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完香港保险之后所需注意点丨香港保险后续所应注意点

2020-06-19
家庭保险规划的注意事项

买完香港保险之后所需注意点

买完保险,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这只是家庭保障的开始,要把保险这个产品用好,你还缺一本“使用说明”,选择正确的打卡方式。购买香港保险的朋友,需要尤为重视。如果能做好一下五个方面,这份保险才算没有白买。

一、利用好冷静期

很多人在买保险之前会做好充分的研究工作,但是签单之后就草草结束,为什么不用利用好冷静期去详细阅读保单条款?正好借助买保险之前的研究热情和保险知识,把保单彻底了解一遍岂不是更好!以下几点需要朋友们特别注意:

1.免赔条款,保单明确规定哪些情况下不会赔偿。

2.保障范围,哪些情况是保险事故,保障疾病有哪些标准:要求患病时间,或者检测指标达到某个水平。

3.保单周年日是几月几号,这意味着要在这个日期之前交齐保费,宽限期限最长是多久。

二、告知家人或者受益人保单的存在

有相当一部分人买完保险后是不会告诉家人或者受益人,一些人觉得和家人讨论生死和保险太过于严肃;一些人出于转移财产的目的,尽可能不让人知道;亦或出于其他想法。这种做法经常会导致保单变成“哑巴保单”,保险事故发生后,只有保单持有人知道保险的存在,其他人对此都不知情,保险事故发生许久后,才意外发现保单的存在,这无形之中给理赔增加很多难度。所以,如果可以,还是最好让家人或受益人知道保单的存在。

三、告诉顾问紧急联系人

把自己的紧急联系人告诉顾问,会带来很多好处。不仅方便上面说到的理赔,还可以在保单出现紧急情况下,顾问能迅速的联系到客户。在现在这个社会,保单持有人的联系方式变换非常频繁,要么是邮箱忘记密码无法找回,要么是手机丢了要换新号。如果不把紧急联络人介绍给顾问,一旦客户和顾问这条线断掉后,顾问根本不知道联系谁。

四、查缺补漏,完善保障

保障需求会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发展不断变化的,比如:青年时期,朋友们苦于囊肿羞涩,只能选择一些定期的消费性产品;当职位和收入越来越高的时候,就会多多考虑终身保障。所以,定期对已买的保险查缺补漏是很有必要的。根据当时的需求去处置保单:贷款,退保,减额清缴,加保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盘活保单,让保单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关注专业媒体

关注一些专业媒体,有利于我们收集保险公司或者保险行业的最新动态,时事新闻,或者一些保险知识。比如说:保险公司的网站或者一些专业的媒体公众平台。以上的媒体宜少宜精,选择最专业最权威的渠道,比如说~~~

延伸阅读

香港保险售后到底需不需要来香港丨香港保险售后问题丨香港保险何时需重返香港


香港保险售后到底需不需要来香港?

香港保险售后需要赴港解决的情况,仅仅有三种。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讲一讲,到底哪些情况需要赴港,怎样做才能降低来香港的可能性。

大家首次购买香港保险,都能承受机票等经济和时间成本,但如果售后服务还要经常跑香港,会给朋友们带来很大的负担。特别是加上部分文章中总将这个作为香港保险的重大弊端,更是加重了朋友们的疑惑。

其实香港保险售后需要赴港解决的情况,仅仅有三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细讲一讲,到底哪些情况需要赴港,怎样做才能降低来香港的可能性。

香港保险售后有哪些情况还需要赴港?

购买香港保险后,95%的情况售后服务都是直接通过邮寄材料解决,不用来香港进行的,朋友们大可放心。对于剩余5%的情况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重疾险疾病诊断的某些特殊情况有可能会要求客户来香港。香港保险公司保留指定医生对被保人再做检查的权利,例如保X公司的重疾险条款中就明确规定,「本公司保留指定一名注册医生或者专科医生为受保人再做体检的权利」。往往发生在以下情况中:理赔的疾病在内地诊断技术比较有限,容易误诊或者保单刚刚生效就收到索赔通知等特殊情况,这种保留权利,大家还是都能理解的。

2、发生了保单纠纷,保险公司和被保人对理赔等问题产生纠纷。在双方沟通无效的情况下,需要借助香港法院维权。此时,需要被保人亲身来香港。

3、身故赔偿一般是需要受益人来香港的。因为保险公司一般之存留的被保人的签名等相关信息,了解受益人比较少,所以需要受益人携带自己的身份证件来香港确认身份后,再领取保险赔偿。这也是对被保人保单权益的一种保护,另外,赔偿数目较大,一般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美元,为此,来趟香港也是不为过的。

上面三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也很小的。小编从业以来,很少见到有人因为以上三个原因来香港的。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来减少来香港的几率呢?

投保健康险一定要做到如实告知,故意隐瞒健康状况是造成理赔纠纷的最大原因。如实告知工作做好之后,发生纠纷的概率就微乎其微了,也不用担心来香港维权。

在理赔过程中,客户和保险公司最好能相互配合,大家都是讲道理的人,我见证过大部分客户都是在国内和保险公司邮件或者电话沟通就把问题解决了,并不需要来香港。香港这一点人性化服务还是值得表扬的。投保人即便是想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投诉,也不需要亲自过来,邮寄相关材料即可。

首次投保的时候最好不要使用现金交保费,特别是有健康问题的朋友们。在交费后,如果客户冷静期退保或者不同意加费除外责任,想要退保,都会原路退回保费。如果用现金,就以为无法原路退回,部分保险公司可能会要求再来香港一次领取支票。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也都能更加客观的来看这个问题,希望各位朋友投保都顺顺利利!

购买保险四点需注意_保险知识


当前,随着保险意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购买保险为自己和家庭提供保障。但是,保险专家提醒,消费者在投保前应了解保险的四个“时间节点”,从而使自己在投保、理赔甚至退保等环节受益。

一是投保犹豫期。

保险专家说,消费者在购买保险后,如果后悔,保险公司可以无条件退保,但后悔有时间期限,一般为10天,这就是投保犹豫期。根据保监会规定,投保人在犹豫期内退保,保险公司除扣除不超过10元的成本费外,要退还投保人缴纳的所有保费。

二是缴费宽限期。

消费者购买保险后,保险公司一般都会设定一个延缴保费的宽限期,一般为60天。保险专家说,缴费宽限期是针对期缴保费的情况而设定的,如果投保人到期未缴纳保费,则从保险单载明的缴纳日期次日起60天为宽限期。宽限期内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但会从保户所付的保险金中扣除其欠缴的保费及利息。

三是观望期。

对于重疾险等医疗保险,由于一些重大疾病并不是突发性的,投保人可能在买保险时,本人都不知道自己存在某种疾病隐患,因而多数保险公司都对医疗保险规定了一个观望期。保险专家说,观望期一般是指从保险合同生效日算起的90天或180天以内,即3个月或半年;在观望期内发生的医疗费支出,保险公司不负责赔付。

四是最佳退保期。

由于保险公司发生的经营费用大多发生在保单生效的两年内,因此消费者要退保,最好在缴足保费两年之后,因为未缴足两年保费,保险公司要扣除很大比例的费用。这即是说,如果两年内退保,投保人的经济损失几乎是所有分期所缴的保费,或者是趸缴保费的30%。

什么是香港保险丨香港保险的历史丨香港保险包括什么


香港保险,顾名思义,为香港地区所提供的保险服务。保险是香港最古老的行业,香港保险业自1841年至今已有166年的历史。正如一本书上所言:“在香港,没有任何一项商业活动能像保险一样反映香港历史的发展。”

1805年外商怡和洋行与宝顺洋行等在广州共同创办谏当保险行,又称广州保险社。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后,同年怡和洋行便将谏当保险行从广州迁到香港,成为香港最早的保险公司。

香港早期的保险公司以银团形式组成,业务的发展与贸易活动息息相关,主要从事船舶及货物保险,后来逐渐经营火险及意外险等一般业务。而人寿保险则出现较晚,第一张寿险保单于1898年面世。

真的有这么多人购买吗?

香港是2005年开始统计“内地访客”到港购买保险的数据,2006年,“内地访客”在港共购买了21272张保单,占2006年香港新售的百万张保单的2%左右。

2014年,香港新售保单共计约104万张(这对一个只有700万人口的成熟保险市场而言无疑是非常不错的销售业绩),其中“内地访客”共购买了近16万张保单,占比15%。2015年上半年,这一比例急速攀升到20%。

不到10年间,“内地访客”对香港保险市场的重要性从2%到20%提升了近10倍,并且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2015年上半年内地访客来港购买的保单数较2014年同期增长约66%,远远高于内地保险市场的和香港本地人保险市场的增长速度。

大家都是买什么保险呢

保险的种类很多,特别由于香港市场竞争激烈,保险公司更加能提供多样性的产品,从而惠及消费者。从宏观层面观察的话,内地居民偏爱的险种集中在“个人寿险及年金”和“其他个人业务”(主要是重大疾病和高端医疗保险);微观去看,不同消费人群的目标截然不同。

由于香港保险业发达,香港居民的投保意识也非常强,香港人一个人常常有多份保单,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会购买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而内地居民去香港购买的保单往往是第一份或是第二份,需求完全不一样,所以盲目跟随并不合适。

年轻人和父母分别在买什么

刚毕业出来的年轻人,由于预算有限,很多时候优先考虑的是自身的保障问题。同时,重大疾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趁着年纪小,身体没什么大毛病,给自己准备一份终身的重疾保障,转移患病的财务风险,是必须的。

父母方面呢,孩子的教育基金和自己的退休金筹划是重中之重。现在养育一个小孩的费用越来越高。喝的是进口奶粉,用的高级纸尿裤,报读各种幼儿兴趣班,雇佣保姆、清洁阿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孩子婚礼要父母赞助,孩子所需要购买的很多东西都要父母支持。

所以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以后享受更好的生活和教育,在小孩很小的时候,甚至刚出生,就开始为未来的教育金筹划。因为目前大多都是一孩家庭,供养父母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以双方都是一孩家庭为例,一对夫妇要养育四位老人,老人身体难免有点小毛病,或者还要雇个保姆照顾老人家,每个月15000元的生活费支出少不了。

偶尔进出医院,虽然有医保,但报销金额和用药都有限制,每次就上万元免不了。有鉴于此,很多父母会开始为自己筹划退休金,就是不希望让自己成为孩子的负担,甚至可以帮上孩子一把。

保险知识,家庭保险规划需注意四点


随着人们风险保障规划意识的增强,保险的作用越来越受到认可和赞同。但是,由于保险只是欠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现代家庭在投保中尚存在一定误区。家庭保险规划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男人投保要舍得一点

成年男性对人寿保险明显认知不足和欠缺,觉得买保险都是为了别人,作为家庭支柱,工作赚钱都是为了孩子,给孩子上了保险就行了。

据调查数据显示,男性所投的保险中,50%~60%是为父母或配偶购买,30%~40%是为孩子购买,只有约5%是为自己购买。按照家庭伦理道德观点,在投保上存在先人后己的观念没有什么不对。但寿险风险保障的基本原理有一条重要法则:家庭最需要投保的人是它的经济支柱。父母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往往比孩子更需要保障。

作为男人,最重要的是责任和尊严,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稳定的收入来支撑家庭的生活。现实生活中男性发生风险的几率更大一些,应该通过完善的保险保障来分担各种对家庭稳定的冲击。事实上,作为父亲的男性为自己买一份保单,是爱心和责任的体现。在保险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甚至有这样的传统,在结婚的时候丈夫都会为自己买一份保险,而受益人是自己的妻子。

女人投保要理智一点

随着社会进步和观念发展,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随之而来的是现代女性自我意识和责任感的日益强烈。一旦发生意外,拥有保险给女性带来的是个人尊严、更多的选择权和主动权,先为自己投保是女性能力和地位提升的表现。

部分女性由于受角色认知、理财经验、保险理念等的欠缺和资讯不对称,在投保中抱着划算与否、贪图占便宜的思想。去年笔者的爱人患病住院期间,同病房一位女患者透露,她5年前就买了保险,但买的是一款纯分红型养老保险产品,只有几倍的意外伤害和死亡保障,住院医疗保险恰巧没买。当时想法是反正有社会保险医疗,住院期间有单位买单,但住院之后逐渐明白,由于社保报销比例不是很高,对许多项目都不予报销,懊悔自己由于当时为了贪图便宜、划算,在投保上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自己治病。

女性在选择保险产品时大的一个原则是:应从意外、医疗、定期寿险等方面考虑。建议先参看自己的社保和已投保的险种,看看还有哪些方面没有涉及,避免重复购买或出现保障真空。目前保险市场上的女性保险主要可分为3类:即女性重疾险、生育险和整容类保险。由于年龄和身份的转变,女性在投保过程中应有所侧重,单身女性以保障为先,已婚女性适宜全家共同规划。

对孩子投保要节制一点

现实生活中,部分家长对孩子未来前途的关注胜过现实风险。不顾家庭实际收入水平,愿意投入少则几千,动辄上万元的资金投保教育保险或新型投资型保险,为孩子未来的高中、大学甚至出国留学储备学费。大部分家长在进行孩子风险保障规划中,将教育和养老作为配置的重中之重,无形中淡化了意外、健康等保障性保险的配置,从而忽视了保险的保障功能,无异于本末倒置,买珠还椟。

对于少儿来说,由于自身免疫力低、身体发育不健全、风险抵抗能力弱,意外和疾病发生几率较高,首先应该规避的是可能出现的风险,即意外、疾病。意外险和重疾险是必备的保护伞,并附加住院医疗险,以备因意外、疾病而支付治疗费用,投保顺序应以意外、医疗、重疾为先,其次再考虑教育金及其他投资型保险产品的适度配置才是上策。

为长辈投保尽量早一点

市场上的保险品种虽多,却大多对投保年龄的上限做了诸多限制。普遍为55岁、60岁和65岁。笔者建议,为避免无保可投尴尬状况的出现,争取获得更多比较选择保险产品的机会,为老人购买保险需趁早。从费率角度考虑,在父母尚算年轻时为他们投保,保费相对更加便宜。如果投保年龄相差10岁,购买同一款产品的保费有时会相差20%甚至50%。同时,保险公司的体检要求非常严格,一旦父母身体状况下降,可能因健康原因被保险公司拒保或被要求增加保费。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7702.html

上一篇:购买境外旅游保险 你需要注意哪些?

下一篇:医疗险和重大疾病保险的区别有哪些 买哪个好?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