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知识,家庭保险规划需注意四点

2020-09-29
家庭保险规划的注意事项

随着人们风险保障规划意识的增强,保险的作用越来越受到认可和赞同。但是,由于保险只是欠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现代家庭在投保中尚存在一定误区。家庭保险规划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男人投保要舍得一点

成年男性对人寿保险明显认知不足和欠缺,觉得买保险都是为了别人,作为家庭支柱,工作赚钱都是为了孩子,给孩子上了保险就行了。

据调查数据显示,男性所投的保险中,50%~60%是为父母或配偶购买,30%~40%是为孩子购买,只有约5%是为自己购买。按照家庭伦理道德观点,在投保上存在先人后己的观念没有什么不对。但寿险风险保障的基本原理有一条重要法则:家庭最需要投保的人是它的经济支柱。父母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往往比孩子更需要保障。

作为男人,最重要的是责任和尊严,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稳定的收入来支撑家庭的生活。现实生活中男性发生风险的几率更大一些,应该通过完善的保险保障来分担各种对家庭稳定的冲击。事实上,作为父亲的男性为自己买一份保单,是爱心和责任的体现。在保险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甚至有这样的传统,在结婚的时候丈夫都会为自己买一份保险,而受益人是自己的妻子。

女人投保要理智一点

随着社会进步和观念发展,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随之而来的是现代女性自我意识和责任感的日益强烈。一旦发生意外,拥有保险给女性带来的是个人尊严、更多的选择权和主动权,先为自己投保是女性能力和地位提升的表现。

部分女性由于受角色认知、理财经验、保险理念等的欠缺和资讯不对称,在投保中抱着划算与否、贪图占便宜的思想。去年笔者的爱人患病住院期间,同病房一位女患者透露,她5年前就买了保险,但买的是一款纯分红型养老保险产品,只有几倍的意外伤害和死亡保障,住院医疗保险恰巧没买。当时想法是反正有社会保险医疗,住院期间有单位买单,但住院之后逐渐明白,由于社保报销比例不是很高,对许多项目都不予报销,懊悔自己由于当时为了贪图便宜、划算,在投保上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自己治病。

女性在选择保险产品时大的一个原则是:应从意外、医疗、定期寿险等方面考虑。建议先参看自己的社保和已投保的险种,看看还有哪些方面没有涉及,避免重复购买或出现保障真空。目前保险市场上的女性保险主要可分为3类:即女性重疾险、生育险和整容类保险。由于年龄和身份的转变,女性在投保过程中应有所侧重,单身女性以保障为先,已婚女性适宜全家共同规划。

对孩子投保要节制一点

现实生活中,部分家长对孩子未来前途的关注胜过现实风险。不顾家庭实际收入水平,愿意投入少则几千,动辄上万元的资金投保教育保险或新型投资型保险,为孩子未来的高中、大学甚至出国留学储备学费。大部分家长在进行孩子风险保障规划中,将教育和养老作为配置的重中之重,无形中淡化了意外、健康等保障性保险的配置,从而忽视了保险的保障功能,无异于本末倒置,买珠还椟。

对于少儿来说,由于自身免疫力低、身体发育不健全、风险抵抗能力弱,意外和疾病发生几率较高,首先应该规避的是可能出现的风险,即意外、疾病。意外险和重疾险是必备的保护伞,并附加住院医疗险,以备因意外、疾病而支付治疗费用,投保顺序应以意外、医疗、重疾为先,其次再考虑教育金及其他投资型保险产品的适度配置才是上策。

为长辈投保尽量早一点

市场上的保险品种虽多,却大多对投保年龄的上限做了诸多限制。普遍为55岁、60岁和65岁。笔者建议,为避免无保可投尴尬状况的出现,争取获得更多比较选择保险产品的机会,为老人购买保险需趁早。从费率角度考虑,在父母尚算年轻时为他们投保,保费相对更加便宜。如果投保年龄相差10岁,购买同一款产品的保费有时会相差20%甚至50%。同时,保险公司的体检要求非常严格,一旦父母身体状况下降,可能因健康原因被保险公司拒保或被要求增加保费。

相关知识

家财险需求量增加 投保需注意四点


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房屋及其附属设备等个人财产的价值都在与日俱增,如果遭受盗窃等意外,将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而家财险的适时投保,显然不亚于一位全年无休的家庭保镖,让投保人出行无忧。

业内人士表示,自2012年1月至9月,各类灾害共造成全国3.1亿人次受灾,1263人死亡,189人失踪,1076.8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826.7万人次需救助;82.5万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3477.1亿元,看到这些赤裸裸的数字,如何为爱家提供一份可靠的保障,成为民众热仪话题。家财险的需求量自然而然的呈现了上升趋势。

数据显示最近4年国内家财险最高的年保费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还不到0.7%;从全国财险市场来看,家财险所占的比重仅在1%左右。然而在国外,家财险的投保率多在70%以上,是仅次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第二大普及险种。

家财险投保的四点注意事项

1、根据实际需要投保

家财险分为投资型家庭财产保险和普通家庭财产保险,两者的保险保障范围基本一样,投资型家财险只是不仅具有保障功能,还具有投资功能。消费者可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需要购买。另外,根据消费者的实际情况,如自住者、出租屋的房东、租房者的需求不同,可选择不同的保险产品。

2、投保人与保险标的物具有保险利益

在家庭财产保险中,投保人与保险标的物之间应该有一定的利益关系,投保人对保险标的物拥有所有权、占有权或按合同规定产生的利益,这也是投保人是否有权投保的决定因素。如果保险利益变更,一定要到保险公司在原保单或保险凭证上批注或附贴批单。

3、并非所有财产都能投保

对于拥有全部产权的房屋及家用电器和文体娱乐用品、衣物和床上用品、室内装潢、家具及其他生活用具属于家财险保障范围。而损失发生后无法确定具体价值的财产(如字画、古玩、货币、票证等)、日常生活必需品,法律法规不允许个人收藏、保管的财产,不能投保家财险。

4、切忌超额投保

家财险遵循补偿性原则,对于超额投保的部分,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并且将同一财产选择不同保险公司投保,也不会得到多倍的赔偿,保险公司会各承担一定的比例按损失的实际价值赔偿。所以消费者投保时按照财产的原值足额投保即可。

投保四项险种注意点_保险知识


很多家庭都会有一笔闲置资金,此时对资产进行一次小小的规划,并为家人适当增添一些保险,就显得尤为必要和可行。面对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保险产品,选来选去,但又不懂,该怎么办?

重大疾病险

从保障年限来看,现在的重大疾病险一般分为终生和定期两类,前者在价格上比后者要贵许多,但保障的范围也大得多。在选择重大疾病险时,除了应该考虑必要的费用、疾病种类、交费方式外,对重大疾病定义的了解也相当重要。许多投保人正是忽略了保险公司与自己对重大疾病理解的不同,到了索赔时才发现自己的情况不在保障范围内。

意外险主要看价格是否实惠

意外险是一种比较简单的保险产品,费用一般和年龄关系不大,因此在选择过程中,价格是主要的参考因素。在相同的保障条件下,投保费用越便宜越划算。

住院医疗保险留意有没有“霸王”条款

住院医疗保险和住院补贴保险,这两种保险常常被保险公司组合在一起,成为“综合住院保险”。选购这类保险产品时主要需要考虑价格、报销上限、报销比例、观察期长短,以及是否保证续保等因素。尤其是住院医疗保险,有些保险公司可能会针对同种疾病,在第二年增加额外条款,如果遇到了这样的“霸王”条款,投保之前最好仔细斟酌。

养老保险工薪阶层最好选传统型

选择养老保险必须充分考虑自己目前的收入水平和日常开销情况,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因为一旦投保人出现“断供”,这份为老年生活提供保障的保险就前功尽弃了。有保险专家建议,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所获得的补充养老金,最好控制在未来所有养老费用的40%左右。在可以选择的类型方面,传统型和两全型养老保险很适合一般的工薪阶层,而投连型和万能型由于投入较多,比较适合投资意识和经济能力均较强的高收入人群。

保险知识,注意保险的四个时间点


保险中必须留意的4个期间

在购买保险、持有保单的过程中,有很多关键时间点需要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留意。只有了解这些关键时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才能真正充分享受自己的投保权益。专家特归纳如下:

1、犹豫期,10天。犹豫期是保险公司为了让投保人有一个充分的考虑体验时间而设立的无条件退保期。投保人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做最后的决定:保还是不保。

2、观望期,90天。在重大疾病保险中,保险公司为了避免发生投保人一投保就发病这种情况的发生,会设立90天或180天的观望期,在这90天或180天内投保人发病保险公司是不赔的。注:有个别保险公司条款观察期时间不同期看仔细。

3、缴费宽限期,60天。这也是保险公司从投保人角度出发考虑,为了在投保人将来发生其他事情而耽误了保险缴费所给出的一个缴费宽限期,在这段时间内如果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还是照常赔偿,只是从保险金中扣除欠缴的保费及其利息。

4、保单复效期:保单失效2年内。一般情况下,在保险合同中止2年内,投保人想继续原来的保障话,可申请恢复保单,与保险公司达成复效协议,但要补交失效期内的保费及利息。

购买投资型保险需谨慎 三点需注意_保险知识


如今,随着保险市场繁荣,投资型保险也进入人们的视线,不过,投资型保险并非稳赚不赔,因为按照功能划分,投资型保险重在投资,风险保障则是其附加部分。面对保险公司高回报理财的诱惑,购买投资型保险时需保持理智,尤其需消除三大错误认识。

误区一:收益、保障可兼得。

很多人购买投资型保险的理由便是,投资型保险不仅会带来可观收益,还能得到保障,其实这种认识有失偏颇。不错,这种保险在某个时期可为保险购买人带来高于储蓄存款和国债的收益,但投资型保险的收益和保障是有侧重面的,主要表现在分红和收益上,而在风险保障上,投资型险种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因此,即使出了险,得到的赔付金也很有限。购买投资型保险时,只需重点考虑其收益,而不能太看中其保障,要做到买投资型保险看“收益”买保险。

误区二:收益有保证。

这种想法不完全正确。保险公司推荐投资型险种时,给出的收益一般很有吸引力,往往把没有实现的保险分红率夸大。有投资收益心理的人会听信,从而形成很高的心理预期。其实,保险公司的保险收益一般都来自对收取保费的运用,没有谁敢保证其资金的投资一定会有收益,且很高。理论上说,投资型保险所承保的风险都是在自己预期范围内,都是通过对出险率的预期而设定保险费率。再说投资的风险不属于纯粹风险,并不在保险公司承保范畴内,因此,即使保险公司再作出怎样的保险收益承诺都是不保险的。

误区三:投资型保险是最佳选择。

对于任何一个人,风险保障是基本需求,而投资收益的实现,则是更高层次需求,如果没有更多时间进行其他理财品种投资,如基金、股票,则购买投资型险种获取相应收益是可取的,否则就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考虑购买。按照正常逻辑,只有在自己的需求满足后,才可向更高需求迈进。因此,在条件不是特别成熟的情况下,不可追逐购买投资型保险,否则会得不偿失。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18782.html

上一篇:年轻人有没有必要买健康险?

下一篇:保险知识,简单易懂的保险术语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