右,即可享有以下保障:1、寿险保障先生50万元,女士30万元;2、31种重大疾病保障:各30万元;3、医疗费用保障:包括一般疾病每年6000元的住院费用报销和60~100元/天的住院费用补贴,如因意外导致的医疗费用,还可以另外获得5000~10000元的赔偿;4、保费豁免:如果在保险期间内不幸罹患附加豁免重大疾病收入损失保险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保险公司将免除此后每年应缴纳的长期险保费,长期险的保障仍然不变;5、期满时两位将储存超过40万元的丰厚养老金,客户可以选择全部一次性领取,或者设定为每年以一定的比例递增,来抵御通货膨胀的风险。

保险规划建议将人寿保险的支出设定在每年2万元左右,保障额度约200万元,通过医疗健康险及意外保障等不同的保险产品组合来构建稳固的财务基石。另外,建议以月缴的方式为自己购买养老金保险,以保证今后的生活品质。可采取将房子出租,用租金收入来支付养老保费。养老保险每月存2200元,共存52万元,预计60岁领取年金及累计红利可达143万元左右。

建议保险理财方案

1、家庭收入保障账户,是保障家庭收入的。在整个家庭当中,谁的收入是主要的,谁是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就帮谁先建立。

2、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建立一个健康账户。通过购买商业保险可起到补充的作用。建立家庭健康保障账户不需要太多钱,只需要年收入的5%-10%就可以。

3、还要建立一个年金领取账户。养老年金要建立在女性身上,让她对未来的生活更有安全感,更有受保护和受宠爱的感觉。还有,要给子女建立教育年金。这个账户最主要的不是去追求收益,而是保证专款专用。

4、要为家庭的闲置资金建立长期投资理财账户,达到闲置资金不断增值、家庭财富持续增长的理财目标。

保险知识,设计三大人群的理财规划


投资理财要因人、因群体而异,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在做投资理财前,市民一定要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自己想做怎样的投资,期望达到怎样的目标,以及自己是否有承担风险的客观经济实力。

规划

●工薪阶层

提高储蓄率并坚持定投

“开源节流”提高净储蓄率。以货币基金、理财产品代替部分活期存款,提高家庭备用金的收益率。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使用银行贷记卡,先消费后还款,用适当的负债提高生活的质量。此外,使用贷记卡刷卡消费还能享受折扣优惠。

“聚少成多”坚持定期定额投资。由于工薪阶层的净储蓄额是每月结余,因此定期定额购买基金就成为一个不错的投资理财方式。基金定投参与起点低,每月200元起,合适于净储蓄有限的工薪阶层。其次,基金定投有助于熨平投资风险,适合财富处于积累阶段的工薪阶层。第三,基金定投有3年期、5年期和8年期三种投资期限选择,不同的投资期限也为工薪阶层实现购房、买车、教育、养老等不同阶段理财目标准备了一笔资金。

运用保险减少各种事故对家庭的经济伤害。疾病、意外伤害等事故的发生,给仅有微薄收入的工薪阶层家庭带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在充分考虑已有医保、每月净储蓄的前提下适当购买商业保险,增强家庭应对风险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在缴费方式上工薪阶层适宜选择期缴或消费型保险,减轻缴费压力。其次,在险种选择上,建议首选疾病保险,同时附加住院医疗补贴,弥补医保的不足,防止因病而贫;其次为家庭经济支柱投保定期寿险,让家人安枕无忧;第三,若保费预算仍有剩余,可再投保含有保障伤残等的意外伤害保险,减轻“飞来横祸”给家庭带来的财务压力。

●公务员

按风险偏好选择投资组合

公务员群体收入稳定,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享有公费医疗和良好的政府养老制度,保障措施较全面。从这两方面看,若无特殊的生活追求及意外事故发生,“稳定”是公务员群体生活的主旋律。因此,理财对他们而言就是用专业的分析为生活“锦上添花”。

根据风险偏好选择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公务员群体稳定的生活让他们客观上拥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因此在金融投资领域,与工薪阶层不同,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风险偏好选择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但要防止“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集中投资趋势。如风险偏好投资者可重点投资股票、偏股型基金,搭配低风险理财产品降低风险;稳健型投资者重点投资理财产品,搭配偏股型基金提高综合收益。定期定额的基金投资同样适用这一群体,在每月投资金额上可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最多选择3-4只投资风格各异的基金,分散风险,实现“小钱变大钱”。

投保商业保险弥补政府保障制度的不足。政府保障并不涵盖一切风险,公务员群体可在充分考虑已有福利的基础上,投保商业保险为自己及家人获得完善的保障。如投保附加住院医疗补贴的健康险弥补医保的不足;投保意外伤害险以防范突发事件给家庭带来财务危机;投保少儿教育险为孩子储备教育基金等等。

●民营企业家

税收筹划加上合理配置提高投资回报率

民营企业家是社会群体中先富起来的代表,从他们所拥有的财富看,这一群体中的很多人已经实现了家庭及个人财务的自主和自由,但是这并不表示企业家群体不需要理财规划。从长期看,民营企业家阶层虽然有巨额财富在手,但是其收入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很大。现有财富并不代表能保证自己及家人在漫长的一生中都能安享目前高品质生活,一旦遇到金融风暴,受到投资失败、经营不善或其它法律、道德等因素的影响,很有可能对其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产生重创。因此,这一群体的理财要点在于,通过理财规划平滑一生的现金流,避免大起大落。

通过税务筹划,为企业“节流”成本,增加职工福利。民营企业家可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进行节税规划,如可以利用购买补充商业保险并列入企业税前支出的规定,增加自己及员工福利;可以将自己的一些支出费用化,减少从企业获取的直接货币收入,达到既节税又增加保障的双重目的。

通过科学配置提高投资回报率。民营企业家的客观风险承受能力是三类群体中最高的,能进行股票、基金、黄金、外汇买卖等多种金融产品投资。因此,在投资规划方面,可以根据市场形势和经济环境的阶段性波动组建巨额投资组合,如在专业人事的帮助下,量身定制理财方案并定期进行调整和检查。此外,民营企业家也可以用定期定额投资的方法,提前锁定大笔资金进行专款专用,如用大额基金定投的方式建立孩子的教育金,用年金保险和基金定投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养老储备基金,为晚年生活添彩。

通过保险规划建立充足的保障。与公务员群体相比,许多民营企业家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福利,需要通过商业保险来建立充足的保障。同时因资金实力雄厚,民营企业家在险种和缴费方式的选择上也较工薪阶层多样。如可以在资金富裕时,为自己投保年金险,提前解除收入波动对晚年生活可能带来的不利。投保终身寿险,合理安排财产的传承等等。

重视遗产规划,实现财富传承。虽然我国目前没有开征遗产税,但随着一系列调节国民收入差距和分配措施陆续出台,如何做好遗产分配,实现财富传承也是民营企业家不能回避的问题。遗产规划的方法包括股权转移、人寿保险、信托基金等等,同时还要做好法律安排,以防法律纠纷。

80后建立的三口之家如何规划保险


案例

黄先生夫妇都是80后新生代父母,黄先生28岁,太太26岁,家庭年收入约18万元,现在居住的房子每月需还房贷3000元,两人除社保以外没有其他保障。儿子不到一岁,夫妇二人准备为宝宝从小开始储备教育金,而且他们很重视宝宝的保障,希望准备周全的意外、医疗和重疾保障。

友邦专家“把脉诊断”:黄先生夫妇重视孩子的保障是很多家庭的共同想法,但不能走进只保小孩不保大人的误区,其实先解决父母的风险,才是保证孩子快乐成长的重要保障。黄先生夫妇只有社保,自身保障并不足够,因此为孩子投保时,还要考虑预留充足的预算为自己补充保障。考虑到黄先生需要还房贷,每月养育孩子花费也比较高,一般建议用家庭年收入的10%~15%的预算为全家安排周全保障,其中宝宝的年缴保险费不宜超过三分之一,即为七八千元左右。

母亲的保险规划

职业女性 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全家

生完孩子休完产假回公司继续上班,这是多数女性升格为妈妈的开始,也从此过上极富挑战的多任务处理生活白天忙工作,晚上回家照顾孩子及家人,常常最晚一个才睡下。这或许让有事业心的妈妈们觉得虽辛苦了点,但很充实。

专家表示,“这样的妈妈忙工作,忙孩子,忙家庭,唯独没时间忙自己。这样的忙碌如果没有一张周全的保护网,其实非常危险。比如,长期劳累的健康风险、工作繁忙频繁出差的意外风险随时存在。而一旦这些不幸发生,怎么保证孩子以及家人的生活照旧?尤其是如果妈妈的收入是家庭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因此,建议作为职业女性的妈妈们先从意外险和重疾险入手,虽然保险是买给自己,但受益的却是妈妈们最为牵挂的孩子和整个家庭。

全职妈妈 美好生活有隐忧

不少丈夫收入较高的女性会选择辞职做全职妈妈,虽然优越的家庭条件往往让人感觉不到后顾之忧,不过有保险专业人士表示:“我所遇到的全职妈妈在为丈夫做保障规划上的意识还是挺强的。她们往往很明白现在的美满生活来之不易,而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丈夫是保持这一生活状态的关键。”

但容易忽视的一点是,全职太太将心思全都放在了孩子、丈夫身上,却很少想到自己的养老及健康风险。由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福利保障对失业人员有诸多限制,因此社保所能提供给全职太太的保障微乎其微。

如果说职业女性还有稳定收入可以为自己做些打算,那对于没有收入的全职妈妈来说,几乎毫无自主的经济保障。因此,全职妈妈更要尽早规划养老及健康保障,才能有备无患。

父亲的保险规划

重疾与意外的保障不可忽略

在现代社会的多数家庭中,父亲是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可是再强健的臂弯也难以承受太多责任,一份合适父亲的保险更能减轻压力,让父亲为家庭全力拼搏而无后顾之忧。保险专家表示,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80后父亲,正处在家庭发展期,需要构建意外、重大疾病及身故风险的“金三角”保障,科学的保障体系必须具有与家庭责任相关的保障额度,其中人寿保险额度建议为“10年生活费用+房贷余额”,同时考虑投资类型的保险,以规划自己养老保障,在保障自己养老生活的同时,也为儿女的未来减压。

养老规划未雨绸缪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老年最关注的两大问题,因此养老应该重点规划这两方面的保障。年轻时,由于家庭责任重,应侧重“病有所医”的需求;至经济实力增强后,可加大“老有所养”的比重,结合自身养老金的预期收入及期望,加大商业保险方面的投入。一般来说,保险是越早买越早受益,而且保费相对较低,负担也轻一些。因此,如果经济允许,建议早作规划。此外,很多保险产品都有投保年龄的限制,过了一定年龄就不承保了,因此, 80后父亲们的养老规划年轻时就要开始了。

一般来说,要实现“老有所养”,分红两全保险、万能保险和年金等都是较为合适的选择。保险公司一般都会设计多种缴费期的产品,让客户可根据自身收入情况来选择。比如中小企业主,其收入较高但缺乏稳定性,则建议可选择缴费期短、期缴金额较高的产品;而针对工薪族客户,其收入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可选择缴费期长、期缴金额较低的产品。实现“病有所医”可以通过购买重大疾病保险实现,尤其是带有长期护理金保障的产品更为适合。此外,需要提醒的是,市民在选定了主险后,勿忘附加豁免保费保障,投保人一旦丧失缴费能力,保险公司会承担余下的保费,让主险持续有效,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专家提醒,对于上了年纪的爸爸,如果年轻时已投保了重疾险和养老险等,这时的缴费年限已剩不多,马上可以领取了;如果年轻时没有购买重疾险和养老险产品,这时也不提倡子女为其购买,因为大多数保险产品都对投保人年龄有限制,年龄越大,所要缴纳的保费越高,这个年龄段买保险可能出现缴纳的保费比领取的保险金都要高的“倒挂”现象。

子女的保险规划

优先考虑意外、医疗及重大疾病险

为孩子和家庭的未来及早做好准备,有一种理财工具我们一定不能忽略,那就是“保险”。保险的风险转移功能,不但可以帮助规划孩子的教育金储备,还可以在某些不幸发生的时候,让沉重的医疗费不再成为负担,让家庭的财富不轻易流失,让孩子与家庭拥有光彩夺目的明天。友邦保险专家建议为孩子购买保险时应先考虑意外险、医疗险、重大疾病险等保障型保险,在此基础之上,再考虑购买教育类保险。

保障型少儿险主要为孩子提供意外保障和解决医疗问题,此类险种的优势是缴纳不多的保费,却能获取较高额的保障。选择保障型的少儿保险可以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保障。通过保险,虽然不能避免疾病和意外的发生,但是能有效地转移风险,保障家庭生活安定。

及早规划教育金 守护儿女成长

另外,现在教育支出的持续高涨让很多父母心急如焚,及早为孩子做好规划安排,提前筹备教育费用更显得必要。教育类少儿险主要是为子女准备教育金,依据子女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不同的成长阶段,提供保险给付或创业、结婚基金。此类保险针对少年儿童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提供相应的生存保险金,比如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几个时期的教育基金、参加工作以后的创业基金、婚嫁基金等,使孩子在人生的各个特定阶段都可储备一笔基金,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通过购买教育类保险的形式,只要按期交纳相应的保费,就可以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领取教育金,解决孩子未来上学的学费问题。

以购买保险的形式来为子女筹措教育费用,每月按时缴费,可以达到强制储备的目的。一旦父母发生意外,如果购买了“可保费豁免”的保险产品,孩子不仅免交保费,而且保险合同继续有效,让父母对孩子的爱可以延续。

保险知识,如何安排新三口之家的保险规划


保险作为规避家庭风险和规划家庭财务最科学有效的方法之一,已被越来越多的家庭认可和接受。特别是对于那些刚有宝宝的新三口之家来说,家庭的实际财务状况和所面临的风险不匹配,通过拥有保险来协调是非常必要的。

案例

李先生和李太太都是31岁,女儿1岁,身体健康。家庭收入:先生20万/年(税后),太太8万/年(税后)。现在日常支出概3.5千/月,1年后宝宝上幼托大概1千/月,房贷2千/月,尚需还款15年。现有理财方式:存款5万;基金1.6万(投入2万);股票2.2万(投入5万);房产1套概100万(自住)。双方父母健在(支出1万/年)。太太有社保,无其他商业保险。先生无社保,有单位办的商业保险:急诊和住院的费用100%报销,无自负额,无封顶;重大疾病保障10万;人身意外伤害保障20万和疾病身故保障10万。忧心:一旦遭遇意外,房贷的还款问题、女儿的健康成长问题、双方父母的医疗养老问题以及爱人未来的财务压力问题等。需求分析如下:

财务状况和潜在风险

夫妻二人的工作收入基本稳定,且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二人的收入是家庭经济的全部来源。由于要弥补早些年较大开支(结婚、买房等)所形成的财务赤字,因此,虽然有较高的经济收入,但是尚无较多的家庭盈余。

家庭逐渐形成多元化的理财方式。为了使家庭资产保值增值,李先生夫妇愿意尝试激进型的投资理财方式,如股票、基金等。女儿的降临,在带来欢乐和幸福的同时,也意味着较高的日常开支以及未来巨额的教育金、婚嫁金等费用储备。而且,李先生的家庭还存在房贷开支以及赡养双方父母的费用。

此外,生活环境的污染、饮食质量的下降、工作压力的加剧和社会环境的不稳定,都使得一家人的健康风险和意外风险加大。

笔者认为,李先生夫妇作为家庭经济支柱最理想的保险组合应该是:意外保险+健康保险+定期寿险+养老保险。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意外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是应该办的保险。

意外保险可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和环境进行选择。对于频繁出差的管理人士,先要考虑的是特定的交通意外险;对于喜欢旅游的人,要考虑的则是旅游意外险;对于工作匆忙的上班族,重要的就是涵盖一切意外责任的意外伤害综合保险。不管办哪种意外保险,都要涵盖意外医疗和住院责任。

重大疾病保险有返还型、消费型和附加型等等。没有最好的保险,只有最适合的保险,重大疾病保险也是如此。我们选择重疾产品时,不能笼统地追求疾病种类的数量。据保险公司2007年12月份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重疾险理赔96.5%,集中在十种重大疾病,癌症理赔率占84.4%。因此,有些涵盖30种重大疾病的保险,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保障,反而会让我们增加不必要的开支。

重大疾病保险,可办长期或终身型的。李先生夫妇年轻、身体健康,只需较少的费用就能获得长期高额的保障。二人有足够的缴费能力,可以通过现在稳定的高收入规划未来,从而避免年老时持续交费的压力。

当然,消费型重疾险也有它的优势。对于一些收入较低却需要较高的健康保障的人来说,消费型健康险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理性分析客观判断

定期寿险客观上能起到延伸家庭经济支柱的经济生命的作用,是照顾爱人、子女和父母的好工具。它最大的特点是用较低的费用就能博得较高的人身风险保障。

30岁年龄段的人,应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逐步规划养老保险。毕竟老年生活要占超过我们1/4生命周期的时间,养老费用确实是一笔巨额的开支。

笔者不主张办专门的养老保险,因为这种养老险一般不会有较高的人身保障且利率固定不变。通过投分红型年金保险、万能险或投联险可以在规划养老的同时也达到增加自己人身保障额度的目的。然而,需要提醒您,投联险是有风险的。建议经济收入一般、心理风险承受能力较弱、风险型理财方式偏多和私营企业主之类的家庭忌办或慎办投联险。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家庭中,先生的保障额度不应低于家庭年支出(涵盖日常开支、房贷车贷、子女教育和赡养父母的费用)的20倍。太太的保障额度也应达到家庭年支出的15倍左右。这样设计的理由是,无论家庭在20年以内遭遇何种的风险,都能确保家庭的经济不会因个人的变故而遭遇经济上的窘迫或断流。

建议夫妻二人的定期寿险最低规划20年以上期限。这样设计的理由是,即便20年后家庭经济支柱的定期寿险期限已满,现在尚未成年的孩子到那时也已长大成人且能独立的生活。

宝宝的保险应该以意外保障和健康保障为重点,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决定是否办教育金保险。教育费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笔巨额开支,需要系统的规划。教育金保险的强制储蓄和投资理财功能也仅仅是专款专用。需要提醒的是,给孩子办保险的寿险保障总额没必要超过10万元(国家保监会明文规定,未成年人寿险保障额以10万元为限,超过部分无效)。

根据上文的需求分析,具体设计如下:

虽有一部分存款和股票,但可忽略不计,把家庭年收入的15%以内的资金用于保险费用开支,来对家庭作个全面的风险规避和财务规划。

李先生的寿险保障总额度设计为家庭年支出的20倍,即180万,费用在2万以内。涵盖意外保障90万、重疾保障最少30万、定期寿险40万、养老保障20万;组合以住院津贴保险100元/天和意外医疗6万/年。

李太太的寿险保障总额度设计为家庭年支出的15倍左右,即120万,费用在1.5万以内。涵盖意外保障50万;重疾保障30万、定期寿险20万、养老保障20万;组合以住院津贴保险100元/天和意外医疗3万/年。

女儿以健康保障为主,费用在5千左右。涵盖重大疾病保障10万、住院医疗1万/年和意外门急诊4千/年,同时,还有一部分教育金储备。

这样设计可以确保李先生夫妇今后无后顾之忧地全身心打理各自的事业,最终拥有他们想要的温馨幸福生活。

意外风险、疾病风险、养老风险和财务风险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生存风险。我们规避和转移前两个风险,是因为风险的无法预测;我们关注和规划后两个风险,是为了规划未来,享受生活。

大学生,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


大学生失业是我国最近几年才产生的现象,我国也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治理大学生失业,关于能否在我国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从我国国情来看,我国是可以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的失业保险是运用大数法则集中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分散失业这一劳动风险,使暂时处于失业状态的劳动者生活获得基本保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安全制度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的不利因素根据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劳动保障局认为大学生从未参加过失业保险,是不能享受由失业保险基金提供的失业保险的因为根据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有关规定,只有参加失业保险四年以上的人员,在其失业后方能享受一个月的失业保险,以后每多参加一年,增加两个月的享受期限失业保险是劳动者在工作期间购买的,但是大学毕业生以前的身份一直是学生,没有购买失业保险,主管部门没有权力动用全体参保人的社保统筹基金解决这部分大学生的问题因此,需要大学生在入读大学期间就开始购买失业保险大学毕业生失业了,他们面临着生活困境,拿到失业证实又符合低保条件的大学生提出低保申请,经居委会调查,最后再去民政局公示,这些申请程序很繁杂,有些毕业生即使非凡需要这些钱也感觉很没面子,所以宁可不要为了让失业大学生过了面子这道坎,我们不妨改变失业救济金的名字为就业扶助金我国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切实可行大学生就业每年都是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来自重庆的吴江林代表含着眼泪提出建议,有财政拨款帮大学生购买失业保险交纳失业保障金,毕业后不能就业的大学生可以到劳动就业机构进行失业登记,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失业大学生的家庭和想创业或自学手艺的失业大学生希望政府可以让失业的大学生领取失业保险,希望政府能逐步将他们纳入失业保险的保障范围,或许他们不能完全享受通常意义上的失业保险,但是他们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基金给予的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的就业促进职能中组部中宣部中编办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国务院扶贫办团中心等十四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各地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离校后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工作离校后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到各类人才和职业中介机构登记求职,政府举办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应提供职业介绍服务有就业愿望的应届毕业生9月1日后仍未就业的,可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城市或县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劳动保障部门和人事部门应提供专门的就业服务,组织其参加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高校毕业生因短期无法就业或就业后生活仍有困难的,民政部门要及时按照有关规定为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临时救助《通知》明确把大学生纳入到了失业保险范围内,没有缴纳失业保险金的大学生,之所以毕业后能享受失业保险,是与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成果紧密相关的,在国有企业改革遗留的历史问题逐步缓解,失业保险基金有所盈余,因此才能在整体经济持续发展财政余力增强的情况下惠及更多的就业困难群体我国大学生失业保险的试行模式我国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具体模式可以为: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障治理体系,采取财政拨款,政府在大学生进校时,帮大学生购买失业保险,同时也鼓励大学生的家庭出小部分资金,一起购买大学生失业保险,毕业后不能就业的大学生,可到劳动就业机构进行失业登记,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在我国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是可行的,但是我们要秉着治病救人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失业保险的就业促进功能,国家为大学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只是为了缓解大学生一时的压力,更多的是鼓励大学生参加政府机构提供的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以及一定的工作见习服务,增强大学生自己的工作能力,促进大学生早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女性投保三步走 三阶段保险规划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女性面临着家庭与事业双重压力,在养老、家庭、身体健康等方面都要面对越来越多的担忧和风险,既要面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挑战,又要为实现理想而打拼,这一切都需要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作保障。因此,女性投保成了一个时尚话题,而这个过程也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女性对保险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现在的社会,女性在职场能够获得的与男性平等的工作机会就越来越多,相应地,经济上的独立性也开始越来越强了,而在保险购买上却是与男性有着极大的反差,原因是男性属于冒险型,而女性对未来充满焦虑和不安,所以女性保险应及早规划好。

中国是一个夫权社会,决定了男人的属性是社会,而女性的属性是家庭。通常来说,女性没有家就没有世界,如果失去了家庭可能意味着失去了一切。如果家庭中女主人的健康出了问题,男主人往往可以解决财务上的问题,但谈到身体力行的照顾就不那么容易了。

比如很少看到一个丈夫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但反过来,妻子照顾丈夫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女性一定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未婚女性,如果把青春和健康完全寄托到另外一个人身上,这无异于拿人生去押注,风险可想而知。所以为了让家庭稳定,聪明的女性会让自己在婚姻里留有余地。

所谓留有余地,就是要有自我爱护意识,在遇到意外或健康风险的时候,假如能够得到配偶的照顾,那是幸运女神的眷顾,但通常情况下,女性的健康危机往往伴随着情感的危机。这时女性如果有一份意外或健康保险,她就至少可以得到基本的人身保障,也会心有所安 。

女性不仅可以用保险来管理自己的健康和家庭,还可以管理财富。

专家认为,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工具,有着转嫁风险的作用,可以把这些不确定的损失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让我们可以更安心地放手去搏。女性则可通过三个阶段购买不同的保险产品。

阶段1:单身

对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女生而言,收入较少,可以投保纯消费型的意外险、重疾险产品。意外险提供的是最基础的保障,而且价格也低,一两百就能有较高的保额。主要是针对意外伤害导致的身故、残疾这类不可逆转的重大损失,向受害人及其家庭提供一笔资金,供后事安排或失去劳动能力后的生活安排。

专家认为,重大疾病由于治愈通常需要较高额度的医疗费用,常常使病患家庭因病返贫,甚至由于无力筹集治疗费用而延误就医。重疾险可以在重疾确诊后第一时间提供治疗费用,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也有利于尽早治疗。在重疾年轻化的背景下,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险种。

一般疾病医疗费方面有社保的话,基本够用,等稍有积蓄了再考虑加高保障。

阶段2:初为人母

同男性相比,女性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生理阶段:妊娠。

一般意外险和疾病保险对生育都是免责的,所以怀孕的女生在上述保险的基础上还可以考虑针对妊娠意外的生育保险, 对自己和宝宝都有保障。另外,由于女性身体构造比较特殊,婚后的女性妇科重大疾病的发病率极大增加,可以在这方面加强投保。通常,我们所说的女性保险,就是针对生育和特定妇科疾病的保险。

30~45岁的女性,除了意外和重疾保障,还可以开始计划理财型保险。优保网产品专家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女性,通常已为人母,开始要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虽然现在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但是幼儿园、大学的教育费用仍然居高不下。母亲们也总希望孩子能不落人后,课外辅导帮助孩子扩展视野,学习新技能,这也不是一笔小额支出。

教育金保险同储蓄相比,除了积累教育费用的作用,还有保费免除功能,万一家长丧失劳动能力,不能再进行教育金积累,保险可以免除未支付的保费,同时保证孩子在保单规定的时间领取约定的额度作为教育费用。

阶段3:退休女性

养老保险则是规划老年生活重要的一环,充足的养老金能够保证我们在退休后的生活品质。社会养老保险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仅能满足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保障,遑论旅游等休闲活动。

50岁左右可以考虑投保健康护理保险。空巢老人已经不是新闻了,根据统计女性的预期寿命较男性长3~7岁,加上婚姻习惯中男性平均比女性大2~5岁,夫妻双方的生存年龄将相差10岁左右。优保网产品专家认为,大多数女性在晚年时,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需要依靠自己照顾自己。万一不幸发生意外或疾病导致不能自理时,这项保险可以提供护理保险金供护理费用的支出。

分阶段规划保险,可以帮助女性从年轻到年迈都从容优雅。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女性平均寿命通常比男性要长,她们在老年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未富先老并不可怕,未富先懒才是大忌,我们在年轻时便应提前做好保险规划。

保险知识,三口之家做保险规划 避免三大误区


一个现代城市的标准家庭,一般由夫妻两人和一个小孩组成。当然,这样的三口之家一般还会外延至夫妻双方的父母。比如,张先生35岁左右,其太太32岁左右,有一小孩4岁左右,家庭年收入在20万~25万元,有自住房一套,每月还款4000元,除日常开销外,每月小孩教育费1500元,给双方父母总计3000元赡养费。

像这样的家庭应该如何做好保险理财规划,合理“避险”,从而为家庭理财金字塔打好基石呢?

国泰人寿保险专家王彬彬表示:“实务操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家庭在作保险理财规划时经常会出现不少误区。”

误区一:要买保险先给孩子买。其实一个家庭中,最需要保障的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也就是小孩的父母。因此,对于有小孩的家庭,应该首先为夫妻两人购买充足的保障,然后再为孩子准备教育金等,是更加明智的做法。

误区二:给父母买养老保险,自己还早。其实年龄在五六十岁的选择很少而且保费很贵,当很多人问明白养老保险保费后,多数会放弃给父母购买。可见,养老保险越早准备越轻松,30岁开始准备养老金,退休时顾虑少很多。

误区三:以后买会更好。很多白领在咨询保险理财规划时认真、详细、够专业,因其对外界信息的掌握,经常会说国内保险还在起步阶段,产品选择少,以后买会更好。其实保险与其他商品相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特别是寿险和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很多寿险产品会越贵。不妨先购买一些符合需求的,当有新的保险理财产品再购买或进行一些规划转换。

解决了以上几个误区,我们根据该三口之家作一个全面的保险理财规划:

夫妇两人是家庭中的主要经济来源,房贷、小孩教育费、父母赡养费都需要夫妇两人来供给。所谓支柱不能倒,上老下小全靠支柱撑着,故第一考虑两人的人身保障,包括意外事故造成的伤残。保障额度根据两人收入比例作适当的分配,收入比例高的保障高,一般为年收入的10~15倍。

作为家庭支柱,第二要考虑的是自身的健康问题,工作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中年罹患重大疾病的概率不断攀升。虽然有社会医疗保险,但医疗费用的逐年涨幅及社保“保而不包”的原则,家庭顶梁柱不得不为自身健康规划保障。额度按现行医疗费用及自身的品质追求去定,上述家庭建议夫妇两人各规划15万~20万。

第三,根据家庭的需求倾向及可支配收入的情况,考虑自身养老及孩子的教育金。当然这一部分不仅可通过保险规划这一渠道去达成,还可以选择其他,比如基金投资等,但建议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特别经历了2008年至今的金融海啸,很多家庭会认识到这一问题,投资一些分红两全、年金、教育金保险产品可说是较为稳妥的选择。至于额度,需根据家庭的风险偏好、可投资资金等去决定。

整体来说,一份专业的保险理财规划,必须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为之构建好理财金字塔扎实的基础工程,使其上层投资得以更好地进行。而保险理财规划的年度预算一般为家庭年可支配收入的15%左右。

保险知识汇总,养老规划须要知道的三大问题


鸟儿尚知未雨绸缪,人类更是深明其理。人生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理财需求和理财目标,而养老规划是人生理财规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理财规划中排在首位,是每个人都要面对和必须考虑的事情。退休后能够过富裕、有尊严的生活,无忧无虑的享受晚年的金色时光,需要未雨绸缪,尽早开始养老规划。

开始养老规划前的三个问题

与其他阶段性的理财需求不同,养老规划是一个长期规划,越早开始越好,即使开始规划的时间晚了,也总比等到退休才考虑养老问题要强的多。在开始规划前,不妨先问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将有助于进行合理的养老规划。

1、准备活到多少岁?人人都希望长寿,做养老规划时,不妨将寿命预计久些,假定100岁。

2、享受多少年的退休生活?这取决于你想什么时候退休,很多人希望早日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无须工作还有足够的收入,尽情投入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假定50岁退休,用100-50=50年,数字很诱人,然而这个数字越大,你要承担的退休成本就越多。

3、退休以后享受什么样的生活?退休后应酬费、服装费和交通费等项目会减少,而医疗费会相应增多,如果想在退休后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准,这个数字还是蛮大的。假定包括生活成本、医疗费用等等再内,每月的生活成本约为5000元,则每年平均需要6万元。当然,如果你想有更多的旅行、满足更多的爱好,这个数字会更多。

让我们简单算一下未来50年的退休生活需要多少钱:即50×6=300万元。如果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这个数字会更多。假定每年3%的通货膨胀率,24年后通胀将把你的300万吞掉一半,最终的实际购买力将只有150万元。问问自己以上三个问题,算一下退休后需要多少钱很有必要。

养老规划的工具选择

传统的养老理财工具有银行存款和社会养老保险等等。银行存款难以抵抗通货膨胀的侵蚀,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较低,只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保障程度较弱,仅仅依靠上述工具养老往往会捉襟见肘。过去的一些养老经验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养老需要。

随着金融产品的创新和丰富,养老规划可以选择更多的理财工具。适合养老理财的常用工具还有: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投资和商业养老保险等等。

其中,股票和债券的长期投资收益能够抵御通货膨胀对财富的侵蚀,以美国为例,上世纪一百年间,美国的年平均通货膨胀率为3.2%,股票和债券投资的年平均收益率达到了10.1%和4.8%。多年以来,全球的投资者喜欢从股市和债市中获取长期回报,持续了一代又一代。然而,个人投资者在进行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专业性不足和时间精力有限等因素,与机构投资者相比往往不具备优势。

基金投资的风险收益视品种而定,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市场基金等等,风险收益各异,可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不同类型的基金品种,采取一次性投资或定期定额的方式投资。基金的专业化管理可以帮助个人投资者从大量的投资细节中解脱出来,轻松享受财富增值的乐趣。

商业养老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有益补充,品种较多,缴费水平比社会养老保险高,相应保障水平也高。风险收益水平较低,流动性一般,退保成本较高。个人在选择商业养老保险时,可以结合自身需要的保障程度灵活选择,重视产品的保障的功能,不要太关注某些产品附加的分红功能。

此外,适合养老理财的品种还有黄金投资、房产投资和收藏品投资等等,依据个人对上述品种的熟悉程度、经济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而定,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养老规划的三个建议

1、结合自身需求,参考专业建议

养老规划首先需要结合自身的需求,自身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养老规划由于周期长、可选择品种多、影响因素多,建议多征求专业建议。个人可以通过银行、保险、基金和证券公司等专业机构都可以了解更多理财信息和理财建议,也可以向独立的理财顾问机构征求理财建议。随着理财市场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机构在提供的理财建议和理财服务时,已经由原先的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过渡。结合自身需求,参考专业建议,可以使养老规划更合理、更科学。

2、兼顾长期收益和流动性需要

养老规划是一项长期的理财规划,理财工具选择上要重视长期收益。股票或股票型基金等都在获取长期收益方面都具备优势,年轻时对上述品种的投资比例可以相对高一些。随着年龄的增加,风险承受能力的减弱,可以逐步增加对债券或债券型基金等品种的投资比例;同时需要兼顾流动性的需要,以货币市场基金或活期存款的方式保证流动性,至少保证手头有预留3-6个月支出的应急资金,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增加预留应急资金(如1-2年),提高养老资产的流动性。

3、商业保险必不可少

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基金投资等养老规划的常用工具在长期回报方面都具备优势,而在保险保障方面,商业保险是其他养老理财品种所不能替代的,同时也是社会养老保险的有益补充。商业养老保险操作相对规范安全,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情况灵活选择;同时建议增加重大疾病险、医疗险和意外险等保险品种组合,以提高应对大病或意外事故的风险承受能力,为晚年生活加强保障。

尽早开始养老规划吧,未雨绸缪,结合自身需求,参考专业建议,兼顾长期收益和流动性需要,组合搭配养老理财品种,将有助于退休后过实现一个富裕、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尽享晚年生活的金色时光。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33103.html

上一篇:出国保险支招 玩转欧洲游

下一篇:定期寿险是什么?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