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三角”不靠谱 地震记住伏地、遮挡、手抓牢

2020-12-17
保险三年规划

“生命三角求生法”是目前流传最广泛的地震求生法,但是,在地震发生时,人们无法预先知道地震的方式、倒塌发生的方向,也就无法知道什么地方会有所谓的三角“求生空间”,也就是说,“生命三角”的说法并不靠谱。地震最危险的伤害因素并非轰然塌下的屋顶,而是四处乱飞的家什和碎玻璃。“伏地、遮挡、手抓牢”的地震口诀正是针对这个。这个口诀教导大家,在地震来临时要赶紧钻到桌子下边或用靠垫捂住最脆弱的头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动的准备。

“生命三角”不靠谱

地质学家和抗震工程学家告诉我们,房屋受到地震波袭击时,可能发生各个方向上的平晃。坍塌也分成房顶平塌、墙体外倒、墙体内倒和房顶M形向下弯折几种。所以,尽管观察地震造成的废墟,我们可以发现在一些位置上确实存在类似的“三角空间”。不过,在地震发生时,人们无法预先知道地震的方式、倒塌发生的方向,也就无法知道什么地方会有所谓的三角“求生空间”。

强调“生命三角”可能带来的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原本你指望用来支撑“三角”的支撑物很快就倒下了。在一次日本利用振动台进行的地震模拟实验中,佩特博士就看到一台巨大的冰箱划过整间房屋,在翻了几个跟斗之后将实验中的“儿童”挤扁。同样,你或许从网上看到地震过后汽车旁形成“生命三角”的照片,也许觉得沉重的汽车会一直呆在原地。可实际上,汽车在地震中很容易被掀起来甚至翻倒,但你头上却未必有危险的高架路面。

地震记住伏地、遮挡、手抓牢

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告诫人们,地震时要赶紧钻到桌子下边或用靠垫捂住最脆弱的头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动的心理准备,美国地震局和红十字会将之归纳为避震口诀:伏地、遮挡、手抓牢。这个口诀教导大家,在地震来临时要赶紧钻到桌子下边或用靠垫捂住最脆弱的头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动的准备。Lopes博士反复强调,加州对地震生还者所作的综合统计显示,地震中伤人最多并非倒塌的屋顶,却是四处乱飞的家什和碎玻璃,地震口诀正是针对此项。

值得一提的是,库普在宣传其“生命三角救生法”时,指责“伏地、遮挡、手抓牢”的口诀是“杀人的方法”。他的观点建立在极端设定的基础上:1、在地震中房屋必定倒塌;2、房屋的倒塌必定导致里面的家具完全被砸碎。不过,不是每栋建筑都会在地震中倒塌,也不是每一场造成伤亡的地震都会导致房屋的严重倒塌。但几乎所有会造成人员伤亡的地震中,都肯定会出现家什、碎玻璃乱飞的情况。它们带来的伤害常常是致命的。

即便是发生了房屋倒塌这样的严重情况,“伏地、遮挡、手抓牢”同样是有意义的。地震救援专家发现即使房屋倒塌了,桌子之类的家具也常常能为人们提供保护。而随抗震减灾工作的开展,“中国近年修建的七层以下居民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的砖混结构,更高的则采取框架结构,也是现浇的,这些房屋的屋顶不会掉下来。”“伏地、遮挡、手抓牢”口决在这种情况下会更加有效。

相关链接:

中国的房顶不会塌

房子塌下来时是不是该赌一把“生命三角”?Petal博士说,10年前土耳其地震有3%的房顶整个拍下来,一般按照标准兴建的房子在大多数地震中也不会塌,不能为了提防小概率事件而将人们置于另一种更大的风险之中。不管"伏地、遮挡、手抓牢"还是其它种种抗震掩护对策,防的都是屋里四处乱飞的物件。”土耳其的房顶巨大多数不会塌,中国建筑的房顶会不会塌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四川退休市政工程人员说:“中国近年修建的七层以下居民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的砖混结构,更高的则采取框架结构,也是现浇的,这些房屋的屋顶不会掉下来。”

如何安全渡过地震bx010.cOm

当地震还在持续时,将你的活动范围限制在周围某个安全地点几步以内;在晃动停止、确认安全后再离开室内。

如果地震时你在室内:蹲下,寻找掩护,抓牢 ——利用写字台、桌子或者长凳下的空间,或者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双手抓牢固定物体。如果附近没有写字台或桌子,用双臂护住头部、脸部,蹲伏在房间的角落。远离玻璃制品、建筑物外墙、门窗、以及其他可能坠落的物体,例如灯具和家具。

如果地震发生时你在床上:请待在那里不要动。抓紧枕头保护住你的头部。如果你上方有可能坠落的重型灯具,请转移至最近的安全地带。在晃动停止并确认户外安全后,方可离开房间。地震中的大多数伤亡,是在人们进出建筑物时被坠物击中造成的。要意识到可能会断电,火警以及自动喷淋装置可能会启动。切勿使用电梯逃生。

如果你被困在废墟下:不要点火柴。不要向周围移动,避免扬起灰尘。用手帕或布遮住口部。敲击管道或墙壁以便让救援人员发现你。可能的话,请使用哨子。在其他方式不奏效的情况下再选择呼喊——因为喊叫可能使人吸入大量有害灰尘。

精选阅读

保险知识,投保谨记保障三角原理


吴先生是一位经营建筑材料生意的私企老板,两年前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投保了某保险公司保额30万元的两全保险,不仅有30万元的身故保障,而且在60岁后还可以按年度领年金,作为养老金。有了30万元的寿险保障,吴先生对后来有意给他安排保规划的保险营销员都拒之门外,在他眼里,30万元的额度已经足够了。

但不幸的事发生了,不久前,吴先生在一次外出洽谈生意的途中,意外遭遇车祸,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由于腰椎严重受损,致使下半身瘫痪。当吴先生向保险公司理赔时,却被告知,他当初投保的30万元寿险,只保身故,并不保残疾,因此,不能获得保险赔偿,吴先生对此懊恼不已。

保险为何在关键时候却“失灵”了呢?是吴先生“买错了保险”吗?显然不是。只是吴先生在进行保险规划时,忽略了“全面保障”的概念,致使自己的保险计划存在“漏洞”:30万元的寿险只防范了身故保障,却对意外残疾、医疗以及重大疾病等人身风险“无能为力”。

友邦保险专家提醒,在选择保险时,“买什么”比“买多少”更重要,因此,必须确立“全面保障,稳健理财”的概念。保险就是要保障人身最基本的三大类风险:身故、意外伤害和疾病。对应的保险分别是人寿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全面保障,稳健理财”的“金三角”。

找熟人买保险靠不靠谱?要注意哪些方面?


保险界有一条默认的售卖顺序:第一张保单卖给自己,第二张保单卖给家人,第三张保单卖熟人。那么,到底找熟人买保险靠谱吗?要注意什么?

同样是买东西,大家更愿意选择熟人,因为熟人知根知底,有处可寻,所以信任成本更低,熟人坑骗熟人的概率也更低。而保险是隐形商品,需要极高的信任度做支撑,很多人买卖保险也都选择先从身边的熟人“下手”。

但李女士就因为相信熟人,被“骗了”。起因是3年前,她跟前同事购买的一份保险。2016年7月份,经过前同事几番游说:这保险很好,理赔金15万,65岁之前出事的话赔钱,没出任何事儿的话,65岁退还所有本金,还可以领收益,利息比银行高两倍。

一向节俭的李女士心动了,想着自己出事就不用给家人添负担了,不出事的话,还能有那么高的收益,自己的养老钱也有着落了,而且这位前同事平时和自己关系不错,她应该蛮可靠的。

思索再三后,李女士决定购买了这份万能险,年交保费9800,交10年。今年4月份,李女士加入了一个保险群,让大家帮忙分析一下她三年前买的那份保险。大家给她解释说:万能险的本质是寿险,在身故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理赔。

了解真相的李女士傻眼了,觉得自己被这位同事骗了,找到这位前同事,同事告诉她:我当时清楚地告诉了你这些情况,保险合同上白纸黑纸写得清清楚楚。

李女士提出想退保,咨询后才知道交了近三万的保费,现在只能退几千块钱,继续交的话,损失更大,李女士不知道如何是好。

子玉和李女士有同样的苦恼,她也在退保还是继续交保费这事儿上犹豫不决,但坑她的是亲舅妈。

子玉的舅妈初中文化程度,一直在老家的小工厂打工,2011年嫌工资收入低,被朋友推荐进了一家内资保险公司,收入还凑合。舅妈刚干保险时就给家人们推荐买保险,子玉那时候还没毕业,自然不是舅妈重点推荐的对象。 2015年,子玉刚毕业两年,自己有了经济能力,顺其自然的成为了舅妈的客户。当时舅妈就简单的给她介绍说那款产品最划算,种类齐全,很多都能报销。子玉考虑到:自家亲人推荐的肯定是最实惠的,就一股脑儿签单了。年交保费6000多,她听舅妈说:得了大病可以赔付16万。

当时听到保费时,子玉的爸爸还在她跟前念叨过几句:得场大病的话,现在16万根本起不来了啥作用吧。。。。。不过子玉没当回事儿,想着多少也算是份保障,每年固定扣费就好。刚买之后,她还劝身边的好友也买这款“保费不算太贵,而且啥都赔,”的保险,她甚至觉得买完保险后自己踏实多了,有了基本的依靠。

最近,身边一位做保险的朋友跟她聊了聊,聊过之后,她才发现自己的保险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是保费不便宜,但保额太低;二是理赔范围十分有限,并不是舅妈口中说的“很多都能报”。

这位朋友研究生毕业,是一名注册会计师,她是最近转行做了保险。聊过之后,子玉才明白专业的保险代理人是怎样的,朋友并没有像舅妈那样直接介绍保险产品,而是重新让她认识了保险,并传递给她:先确定保额,再确定保费的理念。

朋友先带着她一起算了一笔账,替她梳理了一下自己家家庭财务重担,以及生一场重疾需要的治疗费和后期的康复费用至少是50万。再加上她自己亲人最近刚得了一场大病,花费巨大,这事儿让子玉本身就对重疾充满了恐惧,再看到自家一个个巨额缺口,子玉一下子慌了神。

四年前,她单身,工资足以让自己过小资的生活,6000多的保费对她而言,也不是什么大的负担,再加上背后还有父母可依靠,对未知的不测没有太大的恐惧。

2018年,她结婚了,小两口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月薪2万左右,刚买了北京郊区的房子,有80万的贷款分10年还,两人还有每月4000块的租金要负担,资金一下子变得很紧张。

当朋友给她算完一场重疾的费用和自己现在承受的重担之后,她更意识到现在出现任何问题,他们小两口都无法承担。以前购买的保险,已经交了4年的钱,退保的话,只能返还1000多的现金价值,继续交吧,保费也不低,一旦真出现变故的话,16万的保额也只是杯水车薪。而现在自己更是无力再额外购买一份更合理的、高保额的保险。

这样的纠结持续了一个多月,子玉仍然无法抉择到底是退保还是继续交下去。她在心里假设了数百次:当时要是再坚定一点儿,没买的话,现在就可以踏踏实实的选择更专业的保险代理人了。

但她也明白:不是舅妈有意要坑她,只是文化水平和专业度低,限制了舅妈,不能给出更合理的规划。她现在没法指责舅妈,舅妈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而这一切的后果,只能由子玉自己来承担。

和李女士和子玉不同的是,三十五岁的小琪,因为一份保险,好朋友成了她人生中的大恩人。

这事儿还得从三年前说起,小琪毕业于985名校的好友佳艺,突然辞职加入了一家中外合资的保险公司。佳艺刚干保险,就约小琪聊保险,小琪保险观念不强,她听了佳艺的分享之后,对保险有了全新的认识,但了解归了解,她觉得和老公两人的收入足够应付小病小灾,平时热爱运动,身体健康,每年单位还有体检,自己应该不会得大病。

所以刚开始佳艺找她谈的时候,小琪婉言谢绝了,但佳艺并没有放弃,每次约饭时,都要跟她谈这件事,小琪备不住好友三番五次的游说,最终抱着支持老友事业的想法买了一份保险。

购买得过程,也让小琪对一向大大咧咧得佳艺有了新的认识,她没有直接推荐保险产品,而是根据小琪家的情况,确定了基本得保额,再根据她得收入水平,最终确定了年交保费7000元,重疾保额40万,意外30万,寿险6万,另外再加了一款年交保费600多的消费型医疗保险。

在这期间,还有一个小的插曲,佳艺给小琪分享的过程中,讲过一个原则,如果实在经济有限的情况下,一般给家庭支柱先配备。小琪当时和老公收入相当,女儿3岁,两人也时常会小吵小闹,她想着实在不行就给老公买吧,她掏钱。但佳艺私下偷偷的劝她:如果条件允许得话,给两人都配备上,实在保费有限的话,你们两口子关系并不是特别好,先给自己做好保障。

纠结再三,小琪还是听了好友的建议,投保人是丈夫,被保人选择了自己,她甚至一度对老公充满了愧疚感。今年前半年,小琪左胸偶尔会疼痛,摸到有小肿块,当时同事听说后,宽慰她说是小结节,没有啥影响,大多数女性都会有这种情况。小琪也就没当回事儿,三个月前,疼痛频率变多,去医院检查后,最终确诊是乳腺癌中期,医生建议切除左胸。

老公一家听说小琪得了癌症,婆婆怕拖累自己的儿子,要求两人离婚,老公听了婆婆的话,提出了离婚,小琪的世界崩塌了,办完离婚手续,她奔波在医院的路上,陪在她身边的是自己年迈的父母。不过让她对生活重拾希望的是:一家人承担着巨大的心理悲痛,但并没有为医疗费操心。在病情确证后,佳艺帮她顺利的办了理赔,一次性赔付了40万,另外,其他治疗花费,拿着费用发票,一大半高额的进口用药,都由百万医疗做了报销。

小琪在治疗的空隙,还和前夫打了一场官司,官司的起因是那笔40万的保险理赔金。前夫认为保费是他们共同的工资交的,看病花费的钱由百万医疗报销了,而这部分理赔金应该一人一半儿。官司是好友佳艺陪着一起打的,因为保险的被保险人是小琪,从保险金获取条件的角度,保险受益人分为身故受益人和生存受益人两种,生存受益人一般是被保险人本人,身故受益人则分为法定受益人和指定受益人。而小琪在世,40万理赔金自然属于她本人,小琪胜诉。

一场大病,让小琪深刻体会到了好友对她说的那句“人性经不起考验”,她体会到了人的残忍,也感受到了世间最大的温暖。 是那份“人情保单”和极高专业度的好友拯救了她,理赔金拿到手的那一刻,小琪才真正理解了那一份保单沉甸甸的重量,那是自我救赎。

但救赎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保险是隐形商品,需要极高的信任度做支撑,截至2017年底,国内保险代理人数量突破800万,2015年还不到400万。而这800万代理人中的大部分都是通过缘故市场和缘故转介绍来存活下来的。

去年发布的《中国保险消费者白皮书》也指出,保险消费者2017年人均保单2.89张。这些保单中一大半人的第一份保单都是从身边的亲朋好友跟前买的。

但这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卖你保险的那个熟人靠不靠谱,专业度值不值得让你信赖,在关键时刻,是不是能切实的帮你渡过难关?

因为一定程度上,一个合格的保险代理人和医生一样,病人需要的是通过望闻问切之后,确定病情,再合理配药,而不是在不了解病情的情况下,乱开一堆药。保险代理人也是如此,卖给客户保险时不是整齐划一的给所有人推荐相同的产品;而需要准确判断客户面临的风险,帮助客户挑选适合他的方案,给出合理的搭配方案,而且在出险后,能协助客户尽快的理赔。

总结,我们怕的不是熟人卖保险,而是不专业的熟人卖保险。

保险知识,记住购买保险的三个核心


保险的主要功能目前还只是风险转移工具和资产保全工具,也就是我们投保人用一定量的金钱通过向保险公司购买一些险种和一定的保额,当约定的风险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依约支付给我们所购买的保额,以减经自己或是家人的经济负担,从而不致于因为这些风险事故发生时降低我们现有的生活品质。

那么,如何来计量一个被保险人的保额和所需购买的险种以及用多少钱来买保险,是一个现实中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人在不同时期的人生责任,保障侧重及赚钱能力也不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人生责任、自身保障、交费能力、都是在动态变化的,并且这些变化也是随着货币贬值率、医疗费用攀升、教育费用上涨、家庭成长状况等密切相关的。

现实中很多投保人只是关心我能交多少保费为出发点或是指定来向保险经纪购买某保险,而不是从保障需求或是说从保障缺口为出发点来科学规划购买保险实际上是错误的做法。当然,由于知识所限,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分析自己的保障缺口和保障侧重。所以,有很多时候他们的想法很天真或是说可笑。至于那些用计算器反复算来算去,比较投入和产出率的投保人更是有些荒唐。因为他们忽略了时间成本,虽然时间可以让资产增值,但是同时它也可让金钱贬值。就算50年后保险公司给你投入的双倍返还,但是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它的购买能力却不及现在的1/10。

因为现在很多保险经纪并不管你也不懂得你需要什么保险,需要多少保险,而是像药店的店员一样按你的要求售药给你,至于以后这个保险是否真的有用,合同上白纸黑字印着,还有你本人亲自签名,难不成你可以向这位“店员”索赔?

有时候如果这个经纪说了真话,有违你的想法或是意愿,你不找他买了而是找别人买,他则眼看煮熟的鸭子又飞了,岂不可惜!

地球人都知道: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现实中又有几个人喜听忠言?因为忠言违背了你的意志或是显示了你某方面的无知,让你很没有面子。

其实,在我们了解保险之前不妨多问自己一些问题,有关险种和保额就显现出来了。比如:我要是离开了家不能再回来,我的妻儿及父母以后会怎么样的生存下去?要是我不幸残疾了我自己需要多少医疗费用,以后还要多少生活费用?……不要认为我说得很恐怖,很吓人。保险嘛!就是做最坏的打算。

那么可以在上述事故发生时能给予保险赔偿的就有:意外险,意外医疗险,寿险,重疾险及住院医疗险和住院津贴险等几类。以上的险种还需与你的职业特点,身体健康状况,有无社保等情形来决定先后和保障额度。

至于保费,很多保险经纪向你讲的是家庭正常年收入的百分之十左右,其实这个也是不对的。它并非一条定律,而真正的保费负担能力与你的家庭资产配置,投资能力,近期有无职业或是收入变化是密切相关的。其主要预算依据是:投保不能影响现在和未来的正常家庭生活。如果交得过少起不到防患和转移风险的作用,交得过多不单是断保,更会发生经济损失。

地震频发 “保险”分担地震损失


日前,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发生3.4级地震,尽管未带来大规模人员伤亡,还是为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近年来地震频发,地震带给人们的灾难是巨大的,如何降低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各种损失?保险产品能够降低地震所带来的风险吗?

地震的最大危害,莫过对人身安全的威胁。专家指出,为防范这一风险,居民可以购买人身保险,比如寿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两全寿险等)、意外伤害险、健康险和旅游意外险等保险产品。

据悉,在地震理赔上,大多数长期寿险产品都可以保障地震。比如说,终身寿险产品都没有将地震列为免责范围,而相对终身寿险,意外险的理赔则较为严格,如果是因地震造成的伤害死亡,保险会理赔,但是被保人在地震中出现类似突发心脏病、脑溢血等意外事故,则还需调查是否与地震的关联程度。

总的来说,目前能对地震理赔的险种为长期人寿保险、个人意外伤害险,个人意外医疗险、学生平安保险、旅游意外伤害险。不过需注意的是,学生平安保险和旅游意外伤害需要看投保双方对地震是否有约定,这两种险种大多也都将地震列为免责条款。

企业可保地震附加险

人保财险重庆分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家庭财产保险通常不赔地震这种不可抗的自然灾害。他解释说,家财险对“自然灾害”有严格界定,“地震”和“海啸”被排除在赔偿范围之外。这是由于地震的涉及面和赔偿金额超过保险公司的理赔能力,因此全国统一规定,将其作除外责任处理。不过,一些保险公司已经开始推出地震附加险,由于该险种是一个单独的附加险,所以只有大型企业及大型项目才能投保,而且,这个约定非常严格。人身保险赔偿视条款而定

保险工作人员介绍,人寿保险和意外伤害险一般是将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引起的意外伤亡纳入保险责任范围的。一般而言,只要是意外事故引起的被保险人死亡或残疾,受益人都能获得赔偿,其中包括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具体赔偿额度要看保险条款的具体规定,比如免赔额多少、赔偿项目等。不同的寿险、意外险产品,对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的表述不同,有的在除外责任条款中没有列明地震等自然灾害,这种情况也可理解为地震造成的人身伤害也在保障范围内。

旅行社责任保险不保地震

近几年,世界各地发生的地震不少出现在中国人常去的旅游目的地,比如普吉岛。地震发生后,很多人询问,保险是否能够理赔。

保险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市场上,不少出境旅游保险产品,已经把地震、海啸、暴风、暴雨、洪水、泥石流、崖崩、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伤害和旅程延误,列为保障范围。比如,地震、海啸导致的意外伤亡和医疗费用可以按照条款获得赔付,这些灾害导致的旅程延误、旅程取消、旅程缩短、延期逗留、行李延误、随身行李损失等,都在保险责任范围内。此外,暴动、罢工、抗议导致的旅程不便也可以获得保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核爆炸、核辐射或核污染,保险公司一般都列入责任免除范围。

如果游客没有购买旅游意外险,却在旅游时遭遇地震,旅行社责任险能否起到作用呢?对此,多家保险公司答复说,旅行社责任保险是旅行社因本身的“过失、失误”对游客造成的伤害,将地震列入了免赔范围,如果游客自己并未投保其它人身险,那么旅游时遭遇地震是不会得到赔偿的。此外,学校责任保险等也将地震列入免赔范围。

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的地震保险,只有在一些家财险中有针对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保险。而在购买人身意外险的时候,也需要看清保险条款的免赔责任范围,是否将地震伤残、死亡包涵在内。

地震保险,地震频发 构建地震保险制度很有必要


国内近几年地震的发生有些频繁,为了给可能遭受地震维护的人们提供一份保障,构建地震保险制度很有必要。该如何构建这一制度呢?我们认为应当从法律法规、核心机构、风险分担机制、条款费率设计、激励约束机制等五个方面进行整体框架规划。

第一,制定一部地震保险的法律、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和《防震减灾法》关于国家发展有财政支持的巨灾和地震灾害保险的规定,抓紧制定一部有关地震保险的法律、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从中国的现实情况看,由国务院出台有关地震保险的行政法规,如《地震保险条例》应是比较可行的做法。

第二,设立一个地震保险核心机构。地震保险核心机构是地震保险制度的中心枢纽,建立适当的核心机构是制度良好运行的关键。从国际经验看,具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中国可以考虑设立类似台湾地震保险基金的“中国自然巨灾保险基金”,先从住宅地震保险做起,待条件成熟之后再考虑将洪水、台风等其他自然巨灾包括进来。

第三,设计一个政府支持的、多层次的地震保险风险分担机制。在这个分担机制中,具体如何分配风险需要进一步研究讨论。但可以明确的是,它包括几个重要主体:投保人、保险人、再保险人、资本市场和政府。这其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尤为重要。在中国,可以考虑建立一个类似日本地震保险制度的三层次风险分担机制。这其中,政府需要担当两个重要责任:一是直接参与地震风险的分担,如在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承担一定的风险责任。二是为“中国自然巨灾保险基金”提供财政担保。

第四,设定一个条款费率合理的地震保险保单标准。在中国,地震保险的条款费率设计可以考虑以下几点:首先,采用全国统一的地震保险条款,设有合理的保单免赔额和赔付限额,限额以上部分通过补充性的商业保险解决;其次,根据基本风险大小(如所处区域、建筑材料等),地震保险基本费率采用级差制,同时允许根据保险标的具体状况(如建筑年限、抗震等级等),使用费率折扣;最后,合理划分毛费率中的纯费率和附加费率。

第五,建立一套鼓励公众参与的地震保险激励约束机制。在地震保险究竟应当采取强制还是自愿方式的问题上,我们认为,由于强制保险对政府公共治理具有较高要求,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还是应当主要考虑采取自愿或部分强制的方式,而不能采取完全强制的方式(完全强制的一个典型例子土耳其,必须购买强制地震保险才可申请住宅产权登记;部分强制是指,若购买住宅财产保险,则强制购买地震保险)。当然,与此同时,需要一套激励约束机制来鼓励公众参与。从中国情况看,可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包括:对地震保险保费提供适当的财政补贴,对地震保险保费提供税前扣除优惠,对采取抗震防灾的保险标的提供费率折扣,对申请国家财政信贷支持的项目可考虑要求投保地震保险,等等。

保险知识,记住理财五原则


正观念正确的理财观念将引导人们走上正确的道路。在理财时,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那些错误的认识一定要摒弃,毕竟先入为主的观念对人们的影响很深,比如小钱不用打理、希望通过理财达到一夜暴富的投资想法就要舍弃。

强保障在理财时,要充分考虑到加强保障。只有保障加强了,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安排后面的理财规划。从理财的角度看,保险虽然不能产生很高的投资回报,但却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提供保障的投资,而且能带给人们巨大的心理安全感,它可以让人们在意外发生时,生活不会发生巨大变化,从而避免对长远的理财规划产生影响。缺少保险的理财是不健全的。

勤记账记账可以帮助人们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从而做好预算,真正实现财务自主。逐笔记录自己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并在每个月底做一次汇总,就应该能逐渐对自己的财务状况了如指掌,从而有的放矢地安排自己的理财规划,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理财之路。同时,记账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通过记账可以对自己的支出做分析,了解哪些支出是必需的,哪些支出是可有可无的,从而逐步控制非理性消费,指导自己更合理地安排支出,使每一分钱都用在该用的地方。如今的“月光族”如果能够学会记账,就会知道如何理性消费,相信月底也就不会再“度日如年”了。

多储蓄每月的储蓄是投资资金源源不断的源泉,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确保理财规划循环逐渐地顺利进行。当然,如果每月的储蓄额越大,在相同投资收益率的情况下,每年能够得到的收益也会越多。当通过记账合理地安排支出时,每月的储蓄额也能更稳定。因此,勤记账与多储蓄是相辅相成的,当人们达到勤记账的目标时,多储蓄也就顺理成章了。

善投资投资也是理财非常重要的环节,投资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理财规划的执行。投资,首先要能够把握市场的热点,紧跟市场的节奏,这样才更容易获取市场的平均收益;其次,投资要做有心人,处处留心,从小着手,也会提高收益,节约成本。比方说,买卖开放式基金,掌握好不同时间点和不同量,费率也会有所区别。最后,投资要有自己的观点,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风,造成不必要的投资,从而浪费有限的资源。机会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合适自己的理财之路时,与财富结缘就在眼前了。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31604.html

上一篇:康宁定期和瑞鑫我家该选择哪个?

下一篇:康宁终身寿险保大病种类?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