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保险商品市场细分:按人口因素细分市场

2020-06-03
投保险财产规划

3 . 按人口因素细分市场

按人口统计因素细分市场,是细分保险市场的另一基本方法。它通过年龄、 性别、 家庭规模、 家庭生命周期、 职业、 文化程度等将潜在的投保者划分为不同的投保者群。比如, 各保险公司按年龄推出的少儿险、 养老保险等, 国外有些保险公司还按家庭生命周期,分别推出了爱情保险、 新婚保险、 结婚保险、 分居综合保险等。

从而,既扩大了市场需求范围, 又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具体需求。

4 . 按投保心理细分市场

人们常常会发现,有时一些人口因素和地理因素、 经济因素都大体相当的潜在投保者, 却因其投保心理差异而有不同的投保行为。这些心理因素包括动机、 认知、 个性、 生活方式等。比如, 按投保动机不同,可有保障动机、 安全动机和增值动机等, 可以开设具有保险和安全功能的 “家庭财产两全保险” , 以及具有储蓄性质的“人身意外伤害还本保险” 等。

此外,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 有的人比较含蓄、 有的人比较直率; 有的人比较保守,有的人比较开放;有的人比较积极主动, 有的人则消极被动; 有的人独立, 有的人顺从?? 具有不同个性的人其思维方式、 行为方式、 生活方式都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必须 “因人而异” , 针对不同人群开辟险种和提供服务。

保险营销学目录

扩展阅读

消费者,保险商品市场细分:市场细分的含义


一、市场细分的含义

市场细分,又称市场区隔。它是营销者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以消费者为对象,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要、 爱好、 购买能力等, 把整个市场划分为不同的消费者群,并把每个具有需求、 愿望等大体相同的消费者作为一个细分市场, 从中找出适合企业为之服务的目标市场的过程。对一特定的产品来说,在同一细分市场中, 消费者有着类似的消费需求、 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但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则有着明显的差异。市场细分这一概念的出现,是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一大进步, 是企业市场营销观念真正树立并得以贯彻实施的标志。它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大量营销、 产品差异化营销和目标营销。

第一阶段,大量营销。在这一阶段, 市场物资短缺, 产品供不应求,企业大多奉行生产观念。在生产观念的指导下, 企业从生产出发,把消费者看作是具有相同需求的整体市场, 认为只要价格便宜,消费者就会接受, 于是大量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 以较低的价格吸引所有的消费者。结果,市场上充斥着单一产品、 相似式样。

第二阶段,产品差异化营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产品数量日益丰富,供不应求向供过于求转变, 卖方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意识到产品差异的潜在价值, 开始奉行产品观念。在产品观念的指导下,企业从产品出发, 生产和销售两种或更多的不同式样、 花色和价格的产品, 供消费者选择,以期扩大销售量。

第三阶段,目标营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对商品的选择能力也在提高。如何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便成了企业经营的重心。企业开始奉行以市场为中心,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企业营销者通过对市场细分, 选择一至两个或更多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 针对目标市场的需求研制和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保险营销学目录

投保人,保险商品市场细分:有效的保险商品细分市场的条件


四、有效的保险商品细分市场的条件

并非所有细分的市场都是有效的细分市场, 要使细分的市场成为有效的细分市场,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 . 可衡量性

用来划分细分市场的特性必须是可以识别和衡量的, 这样划分出来的细分市场范围才有可能比较明晰, 才有可能对市场的大小作出判断。比如,按年龄划分寿险市场, 很容易得到各个年龄组的人数资料。但也有一些因素是不易测量的,比如, 要测量同一年龄组有多少投保者是 “追求生活质量的人” ,就相当困难。因此, 凡是企业难以识别、 难以衡量的因素或特性, 都不能作为划分保险商品市场细分的标准。

2 . 可接近性

细分的市场既应是企业有可能进入并占有一定份额的市场,也应是企业能够对投保人发生影响、能够更好地为投保人服务的市场。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能够通过一定的广告媒体将有关保险商品的信息传递到该市场中众多的潜在投保人那里;二是保险商品能够经过一定的销售渠道抵达该市场。比如, 可以通过保险营销员的上门服务与潜在的投保人接触;通过电话、 邮寄等手段与潜在的投保人取得联系等。如果潜在的投保人拒绝与保险营销员接触,或潜在投保人不愿意提供有关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真实资料和信息,那么, 这样细分出来的市场就难以接近。

保险营销学目录

投保人,保险商品市场细分:可接近性


2.可接近性

细分的市场既应是企业有可能进入并占有一定份额的市场,也应是企业能够对投保人发生影响、能够更好地为投保人服务的市场。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能够通过一定的广告媒体将有关保险商品的信息传递到该市场中众多的潜在投保人那里;二是保险商品能够经过一定的销售渠道抵达该市场。比如,可以通过保险营销员的上门服务与潜在的投保人接触;通过电话、邮寄等手段与潜在的投保人取得联系等。如果潜在的投保人拒绝与保险营销员接触,或潜在投保人不愿意提供有关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真实资料和信息,那么,这样细分出来的市场就难以接近。

3.可盈利性

细分的市场必须能够保证企业获得足够的经济效益。细分市场的规模要足够大,要有足够的顾客数量和购买力,能够保证企业在这一细分市场上有利可图。如果细分的市场十分窄小,销量有限,或潜在的顾客太少,就难以构成一个有效的细分市场,企业在考虑进入这样的市场时就应慎重。

4.可行为性

保险企业所依据的细分标准,一方面必须是符合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消费习惯、消费心理以及政府的法规法令等。比如,把未婚的女子作为细分市场,向未婚女子提供贞操保险,这就需要考虑这种细分市场是否符合中国国情、是否能为中国人接受等。另一方面,保险企业是否有足够的人力为吸引和服务细分市场拟订有效的营销方案。比如,一家保险公司同时找出了六个细分市场,但是,由于人员短缺,无法为每个细分市场实施特别的营销方案,因而可能使这种细分市场流于形式。

保险营销学目录

保险市场,保险市场细分(二):保险市场细分的依据


 一、个体投保者市场细分的依据

 对保险市场进行细分, 不能仅靠一种方式, 保险营销人员必须尝试各种不同的细分变量或变量组合, 以便找到分析市场结构的最佳办法。对个体投保者市场细分的依据, 主要有地理变量、人口变量、心理变量和行为变量等四类。

 ( 一) 地理细分

 所谓地理细分, 是指根据地理区域( 如国内、国外、城市、农村、沿海、内地等) 以及所处地区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城市规模、人口密度、风俗习惯、不同气候等因素对保险需求产生的不同影响, 对保险市场加以细分化的举措。根据地理细分, 保险市场可分为国内保险市场、国外保险市场、城市保险市场、农村保险市场、沿海保险市场、内地保险市场等等。这种划分的依据是由于上述条件的差异, 产生了对保险的不同需求。例如, 地处沿海的人们, 由于经常受到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袭击, 因而他们对于家庭财产保险会具有较大的需求; 生活在城市的人们, 往往对教育金保险、健康保险、大病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家庭理财型保险等有较大的需求; 农村则对养老保险具有强烈的潜在需求; 等等。保险营销的任务就是具体了解各地区的不同需要, 集中有限的资源, 首先为重点地区提供适销对路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 二) 人口细分

 按照人口统计因素来细分市场叫人口细分。一般可根据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教育、家庭人口、家庭生命周期、宗族、种族、国籍、社会阶层等进行市场细分。保险是为人提供服务的行业, 因此从其中任何一个角度展开分析, 都有可能发现新的市场机会。仅以人口中的女性为例, 市场调研人员针对女性不同的人生阶段, 提供了以下市场细分结论: ( 1) 单身期。时间: 从20 岁至30 岁。( 2 ) 家庭形成期。时间: 结婚至新生儿出生。( 3) 家庭成长期。时间: 从新生儿出生到孩子学业完成参加工作。( 4) 家庭成熟期。时间: 45 岁到退休前。( 5) 退休期。时间: 55 岁以后。保险是为人提供风险保障服务的, 通过对女性一生需求的细化研究, 如果能分别设计开发出具有适应不同时期女性需要特点的新产品, 将会为保险营销提供又一个新的广阔空间。

 ( 三) 心理细分

 心理细分是指根据人的心理因素对保险市场展开分析的方式。心理因素包括动机、认知、个性、生活方式等。认真研究会发现, 所处的经济环境、地理环境等都大致相同的人群, 他们的心理特征却多种多样: 如有的直率、有的含蓄、有的外向、有的保守、有的崇尚时尚、有的喜欢传统等等, 不一而足。由于个性心理的差异, 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因而也会产生不同的投保动机、选择不同的投保形式, 热衷于不同的保险服务方式等。为了使保险产品和服务更加贴近客户, 营销人员对客户这种心理的差异应予以关注和理解, 这样才能设身处地为客户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产品, 提供更加周到的保险服务, 把保险营销与人文关怀进行有机的融合。这是提高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必要举措。

 ( 四) 行为细分

 行为细分是指按照投保人对保险产品的了解程度、态度把客户分成的群体。

 行为是各种要素的综合反映, 因此行为变量是建立细分市场的最好的出发点。

 例如, 经过长期总结, 根据投保人的行为特征将投保人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基本需求客户。这类客户的特征是要求交费较少, 以获得保障为主,只寻求基本权益的保障。他们的收入水平差异较大。与保险公司打交道, 希望手续简便、交通方便可靠、理赔容易迅速。对保险服务的需求属于被动接受型, 不要求保险工作人员有过多的礼节, 上门找公司办理有关手续也能认可, 只要方便、规范、效率高就行。这类客户占客户的绝大部分。

 第二类是较高层次的客户。这类客户的特点是: 有一定的主见和社会地位, 个人收入和文化修养都达到一定水平, 办事比较理智, 不盲目追潮。这类人群在满足基本需求的情况下, 对险种搭配的灵活性、保障范围的实用性有明显的需求倾向。

 他们希望了解公司的发展情况, 参加公司的联谊活动, 喜欢舒适的境界。对保险服务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他们对保险服务的需求, 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处于被动需求和主动需求之间。这类客户目前所占比例不大。

 第三类是高层次需求客户。这类客户的特点是事业比较成功; 保险意识较强;收入丰厚。他们约占投保客户的三分之一以下。需求的内容为家庭的保险; 卫生、医疗上门咨询; 保险、证券、银行的综合理财服务; 要求享受保险公司的应急服务和优惠服务; 大多数有特殊保密的需求; 强调实现自我, 对保险服务挑剔, 主动要求保险公司提供相关服务。

 鉴于不同客户的行为特点, 保险营销人员必须注意区别对待, 分层次进行保险服务, 以服务的“差异化”, 提高本公司的竞争能力。二、团体投保者市场细分的依据许多用于细分个体投保市场的依据, 也可用来细分团体投保者市场。例如按地理因素, 可以将中国的团体火灾保险分为农村团体火灾保险市场和城市团体火灾保险市场。农村团体火灾保险市场的投保团体, 主要是乡镇企业、合作企业、个体经营者等; 城市团体火灾保险市场的投保团体, 主要是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其他事业单位等。除此以外, 对团体保险市场的细分, 还要依据以下原则:

 ( 一) 团体的需求

 不同的企业团体对保险有特殊的需求, 因此应按不同的需求将保险市场进行细分, 以便寻找适宜的目标市场, 如团体人寿保险市场、团体意外保险市场、船舶保险市场、货物运输保险市场、航空保险市场、建筑工程保险市场等。

 ( 二) 团体的规模

 团体规模的大小决定了其对保险需求的状况, 如对保险产品需求的种类、保险金额的大小等都不尽相同。为了提高保险服务水平, 保险公司要对不同规模的团体市场进行细分, 如将投保潜力大的大型企业和少数中型企业归类为高端客户; 将投保潜力一般的大多数中型企业归类为中端客户; 将投保潜力较小的众多小型企业归类为低端客户。针对不同的团体客户, 保险公司采取“差异化”的服务策略, 以便抓住重点, 有效地控制和占领市场。

 ( 三) 团体的性质

 以企业为例,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企业已突破国有独资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共存的局面。不同性质的企业, 其经济实力、文化背景不同, 它们的风险意识和保险需求也不尽相同。

 因此, 保险营销人员应该根据企业性质, 对保险市场进行细分, 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营销工作。

 ( 四) 团体的投保途径

 不同的团体其投保途径不同, 如有的团体通过上级统一“ 招标”、“ 竞标”的形式选择保险公司投保; 有的企业直接向保险公司投保; 有的企业通过保险经纪人向保险公司投保等。根据这种不同的投保途径将团体保险市场进行细分, 有利于较有效地找到本公司应采取的对策, 以便顺利占有市场。

保险企业,保险市场细分(三):有效保险市场细分的原则(下)


 三、有效益性

 保险企业细分出来的市场必须能够使保险企业实现其既定的利润目标。因此,在对市场进行细分时,必须考虑细分市场上客户的数量以及他们所具有的投保能力。如果细分市场规模过小,就应该将其排除掉,重新去选择最适宜的细分市场。

 例如,近年来随着旅游热的不断升温,旅游环境、交通运输和与之配套的购物娱乐等服务引发的意外事故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有关人士告诫消费者,出游前一定要办理旅游保险,以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调查显示:近年来每年国内旅游人数高达7亿人次以上,仅2001年旅游收入就高达3522.37亿元,2002年为3878亿元。从理论上讲,若每位游客每年购买20元的旅游保险,以2001年旅游人次统计数字为基础,国内游客的年旅游保险金额就高达140亿元。根据国内旅游热潮的发展趋势,2020年,我国每年的旅游总收入将达到3.3万亿元,到那时,旅游保险金额将以千亿来计。可见通过对意外伤害保险市场细分,发现旅游保险对保险公司具有很大的盈利性,因此旅游保险市场是又一个具有开发价值的市场。

 四、可行为性

 首先,保险企业所依据的细分标准,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客户的需求以及价值观、道德观、消费习惯、消费心理等。只有这样的细分市场,才具可行为性,从而形成公司的目标市场。例如,2003年6月我国某保险经纪公司经过市场细分后,成为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直接液化项目的保险经纪人,负责该项目的风险管理和保险安排工作。此项市场开发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呢?这是因为:(1)适应了客户风险保障的需求。神华集团是国务院直管的44家特大型骨干企业集团之一。该公司以能源交通为主要产业,集煤矿、电厂、铁路、港口和航运为一体,固定资产总额超过900亿元人民币。此次煤直接液化项目是神华集团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投资建立的大型项目,总投资规模180亿元人民币,采用煤直接液化技术在国内属于首次使用,煤液化装置在国际上也是第一套工业化装置,工艺设计和建设都具有划时代意义。鉴于该项目所面临的巨大风险,按照国际惯例,集团公司对风险转嫁具有强烈的要求。(2)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该项目是国家“十五”期间以煤代油、能源转换的重点开发项目,对扭转我国“富煤贫油”局面及西部大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家对保险公司的配套工作持支持态度。这样细化出的市场具有较强的可行为性,因此成为可开发的目标市场。此外,可行为性又指的是:保险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为吸引和服务细分市场拟订有特色的营销方案。如一家保险企业同时找到多家细分市场,但由于人员缺乏,无法为每一个细分市场设计和实施有效的营销方案,可能使这种市场细分流于形式。因此,可行为性也是保险企业在市场细分中要特别考虑的因素。

 五、反应差异性

 这是指细化出来的子市场,对企业营销变项组合中任何要素的变动都能灵敏地做出差异性的反应。如果几个子市场对于一种市场营销变项组合都按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就不需要为每一个子市场制定一个单独的市场营销变项组合。例如,如果所有的子市场都按统一方式对价格做出反应,就无需为每一个子市场规定不同的价格策略,这样的市场细分是不成功的。成功的市场细分是:这个子市场立即会对价格变动做出反应,而不太注意价格的另一个子市场却能对别的因素的变化做出更大的反应。也就是说,对细分的客户群,应当统筹考虑他们对所有的营销组合因素的各种反应,而不能以单一的变项为基础加以考虑。只有这样进行市场细分,才能为选中的目标市场制定出有效的市场营销组合方案。

营销策略,保险商品目标市场的选择:策略选择的条件


三、策略选择的条件

并非所有企业都可以在三种策略上任意选择, 企业要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选择可覆盖的策略时, 还应注意符合以下五个条件:

1 . 企业资源

企业资源的多寡,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物质基础和保证。如果企业实力雄厚,管理水平高, 那么它就有能力也有可能选择差异性营销策略或无差异营销策略;反之, 若企业资源有限, 无力将自己的资源覆盖整个市场或几个细分市场, 则适宜采用集中性营销策略:即通过将有限的资金用在 “刀刃” 上, 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 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2 . 产品生命周期

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上的产品, 具有各自的特点。企业应根据不同阶段的产品, 采用不同的营销策略。对处于介绍期的新险种来说,由于刚刚进入市场, 投保者对其不熟悉,竞争者也较少,这时,宜于采用无差异营销策略, 以激起可能的目标顾客的兴趣。

当产品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时,应采用差异性或集中性营销策略,开发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 以便更好地有针对性地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当产品处于衰退期时,则宜采取集中性营销策略, 以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保险营销学目录

保险需求,保险市场发展回顾之国民经济发展推动保险商品需求


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保险商品的需求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我国的保险业稳步发展, 中国的保险市场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具潜力的市场。

20 世纪 90 年代保险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保险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证分析表明, 社会保险需求与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密切相关, 它们之间存在着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 保险需求的收入弹性具有大于 1 的倾向, 保险业始终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首先, 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带来了风险结构的变化。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时期, 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巨额投资,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 投资总量的增加带来风险的增大。生产力的发展在增加经济总量的同时也改变了原来的经济结构。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步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 高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之中。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影响了原来的风险结构, 高新技术产生的风险在风险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大。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计算机犯罪”就是高新技术风险的典型代表。随着经济的发展, 由于风险结构的变化引起的保险需求的变化将会日益明显。其次, 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当人们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 就必然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人们满足了在正常的工作和收入条件下吃、穿、住的低层次需求后,安全需要就成为人们的追求。为了提高生活质量, 特别是在发生意外事故和丧失劳动能力时能保持基本的、安定的生活条件, 人们必然增加对人寿保险的需求; 家庭财产的不断积累和增加促使人们对家庭财产保险营销目录

保险费率,保险商品的价格决策(四):费率改革及其市场化


 一、费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我国的保险费率正在走向市场化, 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财产保险的效益险种, 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的改革已经于2003 年开始正式启动。

 其他险种的费率进行市场化改革, 也是必然的趋势。这是因为:

 第一, 保险市场如果未形成价格机制, 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自由竞争, 也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保险市场。从市场经济的原则来讲, 除了一些自然垄断产品、公共产品等少量特殊行业外, 其他行业都应实行市场定价的原则。保险产品转换为保险合同的过程, 始终具有一般商品交换活动的本质, 费率市场化是保险市场供求规律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保险市场上产品结构趋同、品种单调, 说到底还是因为价格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二, 我国地域辽阔, 人口众多, 保险供给主体多元化、产品多样化、需求多变性的现实已经形成。统一的刚性费率形成机制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无法反映各地各公司保险产品的实际成本, 不能充分有效地配置保险资源。保险费率除了反映保险产品开发成本、销售成本、平均利润率之外, 还受标的风险、利率调整、投资收益水平等因素影响。所以保险费率的形成本质上应是市场化的结果。而由监管部门统一制定费率, 审批费率手续繁琐, 容易造成决策滞后, 失去价格信号的调节作用, 也有悖于费率厘定的“充分保障, 公平合理”原则。

 第三, 长期以来, 寿险预定费率是参照即期银行利率制定的, 而银行利率市场化即将成为现实。届时, 银行利率将根据国内和国外资金市场供求关系, 由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决定利率水平, 它反映的是资金使用的收益和风险水平。这样, 保险业将不得不改变目前依据即期银行利率制定保险费率的做法, 因为银行利率是现时货币供需价格的反映, 而保险费率反映的是保险标的风险等因素。

 第四, 我国加入WTO, 这意味着包括保险在内的金融体制和金融业市场化将加速推进。而保险体制市场化最核心部分是保险费率市场化, 从世界保险业的发展态势来看, 费率市场化已是一种国际惯例。入世后我国的保险企业已经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只有逐步开放保险市场价格, 才能激活民族保险企业的创新力, 增强民族保险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第五, 在规定价格体制下, 保险公司易于生存, 但内缺激励、外缺压力, 保险供给主体整体素质提高缓慢, 难以通过兼并组合形成资源优化配置, 竞争力不强。统一的价格有违公平, 它抑制了那些经营好、成本低的保险公司的优势。从被保险人角度来看, 统一价格就是用低风险者群来承担高风险者群的损失, 这与风险分担是两回事, 对被保险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第六, 费率的市场化有利于保险公司更新经营理念, 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管理为基础的经营指导思想, 健全公司内部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加强经济核算, 增强预警能力, 树立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 促使保险公司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第七, 各市场主体在对付现行“一刀切”的基本费率时, 各怀心思, 博弈的结果是恶性削价竞争的产生。市场上以“ 高手续费、高退费、低费率”为主要手段的恶性竞争屡禁不止。

 二、费率市场化的条件和措施

 保险费率市场化的基本条件和措施是:

 第一, 要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有效的保险监管、真正商业化的保险企业。因此, 推进费率市场化, 首先是加快金融业市场化步伐, 完善金融市场的结构和功能,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保险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 保险资金的运用、巨灾风险的分散等都有赖于金融市场的完善。

 第二, 加强保险监管, 提高监管效率。费率市场化并不是不要政府监管, 对于关系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险险种、依法实行强制保险的险种和新开发的人寿保险险种等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 应当报保险监管机构审批。保险监管机构审批时, 遵循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防止不正当竞争的原则。其他保险险种的条款和保险费率, 应当报保险监管部门备案。

 第三, 加强保险体制的改革。首先要深化国有保险公司的体制改革。国有保险公司改革的方向是: 坚持国家控股的原则, 加快国有独资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步伐, 通过吸收外资和社会资金参股, 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切实转换经营机制,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增强经营活力和竞争能力。在进行体改的同时, 重点要在机制转换上下功夫, 做好用人制度、分配制度以及精简机构、减员增效等各项改革工作。其次, 要转换股份制公司的经营机制。改革的重点是从优化股权结构入手, 通过增资扩股, 引进外资和民营资本参股, 逐步实现产权多元化, 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严格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关系, 建立可追究个人责任的董事会议规则和独立董事制度, 强化监督约束机制; 要对提出申请上市的公司逐一从偿付能力、市场行为等方面出具监管意见书, 并与证监会等方面加强联系, 及时解决问题, 支持符合条件的公司上市。此外, 要完善资金运用管理体制, 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 逐步拓展资金运用的渠道, 切实提高资金投资的收益率, 促进承保业务和资金运用业务的平衡发展。

 当前还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 1 ) 以机动车费率市场化为突破口, 建立差别费率制度, 充分发挥保险费率调节供求的作用。( 2) 费率市场化应该是活而有序的, 因此, 要抓紧建立和完善保险费率管理的法规。如当前要认真贯彻《个人分红保险精算规定》、《个人投资连结保险精算规定》、《个人万能保险精算规定》以及《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等。( 3) 加强行业自律。国际经验表明, 行业协会对于加强行业自律, 沟通行业成员与政府的关系以及加强费率市场化的管理, 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6488.html

上一篇:意外伤害保险的特点是什么?

下一篇:保险界,国际保险发展的历史进程(十):9·11 后国际保险界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