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替代率是什么 数值多大才合理

2021-02-15
保险如何合理规划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养老金替代率的具体数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来获得。

如:2002年某一城市新退休人员领取的平均养老金为650元/月,而同年该城市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为1100元/月,则:2002年该市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为(650÷1100)×100% = 59.09% 。

合理的养老金替代率应该是多少?

为提高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水平,弥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不足,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的总体方案还同时设计了补充养老保险(即企业年金)的替代率和个人储蓄性养老金的替代率。

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以向城镇企业退休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为目的的制度。因此,这个制度设计的基本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为60%左右。

合理的养老金替代率应该在什么水平呢?我们将养老金替代率从家庭结构角度分析,以三口之家为例。如果是双职工带一个小孩,所获工资性纯收入全部用于三人生活,那么可以简单的认为每口人的生活消费比例为家庭总收入的67%。退休后子女已经工作,所以其退休后用于个人生活的收入为在职时的纯收入的67%即可保持原有生活水平,即其养老金替代率应为67%。

那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的养老金替代率是什么样的水平呢? 、

根据2005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以在职职工甲为例。2010年时25岁,其工资为当地平均工资,60岁退休,假设:今后35年当地平均工资名义增长率8%;在职职工个人账户记账年利率4%;按该省平均寿命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年计发额。通过计算,甲退休后的个人养老金替代率为48%。

假设在岗职工乙、丙、丁的工资分别为社会平均工资的150%、200%、300%,在其他假设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根据类似的计算可得:乙的养老金的工资替代率为41%,丙为38%,丁只有35%。可见在职时收入水平越高,退休时从社会养老保险获得的养老金就越显不足。

当前养老金体系仍以现收现付制为主

目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主要来源仍然是社会统筹部分支付的基础养老金,因此可以说,中国当前的养老金体系仍以现收现付制为主。从国际经验看,这种体制的重要条件在于合理的人口结构,也就是说,中国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在职人员与退休人员之比不能过低,否则将会严重影响这种制度应有的效果。

我国已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城镇职工与退休人员之比,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5比1下降到2005年的3比1,而且根据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数据预测,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在2013年至2015年达到峰值,之后就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并持续下降。这种比例的下降势必会使基础养老金的支付产生巨大的压力,从而进一步使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下降。

经过养老金替代率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企业职工基本社会养老保险保障程度无论对于高收入人群还是中等收入人群都是十分有限的,即使国家适时的调整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在未来养老保障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缺口问题。因此政府提出要发展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商业保险补充进来,与社保共担养老重担。

相关知识

替代率 退休很差钱?筹措养老金不妨“多条腿走路”


最近有媒体报道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在考虑推迟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每3年延迟1岁的方式,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以减轻“老龄化社会”对社保养老的压力。

同样,近期在上海也有人提出应该实行柔性退休的思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退休问题日益引起关注。据统计,上海市民的平均寿命在过去30年延长了17岁,目前男性平均寿命约79岁,而女性则高达83岁。如果按照劳动部的退休思路,真的决定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到65岁,那么每个人工作的时间长了,开始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也要晚5年,养老金的压力小了,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于个人来说都是利好,尤其是女性,政策改变后获益将更多。

而不论退休年龄是否推迟、怎样推迟,我们必须要清楚地知道未来自己将面临更大的个人养老经济负担,需要我们尽早做好养老准备。对多数老人而言,退休后由于收入锐减、医疗费用渐增、休闲需求日长、对子女的扶助负担增加等原因,加之寿命不断延长,养老问题十分严峻。

可是到底储备多少养老基金才够用?一方面是个人消费水平不断上涨,一方面是通货膨胀持续吞噬着我们手中货币的购买力,20年或30年后,难道真的要天文数字的养老基金才可以吗?我们如何来设定养老规划的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面对严峻的养老问题,我们只有提前做好养老规划,科学地储备好自己的养老基金,多种途径和方式筹措养老金。

退休后的生活水准取决于养老收入替代率。其中,“养老收入基本替代率”是职工退休时的全部养老收入与退休前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之间的比率,这是个人与社会的横向比较;而“养老收入实际替代率”是职工退休时的全部养老收入与退休前其本人实际工资水平之间的比率,这是个人退休前后的纵向比较,是实际的感受。根据国际惯例,替代率若保持在70-85%之间,就能保证生活水平不下降。

而现实情况是,在中国现行社保养老体制下,养老金替代率仍不高,远低于80%的比率。同时,不同收入水平的人其社保能提供的“基本替代率”和“实际替代率”也是不同的。据测算,月工资越低,退休时社保养老金实际替代率越高,但基本替代率略低;月工资越高,退休时社保养老金实际替代率越低,也就是说工资越高的人退休后靠社保养老维持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越厉害,越需要做退休规划。

因此,对多数退休老人而言,基本的养老应该是由最确定的方式来满足。“养老收入基本替代率”应该由社保养老和年金养老保险来实现,退休后每月基本养老收入的缺口(即社保月领养老金和80%养老收入基本替代率之间的差距)应该由商业年金保险来弥补。年金保险和社保一样,具有活多久领多久的特征,可以保证职工退休后不管发生任何情况,也不管寿命有多长,都能保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

对于退休前收入较高的人群来说,可以在用社保养老和年金保险满足基本养老需求(80%的养老收入基本替代率)的基础之上,通过购买更多的年金保险、储蓄存款、各种投资和购买房产等综合养老方式来筹措更多的养老金,提高退休后的养老收入实际替代率,弥补每月实际养老收入的缺口,以保持原来的生活水平在退休后没有显著下降。

那么面对众多的保险代理和保险产品,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年金保险呢?关键还是要结合自身和家庭的财务状况及需求,由保险代理来做保险规划。如果担心稳定而又诚信的保险代理人可遇不可求,那么也可以通过银行购买。现在随着银行逐步开始提供全面的人寿保险代理服务,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从银行而非传统的保险代理人那里购买保险产品,因为银行可以提供相对更稳定和可靠的服务,更可以做全面的家庭财富规划,根据客户的个人和家庭状况来安排家庭理财及保险在其中占据的份额。

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是什么意思?


一、原养老金双规制

中国现行的是“退休金双轨制”,有两套并行的养老金体系,一套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由财政统一支付“吃皇粮的人民公仆”的养老金;另一套是社会企业单位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退下来的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下来的养老金,具体讲表现为三个不同:

1、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国家财政统一筹资;

2、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国家财政统一支付;

3、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差距大概是3~5倍。养老金待遇最高相差50倍,从被访者来看,最低为200元,最高为10000元。

二、养老金并轨方案

1、全国统筹

在有些地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需要中央大量补助的同时,经济发达省份则形成了超过千亿元的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却由于未实现全国统筹,中央不能调剂使用。在实现全国统筹时,应在中央建立调剂金,让有结余的省份拿出一部分放到中央形成基金,然后这个基金就可以用来分配到养老保险基金亏空比较严重的省份。

统筹的另一层含义,是以财政为主,统一个人所得税和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形成国民养老金。如此,即使由于收入过低而没有缴纳养老保险的人,也能够得到一份基础养老金,其本质相当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但是其水平会进一步提高。

2、财政埋单

从五个方面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一是统账结合,二是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三是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四是改革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办法,五是建立职业年金。

改革方案还包括,同步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以免造成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之间的群体分化和新的社会不公;并且要将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纳入统一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缴纳,也按照企业职工的模式推进,应明确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依法缴费。

3、延迟退休

现行男性60岁退休、女干部和科技人员55岁退休,以及女工人50岁退休的政策,是从1951年起开始实行的。在过去多年,为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提前退休政策,最低标准是女性40岁便可以办理提前退休。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33954.html

上一篇:我们为什么买保险——为自己也为家人

下一篇:飞机失事保险可以赔偿多少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