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水平,购买保险误区:有社保不需要商业保险

2020-08-08
商业保险规划

误区一:只看投保回报高不高

只冲着险种的投资回报情况或分红水平而购买保险是不正确的保险消费理念。购买保险产品应建立正确认识,应为满足自己对风险保障的需求而不仅仅为了投资回报情况及分红水平高低而购买,应该根据自己对养老、疾病、子女成长、生存、死亡、伤残等方面的风险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人身保险。

投资回报情况及分红水平高低与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公司经营状况、持有保单时间长短等诸多客观因素都有关系,投保者应始终把享有风险保障作为持有保险的根本目的,尤其不要因为投资回报率及分红水平没有达到预期而退保,从而使自己遭受不必要的退保损失。

误区二:收入稳定,不需要保险bx010.coM

人生风险无处不在,应做好防范抵御风险的准备,保险为大家提供了风险发生后的资金保障,保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质量不受影响。

误区三:我有社保,不需要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的特点是低水平、广覆盖。其中社会医疗保险一般仅按一定比例赔付规定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其余的将全部由个人承担,而商业保险的好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社会保险的不足。

保险消费者可以在自己的预算范围内,量力购买商业保险,以确保在真的发生重大保险事故时不至于因社保的保障程度不够而使自己和家庭陷入财务危机。

误区四:别人买什么,我就买什么

对自身及家人的情况和财务状况缺乏充足了解而盲目投保,无法购买到合适的保险产品、选择适当的保额。投保者可以自行分析自己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或者参考专业人士的意见,有针对性地购买保险,以使自己和家人获得充分的保障。

误区五:看合同太麻烦,告诉我要多少钱

投保者在决定投保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保险条款,以了解将要购买的保险产品的具体保险责任范围、免责条款等,也要明确自己的告知义务和签订合同的具体流程,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可拨打公司的咨询服务电话确认,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温馨提示:个人信息一旦发生变化,需要尽快去保险公司更新保单上的个人信息,保障在真正发生保险事故时获得保险金的权利。

延伸阅读

商业保险,购买保险避免误区 有社保还要买商业保险


关于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通过二者之间的比较可以发现,社保通常是保障一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和医疗保障要求,而不同种类的商业保险可以保证一个人在遭遇不同的困境时,都可以得到相应的、额度较高的赔偿。

“我刚买了一份保险,可划算了,交20年,一年交8040元,每三年就返款9000元……”吴女士很喜欢向朋友们介绍自己的理财经验,并向朋友推荐自己刚买的保险。吴女士说,她以前也没买过什么保险,现在手里有点余钱,就想买点保险当投资。杨小姐是事业单位编制,未婚,工资虽不算太高,但工作稳定、保障齐全。某日,一保险推销人到其单位推销保险,杨小姐出于同情接待了他,并购买了包括终身寿险、医疗险、养老险和投连险四大类共5个保险品种。后来,杨小姐的表姐从单位下岗后也加入保险代理人行列,她又从表姐那买了一大堆类似保险,其年保费总额已达到其收入的23%。事后有人问起她每年花那么多钱买的保险,都获得了什么保障时,杨小姐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初为人父的小王则在最近兴冲冲地为儿子购买健康医疗险和教育储蓄险各一份,一年共需交保费8000多元钱。小王在事业单位上班,一个月收入不过4000余元,妻子在一家私企上班,怀孕后不久就把工作辞了。小王说,我挣得不多,我和妻子都没办保险,但日子再苦不能委屈了孩子,所以先给孩子把保险买上。“我的原则就是年轻时拼命赚钱存钱,到老那就是我的‘保险’。”谢先生是一家外贸公司的业务经理,年薪20多万元,还房贷、养车、养孩子……月支出近万元。妻子是全职太太。据吴先生说,他现在有点存款,都用来投资了,他、妻子、孩子都没办保险:“我主要觉得保险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纯消费型的,出事的几率毕竟很小,应该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养老的、教育的,觉得就类似储蓄,又没多大意思。”“我们单位已经给我交了‘五险一金’,保障挺全面的,我自己就不用再掏钱买商业保险了。”冯小姐是一位典型的年轻白领,收入不错,公司提供的福利也不错,生活看起来很有保障。乍一看,吴女士、杨小姐、小王、谢先生、冯小姐的“如意算盘”都打得不错。仔细分析一下,却会发现,他们的保险理念其实还有不小的误区。误区一:买保险不为保障为投资暂且不论吴女士买到的保险产品的“好坏”,她的这种观念是不对的。虽然,目前很多保险产品具有储蓄和保障双重功能,但更应重视其保障的功用。如果只注重保险的投资功能,即偏重于储蓄投资类险种,而忽略人身意外险、健康险等的投入,这是保险市场不成熟的表现。其实消费型保险一般保费都不高,但保障作用却很强,由于保险事故只是可能发生而不是肯定发生,因此让许多人认为是白搭,不愿意投保。但保险预防的就是意外,一旦发生保险事故,保险才能真正发挥保障、救急和弥补损失的作用。在安排家庭保险时,消费者一定要先安排基础保障类的保险,然后考虑投资理财型的保险。误区二:保费“满仓”压力大对于杨小姐的情况,终身寿险并不是必需的,养老和投资类险也应当控制额度,意外险额度反而应该加上去。杨小姐总的保险支出额度应严格控制在其年收入的10%以内才合适,尤其她还是单身状态,一般来说比例在7%~8%就非常有保障了。毕竟,保费进入保险公司后,除了保单贷款和保险事故理赔,基本再找不到“兑现”的途径,这笔钱属于“长期被套”,流动性很差。因此,保费支出千万别“满仓”。误区三:先保小孩,再保大人给孩子购买保险固然重要,但如果家长自己都没有保险,心里却想着先给孩子办好保险,这就走进误区了。每个家庭的支柱是父母,一旦他们因意外、疾病等丧失工作能力或失去收入的时候,家庭就将陷入困境。因此一个家庭购买保险的原则是:先大人后孩子,先经济支柱后其他成员。如果先给孩子上保险,那么万一家长发生不幸,孩子的保费一旦无人缴纳,还谈何保障?所以,只有作为经济支柱的家长平安健康,才能给家庭和孩子一份保障,父母才是孩子的最大保障来源。误区四:买保险不如储蓄和投资谢先生的想法也代表了很多人的看法,但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错误认识。其实,保险最重要的作用是保障功能,对于经济不很宽裕的人来说,保险解决万一发生不幸,收入突然中断时的经济来源问题;而对于有钱人,保险的作用主要是保全其已拥有的财产。目前,市场上纯保障的险种,如意外险和定期寿险等,都是“花小钱,办大事”,每年几百或是千元左右的保费投入,就能换来几十万元的保障额度。目前,市场上有不少储蓄型的险种,都设有保费豁免条款,也就是说,当投保人因意外伤害事故身故或全残时,可以不再继续交纳保费,仍可享受保障,如各保险公司的少儿教育保险等,一旦投保的父母发生意外事故,无力缴纳保费,但孩子的那份保险可以继续有效,这就体现了保险独一无二的保障作用,其他的教育储蓄、基金投资都无法达到这样的功能。误区五:有社保就不买商业保险商业保险与各类国家强制的社会保险之间不可以互相替代。商业保险的保障范围由投保人、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协商确定,不同保险合同项下,不同险种,被保险人所受的保障范围和水平不同,而社会保险的保障范围一般由国家事先规定,风险保障范围比较窄,保障水平较低。通过二者之间的比较可以发现,社保通常是保障一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和医疗保障要求,而不同种类的商业保险可以保证一个人在遭遇不同的困境时,都可以得到相应的、额度较高的赔偿。比如商业的重大疾病保险,就可以弥补基本社保中大病医疗保障方面对于用药、额度等保障力度的不足。

保险知识,需不需要买保险?


总是有人在问:买保险合适吗?

答案是:没事是好事,有事也没事。

买保险后不出险,一定是值得高兴的事(买一般住院医疗保险没用过,证明健康,小病小灾都没有;买重大疾病保险没用着,证明我们没有遭遇那样的不幸;买终身寿险一直没用着,证明我们还活着;买意外伤害没用着,证明我们很平安;买养老险觉得没什么用,证明我们退休后的收入很丰富;买教育年金觉得无所谓,那是因为我们有足够的能力缴纳学费,等等),因为没有事情,我们省却了很多痛苦,省却了很多支出(医疗费、误工费、晋升机会的丧失带来的可能损失),我们有机会赚取更多的收入,所以说是好事。

如果真的不幸,发生了保险事故,因为有保险的准备(如果买了全险,做了完备的风险管理),就不至于陷入万劫不复的灾难(小病的医疗费得以补偿,大病时有了救命的机会,养老多了一份储备,孩子教育费用可以有所补充,即使死亡,家人依然有机会保持生活的尊严),所以说即使有了事情(出险),也可以有机会渡过难关,变得没事了。

两种可能:要么有一天很有用,证明当时你肯定需要这笔保险金,有总比没有强,应该感谢当初的英明选择(雪中送炭);要么感觉没有用,理由无非是你很健康或者很有钱,也不必后悔这笔微不足道的投资(锦上添花)。

有人担心几十年后保险公司给付的保险金贬值了,不值钱,其实通货膨胀的事情在哪个行业都不能简单避免,只有投资的收益高于通货膨胀,才能保值。这属于一个假设问题,讨论不出结果,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在未来保险给付时,有资格说保险金不值钱的人,一定是个人拥有的财产远远大于保险金的人(那起码是千万亿万富翁),他根本无需后悔和在乎这份保险的好坏,权当是锦上添花。如果对保险的给付感恩戴德,一定是经济比较拮据的人,那就证明几十年的奋斗依然没有超过保险的给付太多,所以是雪中送炭。

别再跟风购买重疾险了!你可能并不需要!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保险,但保险专业知识的缺乏与信息差导致很多人跟风购买重疾险。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买重疾险,跟风买也会给家庭造成压力。

现在的健康险成为了绝大多数家庭的刚需保障,2018年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5448.13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4.12%,理赔金额同比增长34.72%。

重疾险在保费和佣金收入上都是商业保险的主力,也是众多销售人员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在主观上非常容易产生销售误导,加上保险公司的广告宣传与信息差,销售人员专业程度不够,他们自己可能都不清楚自己卖的是什么,我们就很容易陷入购买误区与保险泥潭。

跟风购买带来的问题

1、保费压力

重疾险的保费占家庭保费支出的很大一部分,若是大部分家庭成员都购买重疾险,年缴保费金额会比较大,家庭收入与保费支出没有做好平衡的话,会面临较大保费压力。

2、保障严重失衡

有些家庭存在这样一种极不合理的保障分配方式,父母关心孩子和老人,但保费预算有限。给所有人都配置了医疗险和意外险,然后给孩子和父母购买了重疾险,结果没有足够预算给自己买重疾险。

我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虽然从患病概率上来讲,成年人罹患重大疾病的概率会比老人和孩子低,但作为家庭支柱的成年人才是需要100%保障的人,也是最不能生病的人,他们是整个家庭的绝对支柱。

还有一种情形则是在有限的保费预算内给家庭成员都配置了重疾险,但保额都很低!让重疾险的效果大打折扣。

而由于缺乏正确的认知,许多人买了重疾险却没有购买医疗险!要知道医疗险是所有商业保险里优先级最高的,其他险种都可以不买,一份便宜、高杠杆的医疗险很关键。

适合购买重疾险的人群

首先说明,不论什么人群与年龄层确实可以买,只要保费不倒挂就不是亏本的买卖。

但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重疾险!

既然重疾险的作用是为了补偿重大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说明最需要重疾险的人群应该是承担家庭收入的这群人,大概年龄层为20岁周岁~到55周岁。

疾病会让未来几年的收入中断,也会导致未来工作衔接的问题,不是恢复健康了就可以继续拿着以前的工资继续上岗,而更严重的疾病影响会更大,持续时间更长。

我认为最需要配置重疾险的人群为:

1、作为家庭支柱与家庭收入来源的人

2、家庭经济条件普通的年轻人

3、医疗险健康告知过不了,尝试购买重疾险来获得保障的人

现在的医疗险搭配医保可以完美解决医疗费用的问题,甚至目前的部分百万医疗险都加入了直付与垫付功能,掏不出医疗费也没关系。

老人、孩子、家庭主妇需要重疾险吗?其实有了医疗险就不必担心这类人群生病对家庭经济造成巨大影响,毕竟发动机还可以提供动力,医疗险覆盖医疗费用即可。

高收入人群需要重疾险吗?高收入人群更需要的是高端医疗的服务与医疗资源,其次是寿险。因为重疾险的保额对他们来说不一定够,即使生病也不一定会对收入造成很大影响。

总结

病可以生,但家不能垮,所以重疾险很有必要,但不是人人一定需要。

保费预算用在刀刃上,重疾险保额是关键,先把最需要重疾险的家庭成员保障做好、做足!

老人不太建议买重疾险,第一不需要,第二价格较高,要买也买带身故责任的产品,赔保费或保额。

孩子可以买,因为重疾险的保费随年纪逐年递增,越早买越便宜收益更高,若是发生理赔肯定有很大作用,另外也可以避免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导致未来长大后买不到重疾险与其他保险的困境,未雨绸缪。若是年轻时罹患重大疾病,重疾险的保险金也是孩子人生的一笔保障。

一切以预算为基础,从自身需求出发,风险本身不可控,买了不一定用的到,但最需要的人则需要100%保障。

一点点建议:医疗险必备,不需要重疾险的人群可以购买定期寿险。虽然自己生病不会影响到家庭经济,但若罹患的疾病非常严重,可能导致身故,或全残长期需要人护理照顾,低保费高保额的定期寿险可以避免家庭陷入危机。

保险不需要多,足够保障生活就行


看过很多案例,总有人买保险瞎买,认为只要有买保险就有保障,也不认真去看看自己到底买了些什么保险,今天就来说说保险是不是买多就行了?

寿险:是死亡赔付、 不建议给孩子购买。只推荐给有经济收入的成年人购买。尤其是家庭的经济支柱。

寿险我们要清楚为什么买保险: 保险是为了避免突发状况给家庭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在整个家庭中 ,如果有人突然身故。能够给家庭造成经济损失的 ,只有有收入的成年人!

因为 ,成年人如果身故 。将意味着家庭的经济收入锐减。 导致家庭生活成本压力剧增。 (房贷车贷、孩子教育、老人赡养等费用)

而孩子如果身故。并不会影响家庭的经济收入。所以不会给家庭的经济造成负担, 因此 寿险我们只考虑给 成人买 。尤其是经济支柱!

那么考虑寿险的时候,我们重点考虑保额问题。 保额尽量大于家庭负债。如果家庭没有负债,可以从居住的城市生活成本考虑、1线城市建议100万起。2线城市50万起。

剩下的问题是 寿险买多久 。 多数人的还房贷时间是30年 大约到60岁左右。此时也已经退休。房贷也已经还清。 孩子已经成人有自主能力。父多以仙去。

所以60岁以后,如果身故,家庭也不会有大的经济风险。 那么理性的选择 ,我们的寿险建议买到60岁左右。 如果经济条件后期好转,我们可以选择终身寿险。 因为人固有一死。买终身寿险 也是为了给孩子留一笔遗产。 对于普通家庭不建议购买终身寿险。 以目前的通货膨胀来看 ,怎么也得留100万遗产把。 (30岁男性 保到60岁 100万保额寿险,年缴费2900左右 ,缴费20年;可100万的终身寿险要1.3万左右。)

然后是重疾险 :很多人将重疾险和医疗险混为一谈。 其实重疾和医疗各有侧重。医疗险是为了解决医疗费用 。而重疾险是为了解决重疾后的康复费用。人在患有重疾后,短时间内是无法工作的。那么面临他的将会是,经济收入终止。 高额的药品、康复器械、疗养等费用。此时还需要有人贴身照顾(此部分的费用保险都无法报销)。 所以如果我们有一款重疾险,可以一次性赔付 XX万 。就可以用这笔钱来支付这笔费用。(很多人有钱治病,却没钱养病) 简单的理解,医疗险是有钱治病 。重疾险是有钱养病

我们常说的重疾险是确诊给付,其实是并不严谨 。我国对重疾的赔付标准有统一的规定。是需要疾病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称之为重疾。(很多人都说,我这都心脏搭桥了~怎么不是重疾!保险为啥不赔!保险是骗人的! 然而国家法律规定的是,达到重疾需要开胸手术,所以重疾确诊给付的说法并不严谨)

购买重疾险时,很多人都是承保终身,但这更适合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保费压力小的家庭 。理性的选择,我们的重疾可以买到70岁。 因为人在70岁以后,会因为身体衰老,机能下降,很难达到重疾的赔付标准。

重疾险是所有保障中最贵的,给一个参考保费:30岁男性 保70岁 30年缴 50万保额 年缴保费2600左右 。 如果是保障终身4400左右 。

再来说医疗险 :医疗险是人人必备的。 目前主流的保障是300万的住院医疗险(如果你的代理人没介绍过此类产品给你,很有可能他是个资历尚浅的代理人) 。此类产品市场上不下8种 。竞争很激烈 。 因为医疗险的赔付率很高,所以目前市场上没有此类产品可以保证续保。那在我们考虑医疗险时,重点选择市场规模大的产品 。因为市场规模越大,他的抗风险能力越高。卖的也就越久。 此类产品是由“首富”公司率先推出的。目前市场占有率也是最大的。

此类产品有1万元的免赔额(只有住院费用超过1万才给赔付。1万以下的部分不赔) 因此我们需要补充一个能够保障1万元的住院医疗险来补充这个免赔额。这样我们就能做到 不论住院花多少钱,都可以拿到理赔了 。因此医疗险推荐2款产品 相互补充 ; 另:300万的医疗险会根据年龄上涨保费增加。以整数5年增加,每次增加的保费我们都可以轻易承受 无需多虑 。

最后是意外险了 ,意外险的主要责任是 意外伤残。 如果遭受了意外伤害,根据伤残等级领取保险金额 。 这个最好理解,也没什么可说的 。给个参考费率:198元/年50万保额。

抚恤金,我年轻,我不需要保险


我年轻,我不需要保险

等我年龄大了,我再买保险。推销员:我真羡慕您,您这样的年轻潇洒,事业有成,这样有智慧,有才华的一个杰出人士,但是正因为你年轻,我才向您推荐保险,如果您将来年纪大了,因为您的年龄、健康、交费等诸多原因,到那时您想办,我也不能给您办理了。何不趁着你年轻,挣钱能力强,身体又好,为您自己办一份保险呢?我们的保险实质就是:年龄越小,缴费越少,保障越大。切不需要体检,非常合算,正像您购买商品房一样,早买早居住,迟买要涨价。与其等将来涨价,不如现在做明智的选择。您说对吗?

顾客:等一等再讲吧,你的名片不是在这里吗?我要买我电话通知你,你也不要老往我这跑了,以浪费你的时间。推销员:您看,保险你也了解了,你也想购买,何不当机立断呢?有句老话,“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例如前段时间,我有一个客户是公安局的叫王某某,保单都填好了,准备交款时,他打电话跟他爱人讲,要办保险,他爱人当即表示,要等一等。我那位顾客是“妻管严”,结果没办,谁知,过了两周以后,我再去他们单位时,他已经不在了,我很奇怪,一打听,谁知他因公出车祸,去世了。丢下了一个下岗的妻子,年迈的父母,年幼上学的孩子,真是应对了人生三大不幸。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单位仅仅给了一点抚恤金而已,什么也没有,他的爱心和孝心都无法再表达了,您看,如果当时他采纳我的建议,保险公司最少即付20万元,以解决其后顾之忧,而现在什么也都没有了,我作为一个推销员,当时没有尽心尽责全力以即,把这份保险送到他的手上,我良心一直受到深深的谴责,所以,这件事一直深深的激励我,决不放弃,把每一份保险,每一份保障,都送到客户手里,让爱心得到体现,让孝心得到升华。您可以让保险等一等,您能让风险等一等吗?您就办了吧!

顾客:销售员的推销技巧

消费者,消费者不需要重复投保商业医疗保险


当前,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商业医疗保险的险种和产品日益丰富。但是,保险专家提醒,商业医疗保险作为一种补偿型保险,一般采用补偿方式给付医疗保险金,即保险金的赔偿不能超过被保险人实际支出的医疗费用,商业医疗保险重复投保并不能得到重复理赔,因此消费者重复投保商业医疗保险既不必要,也不划算。

保险专家说,商业医疗保险主要有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住院医疗保险、手术医疗保险和特种疾病保险等几种险种,是产生保险理赔纠纷较多的领域,因此消费者在投保医疗保险时应注意两点:

一是优先投保住院医疗保险。医疗风险主要是门诊医疗风险和住院医疗风险,其中最主要的是住院医疗风险,因此消费者应优先投保住院医疗保险。住院医疗保险的保险期限一般为一年,一年结束后要重新投保。但是,目前市场上多数住院医疗保险产品不保证续保,即投保人在年轻、健康时每年续保没有问题,一旦发生了赔付,则下一年续保时,保险公司就可能要求额外加收保费,甚至拒保。因此,在购买住院医疗保险时,消费者最好选择具有保证续保功能的住院医疗保险产品,从而使自己在续保时处于主动地位。

二是最好选择定额给付型医疗保险。费用型医疗保险的保险金赔付主要依据发票,赔付金额一般要低于实际花费;而定额给付型医疗保险是按照事前约定的保险金额进行赔付,因此保险公司的理赔金额可能高于或低于实际支出,消费者可以把高出部分用于支付营养费、误工费、车船费、陪伴费和护理费,而且定额给付型医疗保险的理赔一般不需要提供发票原件,手续简单,不容易产生理赔纠纷。

保险知识汇总,有了社保,还需要购买商业保险吗?


时下很多人会说“我现在有社保,单位又给买了补充医疗险,我还需要购买商业保险吗?”实际上,社保是国家对社会人群最基础的保障方式,提供的也是最基本的保障标准。商业保险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和具体市场环境会推出特色化的险种,满足不同人群的保险保障和理财需求,因此商业保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保形成补充。

我国城镇居民社保的基本保障范围包括医疗保险(针对不同年龄病人有不同的医疗保险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养老保险(需要交够一定年限和退休年龄才能每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生育保险(单位女职工享受);失业保险(单位辞退后可以领取失业金);工伤保险(工作时间工伤或工亡,可以报销或领取丧葬费和抚恤金等)。目前社保五个方面还不能涵盖人生中有可能遇到的其他风险,比如:社保对于意外事故造成的身故、伤残、烧烫伤等没有赔付和医疗报销保障,所以意外险应为民众购买商业保险的首选。意外险花费少、保障实在,是所有保险中最具保障意义的一类险种,还可根据保障时间的长短灵活选择险种。意外风险无处不在,我们应树立风险管控意识,将意外险作为转嫁风险的“安全阀”。对于家庭而言,意外险保障能够避免因家庭一方(尤其是家庭经济来源一方)意外身故导致家庭经济陷入困境的局面。意外险包括人身意外险和意外医疗险,前者是指当被保险人因发生意外导致残疾或身故时,保险公司给予相应的赔偿金;意外医疗险则是因意外事故需要救护的被保险人支付相应的金额的医疗费用的险种。在投保意外险应注意要求保险人对意外事故概念、定义及其免责条款等进行详细讲解;如不幸发生意外事故,投保人需注意保留由公安机关、医院等合法机构出具的相关凭证并保留存根,为可能发生的诉讼纠纷提供证据,增加胜诉砝码。

值得购买的商业保险还有重疾险,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一生患重疾的概率在70%以上,所以不得不防。对于疾病,社保只承担社保范围内用药,并有报销比例限制,而对于花费巨大的重大疾病,社保的报销毕竟有限,且由于重疾影响,患病期间不但大额支出增加,收入也可能中断,日后的康复费用也是一个不低的数额。同时,也因为重疾险的保费费率较高,所以,重疾险是规划的重点。目前,不少保险公司的重疾险可以附加1-2款附加险,如意外住院医疗和住院津贴等,对主险形成补充,这样在主险达到保障的同时补偿住院期间的误工等损失。

另外,社保没有身故责任,只会将社保账户中的钱退给其家人。如果承担的家庭责任较重,寿险的补充就很有必要,寿险的保险期间可参考责任期的长短来设定,责任期之后,家庭责任将大大减弱,寿险也就可以免去了。商业医疗保险与社保互有一定的替代作用。有社保后,商业医疗补充的必要性已经不大,可不再添加,或者作为次要项目考虑;如果收入不错,可以考虑添加一份住院津贴险,以弥补因住院造成的收入中断损失。此外,目前银行系的分红险产品集投资分红、养老金领取和意外保障等功能为一身,能够满足理财、保障和子女教育等客户需求,因此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类保险,适合大部分人群购买。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12052.html

上一篇:太原医保参保人员转外就医必须在13家医院办理

下一篇:代理人,部分发达国家的保险代理模式(二):美国保险代理模式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