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工具 提早规划美好未来 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不可少

2020-09-24
养老保险理财规划

30年后的养老问题

养老压力将来在“70后”、“80后”这辈人身上尤显突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独生子女,有限的收入不仅要负担养育子女、赡养双方父母的重任,还要不断“贡献”给高速发展的中国房产市场。

可以预见的是,三十年后,当这批人踏入退休的行列时,仅靠传统的储蓄和社保来养老是远远不够的。根据中德安联人寿保险有限专家的预测,一名在上海生活、工作的30岁左右人士,假设现在每月的单纯生活支出为2500元,60岁退休时大约需要6000元来维持相仿的生活品质,这还不包括自己和父母、岳父母的医疗费用支出,也不包括旅游、压岁钱等社交支出。

也许有人会说,我每月都上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将来退休就不愁了。众所周知,我们每月工资中所扣的养老金是属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范畴,它是由国家法定强制实施的养老保险制度,保证退休时的基本生活需求。据社会保障研究问题资深人士介绍,完全靠基本养老金的话,退休人员只能维持中等偏下的生活水准,也就是能吃饱穿暖,但没有更多可支配收入。所以,要想保证较高质量的退休生活,仅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远远不够的。

养老问题早规划

那么,什么时候应该考虑养老的问题比较合适呢?中德安联理财专家的意见是,应当尽早规划,越早投入,收益越高。

也许数字可以说明这一问题。假设现年30岁的韩先生拟购买保险作为养老规划,有2个方案供其选择,一是从现在开始,每年投资10000元,投资到50岁后不再追加本金,但积累的资金继续用于投资,直至退休之际;二是10年后开始投资,也是每年投资10000元,持续投资到60岁退休之际。以投资年回报率5%进行计算,可以发现,到其60岁退休时,可积累资金分别是53.86万元和33.06万元,差额有20.8万元之多。可见,想要储备足够的养老资金,最好还是能够及早开始准备,最迟不要超过45岁,否则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保险对养老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来规划养老呢?合理运用理财工具可以有效地化解养老压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托宾有一句被广为推崇的投资名言,“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合理的资产配置可以分散风险,综合各种理财工具的优点,既能为日常生活留出现金流,又能保证中长期有一个不错的收益。

在各种养老理财工具中,最常见的是银行储蓄和债券,资金安全,可以比较灵活地取用,但是收益率较低;而股票看似收益高,但伴随着非常高的风险,一般不建议作为养老规划的主要部分。

在众多理财工具中,保险对于养老而言有特殊的意义。保险不仅能提供人生各个阶段各种周全保障,确保意外事件发生之后,家庭和个人的生活品质不受到显著影响,还能够通过精算师、风险管理师等专业人士对资金的中长期筹划运作,达到资产的稳健增值。

一个完整的养老理财组合中,保险毫无疑问是坚实的基础,有了这块“压仓石”,可以更自由地进行其他投资,而无后顾之忧。保险本身有一定的收益率,同时又有“半强制储蓄”的作用,能够避免资金使用的不确定性,做到专款专用。更为重要的是,当意外事件发生时,只有保险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给付一笔远大于投资数额的保险金,以解燃眉之急。而且,对于家族成员有长寿倾向的人群而言,通过选择终身领取型的养老保险,就能够实现活得越久,领得越多的效果,这是其它理财方式无法提供的。

商业养老险比例要合理

说了这么多,还是要再强调一句,通过购买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而获得的养老金只是全部养老规划的重要一环,别忘了我们还有社会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以及其他个人投资,如房产、基金等收益,毕竟保险产品的长期收益率虽然稳定但也比较有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为此,在选择保险计划时,应充分考虑目前的收入水平,并结合自己的日常开销、未来生活预期、通货膨胀等因素,做出合理的选择。专家建议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所获得的补充养老金占未来所有养老费用的15%~40%为宜,而不要全部投入在保险产品中,以便为自己预约高品质的未来。

精选阅读

如何提早规划自己的养老保险?


1 35岁,养老规划的界标

从什么时候开始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规划?每个人可能都会有基于自己收入和家庭情况的答案。随着养老新政的执行和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专家给出的理想年龄是35岁。一位专业人士算了一笔账: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后,一位目前月薪2000元的职工,缴费10年,退休后每月才能领到385元养老金。考虑到10年后的通货膨胀水平,区区385元对于养老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记者近日从省会一些寿险公司了解到,随着养老政策的调整,前来咨询和购买保险的有一个明显的增势,大约在5-10%。

某人寿保险公司理财规划中心刘经理告诉记者,根据我国现行的政策,职工退休之后,所能领到的基础养老金和当时当地的工资水平密切相关,也和当时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虽然影响短期还无法显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单单靠基础养老金,对于个人维持一个生活水平不会急剧下降的老年生活显然不够,因此个人应该在35岁之后制定养老计划,就成为了每个人未雨绸缪的必要步骤。虽然本次养老政策的调整是为了做实个人账户,解决未来巨大的缺口问题。但客观上也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敲了一下警钟:社会养老金只能提供最为基本的保障,要保证晚年有品质的生活,年轻人也应为自己做好养老计划,将养老纳入家庭理财的计划中。

“养老,一个迟早都要到来的大问题,对它的规划绝对是宜早不宜迟的。越早,你的负担就越轻。作家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从理财的角度来说,养老规划何尝不是这样。”某保险公司理财规划中心的刘经理说。刘经理表示养老计划,要坚持“本金安全、适度收益、抵御通胀、有一定强制性”的原则,并且必须将养老与其他投资计划单列。

有经济头脑的人可以发现,此次养老政策的调整,在综合了通货膨胀等因素后,一个以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缴纳基本养老金的职场新人,虽然缴费基数相同,但3%的差额所产生的本金损失,以及随之产生的收益损失,相对已工作多年的人来说,结果大不相同。而且,工资越高,养老金新规对个人的影响越大。这也正是我们倡导将养老规划提前到35岁的重要原因。

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标准之一就是“养老金替代率”,它通常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上一年度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来获得。眼下已经退休的我们的父辈中,不少人的养老金替代率在80%到90%左右,所以有人会盼着退休享福,因为退休后他们仍能维持过去的生活水平甚至还能有所提高。但对于35岁以下的青年人来说,未来的养老金替代率会下降到40%左右,其保障程度远远低于我们的父辈。针对这一现象,各大商业保险公司也已经开始做准备,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养老产品,而针对年轻高收入的白领,保额高达千万的富人险种也纷纷问世。养老,即使对35岁以下的年轻人来说,已经不再遥远。

2退休金,如何“钱生钱”

“退休了少花点,少吃点,如今那么多投资陷阱都是以我们老年人为目标的,所以我的方法就是多省点钱放在银行里。”家住省会中南小区的退休铁路职工崔大爷这样说。

退休金是我们每个人退休之后赖以生存的主要命脉。年轻时未雨绸缪,及早开始储蓄,做长期理财规划,并购买适当的年金型保险、医疗保险等,这无疑是保障退休生活的最佳方式。但总有一天我们会退休。此时面对“开源”和“节流”两种让退休金花得长久些的途径,大多人会像崔大爷一样选择后者,这当然也是最为简单实用的。但是对于退休在家有大量闲暇时间的人来说,“开源”也不失为一条让退休金花得长久些的办法。

理财专家分析认为,退休前我们有收入,可持续投资,但退休后,收入没了只有支出。所以在退休后,要能立刻提供稳定、定期的现金收入,规避风险成为退休金规划的最大要求;其次,针对退休前是资产的累积期,退休后进入消耗期的特点,退休金理财对现金流量的要求并不亚于对报酬率的要求。

保全至上,是退休金投资应该坚持的原则。平时除了必要的生活费与保险支出外,建议按计划提取退休金的一定比例做稳健型投资,如基金、次级债券等,应避免风险较大的投资。消除负债也是退休之后必做的工作之一,如果还背有债务,如房屋贷款等,就需要考虑重新配置资产了,如将大房换成小房,以尽量减少负债。

近年来股市的持续低迷,个人通过投资股票而获利的难度越来越大,对退休人士而言,不妨投资分红为主的基金(如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等。另外,定期定额作为一种简单的基金投资方式而言,比较适合退休工人的长期投资方式。定期定额是指每月从银行存款账户中拨出固定金额,通常只要500元,就可以投资基金的一种理财方式。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不仅可以让长期投资变得简单化,也会减少在理财规划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3商业保险,一根不可缺的拐棍

“如果不降低生活质量,只有借助于商业养老保险,用养老险来补充社会养老金与现有收入之间的差距。”这是一位理财专家的建议。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有三大支柱:社会保险、企业年金与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如今,没有人指望单靠社保来安度晚年。最近20年来,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发生了显著变化,个人养老财务规划也不得不转换观念,以适应新的体系。

“新政执行后,我们的养老保障也相对缩水,真后悔没有在50岁前买一份商业保险。”省会一位在钢厂工作的刘师傅最近咨询了好几家保险公司,以前觉得单位保障还不错的他突然对自己的晚年生活产生了危机感。

其实,像刘师傅这类单位不错的尚未退休的在职人员,也是比较需要通过个人理财方式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而且在整个养老保障体系中,商业保险正在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养儿防老的传统方式已无法适应未来社会。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婚育年龄,“4-2-1”的家庭模式即将到来,即一对夫妇要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经济负担不可谓不重。另一方面,目前空巢家庭越来越多,许多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子女赡养老人往往“有心无力”。而我们每月都上缴的社会养老保险费,只能保证退休时的基本生活需求,完全靠基本养老金,退休人员只能维持中等偏下的生活水准。所以,购买商业保险也成为目前人们规划养老生活最主要的方式。但是,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许多人并不真正了解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真正有意识的购买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其实目前许多寿险公司都推出了将养老金、生命赔付乃至重大疾病保障捆绑在一起的产品,它不仅可以让投保人选择按月或按年领养老金,而且为他们增添了生命、重大疾病的保障。

那么,应该花多少钱买养老保险呢?专家建议,总保费支出一般应占家庭年收入10%-20%为宜。另外,投保养老险应该越早越好,因为保费与投保年龄是成正比的,越年轻保费越低,而且在红利的积累上也更合算。

4企业年金:何时能叫好又叫座

养老保障体系的另外一个支柱是最近炒得火热的企业年金,即企业自愿为员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有专家表示,企业年金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既相互补充,又相互替代。建立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组成的三大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是我国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目标。

虽然企业年金正在被广泛热炒,好评如潮,但是一涉及到实质性问题,各个企业又开始顾左右而言他了,企业年金正在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业内人士指出,企业年金面临“三冷三热”的局面,从执行系统看,是上面热下面冷;从运作系统来看,是机构热企业冷;从政策层面来看,是市场热源头冷。

与基本养老保险相比,企业年金不是强制性的社会保险,由企业根据国家政策自愿实施。正是因为这点不同,使得绝大部分企业出于自身考虑,不愿为职工缴纳“多余”的费用。因此,也就出现了目前的尴尬境地。

专家普遍认为目前影响年金市场迅速发展的瓶颈是税收优惠政策。“目前,员工交企业年金的钱,是企业在员工税后工资中代扣的;若干年后,员工可以领到的企业年金,应该按什么样的个人所得税缴纳,目前国家也没有明确政策。”一位企业老总说出了他的忧虑。

有专家表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优势的来源主要是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当然也包括养老保险等税费。因此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可就意味着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企业自然瞻前顾后。

劳动保障部门的一位官员表示,毕竟企业年金这一新的养老金来源才刚刚萌芽,发展还是大趋势。按照理想的预期,企业年金与社会保险将构成个体的大部分养老金来源。

应提早规划自己的养老保险


1 35岁,养老规划的界标

从什么时候开始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规划?每个人可能都会有基于自己收入和家庭情况的答案。随着养老新政的执行和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专家给出的理想年龄是35岁。一位专业人士算了一笔账: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后,一位目前月薪2000元的职工,缴费10年,退休后每月才能领到385元养老金。考虑到10年后的通货膨胀水平,区区385元对于养老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记者近日从省会一些寿险公司了解到,随着养老政策的调整,前来咨询和购买保险的有一个明显的增势,大约在5-10%。

某人寿保险公司理财规划中心刘经理告诉记者,根据我国现行的政策,职工退休之后,所能领到的基础养老金和当时当地的工资水平密切相关,也和当时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虽然影响短期还无法显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单单靠基础养老金,对于个人维持一个生活水平不会急剧下降的老年生活显然不够,因此个人应该在35岁之后制定养老计划,就成为了每个人未雨绸缪的必要步骤。虽然本次养老政策的调整是为了做实个人账户,解决未来巨大的缺口问题。但客观上也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敲了一下警钟:社会养老金只能提供最为基本的保障,要保证晚年有品质的生活,年轻人也应为自己做好养老计划,将养老纳入家庭理财的计划中。

“养老,一个迟早都要到来的大问题,对它的规划绝对是宜早不宜迟的。越早,你的负担就越轻。作家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从理财的角度来说,养老规划何尝不是这样。”某保险公司理财规划中心的刘经理说。刘经理表示养老计划,要坚持“本金安全、适度收益、抵御通胀、有一定强制性”的原则,并且必须将养老与其他投资计划单列。

有经济头脑的人可以发现,此次养老政策的调整,在综合了通货膨胀等因素后,一个以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缴纳基本养老金的职场新人,虽然缴费基数相同,但3%的差额所产生的本金损失,以及随之产生的收益损失,相对已工作多年的人来说,结果大不相同。而且,工资越高,养老金新规对个人的影响越大。这也正是我们倡导将养老规划提前到35岁的重要原因。

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标准之一就是“养老金替代率”,它通常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上一年度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来获得。眼下已经退休的我们的父辈中,不少人的养老金替代率在80%到90%左右,所以有人会盼着退休享福,因为退休后他们仍能维持过去的生活水平甚至还能有所提高。但对于35岁以下的青年人来说,未来的养老金替代率会下降到40%左右,其保障程度远远低于我们的父辈。针对这一现象,各大商业保险公司也已经开始做准备,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养老产品,而针对年轻高收入的白领,保额高达千万的富人险种也纷纷问世。养老,即使对35岁以下的年轻人来说,已经不再遥远。

2 退休金,如何“钱生钱”

“退休了少花点,少吃点,如今那么多投资陷阱都是以我们老年人为目标的,所以我的方法就是多省点钱放在银行里。”家住省会中南小区的退休铁路职工崔大爷这样说。

退休金是我们每个人退休之后赖以生存的主要命脉。年轻时未雨绸缪,及早开始储蓄,做长期理财规划,并购买适当的年金型保险、医疗保险等,这无疑是保障退休生活的最佳方式。但总有一天我们会退休。此时面对“开源”和“节流”两种让退休金花得长久些的途径,大多人会像崔大爷一样选择后者,这当然也是最为简单实用的。但是对于退休在家有大量闲暇时间的人来说,“开源”也不失为一条让退休金花得长久些的办法。

理财专家分析认为,退休前我们有收入,可持续投资,但退休后,收入没了只有支出。所以在退休后,要能立刻提供稳定、定期的现金收入,规避风险成为退休金规划的最大要求;其次,针对退休前是资产的累积期,退休后进入消耗期的特点,退休金理财对现金流量的要求并不亚于对报酬率的要求。

保全至上,是退休金投资应该坚持的原则。平时除了必要的生活费与保险支出外,建议按计划提取退休金的一定比例做稳健型投资,如基金、次级债券等,应避免风险较大的投资。消除负债也是退休之后必做的工作之一,如果还背有债务,如房屋贷款等,就需要考虑重新配置资产了,如将大房换成小房,以尽量减少负债。

近年来股市的持续低迷,个人通过投资股票而获利的难度越来越大,对退休人士而言,不妨投资分红为主的基金(如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等。另外,定期定额作为一种简单的基金投资方式而言,比较适合退休工人的长期投资方式。定期定额是指每月从银行存款账户中拨出固定金额,通常只要500元,就可以投资基金的一种理财方式。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不仅可以让长期投资变得简单化,也会减少在理财规划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3 商业保险,一根不可缺的拐棍

“如果不降低生活质量,只有借助于商业养老保险,用养老险来补充社会养老金与现有收入之间的差距。”这是一位理财专家的建议。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有三大支柱:社会保险、企业年金与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如今,没有人指望单靠社保来安度晚年。最近20年来,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发生了显著变化,个人养老财务规划也不得不转换观念,以适应新的体系。

“新政执行后,我们的养老保障也相对缩水,真后悔没有在50岁前买一份商业保险。”省会一位在钢厂工作的刘师傅最近咨询了好几家保险公司,以前觉得单位保障还不错的他突然对自己的晚年生活产生了危机感。

其实,像刘师傅这类单位不错的尚未退休的在职人员,也是比较需要通过个人理财方式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而且在整个养老保障体系中,商业保险正在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养儿防老的传统方式已无法适应未来社会。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婚育年龄,“4-2-1”的家庭模式即将到来,即一对夫妇要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经济负担不可谓不重。另一方面,目前空巢家庭越来越多,许多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子女赡养老人往往“有心无力”。而我们每月都上缴的社会养老保险费,只能保证退休时的基本生活需求,完全靠基本养老金,退休人员只能维持中等偏下的生活水准。所以,购买商业保险也成为目前人们规划养老生活最主要的方式。但是,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许多人并不真正了解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真正有意识的购买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其实目前许多寿险公司都推出了将养老金、生命赔付乃至重大疾病保障捆绑在一起的产品,它不仅可以让投保人选择按月或按年领养老金,而且为他们增添了生命、重大疾病的保障。

那么,应该花多少钱买养老保险呢?专家建议,总保费支出一般应占家庭年收入10%-20%为宜。另外,投保养老险应该越早越好,因为保费与投保年龄是成正比的,越年轻保费越低,而且在红利的积累上也更合算。

4 企业年金:何时能叫好又叫座

养老保障体系的另外一个支柱是最近炒得火热的企业年金,即企业自愿为员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有专家表示,企业年金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既相互补充,又相互替代。建立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组成的三大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是我国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目标。

虽然企业年金正在被广泛热炒,好评如潮,但是一涉及到实质性问题,各个企业又开始顾左右而言他了,企业年金正在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业内人士指出,企业年金面临“三冷三热”的局面,从执行系统看,是上面热下面冷;从运作系统来看,是机构热企业冷;从政策层面来看,是市场热源头冷。

与基本养老保险相比,企业年金不是强制性的社会保险,由企业根据国家政策自愿实施。正是因为这点不同,使得绝大部分企业出于自身考虑,不愿为职工缴纳“多余”的费用。因此,也就出现了目前的尴尬境地。

专家普遍认为目前影响年金市场迅速发展的瓶颈是税收优惠政策。“目前,员工交企业年金的钱,是企业在员工税后工资中代扣的;若干年后,员工可以领到的企业年金,应该按什么样的个人所得税缴纳,目前国家也没有明确政策。”一位企业老总说出了他的忧虑。

有专家表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优势的来源主要是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当然也包括养老保险等税费。因此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可就意味着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企业自然瞻前顾后。

劳动保障部门的一位官员表示,毕竟企业年金这一新的养老金来源才刚刚萌芽,发展还是大趋势。按照理想的预期,企业年金与社会保险将构成个体的大部分养老金来源。

年轻人理财规划 保险必不可少


20岁到30岁,往往是人一生中最黄金的年龄,所以,不少这个年龄阶段的年轻人认为,自己并不需要什么保险。可是这类人群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往往也是生活工作压力最大的一类人群,保险是他们必不可少的保障。那么,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如何规划自己的保险保障呢?

30岁以下的年轻人是跳槽人群的主力军,经济收入并不完全稳定,因此,建议一定要有强制储蓄的习惯,需要进行强制储蓄来为自己积攒养老钱。

对于30岁以下的年轻人来说,最好还要够买一份商业保险帮助理财投资,并提供医疗保障,此时万能险将是首选。万能险的存取方式比较灵活,风险较小。一旦投保人出现特殊情况影响经济,就可以选择保费缓缴或补缴,等经济实力恢复再补缴。在保费缴纳的金额上,可选择将工资的30%-40%拿出缴纳保险金。

年轻人选择理财产品方面应注意,应该尽量选择中短期理财产品,保持收益的同时也可以随时根据年龄增长来改变产品购买计划。

提示:年轻人是社会的主力军,也是家庭责任的未来承担者,因此,年轻人应该学会自己规划未来,一份健康科学合理的理财规划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要注意的是,保险是一份责任的体现和承担,因此,年轻人还需为自己构建一份保险保障。

商业养老保险为老年生活提前理财规划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长寿老人开始日益多见。而面对不断上涨的物价以及房价,很多人感叹老无所养,同时这也是对长寿最大的惩罚。对此,建议大家进行进行养老理财规划,这样可以帮助自己在老年时期享受高品质的晚年生活。

目前我们养老保险的现状如何?大都会人寿中国首席执行官贝克俊表示,中国的现状是只有社保“第一支柱”高高挺立,其它两根支柱还很短。

企业年金被称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但前提是所在的企业已经开始运转了这样一个机制,个人难以直接参与。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三季度,全国企业年金建立企业为72171个,参加职工仅为2210万人。

商业养老被称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三支柱”,优势是个人可以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养老金投保方案,最大限度达到专款专用、按月给付、超长期储蓄的养老目的,劣势是退保损失往往会达到本金20%以上。

大都会人寿顾问行销业务经理鲍素华表示,每个人对退休后生活的定位和需求都不一样,养老规划按需求可以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只需要满足基本生活,包括退休后能满足日常的衣、食、住、行等可以维持生活的基本开销;第二类需求是满足安心生活,年龄大了之后身体状况自然会有所下降,就需要额外的身体保健及生活看护的支出;第三类需求最高,希望老年过上一种高品质的舒适生活,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是休闲旅游、自我进修,也可以是社会公益等。

太平人寿深圳分公司区域总监黄芳建议,个人投资养老金可根据个人的年龄、家庭结构、经济收入以及对未来养老品质的需求来进行资金的配置和规划;想要拥有一个轻松宽裕的退休生活,应根据不同层次的生活需求采用不同的工具来实现资产配置。

“目前除了社保之外,还有基金股票投资、以房养老、商业年金养老险等退休规划方式。每一种养老规划都有其优劣与各自的作用,每个人要根据自身具体条件以及对养老品质的需求采用不同的养老规划,这样才能最大限度规避老无所依的风险从而安享晚年。”鲍素华说。

提示:退休以后要想获得有品质的老年生活,您需要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规划。除了进行适当的投资理财方案以外,还要记得趁早为自己买份商业养老保险,这样在自己退休以后就能获得充足的养老金保障。

专家建议:要提早考虑规划养老


说起养老,人们通常只对养老体系三大支柱中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比较熟悉,而对“企业年金计划”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知之甚少。与接近或刚过而立、不惑之年的人讨论退休生活,是不是太早了?不,一点都不早。退休,意味着每一天都可以自由安排闲暇时间,意味着每一天都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同时也意味着收入的锐减。很多中青年都对自己未来的退休生活有一个很美好的预设和期待,而对如何实现却缺少规划,至于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更是毫无概念。因此,想要过上有品质、有尊严的理想退休生活,临近退休时再来考虑就太晚了,中青年人群从现在起就要进行相应的养老理财规划。

“真想现在就退休。”在某会计师事务所任职的小钱表示。由于工作压力重、生活节奏快,现在有如此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提前退休已经成为不少人的生活目标。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呢?理财师徐欣表示:“这个目标完全有可能实现,当然,中高端阶层实现的几率更大。”除了提早退休,中青年对于今后的退休生活也抱着很大的乐观期望。金盛保险于去年发布的《安盛生活信心指数调查》显示,中国内地受访者在排列影响生活信心的指数时,将退休排在第二位。中高端消费者渴望抛开工作束缚,早日享受退休的闲暇时光。渣打银行与复旦大学于2007年公布由其联合调查制作的《中国中产阶级退休养老计划》报告。报告显示,中产阶级将在养老生活中培养旅游和由于工作繁忙而无法实现的兴趣爱好。

一位43岁家住上海杨浦中原地区的林女士表示:“我希望退休后能与老伴一起旅游,把整个中国跑个遍,还希望能到郊县的农地里买套房子,种菜养鸡,疗养疗养。”徐欣表示:“这些新的兴趣爱好将是老年人支出增长最多的部分。”

虽然对于老年生活满怀希望,不过,不少人并不清楚需要多少钱来养老,对于怎样保障未来生活也缺乏了解,甚至采取不作为的方式对待养老。我们先来简单算笔账,假如你准备60岁退休,退休后每月需花2000元,按平均寿命80岁来计算,将需要2000×12×20=48万元养老金。如果你身体健康,生活美满,活到100岁,那么就需要2000×12×40=96万元养老金。

《中国中产阶级退休养老计划》报告显示,大部分中产阶级意识到退休生活的经济压力。在未来,养老花费约占到收入水平的50%,而基础养老保险最多只能维持收入水平30%到40%的比例。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认为退休生活的活动开支将会超过退休后生活费的30%,而当年轻时积累的财富无法填补养老生活费用时,个人消费会受到抑制。对于中产家庭而言,通过降低生活品质来迁就窘迫的经济情况,他们不愿意也无法接受。

50岁买养老保险 社保商保不可少


养老保险分为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50岁买养老保险,可以在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再增加商业养老保险,可以选择投资理财险和专门的养老保险,不的人群适合不同的险种。

社会养老保险,如果是女性,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不能再办了,如果是男性(城镇户籍),可凭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到户籍地所在的社保经办部门办理参加养老保险手续。

对于人身保障不足或者缺乏的老年人来说,建议为其购买投资理财保险以储备养老资金。此类保险集保障与投资功能为一体,类似于定期存款,能同时为老年人提供相应保障。老年人购买此类保险作为养老资金,需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承保年龄和保障范围,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投资理财保险在年龄上有一定的限制,一般为60周岁以下。

如果老年人的基础性保障已经做足,那么不妨为其购买专门的商业养老保险。目前市场上提供的专门的商业养老保险大多要求投保年龄不超过60周岁。为老人买商业养老保险之前要注意养老金的领取问题。商业养老保险领取时间要保证最少领取20年或至85岁,可领取的年限尽量拉长,这样才能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

无论您为老人选择了何种投保方式积累养老金,均需要保证在老人基础性保障全面的情况下为其投保,而完善老人的基础性保障您可以从意外和健康这两个方面考虑,投保时建议优先购买老人意外险其次购买老人健康险。

提示:50岁买养老保险?即使老年人已经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但是社会养老保险属于“保而不包”类型,因此还需搭配购买商业保险。可以为老人购买投资理财类的保险或专门的商业养老保险以积累养老金。

低收入家庭规划保险理财 让生活过得更美好


保险理财专家表示,不管收入水平如何,都可以筛选到适合自己的保险,每年百余元保费的保险产品保障也较全,只要合理搭配,做好保险组合,将保费支出控制在每年两三千元也并非难事。

 

低收入家庭由于收入低,积蓄不多,抗风险能力极低,一旦由于意外、疾病导致家庭经济支柱丧失劳动能力,整个家庭将没有经济来源,家庭成员甚至无法维持正常生活。那么这样的情况下,这类家庭该如何进行保险理财规划呢?理财专家指出:定期寿险较经济,消费型健康险更实惠。

定期寿险较经济,经济支柱优先保

定期寿险又称“定期死亡保险”,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被保险人若身故,保险公司将按合同规定给付保险金;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期届满时仍然健康,保险合同则终止。其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保费低、保障高。作为消费型保险,在与储蓄型寿险保险金额相等的条件下,其保费要低得多。二是可以自由选择缴费期限。投保人可根据自己的保障需求自行选择,不少定期保险还可按规定延长保障期限。

专家指出在购买定期保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投保顺序需注意,经济支柱要优先

低收入家庭购买保险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家庭发生意外变故时,通过保险公司的保障,使家庭经济不至于遭受重创。因此,在经济支付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应先考虑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投保,投保次序应该是“先大人后小孩”。

二、保险期限需适当,小钱买得高保障

保险期限的长短与保险费率的高低直接相关,因此,为了节省费用,低收入家庭应适当缩短保险期限,用最低的费用得到最需要保障时期应有的保险保障,做到花小钱得高保障。

三、重大疾病不小觑,能力允许需必备

在支付能力许可的情况下,可以为家庭经济支柱购买定期重大疾病保险,以补充一旦生病可能带来的收入损失,解决一定的治疗费用。这对于低收入的工薪家庭无疑是雪中送炭的。

养老金 未来买商业养老保险是一大趋势


传统的家庭观念及忧患意识,使得中国民众对于赡养父母及退休后的医疗开支较为担忧,应该主动积极规划退休生活,才能轻松面对未来所需开支。对此今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来补充自己的社保将会成为一大趋势。但专家建议说,选择养老保险产品时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其中存在一定的“技巧”问题。规划养老用途的保险,事先要做到以下“五定”,定保额、定领取方式、定领取时间、定领取年限、定类型,才能买好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1、定额:养老金的保额

市民在选择养老类产品时,必做的一项功课当然是确定保障额度,主要是综合考虑未来的养老资金需求缺口和自己现在的经济承受能力。

每个人对退休后的资金需求是不同的,主要取决于自己对未来生活的安排。是否要每年出门旅游,是否需要保姆照顾等,都直接影响到养老金的总需求。退休后一共需要多少养老金还取决于寿命估算和通货膨胀的预测。

退休后的收入来源包括社保养老金、固定资产投资收益(如房租)、股息分红和其他固定投资收益、子女赡养费等。

养老资金缺口其实就是“退休后资金需求送去退休后可获得的收入”,按月或按年计算都可以。算出了养老资金缺口,并确定其中商业保险金在填补这个缺口中占到多少比例,就可以直接反推出自己每月或每年需要领取多少商业养老金,也就能马上找到对应的保额了。

2、定式:定养老金领取方式

对于不同的人群,领取方式也是有讲究的。目前商业保险养老金的领取方式分为趸领和期领两种。

趸领是到了约定年限时,保险公司一次性支付一大笔到期保险金给投保者。这种方式很适合打算退休后进行二次创业、成为“老年职场新鲜人”的人,不有希望退休后实现一个愿望(如周游世界)的人,或者是对自己的寿命预期不够乐观者。

期领则又分为年领和月领,这也要看个的需求情况。若是普通生活的老人,月领比较合适。若是每年有一两笔特别大的不规律支出者,则可以选择年领。

3、定养老金领取年龄

消费者在选择时还应确定领取的年龄。养老金领取年龄可与保险公司自由约定,一般人都会选择与退休年龄衔接,男性60岁,女性55岁,这样在退休之后就立即有养老金领取,生活上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但这个“与退休年龄相衔接”的一般性原则,还得与领取年限的条款匹配起来,做适当调整。

4、定养老金领取年限

因为目前市场上的养老年金险在领取时间限制上通常有两种。一是保险期间为终身,但没有最低领取年限保证,被保险人活得越长这一险种越划算。在这种条款下,养老金的开始领取年龄自然是越早越好。而且,由于存在通货膨胀因素,养老年金领取还是早点开始为好。

另一种条款下,保险期间是定期的,比如只能保到80岁或100岁,但同时会设定一个保证领取的年限,可能是10年,也可能是20年。这样一来,从什么年龄开始领取,实际领取的总金额并不会有太大影响。

正由于不同的产品规定领取年限规则是不同的,有家族长寿史的人应该选择无限制型产品为佳,以便解决寿命太长靠储蓄难以支撑的养老风险。

5、定型:定养老险产品类型

传统型养老险的预定利率是确定的,一般在2.0%-2.4%,日后从什么时间开始领,领多少钱,都是投保时就可以明确选择和预知的,这一类型产品适合于没有良好储蓄观念、理财风格保守,不愿承担风险的人群。

分红型养老险通常有保底的预定利率,但这个利率比传统养老险稍低,一般只有1.5%-2.0%.但分红险在预定利率之外,还有不确定的分红利益可以获得。

其分红又分为现金分红和保额分红两类,现金分红每年可直接兑现,保额分红从长期积累的角度看保障作用更为明显。这类产品适合长期利率看涨、对通货膨胀因素特别敏感的人群。

万能型寿险作为一种长期的理财手段,由于偏重账户累积,而且部分提取账户资金的手续便捷灵活费用也低,因此也可以用作个人养老金的积累作用。

这一类型的产品在扣除部分初始费用和保障成本后,保费进入个人账户,个人帐户部分也有保证收益,目前一般在2%-2.5%左右,有的也与银行一年期定期利息挂钩。此外当然还有不确定的额外收益。由于万能险保额可变、缴费灵活的特点,比较适合收入缺乏稳定性的中高收入人群。

投资连结险是各型产品中投资风险最高的一类,当然风险与收益同在,也是最有可能获得较高收益的一类。它是一种长期投资的手段,但不设保底收益,保险公司只是收取账户管理费,盈亏由客户全部自负,被喻为“披着保险外壳的基金”。

投连险可以客户设立不同风格的理财帐户,其资金按一定比例搭配投资于风险不同的金融产品。投连险投资性较强,风险高,适合风险意识强、收入较高的小部分人群。

谁适合购买商业养老保险?


商业养老保险是一份保险产品。保险人和保险公司签订合同,保险人一次性或者按月、年等方式,定期向商业保险公司缴纳保险费,这个时期一般在十年以上。到了约定年龄、期限时,保险公司再定期或者一次性支付保险金给保险人。简单来说,你先向保险公司的账户存钱,期满后,保险公司再按约定数额,将钱返还给你。

我们的社保养老金究竟有多少?我们究竟需不需要商业养老保险?

社会养老保险金分为基础养老金(社会统筹)及个人账户两部分,基础养老金部分主要由单位缴纳,缴费比例是全部被保险人缴费基数之和的20%;个人账户部分主要由个人缴纳,缴费比例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8%。如果简单来计算,可以这么算一笔账。假如一个职员,25岁开始参加社保,60岁退休,共交35年。假设月均缴费工资为1500元,退休后社会年度平均工资3000元,则其领取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额度为:基础养老金600元(3000元×20%)+个人账户养老金420元[个人账户金额(1500元×8%×12个月×35年)除以120]=1020元。

当然,这个1020元只是个简单估算的结果,因为这里假定了月均缴费工资为1500元不变,其实这个数目应该是有浮动的。按照1020元的养老金水平,日子显然不会很宽裕。商业养老保险应该说,可以是弥补手段之一。

关于你是否适合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对于享有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来说,商业养老保险可以说是锦上添花之事。因此,量力而行是关键。一般来说,用于支付商业养老保险的费用占年总收入的15%~20%为佳。高收入者可主要依靠商业养老保险保障养老,社会养老保险及其他投资收益作为补充;中低收入者,可主要依靠社会养老保险养老,商业养老保险作为补充。

2、收入稳定。购买者应该有足够的收入,在扣除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以后,你的收入必须能满足你的日常生活需要。不能因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而使你的正常生活水平得不到满足。如果没有稳定的收入,可能面临被迫退保的风险。一般来说,如果在一年之内退保,要损失25%的保费。一年以后再退保,可能损失更多。

3、年龄不宜太小或太大,一般在16~50周岁购买养老保险比较好。50岁以上投保费率过高。虽然有些养老保险产品允许的投保年龄可能超过50周岁,但投保时年龄过大,需缴付的保险费也相应较高,对已接近退休年龄的投保人是不利的。当然,在经济能力许可的条件下,年龄较大也可以投保养老保险,此时可以考虑一次性缴费投保。

4、如果是无职业者,在社保养老与商业养老之间选择,商业险可能更合算。这是因为,社会养老保险考虑社会公平,统筹部分的钱是平均分配,个人账户的钱才是自己得的。而商业养老险是个人公平,交多少得多少。另外,如果未到退休年龄就死亡,社会养老保险只能拿个人账户的钱,统筹的部分就被别人分掉了。刚过退休年龄几年就死亡,统筹部分也领取不多,不如你交的钱多。

5、对于老年人来说,医疗保健费用才是真正的大风险开销。因此在投保养老保险前,最好能先安排好医疗保障。若有家族长寿史,且自身身体非常健康者则可考虑购买领取时间至终身甚至是领取到100周岁的产品。

6、强制储蓄。有些人对于养老的烦恼,不是来自于缺钱花,而是留不住钱。如果你恰好是这种人,或许可以考虑通过商业养老保险,来实现强制储蓄的目的。通过银行储蓄来存自己的养老钱,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每月雷打不动地存下1000-2000元,连续存满20多年,这期间不管面临外界的什么诱惑,大房子、漂亮汽车、旅游胜地??在昂贵的退保代价面前,储蓄可能相对容易些。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16774.html

上一篇:意外伤害险 给自己一个保障 小张清楚的知道

下一篇:上海公积金贷款上限是多少?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