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一年半快增长,你认为健康险真的能健康发展吗?

2020-07-08
健康保险知识
“每天只需几毛钱,有无社保都能买,进口药,国产药都能报……”听到这些动听的话儿,谁的心里不会怦然一动呢?又有哪个人对自己的健康漠不关心呢?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近14亿中国人哪怕每人一年拿出1元钱,都是一笔不菲的支出。经济越发展,人民越富有,就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就像前几年保健品成为时尚一样,买份健康险,给自己和家庭一份承诺和保障,抱有这样理念的人数日益增长。近年来,如春风化雨,健康险悄然无声地抢占了保险市场的先机,一跃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险种。

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1%

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34520亿元,其中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5677亿元,目前已连续18个月保持同比正向增长,同比增长31%。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2018年人身险公司健康险保费收入4879亿元,同比增速22%,占比近19%;财产险公司健康险保费收入569亿元,同比增速44%,占比达到近5%。早前发布的2019年各家险企的半年报就已经披露,2019年上半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的数据显示,健康险已成为国内增长最快的险种之一。四家险企健康险保费收入分别为624.2亿元、546.9亿元、277.2亿元、279.8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29.8%、22.4%、56.0%、25.9%。同时,专业健康险公司人保健康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152.15亿元,同比增长43.8%。从占比方面看,健康险保费收入占比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呈正增长。

随健康险业务直线上升的是以健康保险业务为主体的机构数量的上升。据统计,目前我国市场上经营健康保险业务的主体约150家,其中专业保险公司7家、寿险公司71家、养老险公司4家、财产险公司68家,较2016年新增12家,较2015年新增23家。总体上,我国健康保险保费增长处在“快车道”上。2018年健康险原保费收入实现5448.1亿元,同比增长24.1%。健康险成为保险行业内增速最快的险种,2013至2018年间复合增长率为50.4%。

健康险市场的崛起与“保险姓保”的政策引导和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有关。虽然健康险以平均每年两位数的增长率扶摇直上,但是与整个市场的容量相比占比仍然不大。《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显示,目前商业健康保险的覆盖率不足10%,而在成熟市场,比例一般为30%。不过,老龄化加剧、城镇化发展、中等收入群体的产生,加之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医保覆盖范围的不足和高质量医疗资源的紧缺等,都给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这也是健康险在几年之前领跑市场的根源所在。

产品乱花渐欲迷人眼

每年两位数的市场增长率意味着什么?对于险资公司来说,意味着健康险市场如同金矿一样就在消费者的身边。谁能贴近它,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但是,作为“金矿”的重要组成,消费者的感受又如何呢?

有消费者对记者表示,市场上的健康险产品实在太多,价格差异较大。以医疗险为例,保险公司都表示会进行医疗赔付,这使得消费者选择成为困难。健康险市场涌现出一大批保险经纪公司,但横亘在产品与保险消费者之间的这一问题,却终未寻找到好的答案。

没有专业判断力,不敢轻易买;产品更迭快,没过两年发现,同时买的专业人士已经转手买了更适宜的产品;本来拿着挺好,隔年续费的时候,保险公司说此款产品下架停售,只好转买另外一款;买的时候保险公司表示将保证续保,但生病理赔后,第二年却不能续保。诸多此类纠纷和吐槽,不胜枚举。有的消费者甚至表示:“本来购买健康险的时候,原以为自己买的是一份保障的‘稳定性’,到头来发现自己掏钱买的却是‘流动性’。”在居民购买健康险的主要决策障碍调查中,近半数受访者认为“价格太高”,近三成受访者选择“不知道选哪个产品”,近两成受访者则表示“看不懂产品介绍”。

对于健康险市场的异军突起,专家认为主要是受社保大环境的影响,短期内市场可能出现价格等方面的竞争,但从长期来看,险企的发展需要与医院、医保、社保之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掌握相关的核心技术和数据,同时需要对医疗服务有长期的理念。

迅速增长的保单,带来大量的健康险理赔。消费者感到理赔难的同时,保险公司方面也不省心。由于健康险理赔是一个较长的流程链条,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存在着人工投入大、效率低、理赔欺诈严重等问题。能否高效识别理赔工作中的风险点、及时发现高风险行为是控制赔付率和赔付金额的关键。

实际上,在健康险产品理赔中,既往症、伪造病历、挂床住院套取津贴等骗保欺诈行为屡见不鲜。目前健康险类产品主要涉及疾病风险管控和保证续保等问题。无论是对具体疾病治疗方案合理费用的明确界定,还是因保证续保引起的投诉纠纷,后续皆需险企提高相应的技术和服务水平进行风险管控,特别是要将技术渗透到医学和医院的核心数据中。在科技助力下,保险科技企业还可通过大数据动态定价。保险科技升级后,以技术提升医疗诊断制、保险定价和健康管理的效率,将为健康险的发展提供更大助力。

保费增速低于赔付增速

作为典型的保障型产品,健康险的发展,意味着其在保险业回归保障本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健康险市场无疑是一片蓝海,每年两位数的增长不容小觑。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同质化严重,经营亏损的公司不在少数,潜在风险也需引起关注。

从险种结构上看,目前,我国的健康险产品以疾病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供给严重不足。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产品信息库数据,截至今年9月底,人身险公司登记备案的在售健康险共4200余款,其中,疾病保险占比约54%,医疗保险占比43%;在售的失能收入损失保险仅27款,且多数针对特定职业或者是团体保险,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在售的护理险共有92款,供给主体主要是部分专业健康险公司和少数寿险公司。

根据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6家已披露相关数据的专业健康险公司中,盈亏各半。据悉,这份成绩单已经优于去年。2018年年报数据显示,去年,仅有平安健康和人保健康分别取得净利润1.44亿元和0.21亿元,其他几家除未披露的都亏损较多。显而易见,从发展趋势来看,健康险业务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

健康险业务的赔付支出涨幅高于保费收入涨幅,意味着承保盈利面临较大压力。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一些险企将产品费率降低到甚至再保险公司不敢分保。从赔付情况来看,今年1月至9月,健康险的赔付支出为1637亿元,同比增长37%。健康险在满足参保人群的健康保障需求的同时,赔付的快速增长也给险企带来一定压力,更为市场监管提出了新挑战。

安永发布的《2018年-2019年保险业风险管理白皮书》指出,加强健康险的专业化经营管理是重要发展趋势,险企应积极配合医疗体系改革,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应脱离传统产寿险业务模式,考虑不同层次客户对健康险的需求,丰富产品类型;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建设以数据为驱动、连接企业内外部信息系统、支持多功能应用的可视化大数据平台。

健康险市场的新变化引起了监管层的警觉。近日,银保监会对《健康保险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针对健康保险市场出现的新情况,坚持健康保险保障属性,强调发展健康保险的目的在于提升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完善健康保险经营规则、产品定价规则、理赔和纠纷处理规则等,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针对现在健康险市场出现的新形势,还增加了多项创新规定。譬如明确长期医疗保险可以进行费率调整,应对疾病谱变化、医疗技术进步带来的医疗费用上涨。随着这些新政的逐一落地,健康保险作为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担当更重要的角色。

延伸阅读

保险知识汇总,风险管控推动健康保险持续健康发展


健康保险具有很强的社会管理功能,是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发挥保障和改善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用。为确保这些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最大限度地优化保险资源配置,有效控制健康保险的经营风险,当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大力推进健康保险专业化建设,提高风险管控能力。首先要建立以大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健康保险经营模式;其次是要建立专业化的产品体系;再次,开发和建立专业化信息系统;最后,建立和培育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第二,加强医疗过程的风险管控,避免超额赔付。可以通过加强与社保部门的合作,借助政府力量,建立医疗机构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共享参保人员就诊的各种信息。同时还要与客户服务的改善有效结合,防止出现三方博弈。

第三,大力推进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提高参保人员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保险公司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宣导,对参保人员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和疾病预防的教育。同时加强健康管理服务,改变传统服务理念和方式。

第四,完善健康保险市场结构,优化市场环境。呼吁将健康保险作为与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并列的第三领域进行单独监管,实行与财产保险、人寿保险类似的专属经营。对经办健康保险业务的公司进行动态管理,提高保险业服务和谐社会的能力。

如何推进专业健康险的发展?


专业健康险,在几年前对大多数人还是个陌生的词汇。如今,随着一系列鼓励性政策先后出台,商业专业健康险开始进入更多人的视线,也让业内人士看到了保险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虽然目前市场销售的专业健康险产品达到上千种,包括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等。但当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巨大。那么,如何进一步推荐专业健康险的发展呢?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建议国家进一步明晰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之间的关系和界限,真正利用市场机制,实现“保基本”与“多层次”共赢,为商业保险提供应有的发展空间和公平的竞争环境。

第二,在资金运用方面,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关于“鼓励商业保险机构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的表述,建议尽快出台政府支持措施。

第三,建议将商业健康保险纳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规划之内,通过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释放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业发展潜力。此外,建议政府出台对短期团体费用补偿型健康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等险种减免征收营业税的政策。

第四,建议政府研究完善使用社保账户余额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使得社保账户资金在医疗保障的范围内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此外,研究完善居民个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保费支出从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政策。

第五,建议在保险行业与社保及医疗机构信息对接和共享方面,政府能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专业健康险——相关链接专业健康险公司的尴尬转身

近日有消息称,5年前获批筹建的正华健康险公司已正式获得保监会的批准,改制为寿险公司。最后一张健康险牌照转制寿险,既透视出专业健康险公司的模式艰难,也显示了监管部门对于市场自发选择的理性认同。

健康险的“专业化”经营模式似乎早已成为广泛共识。专业经营模式的公司理论上可以集中公司的资源,形成专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降低公司单位产品的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比如,从2005年开始陆续成立的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在健康保险产品开发模式、健康管理服务理念以及利用医疗服务资源或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一定的专业优势。但必须指出的是,如果专业化优势不够明显,则并不一定能迅速地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即便是专业经营模式的公司也不例外。如2006年国内健康险的保费收入中,4家健康险公司的贡献占比仅为2.7%,2007年的占比不到10%,2008年最高为24%。而为了谋求生存,其保费收入中也暗含相当比例的理财型保险业务“水分”。可见,即便考虑到发展阶段等因素,专业健康险公司也并没有获得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

另外,专业经营模式的保险公司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专业化优势,还取决于外部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制约是一个共性问题,对于综合性经营的公司和专业经营的公司都存在影响,但由于专业经营模式公司的业务领域单一,受到的影响和冲击可能更大。比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医疗保障制度尚未定型、税收支持政策尚不完善等政策环境问题直接制约了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发展。

健康险规模占比仅一成 专业化发展困难重重

2002年以来,健康险每年增速保持在20%以上,今年一季度的增长速度在25%左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健康险消费需求很大。但这与专业人士的预期还有很大差距,因为我们的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差异很大,几家专业公司也都感觉经营难度比较大。拿北京来说,北京是全国最大的健康险市场,保费收入80亿,占全国10%左右,有74家保险公司。2009年,北京保监局做了一系列调研,发现商业健康险在北京的经营也比较难,具体表现为:公司缺乏必要的数据积累,行业没有统一的经营标准,行业缺乏合作和自律,健康险经营还很不专业。病例数据滞后、医疗信息难以获取等已成为商业健康险公司发展的掣肘,尽管包括北京在内的部分地区正在积极搭建行业信息化平台,但数据累积繁琐而缓慢,仍处于初级阶段。

四年半内 北京交强险减免保费12.6亿


车险(包括交强险和商业车险)在为行人、车主、机动车辆等提交道路风险保障的同时,也辅助发挥了社会管理功能。近日,据北京保监局透露,建立快速理赔机制,促进交通畅通,并采取限行车辆减免交强险保费政策维护了车主利益。最新统计显示,北京地区实施交通限行四年半,累计减免交强险保费12.6亿元。

据了解,为配合北京市交通限行措施,北京保险业对2008年10月以来每周停驶一天的机动车,根据限行期间实际停驶天数减免交强险保费。截至2013年3月末,已累计减免保费12.6亿元,引导广大车主自觉遵守限行规定,缓解交通拥堵,共同维护交通环境。

在发挥保险经济杠杆作用方面,北京保监局还推出了商业车险费率浮动制度、交强险与酒后驾驶费率浮动机制、车损险“代位求偿”制度、多层次信息共享机制等,在维护首都交通安全秩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例如,商业车险费率浮动制度强化保险费率的经济杠杆作用,强化驾驶员安全驾驶意识,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概率,辅助首都交通安全管理;自2010年3月起,机动车驾驶人的饮酒驾驶违法行为将导致次年的交强险保费上浮;2011年8月起,发生交通事故后,如全责方不履行对无责方的赔偿责任,无责方可向其所在的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再取代被保险人向全责方追偿;交强险承保、理赔信息与交管部门信息实时共享,交管部门使用保险行业提供的信息,对机动车进行上牌、年检、验车和路查管理。

此外,自2007年起,北京保监局还与北京市地税局协调沟通,研究实施保险机构代收代缴车船税试点工作,2009年正式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保险机构代收代缴车船税新模式,既方便了车主,也降低了税收征管成本,“见税出单”有效堵住了税收征管漏洞。

小贴士:交通堵塞的危害

1、交通堵塞增加了通勤的时间,使得可用于工作(生产)的时间减少,而造成驾驶人及该区域经济上的损失。

2、交通堵塞导致驾驶人感到愤怒及烦躁,增加了他们的压力,而进一步损害其健康。

3、浪费燃料及污染:引擎在塞车时仍不断运转,持续消耗燃料,并且在堵塞的时候,车辆必须不断加速、煞车,增加燃料的耗费,因此交通堵塞不仅浪费能源,也造成空气污染。造成都会区的生活品质降低,而导致居民大量迁至郊区(即所谓的郊区化)。

4、难以应变紧急状态:当有紧急需要时,可能因为交通堵塞而难以达到目的。

商业保险建立的基础 以人为本健康发展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商业保险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为经济社会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 商业保险建立的基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保险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要正确处理速度、规模、效益的关系,实现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企业要讲社会效益,但它必须以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为前提,企业不盈利,就拿不出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基本财力。一个破产的或盈利能力很弱的公司,没有资格讲社会效益,只会给社会稳定、人民群众生活保障造成巨大的麻烦,而不可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作用。所以办现代企业,尤其是办现代金融企业,必须首先讲经营效益,并在此基础上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违背了这个要求,就是违背了整个金融经济工作的基本规律。我们想问题、处理问题都要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出发,都要坚持稳健经营、以效益为中心。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关键是要转变业务增长方式,把业务发展重点转到提高业务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保险需求

保监会强调,要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个立足点,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保险需求作为保险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做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保险需求,需要做多方面的努力,当前,我们特别需要在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上下工夫。

就产品创新来说,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使企业占有市场,获取利润,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要完善产品的研究、开发、创新机制,根据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各阶层人士收入水平和生活环境有差异的特点,开发出结构完整、品种齐全的保险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样的保险需求。当前,保险企业要重点在企业年金、农业保险、健康保险、责任保险四个领域的险种开发上有所推进。

就服务创新来说,面对国内各保险企业险种同质化现象严重,竞争异常激烈的状况,走服务创新和延伸之路应该是商业保险建立的基础。在服务创新中,第一,要创新服务理念;第二,要创新服务体制;第三,要创新服务手段。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确保保险业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保险业面临着诚信体系建设的问题,是否能够做到诚信经营,已经成为我国保险业是否能够长远发展、做大做强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 商业保险建立的基础要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确保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加强保险企业的诚信建设。

(一)建立、健全有关保险诚信的规章制度。诚信是一种道德要求。但是,道德要求毕竟是一种软性的行为控制,市场主体在利益面前极有可能违背诚信原则,因此,必须运用制度来保证诚信原则的贯彻。对于保险企业来说,当前有必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来强化诚信服务,其中包括诚实经营的规章制度,保险诚信考核与评价制度,保险诚信激励制度与失信惩罚制度等。

(二)加强保险企业诚信文化建设。要广泛开展诚信教育,使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诚信经营对保险业的生存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管理者要率先垂范,做好表率;要加强对诚信教育的统筹规划,善于发现和总结保险企业诚信经营的典型事迹、典型经验,及时表彰诚信经营的典型人物;要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的各种宣传媒介,发挥整体宣传的优势。总之,要通过诚信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相互信任、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在企业外部树立起诚信经营的社会形象。

总之,只有了解商业保险建立的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才能有利于保险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保险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又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保险业要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发展步伐,努力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税优健康险靠谱吗?可以带病投保还能抵个税是真的吗?


百万医疗险近期在保险市场大热,比起价格偏贵的重疾险,一年只需百来块钱的百万医疗险,相信没人买不起吧!不过,百万医疗险的“短板”明显。

百万医疗险只保障一年,续保无保证;一般有万元免赔额的限制;对被保人身体健康状况要求严格。

百万医疗险更像是一款一次性的保障产品,基本上获得过一次赔付之后,有了既往病史,第二年想要再续保难度就几何倍上升了。

针对这一情况,国家曾经推出了一款“创新型”的医疗险产品——税优健康险。

可保证续保、可带病投保、无免赔额限制,甚至还有税收优惠政策,所交的保费可以用于抵扣个人所得税。

这几乎于弥补了百万医疗险的所有不足,保障属性堪称完美。但是这么好的一款产品却在推出后小火了一阵便销声匿迹了。

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揭开谜底吧!

一、税优健康险“优”在哪里?

1、保证续保

续保是医疗险的生命线,保障功能再优秀,要是续保无保证,便随时有“裸奔”的风险。

目前,市面上的百万医疗险,除了好医保·长期医疗等极少数几款产品可保证续保外,大部分的百万医疗险是不保证续保的。

而税优健康险却是保证续保的,不用担心理赔后无法继续投保或者费率有所调整,可以免去被保人的后顾之忧。

税优健康险通常可续保至法定退休年龄,最长的产品可续保至75周岁。

虽然不能保障终身,但作为一款医疗险产品,这样的保障期限已经非常优秀了。

2、可带病投保

税优健康险对被保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宽容度很高,不管是否有既往病史,都可以照常投保。

对于因为高血压、糖尿病、乙肝等慢性疾病而被百万医疗险拒之门外的,税优健康险却来者不拒,统统收入囊中。

这对于身上多多少少有些小毛病,担心过不了医疗险健康告知的朋友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

不过,带病体和健康体在保障额度上还是有所差异的。如果带病投保,保险公司会适度调低保额。

3、无等待期,0免赔

普通的医疗险通常会设置等待期,少一点的30天,多一点的60天。这个期间内患病住院,保险公司是不予理赔的。

税优健康险则无等待期。今天投保,明天生病也可以获赔,保障力度杠杠的。

此外,税优健康险还没有医疗险常见的万元免赔限制。

完全不需要自掏腰包,除了社保报销外的合理医疗费用统统可以报销,获赔概率远高于普通的医疗险产品。

4、报销范围广

税优健康险的报销范围和百万医疗险类似,社保内外的医疗费皆可报销。但社保内可以报销100%,社保外则只能报销80%。

被保人符合合同约定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不能高于10%。也就是说,社保内外的综合报销比例不得低于90%。

虽然报销比例较部分百万医疗险低一些,但考虑到0免赔的条件设置,这样的报销比例也在情理之中。

5、税收优惠

税优健康险是国家为了补充医保而大力推行的政策型保险。

所以,国家方面也给出了相应的政策优惠措施——税优健康险的保费可以用来抵扣个税。

税优健康险每年的固定缴费为2400元,每个月的固定保费为200元。投保后,每个月的个税起征线会上浮200元,将从原先的5000元变为5200元。

每年可以少缴纳2400元基数的个税,看起来很不错,但是真要仔细算一算的话,也就那么回事儿。

按照现在都市白领的普遍薪酬标准,扣缴个税的比例大概为3%和10%。

换算过来,通过税优健康险一年只能节省72元或者240元的税费,聊胜于无罢了。

6、万能账户

税优健康险是由医疗险+万能账户组成,每年所交的2400元保费,有一部分用于医疗风险保障,一部分则会转入万能账户。

被保人退休后,万能账户可以当做医保个人账户使用,也可用于购买商业保险。

唯一可惜的是,不能提现。

二、税优健康险为何遭受“冷遇”

按道理说,就算税优健康险的税收优惠力度不大,但有允许带病投保、保证续保等多项优势作为支撑,销售情况也不会差啊。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呢?

1、保费高,保额低

前面就说到了,税优健康险每年的缴费基数是固定的,2400元。这笔保费对于一款医疗险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要知道,目前市面上热销的百万医疗险保费价格可都只需要两三百块钱而已。

如果只是保费价格高也就算了,税优健康险的保额也非常低。

健康人群投保,年保额大概在20-30万之间,终身累计保额在80万-120万(不同的保险公司保额有一定区别)。

带病人群就更低了,每年最多报销4万元,终身最多报销15万。

相比于年保障额度上百万的百万医疗险,税优健康险的保额略显寒酸,一般的轻症还能对付,遇上癌症、急性心梗之类的重疾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2、推广力度小,投保受限

税优健康险虽然是一款政策福利性较强的产品,但这只是针对投保人而言,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卖税优健康险可没有任何的优惠政策。

而且,税优健康险的出险赔付概率远大于一般的百万医疗险。即便保费贵很多,但保险公司真不一定有什么赚头。

所以,保险公司对这款福利产品的推销力度并不大。

很多保险公司打着便于客户享受税收优惠的名义,采用了团体投保的形式,只接受企业以团体险的形式为职工购买,而拒绝接受个人投保。

当然,也有少数产品可以个人投保,但手续比较繁琐,保险公司可能会要求提供体检报告,此外,因为涉及到个税抵扣,需要个人前往税务局报税。​​​​

这产品真的不贵?富德生命倍享健康多少钱一年?附费率及案例演示


富德生命倍享健康属于多次赔付的重疾险新品,人们肯定很关心它的费率,那么这样一款产品到底多少钱一年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富德生命倍享健康是富德生命人寿最新的重疾险产品,既然叫做“倍享健康”,那保障自然是不能差的。不过除了保障之外,人们非常关心的肯定就是它的保费了。对于多次赔付型的产品而言,保费真的能做到好用不贵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富德生命倍享健康多少钱一年

1、上表为每10万元保额对应的费率,如果想要计算其他保额的费率,可以用表中数据乘以保额倍数,例如0岁保50万元,交费期间20年,则男性首年保费为1030*(50/10)=5150元;女性首年保费为980*(50/10)=4900元。

2、富德生命倍享健康的保险责任分为基础部分和可选部分,可选部分仅为针对附加险的被保人轻症、中症与重疾保费豁免,实际的保障内容都为基础部分,所以上表费率没有包含可选部分。

3、从上表可以看出,富德生命倍享健康的费率并不算是便宜的,毕竟多重保障摆在那里,保险公司要承担更多风险,因此费率不低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有其他问题或者想了解更多的情况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或者咨询在线客服。

富德生命倍享健康案例演示

明先生今年30岁,是厦门某私企经理,今年刚刚喜得贵子,全家都非常开心。因为担心小孩子身体不好,以后可能身患重疾,所以明先生给儿子小宝购买了一款重疾险——富德生命倍享健康,基本保额50万元,交费期间19年,首年保费为5250元,保障至终身。

在度过90天等待期后,小宝可以享受到以下保险利益保障:

1、轻症保障:32种轻症不分组,每种可赔1次15万元,累计赔5次,没有间隔期。

2、中症保障:20种中症不分组,每种可赔1次30万元,累计赔2次,没有间隔期。

3、重疾保障:120种重疾分为5组,每组可赔1次50万元,累计赔5次,间隔期180天。其中恶性肿瘤、急性心梗、脑中风后遗症可额外赔2次,每次赔50万元,间隔期5年。

4、未成年关爱保障:如果小宝在18岁前确诊重疾,可额外赔25万元,即总计75万元,每组可赔1次,累计赔5次。

5、疾病终末期保障:如果小宝不幸处于疾病终末期,保险公司赔付50万元。

6、身故或全残保障:如果小宝在18岁前不幸身故或全残,保险公司赔付3倍已交保费;18岁后赔付50万元。

7、保费豁免:小宝初次确诊轻症、中症或重疾后,剩余保费无需明先生缴纳,而保障依然有效。

网小结

从费率表和案例演示可以看出,富德生命倍享健康不能算是走性价比路线的产品,因为保障比较全面,赔付也比较多,因此这个产品更加适合想要全面保障而保费预算也十分充足的小伙伴投保。

买保险本来也不能仅仅以费率论英雄,保险也没有最好的说法,能买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孕妇可以购买健康险吗?


孕妇是一个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如何保护孕妇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成为大家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长寿已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那么孕妇可以购买健康险吗?

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各种险种的费率都是根据大数法则依据不同年龄段正常的死亡率厘定出来的。由于孕妇承担的风险比较高,因而死亡率也较正常人高,因此在费率的厘定上有一定的难度。

目前据我所知,各家保险公司对于孕妇投保都有一定的限制。大体情况是这样的:保险公司只受理怀孕七个月以下的投保申请,对于怀孕超过七个月的客户,暂时不受理投保申请,待产后两个月且身体健康者方可申请投保。对于怀孕七个月以下的客户来说,原则上不受理医疗险、重大疾病险以及意外伤害险,只受理不包含以上责任的其他寿险,而且在投保时须进行普通身体检查。

另外因生育发生的事故,被保险公司列为除外责任。

之所以对孕妇的投保规定的如此严格,确实就象您在信中提到的那样,孕妇的风险概率高于正常人。

因为保险遵循的是一种风险分担原则,同样风险的人保费是均摊的,如果按照正常人的风险概率去承保孕妇,那么对其他投保客户来说显失不平。目前存在主要的问题在于孕妇的风险不容易测算,死亡率也不确定。

不过您信中提到的一些想法,也不无道理。

依笔者之建议应该将孕妇作为一组特殊群体,单独开发一些适合这群人的保险,真正从保险最原始的目的——规避风险出发,切实的为各类人群量体裁衣,提供更适合个体需要的保险产品。不过,我相信随着保险越来越贴近生活,在险种的开发上应该会有一些突破。

记者调查了一下,目前市面上专门为孕妇设计的保险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要保孕妇,另一类是妇婴兼顾。两者比较而言,后者更为全面。而这些产品各有特色,在购买时可注意比较,挑选最适合自己的。

时间的限制须看清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生育险的对象都为20至40周岁的怀孕妇女。其中,大部分产品都对投保时间设定了一些限制。如承包范围写明:20周岁以上,不满40周岁,已怀孕且怀孕未满28周的女性,也就是说,准妈妈需在28周以前投保。另外有些产品还设置了10个月至1年不等的等待期。

此外,各大保险公司对于在保险期间分娩意外所造成的身故、残疾,都可以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获得全部或者部分保险金给付。但在“保险期”上,各险种的设计也有不同。如有些产品保险期截止于被保险人的该次妊娠预产期后第7日的24时,也就是说,如果晚产的孕妇在这个“第7日”之后遇到分娩意外,将很难得到保障。

购买门槛及保障范围差异大现在市面上的妇婴险大多为附加性质,即必须购买其公司的寿险产品作为前提,这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门槛。同时,有的保险保障只针对孕期妇女,不涉及新生儿的生命及健康。当然市场上同类险种也有母婴兼顾的,在保障了“准妈妈”的前提下,也没有忽视对新生儿宝宝的关心。

赔付额度有讲究

各公司推出的产品由于性质和费率不同,赔付的额度也相应不同。大家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保险需求来选择。

“母婴无忧”孕妇健康保险

本产品为孕妇及其胎儿提供一系列的健康保障,提供婴儿先天畸形保险金、流产保险金及孕妇身故保险金。无需体检及填写健康说明,投保便捷。

观察期,你知道什么是健康险的观察期吗?


初为人父的罗先生想为孩子买一份健康保险。可是他听保险代理人说,健康险生效前,有一个观察期。观察期内出险,保险不赔。

那么,什么是健康险的观察期呢?保险专家介绍说,观察期也称为等待期,是指在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等健康保险中,被保险人首次投保时,从合同生效日算起的一段时间。该时段内,被保险人患病所发生的费用,保险公司不予赔付。从观察期的时限来看,住院医疗类保险一般为60天或90天,重大疾病保险则一般为90天、180天或一年。

观察期分为健康观察期和理赔观察期。健康观察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观察期。如某重大疾病保险条款规定:“自本附加合同生效日起90天后被确诊首次患有所列举的疾病,且自确诊之日起30天后仍生存,将会获得全额保险金的给付,本附加合同效力终止。”该条款中,健康观察期为90天。“自确诊之日起30天后仍生存”这个理赔条件中的“30天”就是理赔观察期。目前,在市场上同类产品中,理赔观察期一般为15天、28天或30天。有主险形式,但多以附加重大疾病保险的形式出现。某些普通医疗保险中也有理赔观察期,如某医疗保险的条款规定:“本公司从被保险人每次住院的第4天开始按住院天数给付住院日额保险金。”也就是说,医疗保险是从被保险人住院后的第4天起开始计算医疗费,前3天的不算,这“前3天不赔”的类似条款可以看做是另一类理赔观察期。

保险知识,提高保险意识是保险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保险业的发展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相适应。保险业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但与国外保险业相比,我国保险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如:2005年我国保险深度为2.7%,世界的平均值为8%,我国排在第42位;保险密度为47美元,世界的平均值为512美元,我国排在第72位。

我国保险业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是多重性的,而公民的保险意识低,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虽然我国保险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人们的保险意识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要发展保险业,就必须普及保险知识,提高全民的风险和保险意识。

6月15日,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正式颁布。《若干意见》反映了政府对保险业的空前关注,可谓字字千金。《若干意见》预示着中国保险业的改革将迎来历史性的机遇。而在《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到要“进一步完善法规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将保险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发挥新闻h媒体的正面宣传和引导作用,普及保险知识,提高全民风险和保险意识”。足见全民保险意识的提高对保险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保险意识的提高是保险业健康发展的社会基础。

政府的保险意识

保险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作用巨大。保险能够保障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有助于财政收支计划和信贷收支计划的顺利实现,增加外汇收入,推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伴随着保险业向深层次发展,我国政府对保险的认识水平在逐步提高,政府的保险意识逐渐增强。中共十六大以来,我国的保险业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法律法规逐步健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此次《若干意见》更是把保险业发展置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政府对保险业的认识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政府保险意识的全面提高,为全民、全社会保险意识的普及与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将会推动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使保险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不断推进,保险将渗透到国民经济与生活的各个领域。

企业的保险意识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必须独立地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怎样才能更好地规避风险、消除隐患是企业经营者必须考虑的问题。而购买保险产品,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经营者的保险意识不强,对风险认识不足。例如,我国的雇主责任保险始于上世纪80年代,虽然已经开办了十几年,但发展仍然比较缓慢。投保雇主责任保险的主要是“三资”企业,而且投保率很低。大多数企业经营者缺乏相关的法律意识、保险意识,这使得该险种在私营、个体企业中很难开展;而一些国有企业由于有国家这个坚强的后盾,也很少考虑参加保险。再如,许多从事出口业务的公司虽然面临很大的出口信用风险,但由于缺乏保险意识,很少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一旦出口信用风险发生,只能自担损失。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保险意识的增强无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保险有利于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有利于企业加强经济核算,促进企业加强危险管理,能够防范危险于未然。《若干意见》的出台使保险业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从未有过的高度。随着保险业改革进程的加快,各项立法的逐步完善及保险知识的普及,我国企业经营者的保险意识可望得到一定的提高,最终推动全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公民的保险意识

前面提到2005年我国保险深度仅为2.7%,保险密度也只有47美元。今年,我国台风灾害严重,“碧利斯”余波未平,“格美”又登陆福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仅广东、福建两省由台风引起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达165亿元以上,并且还在不断扩大。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保险赔付还不到自然灾害损失的5%,这些都明显地反映出我国公民的保险意识不足。

传统上,国人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更多地是选择消极对待。或者仅是依靠自身的力量,通过储蓄的方式来抵御风险。而对于保险,大多数人仅是将其作为一种储蓄和投资的手段,没有真正认识到保险的本质。

实际上,保险能够消除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生老病死等给经济生活带来的不安定因素,通过建立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经济关系,保证经济生活的安定。此次《若干意见》的出台,将保险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可谓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创举。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民众整体保险意识的提高,将是必然的事情。

保险公司的保险意识

保险公司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其保险意识的提高也很重要。一方面,要尽可能地规避经营风险。保险公司是保险基金的管理者,要保证自身具有可靠的偿付能力;而再保险是化解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商业保险公司的分保比例还较低,保险公司自身的风险意识有待增强;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规避保险资金的运用风险。保险资金的有效运用可以使保险基金增值,提高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而在保险资金的运用过程中风险也是经常可能会出现的,因此保险公司必须有资金运用的风险防范意识。此次《若干意见》也提出要深化保险资金运用体制改革,推进保险资金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运作,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水平,可见防范资金运用风险的重要性。

保险公司保险意识的提高,在保险业的改革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保险公司要切实提高自己的风险防范意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综上所述,保险意识是保险业健康发展的社会基础。在我国经济良好发展的大环境下,《若干意见》的出台,正是提高全社会保险意识的契机。借着这个契机,应将提高全社会保险意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长抓不懈,为保险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最稳定的基石。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9299.html

上一篇:6%增额!信泰如意享六福版养老保险怎么样?

下一篇:能保障住院的健康保险怎么买才好?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