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早规划自己的养老保险?

2020-04-08
养老保险如何规划

1 35岁,养老规划的界标

从什么时候开始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规划?每个人可能都会有基于自己收入和家庭情况的答案。随着养老新政的执行和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专家给出的理想年龄是35岁。一位专业人士算了一笔账: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后,一位目前月薪2000元的职工,缴费10年,退休后每月才能领到385元养老金。考虑到10年后的通货膨胀水平,区区385元对于养老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记者近日从省会一些寿险公司了解到,随着养老政策的调整,前来咨询和购买保险的有一个明显的增势,大约在5-10%。

某人寿保险公司理财规划中心刘经理告诉记者,根据我国现行的政策,职工退休之后,所能领到的基础养老金和当时当地的工资水平密切相关,也和当时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虽然影响短期还无法显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单单靠基础养老金,对于个人维持一个生活水平不会急剧下降的老年生活显然不够,因此个人应该在35岁之后制定养老计划,就成为了每个人未雨绸缪的必要步骤。虽然本次养老政策的调整是为了做实个人账户,解决未来巨大的缺口问题。但客观上也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敲了一下警钟:社会养老金只能提供最为基本的保障,要保证晚年有品质的生活,年轻人也应为自己做好养老计划,将养老纳入家庭理财的计划中。

“养老,一个迟早都要到来的大问题,对它的规划绝对是宜早不宜迟的。越早,你的负担就越轻。作家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从理财的角度来说,养老规划何尝不是这样。”某保险公司理财规划中心的刘经理说。刘经理表示养老计划,要坚持“本金安全、适度收益、抵御通胀、有一定强制性”的原则,并且必须将养老与其他投资计划单列。

有经济头脑的人可以发现,此次养老政策的调整,在综合了通货膨胀等因素后,一个以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缴纳基本养老金的职场新人,虽然缴费基数相同,但3%的差额所产生的本金损失,以及随之产生的收益损失,相对已工作多年的人来说,结果大不相同。而且,工资越高,养老金新规对个人的影响越大。这也正是我们倡导将养老规划提前到35岁的重要原因。

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标准之一就是“养老金替代率”,它通常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上一年度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来获得。眼下已经退休的我们的父辈中,不少人的养老金替代率在80%到90%左右,所以有人会盼着退休享福,因为退休后他们仍能维持过去的生活水平甚至还能有所提高。但对于35岁以下的青年人来说,未来的养老金替代率会下降到40%左右,其保障程度远远低于我们的父辈。针对这一现象,各大商业保险公司也已经开始做准备,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养老产品,而针对年轻高收入的白领,保额高达千万的富人险种也纷纷问世。养老,即使对35岁以下的年轻人来说,已经不再遥远。

2退休金,如何“钱生钱”

“退休了少花点,少吃点,如今那么多投资陷阱都是以我们老年人为目标的,所以我的方法就是多省点钱放在银行里。”家住省会中南小区的退休铁路职工崔大爷这样说。

退休金是我们每个人退休之后赖以生存的主要命脉。年轻时未雨绸缪,及早开始储蓄,做长期理财规划,并购买适当的年金型保险、医疗保险等,这无疑是保障退休生活的最佳方式。但总有一天我们会退休。此时面对“开源”和“节流”两种让退休金花得长久些的途径,大多人会像崔大爷一样选择后者,这当然也是最为简单实用的。但是对于退休在家有大量闲暇时间的人来说,“开源”也不失为一条让退休金花得长久些的办法。

理财专家分析认为,退休前我们有收入,可持续投资,但退休后,收入没了只有支出。所以在退休后,要能立刻提供稳定、定期的现金收入,规避风险成为退休金规划的最大要求;其次,针对退休前是资产的累积期,退休后进入消耗期的特点,退休金理财对现金流量的要求并不亚于对报酬率的要求。

保全至上,是退休金投资应该坚持的原则。平时除了必要的生活费与保险支出外,建议按计划提取退休金的一定比例做稳健型投资,如基金、次级债券等,应避免风险较大的投资。消除负债也是退休之后必做的工作之一,如果还背有债务,如房屋贷款等,就需要考虑重新配置资产了,如将大房换成小房,以尽量减少负债。

近年来股市的持续低迷,个人通过投资股票而获利的难度越来越大,对退休人士而言,不妨投资分红为主的基金(如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等。另外,定期定额作为一种简单的基金投资方式而言,比较适合退休工人的长期投资方式。定期定额是指每月从银行存款账户中拨出固定金额,通常只要500元,就可以投资基金的一种理财方式。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不仅可以让长期投资变得简单化,也会减少在理财规划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3商业保险,一根不可缺的拐棍

“如果不降低生活质量,只有借助于商业养老保险,用养老险来补充社会养老金与现有收入之间的差距。”这是一位理财专家的建议。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有三大支柱:社会保险、企业年金与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如今,没有人指望单靠社保来安度晚年。最近20年来,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发生了显著变化,个人养老财务规划也不得不转换观念,以适应新的体系。

“新政执行后,我们的养老保障也相对缩水,真后悔没有在50岁前买一份商业保险。”省会一位在钢厂工作的刘师傅最近咨询了好几家保险公司,以前觉得单位保障还不错的他突然对自己的晚年生活产生了危机感。

其实,像刘师傅这类单位不错的尚未退休的在职人员,也是比较需要通过个人理财方式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而且在整个养老保障体系中,商业保险正在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养儿防老的传统方式已无法适应未来社会。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婚育年龄,“4-2-1”的家庭模式即将到来,即一对夫妇要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经济负担不可谓不重。另一方面,目前空巢家庭越来越多,许多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子女赡养老人往往“有心无力”。而我们每月都上缴的社会养老保险费,只能保证退休时的基本生活需求,完全靠基本养老金,退休人员只能维持中等偏下的生活水准。所以,购买商业保险也成为目前人们规划养老生活最主要的方式。但是,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许多人并不真正了解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真正有意识的购买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其实目前许多寿险公司都推出了将养老金、生命赔付乃至重大疾病保障捆绑在一起的产品,它不仅可以让投保人选择按月或按年领养老金,而且为他们增添了生命、重大疾病的保障。

那么,应该花多少钱买养老保险呢?专家建议,总保费支出一般应占家庭年收入10%-20%为宜。另外,投保养老险应该越早越好,因为保费与投保年龄是成正比的,越年轻保费越低,而且在红利的积累上也更合算。

4企业年金:何时能叫好又叫座

养老保障体系的另外一个支柱是最近炒得火热的企业年金,即企业自愿为员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有专家表示,企业年金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既相互补充,又相互替代。建立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组成的三大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是我国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目标。

虽然企业年金正在被广泛热炒,好评如潮,但是一涉及到实质性问题,各个企业又开始顾左右而言他了,企业年金正在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业内人士指出,企业年金面临“三冷三热”的局面,从执行系统看,是上面热下面冷;从运作系统来看,是机构热企业冷;从政策层面来看,是市场热源头冷。

与基本养老保险相比,企业年金不是强制性的社会保险,由企业根据国家政策自愿实施。正是因为这点不同,使得绝大部分企业出于自身考虑,不愿为职工缴纳“多余”的费用。因此,也就出现了目前的尴尬境地。

专家普遍认为目前影响年金市场迅速发展的瓶颈是税收优惠政策。“目前,员工交企业年金的钱,是企业在员工税后工资中代扣的;若干年后,员工可以领到的企业年金,应该按什么样的个人所得税缴纳,目前国家也没有明确政策。”一位企业老总说出了他的忧虑。

有专家表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优势的来源主要是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当然也包括养老保险等税费。因此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可就意味着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企业自然瞻前顾后。

劳动保障部门的一位官员表示,毕竟企业年金这一新的养老金来源才刚刚萌芽,发展还是大趋势。按照理想的预期,企业年金与社会保险将构成个体的大部分养老金来源。

扩展阅读

专家建议:要提早考虑规划养老


说起养老,人们通常只对养老体系三大支柱中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比较熟悉,而对“企业年金计划”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知之甚少。与接近或刚过而立、不惑之年的人讨论退休生活,是不是太早了?不,一点都不早。退休,意味着每一天都可以自由安排闲暇时间,意味着每一天都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同时也意味着收入的锐减。很多中青年都对自己未来的退休生活有一个很美好的预设和期待,而对如何实现却缺少规划,至于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更是毫无概念。因此,想要过上有品质、有尊严的理想退休生活,临近退休时再来考虑就太晚了,中青年人群从现在起就要进行相应的养老理财规划。

“真想现在就退休。”在某会计师事务所任职的小钱表示。由于工作压力重、生活节奏快,现在有如此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提前退休已经成为不少人的生活目标。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呢?理财师徐欣表示:“这个目标完全有可能实现,当然,中高端阶层实现的几率更大。”除了提早退休,中青年对于今后的退休生活也抱着很大的乐观期望。金盛保险于去年发布的《安盛生活信心指数调查》显示,中国内地受访者在排列影响生活信心的指数时,将退休排在第二位。中高端消费者渴望抛开工作束缚,早日享受退休的闲暇时光。渣打银行与复旦大学于2007年公布由其联合调查制作的《中国中产阶级退休养老计划》报告。报告显示,中产阶级将在养老生活中培养旅游和由于工作繁忙而无法实现的兴趣爱好。

一位43岁家住上海杨浦中原地区的林女士表示:“我希望退休后能与老伴一起旅游,把整个中国跑个遍,还希望能到郊县的农地里买套房子,种菜养鸡,疗养疗养。”徐欣表示:“这些新的兴趣爱好将是老年人支出增长最多的部分。”

虽然对于老年生活满怀希望,不过,不少人并不清楚需要多少钱来养老,对于怎样保障未来生活也缺乏了解,甚至采取不作为的方式对待养老。我们先来简单算笔账,假如你准备60岁退休,退休后每月需花2000元,按平均寿命80岁来计算,将需要2000×12×20=48万元养老金。如果你身体健康,生活美满,活到100岁,那么就需要2000×12×40=96万元养老金。

《中国中产阶级退休养老计划》报告显示,大部分中产阶级意识到退休生活的经济压力。在未来,养老花费约占到收入水平的50%,而基础养老保险最多只能维持收入水平30%到40%的比例。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认为退休生活的活动开支将会超过退休后生活费的30%,而当年轻时积累的财富无法填补养老生活费用时,个人消费会受到抑制。对于中产家庭而言,通过降低生活品质来迁就窘迫的经济情况,他们不愿意也无法接受。

养老保险如何规划


社保很重要!您更需要重大疾病保险来补充!

人口老龄化和企业基本养老保险长期收不抵支的现状,决定了社保养老只能满足一部分人较低水平的养老需求。而且养老压力在70、80后这辈人身上尤显突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独生子女,有限的收入不仅要负担养育子女、赡养双方父母的重任,还要不断贡献给高速发展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可以预见的是,30年后,当他们踏入退休的行列时,仅靠传统的储蓄和社保来养老是远远不够的。根据预测,一名在上海生活、工作的30岁的人,假设现在每月的单纯生活支出为2500元,60岁退休时大约需要6000元来维持相仿的生活品质,这还不包括自己和父母、岳父母的医疗费用支出,也不包括旅游、压岁钱等社交支出。

而目前我国个人养老保险体系主要由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两部分组成。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基础保障,只能满足个人基本生活需求。如果想在退休后过上更安稳的生活,个人还应该配置一些商业养老保险。

自由职业者也可缴纳社会养老保险

虽然社会养老保险不足以支撑全部的养老开支,但是也可以满足一些基本保障。一般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工作者每月工资中会自动扣除社会养老保险金,另一些自由职业者或者个体户则需要自行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

自由职业者是指具有本市城镇户口,男性未满60周岁,女性未满55周岁,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但从事有一定合法经济收入的自雇人员。按照相关规定自由职业者缴纳社会保险费,采用指定银行以个人储蓄卡缴费的形式,约定扣款时间,按月足额进行缴纳,也可按季缴纳。

自由职业者缴纳养老保险金比例各个地区略有不同。如上海地区规定自由职业者缴纳城保基数的上、下限,在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收入的300%和60%之间确定,养老保险金缴费比例为30%。自由职业者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后,社保机构按本人缴纳基数的11%为其建立个人养老保险账户。

自由职业者若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缴费年限(含连续工龄)满15年,即可申请领取养老保险金。如个别人员到达退休年龄时,仍在继续从事自由职业并有合法经济收入的,经本人申请,也可继续延长缴费l至5年。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自由职业者,其退休条件和养老金计发办法与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完全一致,即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两部分。

商业保险越早买越好

目前商业养老保险主要有四种,一种是固定利率的传统型养老险,预定年利率最高为2.5%。一种是分红型养老险,通常有保底利率,但比传统型养老险低,养老金的多少和保险公司收益有一定关系。一种是万能型寿险,这一类产品在扣除部分初始费用和保障成本后,保费进入个人投资账户,有保证最低收益,目前一般在1.75%~2.5%,有的与银行一年期定期利率挂钩。除了必须满足约定的最低收益外,还有不确定的“额外收益”。最后一种是投资连结保险,也叫“基金的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的手段,设有不同风险类型的账户,与不同投资品种的收益挂钩。不设保底收益,保险公司只是收取账户管理费,盈亏全部由客户自负。

“购买养老保险,当然是越早越好。”理财师表示,商业养老保险,保险公司给付被保险人的养老金是根据保费复利计算产生的储蓄金额。因此,投保人年龄越小,储蓄时间越长,缴纳的保费就相对较少。“但目前由于大家养老意识不足,大多数客户都是在35~45岁时才开始买商业养老保险。”

至于应该购买何种养老保险产品,如果对于资金流动性要求不高,建议购买传统型养老产品,或者购买两全型保险,在两全险到期后,将返还的资金转为养老年金。如果为了防止临时用钱情况,投保人可选购投连险和万能险,这两种险种领取方式比较灵活,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提出申请。

1、提供人身、重疾双重保障

2、高额返还

如何购买适合自己的商业养老保险?


商业养老保险是一份保险产品。保险人和保险公司签订合同,保险人一次性或者按月、年等方式,定期向商业保险公司缴纳保险费,这个时期一般在十年以上。到了约定年龄、期限时,保险公司再定期或者一次性支付保险金给保险人。简单来说,你先向保险公司的账户存钱,期满后,保险公司再按约定数额,将钱返还给你

近来有位网友发了个帖子,声称据他计算,一个劳动者要活到100岁以上,才能把退休前缴纳的养老金领完。贴子疑点重重,其一,单位缴纳的22%该不该算在个人收入里,跟个人缴纳的8%合计成30%?其二,算法有误导之嫌。

国家社保部门官员放话,法定退休年龄有可能延迟到65岁。

那提前退休还有戏吗?答案是肯定的。截至今年11月,全国有54家保险公司开展了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灵活的养老金领取时间和看似全面的养老计划,让想“早退”的你,又多了点希望。不仅如此,你还要有B计划、C计划。

我们的社会养老保险金究竟有多少?我们究竟需不需要商业养老保险?

社会养老保险金分为基础养老金(社会统筹)及个人账户两部分,基础养老金部分主要由单位缴纳,缴费比例是全部被保险人缴费基数之和的20%;个人账户部分主要由个人缴纳,缴费比例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8%。

如果简单来计算,可以这么算一笔账。假如一个职员,25岁开始参加社保,60岁退休,共交35年。假设月均缴费工资为1500元,退休后社会年度平均工资3000元,则其领取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额度为:基础养老金600元(3000元×20%)+个人账户养老金420元[个人账户金额(1500元×8%×12个月×35年)除以120]=1020元。

当然,这个1020元只是个简单估算的结果,因为这里假定了月均缴费工资为1500元不变,其实这个数目应该是有浮动的。按照1020元的养老金水平,日子显然不会很宽裕。商业养老保险应该说,可以是弥补手段之一。

关于你是否适合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对于享有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来说,商业养老保险可以说是锦上添花之事。因此,量力而行是关键。一般来说,用于支付商业养老保险的费用占年总收入的15%~20%为佳。高收入者可主要依靠商业养老保险保障养老,社会养老保险及其他投资收益作为补充;中低收入者,可主要依靠社会养老保险养老,商业养老保险作为补充。

2、收入稳定。购买者应该有足够的收入,在扣除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以后,你的收入必须能满足你的日常生活需要。不能因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而使你的正常生活水平得不到满足。如果没有稳定的收入,可能面临被迫退保的风险。一般来说,如果在一年之内退保,要损失25%的保费。一年以后再退保,可能损失更多。

3、年龄不宜太小或太大,一般在16~50周岁购买养老保险比较好。50岁以上投保费率过高。虽然有些养老保险产品允许的投保年龄可能超过50周岁,但投保时年龄过大,需缴付的保险费也相应较高,对已接近退休年龄的投保人是不利的。当然,在经济能力许可的条件下,年龄较大也可以投保养老保险,此时可以考虑一次性缴费投保。

4、如果是无职业者,在社保养老与商业养老之间选择,商业险可能更合算。这是因为,社会养老保险考虑社会公平,统筹部分的钱是平均分配,个人账户的钱才是自己得的。而商业养老险是个人公平,交多少得多少。另外,如果未到退休年龄就死亡,社会养老保险只能拿个人账户的钱,统筹的部分就被别人分掉了。刚过退休年龄几年就死亡,统筹部分也领取不多,不如你交的钱多。

5、对于老年人来说,医疗保健费用才是真正的大风险开销。因此在投保养老保险前,最好能先安排好医疗保障。若有家族长寿史,且自身身体非常健康者则可考虑购买领取时间至终身甚至是领取到100周岁的产品。

6、强制储蓄。有些人对于养老的烦恼,不是来自于缺钱花,而是留不住钱。如果你恰好是这种人,或许可以考虑通过商业养老保险,来实现强制储蓄的目的。通过银行储蓄来存自己的养老钱,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每月雷打不动地存下1000-2000元,连续存满20多年,这期间不管面临外界的什么诱惑,大房子、漂亮汽车、旅游胜地??在昂贵的退保代价面前,储蓄可能相对容易些。

社保:多少年可以领完

近来有位网友发了个帖子,声称据他计算,一个劳动者要活到100岁以上,才能把退休前缴纳的养老金领完。贴子疑点重重,其一,单位缴纳的22%该不该算在个人收入里,跟个人缴纳的8%合计成30%?其二,算法有误导之嫌。

按照新办法,一位劳动者退休后能领到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在岗职工最低缴费系数按1计算,也就是说,以工资全额作为养老金计算基数,计算公式可简化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按照本人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来确定,具体数字有退休年龄和计发月数表格可参照。一般说来,60岁退休计发139个月,55岁退休计发170个月,非整数年龄,按月数除以12换算后四舍五入。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个用来体现个人收入与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差异的参数,它等于参保人退休时,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而“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指的是从参加工作到退休,此人历年缴费工资相对于当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之比的平均值。

由此,若想精确求出未来能领多少养老金,我们必须知道的条件包括:本人退休时间、退休前一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本人累计缴费年限、本人退休前每年缴费工资与当年全省职工年平均工资之比。

假设在广东深圳工作的白领小白2005年7月上岗,到2035年10月退休,时年55岁。上岗时月缴费工资4000元,月缴养老保险320元,年缴3840元。假设工资年增长5%,那么到退休时,个人账户中应大约有267724.8元=3840×(1.05+1.05的2次方+……+1.05的30次方)。2007年广东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9443元,按年平均涨幅5%计算,到2034年,这个数字会达到约109924元=[29443×(1.05的27次方)]。

由于小白个人工资和社会平均工资增幅同步,他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可以这么计算:(4000×6÷26572+48000÷26572×29)÷30.25,结果约等于1.76。(其中,26572元为以2007年数据按增幅5%倒推回2005年的广东省全省平均工资。)则他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16121.6元(109924÷12×1.76),他的基础养老金部分每月可以领取3823.84元=(109924÷12+16121.6)÷2×30.25×1%,个人账户部分每月可领取约1574.85元=267724.8÷170,合计5398.69元。即使按照3%的通货膨胀率,也相当于现在约2160元的购买力,多于工资的一半。这样,个人所缴纳的养老金,大概50个月就可以领完(267724.8÷5398.69),根本不存在活到百岁以上才能“回本”的问题。

理财工具 提早规划美好未来 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不可少


30年后的养老问题

养老压力将来在“70后”、“80后”这辈人身上尤显突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独生子女,有限的收入不仅要负担养育子女、赡养双方父母的重任,还要不断“贡献”给高速发展的中国房产市场。

可以预见的是,三十年后,当这批人踏入退休的行列时,仅靠传统的储蓄和社保来养老是远远不够的。根据中德安联人寿保险有限专家的预测,一名在上海生活、工作的30岁左右人士,假设现在每月的单纯生活支出为2500元,60岁退休时大约需要6000元来维持相仿的生活品质,这还不包括自己和父母、岳父母的医疗费用支出,也不包括旅游、压岁钱等社交支出。

也许有人会说,我每月都上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将来退休就不愁了。众所周知,我们每月工资中所扣的养老金是属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范畴,它是由国家法定强制实施的养老保险制度,保证退休时的基本生活需求。据社会保障研究问题资深人士介绍,完全靠基本养老金的话,退休人员只能维持中等偏下的生活水准,也就是能吃饱穿暖,但没有更多可支配收入。所以,要想保证较高质量的退休生活,仅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远远不够的。

养老问题早规划

那么,什么时候应该考虑养老的问题比较合适呢?中德安联理财专家的意见是,应当尽早规划,越早投入,收益越高。

也许数字可以说明这一问题。假设现年30岁的韩先生拟购买保险作为养老规划,有2个方案供其选择,一是从现在开始,每年投资10000元,投资到50岁后不再追加本金,但积累的资金继续用于投资,直至退休之际;二是10年后开始投资,也是每年投资10000元,持续投资到60岁退休之际。以投资年回报率5%进行计算,可以发现,到其60岁退休时,可积累资金分别是53.86万元和33.06万元,差额有20.8万元之多。可见,想要储备足够的养老资金,最好还是能够及早开始准备,最迟不要超过45岁,否则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保险对养老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来规划养老呢?合理运用理财工具可以有效地化解养老压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托宾有一句被广为推崇的投资名言,“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合理的资产配置可以分散风险,综合各种理财工具的优点,既能为日常生活留出现金流,又能保证中长期有一个不错的收益。

在各种养老理财工具中,最常见的是银行储蓄和债券,资金安全,可以比较灵活地取用,但是收益率较低;而股票看似收益高,但伴随着非常高的风险,一般不建议作为养老规划的主要部分。

在众多理财工具中,保险对于养老而言有特殊的意义。保险不仅能提供人生各个阶段各种周全保障,确保意外事件发生之后,家庭和个人的生活品质不受到显著影响,还能够通过精算师、风险管理师等专业人士对资金的中长期筹划运作,达到资产的稳健增值。

一个完整的养老理财组合中,保险毫无疑问是坚实的基础,有了这块“压仓石”,可以更自由地进行其他投资,而无后顾之忧。保险本身有一定的收益率,同时又有“半强制储蓄”的作用,能够避免资金使用的不确定性,做到专款专用。更为重要的是,当意外事件发生时,只有保险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给付一笔远大于投资数额的保险金,以解燃眉之急。而且,对于家族成员有长寿倾向的人群而言,通过选择终身领取型的养老保险,就能够实现活得越久,领得越多的效果,这是其它理财方式无法提供的。

商业养老险比例要合理

说了这么多,还是要再强调一句,通过购买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而获得的养老金只是全部养老规划的重要一环,别忘了我们还有社会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以及其他个人投资,如房产、基金等收益,毕竟保险产品的长期收益率虽然稳定但也比较有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为此,在选择保险计划时,应充分考虑目前的收入水平,并结合自己的日常开销、未来生活预期、通货膨胀等因素,做出合理的选择。专家建议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所获得的补充养老金占未来所有养老费用的15%~40%为宜,而不要全部投入在保险产品中,以便为自己预约高品质的未来。

看空穴老人如何为自己规划养老


都说女儿是母亲的小棉袄。作为独生家庭的张女士家,女儿远嫁澳洲,留守国内的张女士和丈夫该如何规划养老问题。该请保姆照料还是去养老院,无法抉择?

张女士和丈夫已经退休,年初时去澳大利亚探亲,两个月前才刚回上海。让人听了煞是羡慕,可是张女士却说,“如果不是女儿嫁到了澳洲,我才不想去。旅游几天挺新鲜的,呆上半年可真受罪。”

上了年纪的人,已经无法再去为生活改变,张女士更喜欢呆在上海。回国后,张女士陆续和朋友聚会,生活充实。只是偶然的一场病,让她考虑起了自己和丈夫的养老问题。

女儿远嫁澳洲

几年前,张女士的女儿嫁到国外,女婿是个澳洲华裔,他们平时只能通过女儿与女婿交流。幸而女婿为人真诚,对女儿又很体贴,他们也非常放心。

女儿婚后和丈夫一起回澳洲生活,通常每年都会回上海来探望父母。三年前,张女士的丈夫退休,女儿提议他们来澳洲探亲。张女士思女心切,在那儿呆了三个月,谁知这三个月可把张女士闷坏了。“我在上海朋友、同事很多,大家隔一段时候就会出来唱歌、吃饭。可是到了澳洲,整个小区里面只有一个保安是广东人,老外用英语和我打招呼,我只能和他摆摆手,根本无法交流,更别说独自出门了。”

谈起这事儿,张女士有说不出的无奈,看到女儿生活的环境很好,她很安心,可是想到和女儿隔得这么远,她又非常的不舍。幸好几年过去了,她开始慢慢习惯。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及早规划养老

既然打算留在上海,张女士不得不为自己的养老早做规划。她和丈夫目前有67万元的存款,主要购买中长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张女士每月能领取3000元的退休工资,丈夫有3500元,女儿会按月从国外寄5000元生活费。家庭每月11500元的收入,对于开支有度的张女士来说绰绰有余,因此按照实际情况,她设想了两套养老方案。

两套方案各有所长。其中一套方案是等上了年纪请保姆回家照顾起居,毕竟住在自己家里更自在。为此,张女士每月都有存钱。她听说年轻人可以每月趸缴保费,等一定年限后按月返还本利和,不知道退休人员是否能购买;另一套方案是找一家舒适的养老院养老。张女士是个爱热闹、好交朋友的人,如果能和一大群同龄人在一起说说笑笑,那晚年的日子过得也会很充实,但费用肯定更贵。张女士考虑把自住房租出去贴补养老院的费用。总之,她尽量想自己安排好生活,不让国外的女儿担心,也不给亲戚添麻烦。

提示:一个好的养老计划不但可以解决自身的养老问题还可以减轻女儿的负担。养老计划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抉择,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快乐养老。

养老保险规划因如何进行


目前我国很多人的养老是靠社会保险来提供的,只是这一保险是“广覆盖,低保障”,因此养老保障水平有限,对此,如果您想获得更好的养老生活,就需适当的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来补充自己的养老生活。

何时应该考虑购买养老保险

不少人认为,养老是老了才会考虑的事。其实,由于保费及保费生成的利息是保险公司最终给付客户的养老金来源之一,所以保费交纳得越早,保险公司运作的时间就越长,相同保额需要缴纳的保费也就相对更少。而养老险在各类保险中属于保费较高的产品,投保年龄不同会使保费差别比较明显。据相关测算,一般年龄相差1岁,每年保费可以少缴2%左右。而25岁到30岁左右的年龄段是投保养老保险的最佳时期。

应该买多少养老保险才算合适

从理论上说,被保险人身上负有多少经济责任,就相应买多少保额的保险。但养老保险是一种远期计划,从投保人缴费到年金领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年龄、生活水平等。所以先要根据年龄、目前收入、通货膨胀等因素估算出未来的收入趋势和未来的养老费用,再结合交费能力、养老金筹集方式,如有无社保及企业年金、财产性收入等找出养老保险的缺口,最后才能估算出合适的养老保险额度。当然这都是保险公司要为你做的事。

还有一种简单的方式,就是先确定自己希望退休后每月从保险公司领多少养老金,再请保险公司帮助你规划和计算出需要购买的保险额度。一般来说,保费支出不能超过自己年收入的10%。

应该买哪种养老保险产品

目前,市场上的养老保险产品主要有传统型、分红型养老、投连型和万能型等几种。传统型养老险预定利率确定,领养老金的时间、金额也可以在投保时明确选择和预知,回报固定,但劣势是很难抵御通胀的影响。而分红型养老,有保底的预定利率,利率比传统养老险稍低。但分红险除固定生存利益之外,每年还有不确定的红利分配。传统型和分红型养老保险比较适合工薪阶层;而投连型和万能型保险由于投入较高、风险较大,比较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高收入人群。

提示:综上可以看出,购买养老保险应选择合适的年龄段,而且保费支出不宜太高,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养老保险产品,从而给自己的养老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高管人士养老保险该如何规划?


刘先生,40岁,已婚,某企业的高管,年收入约15万元,目前房、车都有,且无负债。刘先生打算60岁退休,希望能过上高质量的退休生活。

如果目前高质量生活水平按每月5000元,即每年60000元计算,假设通货膨胀率每年为5%,20年后的159197元相当于现在的6万元,假设刘先生准备退休生活金到80岁,即60岁起每年领取16万元,连续领取20年。根据刘先生的情况,不适合冒太大风险来准备养老金,如果选择传统型或分红型产品来达到理想额度需投入较多,因此采用万能保险比较适合。还以中英人寿的财智人生终身寿险(B款)万能型为例,以6%的平均年收益,需要现在每年存5万元,连续存20年,那么到60岁开始每年领取16万元,一直领取20年到80岁,80岁后账户还有70万元左右可以继续增值。

如果没有任何商业保险的话,原则上应做好全家人的意外和重大疾病医疗基金的准备之后再量入为出规划养老保障,且每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产品或组合方案。年轻人前期在养老方面的投入可以适当降低,待收入逐步提高后再增加,保险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根据经济状况、家庭状况定期进行调整。要想选择得明明白白,搭配得合情合理,建议咨询专业的经纪人或理财师。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3017.html

上一篇:农村居民养老规划解析

下一篇:如何挑选一款适合自己的防癌险产品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