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医保 需提升自身能力

2020-11-05
商业保险规划
据报道,李克强总理今年两次公开提及大病保险,国务院医改办也给出了最后时间表,即今年6月底前所有省份都要启动大病保险试点工作。在业界看来,大病保险今年将驶入快车道。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大病医保制度试行一年来,一些令人忧心的情况开始显现,大病保险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大病保险是一种由政府主导、商业保险机构承办的新型医疗保障模式,被认为是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结合的创新机制。尽管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份、130多个城市开展了大病保险试点,但记者调查显示,看似创造了三赢局面(政府赢、参保者赢、商业保险机构赢)的大病保险制度,实际上存在很多隐忧和挑战。

据调查,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业务的财务数据并不乐观,业务亏损的可能性较大。也有业内人士披露,整个保险行业承保的大病保险去年整体上是亏损的。这显然会打击保险机构发展大病保险业务的信心和积极性,也给该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蒙上阴影。

有学者曾总结承办大病保险的规律是“一年赚、两年平、三年赔”。如果不及时改变这种局面,此后很可能赔得更多,而商业保险机构是追求利润的“经济动物”,不是慈善机构。因此,亟须系统调查大病保险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哪些挑战,以及思考如何来应对这些挑战。

目前来看,最大挑战是大病保险项目的整体亏损。分析原因,主要是保险公司筹资不足,而低水平的筹资对应的却是不断增长的医疗支出。保险公司筹资不足具有多方面的深层次原因,而每一种原因都说明大病保险业务目前并不健康——带“病”的大病保险难言“保险”,难以让人放心。

就地方政府角度而言也有不少问题。比如说,地方政府对大病保险定价时过于强势,导致大病保险筹资标准低。再如,缺少风险共担机制,尽管起初明确了“风险共担”的政策导向,但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并没有建立这一机制,而是由保险公司独自承担政策性亏损。又如,缺乏稳定的财政投入预算机制;一些地方政府在招标过程中还对保险公司提出过分要求等。

当然,保险公司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各家保险公司在参与招投标过程中,存在压低价格的行为,这对中标公司未来可能的高赔付埋下隐患。再如,一些保险公司的管理费用或者成本没有控制好,缺少科学精算,中间环节费用过高,也是造成大病保险业务亏损的原因之一。还有缺乏医学背景的专业健康管理人员,也必然影响大病保险业务发展。另外,地方政府与保险公司合作不顺畅也造成大病保险业务亏损。不难发现,这一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实际上,两者的合作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在笔者看来,尽管六部委发布的《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保监会发布的《保险公司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对有关事项都有明确规定,但从实践来看,大病保险自身还有不少“病”,只有先治好自身的“病”,才能担当起保障大病患者的重任。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25369.html

上一篇:广州大学生纳入居民医保

下一篇:人社部,如何推进三种养老保险接续 专家建议打破养老金双轨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