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型,储蓄型保险异于消费型保险 选择应区分

2020-03-21
年金型保险的规划性

把寿险比喻成房产,也许并不是很恰当。但从“长期投资”和“一次性消费”这样的角度来考虑,两者就有了可比性。买房好比买储蓄型保险,而租房好比买消费型保险。

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自然会觉得买房是理性的选择。买了房子,不仅满足了居住的需求,若干年后卖出可能还会有一定的投资收益。这点跟储蓄型保险比较像,特别是一些带有现金返还功能的保险,在保险期限不仅能够获得保障,还可以兼具储蓄或投资的功能。而租金就不同了,和消费型保险一样是纯粹的消费,消费完毕,其提供的服务也就结束。

但在某些特定的阶段,或者是某些特定的人群,比如经济能力有限,先选择租房也许会是明智之举。同样的,消费型保险也是如此,有时候投保“租”比“买”好。

24岁的阿莲小姐和25岁的阿峰先生是一对恋人,都是外地在沪的大学毕业生,是典型的新上海人,在收入方面不算丰厚。他们分别于2002和2003年毕业参加工作,在社会保障范畴中属于新人标准,实际享受的福利也比较少。两人担心,在目前的经济状况下,万一再来个什么乱七八糟不幸的事情降临,真是会雪上加霜。

谁适合“租”保险

其实这样的问题,不仅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会遇到,刚贷好款买房的兄长,以及刚养育子女的父母,甚至是年近60即将退休的父辈都可能面临。

个人或家庭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将出现经济比较紧张的状况,此时,他们所能够抵御的风险有限,非常惧怕突如其来的意外“光临”,所以非常需要保障类别的保险用于抵御风险。但是如何去挑选充足的必须的而且适合现状(经济紧张)的保险就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大多数保险代理人不愿意去接这样的保单,很大原因就是可以支出的保险费用的安排比较少,而付出的劳动比较大,相对的佣金收入比较少。故而愿意推出这些服务的保险公司也比较少。

其实,这些特殊经济状态下需要的保险问题集中在两个层面:

第一是到底如何调整“廉价”的消费型保险和“昂贵”的储蓄型保险之间的购买比例;第二才是去看到底有哪几家保险公司提供了哪些产品可以挑选。

就是买房和租房的道理。因为同样是为了达到居住的目的,租房和买房的最大差异是在于节省了初期的巨额开支,而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租房所开销的房租是给别人的,而自己不能够收回。

哪些保险可以“租”

在保障类保险中,主要分为定期寿险,重大疾病保险,意外保险。

与长期储蓄返还型保险相比,消费型保险的优点是获取同样的保障额度只需要用相对少很多的保费,所以是每年缴一次,无需强迫长期缴费,只是保费不可以返还。从购买的角度来看,市场上的定期消费型产品分为附加险和主险。以下则主要从消费型保险的三大品种来进行分析。

意外险

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的意外险都是消费型的,同时也可以单独购买。

如何买:挑选此类型保险的原则就只有看保险公司的实力,信誉,口碑,以及产品是不是100%覆盖意外范围,最后再看看价格因素。但总的来讲定价差异性很小,几乎是没有。

一般而言,低风险职业的标准健康者,参考价格是每一万元意外保险的价格是20元左右。

重大疾病险

周围的污染现状和医学现实告诉我们,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特别是重大疾病)的概率是越来越大。而购买保险就是防范和降低风险的一个有效的经济手段。

目前市面上已有先行的保险公司推出了可以单独购买的消费型重大疾病险种,供消费者选用。所以对于消费型和储蓄型的大病保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价格的高低上面。

如何买:对20岁到30岁投保人而言,储蓄型重大疾病险和消费型重大疾病险价格相差非常大,投保后者的保费很低廉。对年纪尚轻、事业处于成长期,消费开支较大的人群,应该加大消费型重大疾病的比例,某些阶段甚至可以将该比例控制在95%甚至是100%。

而在35岁至45岁阶段时,消费型重大疾病险在保费方面相对于储蓄型重大疾病险已经不占很大优势。尤其是过了40岁,身体素质开始下降,消费型重大疾病险的保费开始大幅提升,同时储蓄型重大疾病险的保费提高比例却相对不高。这个阶段,可以逐渐降低定期消费型重大疾病保险的比例,同时增加在储蓄型重大病险上面的投入。

过了45周岁之后,储蓄型重大疾病险的比例需要逐步提高到95%甚至是100%,当然一些特殊情况除外(比如强体力工作低收入者,危险环境工作低收入者)。

定期寿险

医学统计数字表明:在所有去世的人群中,意外事故引发的去世占20%左右,而占80%的是疾病死亡和自然死亡。所以为了确保自己和家人的经济生活,单纯购买意外伤害险是不完全的,需要加强和加大定期寿险的比例。

定期寿险也分储蓄型和消费型两种。前者具有储蓄甚至是分红功能,所以保费往往比较高。消费型定期寿险虽然保费相对较低,但和消费型重大疾病险不同的是,该险随着年龄变化的幅度没有后者来得大。

如何买:对于20岁到45岁的投保人而言,消费型定期寿险的价格比较便宜实惠,所以可以确保一定额度用于消费型的定期寿险(比如20~50万)。至于储蓄型的定期寿险的额度,可以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进行安排。对年纪尚轻、事业处于成长期,消费开支较大的人群,甚至可以将该比例控制在50%以内甚至为零。

过了45岁之后,主要的家庭责任都已经实现,所以储蓄型定期险的比例需要逐步提高到95%甚至是100%,当然一些特殊情况除外,(比如强体力工作低收入者,危险环境工作低收入者)。

相关推荐

消费型保险=浪费吗?带你重新认识消费型保险


对于消费型保险产品,投保人多有这样的疑问,当支付的保费存在“覆水难收”的可能时,大家更倾向于选择返还型产品。就算不发生保险事故,返还型产品到达一定年限后也能拿回保费,没有经济损失当然更“划算”,真的是这样吗?

有的人经常有个问题:我去年购买的一个重大疾病险要到期了,你说我这投保期内也没生大病,交的保费就这么没了,貌似不划算,我纠结明年要不要续保。

那么这个应该是消费型保险。如果从“钱没了”这个角度看,的确是浪费了。可是消费型保险本身就是一种消费行为,并不等于浪费啊。

“如果不发生保险事故,保费就拿不回来了”

从市场上消费型保险产品分类来看,车险和消费型的人身保险同属于消费型保险,但是很多人毫不犹豫的给自己的车子买汽车保险,却不愿意花钱给自己上保险。那咱们就再说说,消费型保险到底亏不亏?

一、你买保险为了什么

有很多人纠结于保险给自己带来的“收益“,保险的作用可不是投资哦!保险是为了“风险转嫁”, 保的就是“万一”,那么健健康康顺顺利利,没有发生意外就是最大的收益。

二、返还型保险比消费型保险更划算吗?

1、价格

购买保险,最直观的的往往就是产品的价格,毋庸置疑的是,返还型保险的保费要远高于消费型产品。

同样一款保额10万元的人身保险,消费型产品的保费可能只要每年200元,而返还型产品的保费可能需要每年2000元甚至更高

从保障能力上看,既然保额是一样的,那么消费型就不会输给返还型产品,反而能令投保人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同样保额的保险待遇。

2、增值回报

返还型产品给出的“增值回报”,实际的内部贴现率却很低。

计算下来,实际的年化收益可能还敌不过货币基金或是定期存款的收益率。所以如果你每年把大笔的费用作为保费投入返还型产品,那等于失去了这笔资金做其他投资所能带来的潜在收益。所以将保险看作“投资”,怎么也不划算。

三、消费型保险有什么优势?

1、消费型保险的杠杆比例大,比如1000元保费可能拥有大概10万到50万的保额。

2、消费型保险结合社保报销一般可获得最大的报销比例70%-100% ,自费项目也能报销。

四、我到底应该买消费型保险还是返还型?

首先对与那些年纪尚轻,而且事业处于成长期、家庭收入在基础性消费方面占有较大比例、贷款压力较大、比较缺少流动现金的人也更适合购买消费型保险。

虽然返还型保险的收益回报并不高,但对于那些收入丰厚,花钱又大手大脚(存不下钱)的人来说,买返还型保险若干年之后至少还能够存下一笔,用于日后的养老或子女教育。

总结

由于“没有出险就不返还本金”的特点,消费型保险具有保费低并且保障高的优势。

所以,消费型保险不等于“浪费型保险”,只要投保人在投保时结合自身实际,购买时有所侧重,这种没有返还性质的消费型保险产品也能提供实实在在的保障。

消费型保险,保障相同保费相差10倍 消费型保险遇冷


返还型和分红型保险可能是部分代理人最想销售的,但或许并不是投保人最应该购买的险种。高立斌表示:“消费型保险对于年轻人,以及对自己投资能力有信心的人来说非常适合,可以用最低成本享受最高保障。”

“当我坚持要买纯消费型保险时,对方态度冷淡了不少,有的最后甚至不再联系。”戴晓东筹划着为自己购买一份重大疾病保险,但近期接触的几位保险代理人的态度让他颇有微词。

纯消费型保险遭到冷遇,返还型和分红型保险却热卖

返还型和分红型保险可能是部分代理人最想销售的,但或许并不是投保人最应该购买的险种。“我自己买消费型保险产品。”北京某大型保险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精算师告诉记者。

消费型保险遇冷原因很多,但从投入产出比来看,却要比返还型和分红型保险更划算。

纯消费保险成本低保障高,但卖不过返还型保险、分红险

“其实保险也是一种商品,只要是商品就不可能不消费。只不过消费者总是喜欢拿一些返还或是分红等小恩小惠,表面上看上去很美的假象来安慰一下自己不甘的心而已。”友邦保险代理人高立斌告诉记者。

他认为投保人倾向于购买返还型保险,是因为他们觉得至少所交保费能有看得到的回报,“其实完全没必要。”

目前国内市场除了意外险之外,重大疾病险和寿险都有消费型的产品,根据保额不同,每年交费可能在几十至几百元。

高立斌表示:“消费型保险对于年轻人,以及对自己投资能力有信心的人来说非常适合,可以用最低成本享受最高保障。”

但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不少投保人对于保险认识有误区,认为购买消费型保险如果没发生风险保费会“打水漂”,而返还型或者分红型保险如果没有发生理赔,在一定期限内还能还本,所以纷纷选择看似亏钱的消费型保险。

“从投入产出来看,消费型保险其实比返还型保险更为合算。”家庭理财顾问李雯经过对多款产品测算发现。

返还型、分红型多缴保费到期最低可获2-3倍保额投资收入

“消费型保险很多是有期限的,通常只能保障到50岁、60岁。有些保险代理人在销售过程中会说,返还型的保险可以保障到70岁甚至是终身,但这并不能说明返还型保险更实惠。”李雯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经过我们测算,返还型保险到一定期限后,比如20年后,投保人所得到保障是来自于自己多交的那部分钱。”

以30岁的戴晓东为例,为了得到10万元保额的重大疾病保障,他可以购买太平洋人寿的“如意安康”和新光海航定期重疾保险,分20年期缴费,前者年缴费3380元,后者只需360元,相同的保障二者所缴纳的保费相差近10倍。

太平洋的如意安康是两全保险,20年总共缴费67600元,保障到70岁,其间如果未发生重大疾病,可以返还70980元。新光海航定期重疾保险属于消费型保险,20年总缴费7200元,保障期限20年,到期未发生疾病不返还。

案例显示,购买太平洋如意安康,戴晓东20年后还能享受10万元保额的重疾保障,并且到期返还所缴保费。表面看消费型保险毫无竞争力,实则不然。

“前者比后者每年多缴费3020元/年,用这笔钱去做投资组合,假设每年投资组合收益率为5%,20年后消费型保险保障期限结束,取得的收益将达到104852元,光持有的现金就比太平洋如意安康之后提供的10万元保额要高。”

李雯认为,返还型的两全保险比消费型保险更长的保障期限对于投保人来说基本没有意义,“即使按最保守的做法,多缴保费全部存成利率3.25%的一年银行定期存款,20年后在戴晓东50岁时也将有85949元的投资收益。何况做好债券、基金等投资组合,20年期间取得5%的投资收益并不困难。”

消费型保险和返还型保险的区别


保险市场种类数不胜数,但归根结底可以分成两种类型:消费型保险与返还型保险。

消费型保险:保险期限内,如果出险,保险公司按约定理赔,如果没出险,保障到期就结束了。可以理解为,不管出没出险,保费都会被消费掉。比如车险,每年交几千元保费,如果没出事,保险到期就作废了,也不会将保费还给你;一旦发生意外出了事,保险就起大作用了,保险公司会赔一大笔钱。另外,退货险、消费型重疾险、定期寿险等都属于消费型保险。

返还型保险:不管保险期内是否出险,都能获得赔付,要么赔保额,要么返保费。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寿险产品都是返还型保险,不管你交了多少保费,也不管是一次缴齐还是分20年交,保障到期都会把你所缴保费,甚至更多,返还给你,即所谓的“有病看病无病返钱”。

因为保险是大数法则,出险的毕竟是少数。买消费型保险,如果不出险保费就打水漂了,而返还型保险交的钱都能返回来,甚至还多一些,所以目前市场上返还型保险大行其道,而消费型保险买者寥寥。返还型保险真的比消费型保险划算?说白了返还型保险相当于把其中一部分保费用来提供和消费型保险同等的保障服务,剩余的钱,保险公司扣除各项运营成本后拿去投资(过程中你的本金会产生各种损耗),产生的部分收益,保险公司才会返给你,而且收益一定不会高,一般在1%-2%。返还型保险理财角度的低收益,还不算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导致保险贵,而预算有限,导致我们买不起与保障需求相匹配的保险,还大大增加交费压力。所以如果你还处于财富积累期,最好买消费型保险,足额覆盖重大风险。

什么是消费型保险


消费型保险,即客户(投保人)跟保险公司(保险人)签定合同,在约定时间内如发生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按原先约定的额度进行补偿或给付;如果在约定时间内未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不返还所交保费。

随着销售渠道的拓宽和电子支付的盛行,客户可以通过保险营销员、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网络直销、电话销售等渠道完成投保。市场上的消费型保险常以“简易保险卡、电子保单”的形式出现。

消费型保险的主要类别

市场上的消费型保险产品非常多,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1、消费型意外伤害/意外伤害医疗险(常以“简易保险卡单”形式组合出现)

2、消费型重大疾病保险

3、消费型定期寿险

4、消费型住院费用报销/津贴保险

5、旅行/留学综合保障保险(常通过保险网站直销、旅行社代销)

相比储蓄型保险产品来讲,消费型保险没有储蓄的功能,通常为“一次性消费”,如果在保险期间内出险,那么保险公司负责理赔,如果没有出险,那么这保险就是“白白消费”了。拿消费型的健康险来说,有的人在保险期间内,没有生什么大病,不用动手术,也不用住院,那我这么几年的钱不就白花了,和我攒着钱看病有什么不同呢?

其实,为自己购买了一份消费型的健康险,本身就说明自己是一位有保险意识的人,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人。一年存600多元,就可获得高额住院补贴和手术补贴,这就是保险与自己攒钱或与其他储蓄方式的不同之处。

保费低、保障高,可以帮助您承担意料不到的风险,这就是保险的功能和意义。所以说,买保险买的不只是保险公司的一份保单,而是一份保障、一份爱心、一份家庭的责任、为自己和他人做了一件好事。

买保险和自己攒钱看病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存钱是解决目前的事情,而保险是解决家庭未来的问题。自己存钱,前提是我们必须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赚钱的能力,而每个人都活在变化的世界里,万一遇到风险意外、患了重病或受伤,收入中断,钱不但是存不了,还要花。其次,自己存钱,生病就不可能有人为我们报销医疗费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看不起病、因病致贫的现象屡屡发生,一个家庭本来生活得很好,就因为家中的一个病人,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增加了亲朋好友的负担……而买保险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保障。

储蓄型保险与消费型保险

所谓储蓄型保险,顾名思义就是以储蓄、投资为目的的一种保险产品;主要包括:终身寿险、各种形式的两全保险包括教育金等、养老保险。

所谓消费型保险是指不具现金返还功能,只具有保障功能的保险。如消费型重大疾病保险就是指不具现金返还功能,得了合约内容约定的重大疾病才给付的重大疾病保险责任的保险。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1893.html

上一篇:股指期货,资本市场红火 保险资金如何应对?

下一篇:银行账户,关于香港保险如何续保你必须要知道的5件事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