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摔伤,为什么有的意外险会赔,有的不赔?

2020-03-30
保险规划具有的功能
前几天隔壁老王洗澡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腿部骨折,被送去医院住院治疗。住院后,老王突然想起自己买过两份意外险,虽然腿部骨折,但他非常庆幸自己购买了两份意外险,心想,这次住院的医疗费有着落了。

老王很快便向保险公司报了案,准备在出院后进行理赔申请。但让老王意外的是,保险公司给他的答复是,两份意外险中只有一份可以理赔。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都是意外险,咋一个赔,一个不赔呢?

其实很简单,老王把意外险中意外伤害和意外医疗的概念弄混淆了。

下面小编就跟大家聊聊:

一、意外伤害

通常包含意外身故和意外伤残,投保人因意外造成身体伤害时,保险公司将予以赔付,通常仅在烧伤、残疾、死亡等赔付条件下,受益人一次性拿到约定的保险金。

意外伤残保障的内容依据行业发布的《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分为1-10级,8大类共281项。伤残赔付比例与伤残等级相对应。

至于具体是几级伤残,也不是保险公司说了算,而是一个统一的标准——《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行业标准)》

二、意外医疗

通常含有因意外事故产生的门诊、急诊医疗费、住院费的报销等,针对被保险人因意外原因受到了身体伤害,并由此产生医疗费用开之后,按照合同约定给予报销。

意外医疗,我们需要注意免赔额、赔付比例、报销范围。

1、免赔额是指在保险合同中规定的损失在一定限度内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的额度。比如免赔额为100元,则医疗费用超过100元的部分才有机会理赔报销,没有超过100元就报销不了。

免赔额越少越好,没有更是完美。

2、赔付比例就是保险公司在扣除免赔额及社保报销后,按照此比例对剩余部分医疗费用进行赔付。比如,合理医疗费用自付部分1万元,赔付比例80%就是8000,赔付比例100%就是1万元。

赔付比例越高越好,100%赔付最好了。

3、报销范围是指社保用药和医院类型,绝大多数意外险的意外医疗都是报销社保范围内的,但也有一些意外险同时包含社保外用药,也就是进口药和自费药,大家都知道后者会更好。

三、意外住院津贴

这部分其实就是对病人在住院期间不能工作的补贴,多数保险公司的意外险会有2-4天免赔额,所以选择那些无免赔天数并且连续可累计的住院补贴险对我们更有利。

这种赔偿金是不管实际使用了多少钱医疗费用的,就算一天一元钱的住院费用,或者一天1万元的住院费用,都是赔付合同约定的金额。

最后,咱们回到隔壁老王,原来老王虽然购买的两份意外险,但是其中一份为意外伤害险,另一份附加了意外医疗。对于摔伤导致的骨折,属于意外医疗的赔偿范围内,但不属于意外伤害的赔付范围,所以老王这次摔伤只有一份意外险可以赔偿。

所以意外险在购买选择上也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的,小伙伴们在日后的选择上可以多留心哦~

扩展阅读

为什么同样是保险香港保费更便宜?


现在,赴港买保险买保险的人越来越多,与内地相比,香港物价更高,人均收入也更多,但为何保费会更便宜呢?这要从保费结构说起,P保费= A(风险保费)+ B(附加费用)+ C(储蓄保费)。

保险费是投保人为转移风险、取得保险人在约定责任范围内所承担的赔偿(或给付)责任而交付的费用;也是保险人为承担约定的保险责任而向投保人收取的费用。保险费是建立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也是保险人履行义务的经济基础。

保险费率,是每一保险金额单位与应缴纳保险费的比率。保险费率是保险人用以计算保险费的标准。保险人承保一笔保险业务,用保险金额乘以保险费率就得出该笔业务应收取的保险费。计算保险费的影响因素有保险金额、保险费率及保险期限,以上三个因素均与保险费成正比关系,即保险金额越大,保险费率越高,或保险期限越长,则应缴纳的保险费就越多。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保险费的增减变动。保险金额单位一般为1000元或100元,所以保险费率通常用千分率或百分率来表示。

保险费率一般由纯费率和附加费率两部分组成。习惯上,将由纯费率和附加费率两部分组成的费率称为毛费率。纯费率也称净费率,是保险费率的主要部分,它是根据损失概率确定的。按纯费率收取的保险费叫纯保费,用于保险事故发生后对被保险人进行赔偿和给付。附加费率是保险费率的次要部分,按照附加费率收取的保险费叫附加保费。它是以保险人的营业费用为基础计算的,用于保险人的业务费用支出、手续费支出以及提供部分保险利润等。

香港的保险:

资产国际化

享有优惠的国际费率

具保证现金价值

可享红利分配 ( 近十年红利利率未低於4。25% )

保单生效满5年后,得享有特别投资回报

有的保险计划可以选择货币( 美元、欧元、港元、英镑、澳币、纽币、加币 )

40岁以下,保额美金45万以下免体检 ( 18岁以下,美金25万以下免体检 )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4万年交的保费,对于一个35岁的男性来说,他的保额几乎增加了一倍,而且无需体检,反之你投保了相同的保额,只需要一半内地的价钱,可能相当于节省了几年的年收入。 现在很多人到专程到香港来购物, 因为很多高档商品, 香港比内地价格有很大优势。 香港的保险, 相对于内地的保险也占有绝对优势的。 到香港买一份保险, 给全家生活更多承诺和保障, 应该是比专门来买个包包更有价值。

相较之下,内地保险产品设计中,A和B比香港明显偏高,有些可能是香港同类产品的两三倍,这是导致香港保费较为低廉的主要原因。A是按预期生命表精算得出,直接来讲,就是人口的预期平均寿命及死亡率。香港人平均寿命85岁,内地则仅为75岁左右,内地人口预期生命比香港短,人口比例相对发病率和死亡率差距较大。加上市场发展时间短,亦导致经验数据不足,从而使A(风险保费)部分比香港高。B主要是管理费用,由于投保率低、营销成本过高,加上道德风险等原因,导致内地保险公司成本比香港更高。 就C而言,由于内地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有限,保监会限定利率上限为2.5%。香港保险公司的投资产品品种繁多,投资区域全球化。另外,投资经理的专业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胜出一筹。 因此,上述差别导致内地保险产品的保费比香港为高,收益却比香港低。

香港保费价格便宜,这主要跟人口的预期平均寿命及死亡率有关,内地人口预期生命比香港短,加上内地市场发展时间短,导致内地保险公司成本比香港更高。另外,我们提醒消费者,并不是所有保险都适合在香港购买。保险一定要本人亲自去香港签保单才有效。

香港保险的保费缴纳途径:

无论是香港居民,还是非香港居民,在办理保险购买手续时,也会同时缴纳首期保费,其方式可以采用信用卡或银联卡刷卡以及现金缴付等方式。本文主要介绍香港保险的续期保费事宜。

有关续期保费,通常保险公司会在保费到期日的一个月前,将有关保费以及缴费日期的“保费到期通知书”寄给投保人,同时,投保人还享有30天的缴费“宽限期,也就是说,投保人有近两个月的充足时间,缴纳续期保费。

如果投保人已在香港的银行开户,可以通过以下任何一种方式缴纳续期保费:

1、授权保险公司自动扣缴:投保人授权保险公司,在保单缴费日当天,从投保人所在的银行,自动扣缴续期保费。投保人只要在保单生效后,填写相关的授权书交给代理人即可办理。

2、网上支付:投保人通过香港开户银行的“网上转账“功能直接缴付保费。

3、银行现金缴付:投保人 在保险公司的任何开户银行,将现金存入保险公司账户。

4、ATM机缴费:投保人在保险公司的开户银行的任何一台ATM机上缴纳保费。

5、支票:投保人将银行的支票直接寄给保险公司或代理人。

这几种“意外”,意外险是不赔的


意外险不是所有的“意外”都赔的,仅对被保险人受到了外来的,不可预见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由疾病引起的风险而造成的伤害给予保障。

意外险不是所有的“意外”都赔的,仅对被保险人受到了外来的,不可预见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由疾病引起的风险而造成的伤害给予保障。

但也有些意外险会做出一些苛刻的理赔条件,你不注意阅读投保须知和保险条款,还很难发现。

1、因病摔倒死亡

患病的王大姐在浴室洗澡时,不慎滑倒。家人将其扶出时,已不能自主呼吸。后经医院抢救无效后身亡。意外摔倒导致身亡,结果保险公司拒绝理赔。

原因:一般健康的人摔倒,可能就是骨折或者小擦伤,摔倒死亡是因为王大姐自身有疾病,而摔倒只是诱因,并不构成决定性作用。这正是保险赔付的近因原则,即出现多个原因导致死亡时,往往以导致损失最直接、最有效、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作为赔付的依据。

当然,在身体健康无疾病隐患的情况下,如摔伤撞到头流血过多致死等情况还是可以理赔。

2、“意外”猝死

王先生在单位加班时突然昏厥,送至医院途中停止了呼吸,医生诊断为“猝死”。保险公司拒绝赔付其名下的意外险,理由是“猝死不是意外”。对此,家人很不理解,明明是突然发生的死亡,怎么就不是意外呢?

原因:由于过劳猝死并不是因外来的突发情况造成,所以不属于意外,一般的意外险均不赔偿。

注:现在很多意外险增加了“猝死”责任,如:国泰小米综合意外险、亚太金典综合意外险、平安个人意外险、众安女性百尊享百万意外险、海峡爱满分高额意外险、阳光成人意外险等等。

3、中暑身故

今年夏天,张先生在工地干活突然中暑晕倒,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张先生的儿子立马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可保险公司却说中暑不在意外理赔范围内。

原因:中暑是一种疾病,与患者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有关,它不是外来的,突发的,而是内在因素引起。再者,中暑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因此,中暑不属于意外伤害。

4、妊娠意外

张女士购买了某保险公司的一款意外险产品,几个月后发生了一场意外。原来,张女士有了身孕,出门行动不便,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流产。出院后,张女士想到之前购买的意外险,便到保险公司进行理赔,可遭到保险公司的拒绝。

原因:由于被保险人妊娠时意外风险增加,多数意外险产品将“被保险人妊娠、流产、分娩”列为免责条款。目前,只有母婴综合保险可以保障妊娠期的风险。

5、个体食物中毒

孙大爷家没有冰箱,怕食物浪费,总吃剩饭。突然某天,孙大爷饭后出现了肚子痛、呕吐等状况,到了医院经医生诊断,属于食物中毒。因孙大爷之前购买了意外医疗险,所以“病”好后,便到保险公司要求赔偿,最终却被保险公司拒绝。

原因:食物中毒虽符合非本意的、外来的、突发的,但因细菌感染的食物中毒,也可能是因为个人体质关系所引起的肠胃疾病。一般情况下,如果是3人或3人以上集体食物中毒,可视为意外事故,而如果是个人食物中毒,往往就会被视为是个案,保险公司对这种“意外”不赔。

6、手术意外

李先生的妻子因为疾病需要手术,在手术过程中,曹先生的妻子出现了意外的状况,最终死亡。曹先生心想,妻子生前买有意外险,这种情况刚好符合,可没想到,保险公司拒绝赔偿。

原因:手术时发生意外,是因为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状况导致意外死亡,是由于疾病,不属于意外伤害。

7、高原反应

60岁的张大妈去西藏游玩,中途因高原反应没缓过来,最终死亡,张大妈家属向保险公司索赔意外身故赔偿,却被拒绝。

原因:高原缺氧是可以预知的,不符合突发的,不可预见的,且张大妈年事已高,产生高原反应并非“意外”,因此不赔偿。

8、潜水探险身亡

年初,李某跟朋友去三亚玩潜水,中途不慎受伤发生意外,最终身故,李某家人向保险公司提出意外赔偿,却被拒赔。

原因:许多保险公司的意外险条款将被保险人“从事潜水、跳伞、攀岩运动、探险活动、武术比赛、摔跤比赛、特技表演、赛马、赛车”等高风险活动列为免责条款,所以在购买时一定要看清楚条款。

9、未驾车驾驶意外

冯小姐去年花200元给自己购买了驾驶员人身意外伤害险,前不久,冯小姐跟朋友开车去成都玩,中途不幸撞上大巴,当场死亡,家属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却遭拒绝,理由是出事时,冯小姐坐在副驾驶车位,并不处于驾驶过程中。

原因:意外险种类较多,类似驾驶员意外险、交通工具意外险等专门的意外险保障范围非常狭窄。所以,大家不要盲目追求费用低,保额高,要先弄清赔偿条款。

10、职业变更未告知

李先生原来在一家理财公司做理财经理,后因公司倒闭改行开出租车。一场交通事故使他失去了生命,家人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一份还在有效期的意外险保单,保额为100万。受益人向保险公司索赔被拒。

原因:李先生投保时符合意外险职业要求,身故时的职业已经超出该保险的承保范围,属于高风险职业,不在理赔范围之内。所以当被保险人承保后职业类别一旦确定,后续如果出现职业变更的问题,必须要通知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根据被保险人新的职业来综合评定承保风险,最终决定是否对被保险人新变更的职业承保。

11、保险公司限制的意外

如某款意外险规定,不承担因为高空作业导致的意外责任,高空定义为层高2米(含)以上。如某款意外险特别约定,被保险人在其他保险公司投保的有效意外险保单,累计意外身故或全残保额不得≥200万(仅承担交通工具意外险保单的保额可不参与累计)。

12、其他不予理赔情形

1)被保险人醉酒或受毒品、管制药物影响期间。

2)被保险人酒后驾车、无有效驾驶证驾驶或驾驶无有效行驶证的机动车期间。

3)因被保险人挑衅或故意行为而导致的打斗、被袭击或被谋杀。

保险两不赔,这也不赔那也不赔,是真的吗?


关于保险“赔与不赔”的问题大家都说理赔路漫漫?

而且还都说保险这也不赔,那也不赔,这都是真的吗?

Emmmmmmm~其实不是啦,只要我们搞懂这些关于理赔的重点小!芝!士!

谁说理赔路漫漫其修远兮,明明也可以轻松滴搞定~敲黑板,先画个重点……无论哪一款保险,在责任免除中,有些状况是统统不赔的:等待期出险、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故意杀害/伤害、犯罪/吸毒/酒驾/无证驾驶、战争/军事冲突/恐怖活动/核爆炸污染等。

不过,毕竟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家有个了解就好啦~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具体的险种,赔什么、不赔什么、以及如何申请理赔:

· 重疾险:重疾险赔什么?

毋庸置疑,合同中约定的各类重大疾病都可以赔付啦。

一般在重疾险的合同中,对于保障范围、重疾定义、赔付标准都写的很清楚,只要达到了要求,一般都会赔付,而遗传性、先天性疾病和艾滋病不赔。

但是,如果罹患了某种重大疾病,在治疗和界定中却未达到规定的标准,是无法按照重疾险理赔的,这也是大家最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很多人买了重疾险,却说重疾险骗人、不赔,大部分都是因为未达到标准。

例如下图重疾条款中对恶性肿瘤的界定,有一些是不在重疾保障范围内的(主要以为达到分期标准);不过退而求其次的大部分是可以归类到轻症、中症赔偿中。

重疾险赔付的标准通常有以下几类:

①确诊即赔:不管是否进行治疗,一旦确诊即可赔付,购买的保额是多少即赔付多少,这通常指的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②实施某种医疗手术后赔付:确诊后并实施了相应的手术,缺一不可。在重疾险的部分治疗要求中,会明确列出治疗手段;罹患疾病后只有采取了规定的手术治疗,才能赔付。比如最常见的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手术等。

③达到约定的疾病状态后赔付通常指身体罹患某一种疾病后并在确诊后持续维持某一种疾病状态,比如脑中风后遗症、急性心肌梗塞、双目失明等。

每一款保险产品的条款中,都会有针对某一种疾病的详细界定和说明,小伙伴们可别买了保险就把条款丢一边,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了解和学习下哦~重疾险的赔付方式:一次性给付。

简单来说:你买了多少保额,就赔付多少;和医疗险不同,重疾险不属于报销型产品,所以在确诊后,保险公司就会一次性给付,很大程度上有效的帮助被保险人因治疗、康复、后期营养所需要的一大笔支出,缓解了疾病带来的经济压力。

重疾险属于确诊给付型产品,一旦确诊后只要提供就医、诊断证明就可以理赔;所以同时购买多款重疾产品并同时申请理赔是完全ok的~

· 医疗险:医疗险保障什么?和重疾险最大的不同就是:医疗险属于报销型产品,花多少赔多少。

重疾险和医疗险相辅相成,谁都不能替代谁,它们明明是最佳CP,不要总想着谁能取代谁~医疗险的赔付,通常要根据你买的这款产品的保障内容和条款来看。大部分的百万医疗险都会对医院和医生有所要求:二级及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普通住院部、除此之外,条款中还明确规定了要求:合理且必要的费用,指医生要求开的针对治疗的药物或选择的合理治疗建议,但是像:特需治疗、国际医疗、康复病房、营养药物等都是不在保障范围内。

医疗险免赔额界定买医疗险,了解免赔额非常重要。以百万医疗险为例,免赔额在1万,(指在治疗期间,花费的总费用-社保报销费用>1万元)超出的这部分才能享受百万医疗险报销,如果没有达到免赔额的标准是无法享受的;一般的小额医疗险免赔额会相对较低;具体就要看下产品的条款对于此项的规定啦~另外还要了解报销范围,可不是所有的医疗险都能报销社保外用药的,大部分的医疗险对于社保外用药报销比例也是各不相同。

医疗险也会有不赔:大部分医疗险对于既往症、医疗事故/怀孕相关/整形手术/牙科治疗、高风险运动、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等是不在保障范围内的;重点要知晓既往症这一项哦~小开提醒:医疗险属于报销型保险,在理赔时需要提供相应的医疗单据原件,所以同一类型的医疗险大家就不用重复购买了,毕竟提供不了单据是无法报销的。但是百万医疗险+无免赔额医疗险是可以完美搭配,实现无缝对接哒~

· 寿险,寿险的保障就简单而纯粹了。

寿险究竟保障什么?

保死不保生。

无论是疾病还是意外等其他原因导致的身故or全残,都赔。

赔付方式为:定额一次性给付。

但是也要注意,在责任免除中,一般会规定: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故意杀害、伤害,不赔!

被保险人故意犯罪或抗拒依法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不赔!

被保险人自合同生效之日内两年内自杀,不赔!

寿险可以叠加购买吗?

完全可以!

身故是可以叠加赔付的,不管购买了几份寿险,都是可以同时申请理赔的;但如果是针对全残的理赔,由于各家保险公司对残疾的鉴定会有差异,所以这一项是要具体看下各家保险公司的要求。

· 意外险:意外险都保障什么?

先看下意外的定义:外来的、突发的、非疾病的、非本意的。日常生活中包含的意外普遍有:交通事故、触电、溺水、高空坠物、烧伤烫伤等;也包括因意外导致的住院医疗。

意外险赔付方式:意外险分为两种,一种是意外伤害,一种是意外医疗。

意外伤害险:通常包含的是意外身故+意外伤残,身故或达到保险公司的伤残标准后,一般为定额一次性给付。

意外医疗:因意外导致的住院(不因自身疾病产品的哦)所产生的门急诊医疗费、住院费等报销,属于报销型,像医疗险一样,理赔需要提供相应的治疗单据,报销实际医疗费用。

意外险中的那些意外伤害:意外险中的意外“意外伤害”与我们日常理解的是有区别的,通常指突发、非本意、非疾病的事件。和自身疾病所导致的伤害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在意外险的责任免除中也明确规定:自杀、妊娠意外、药物过敏导致的伤害等、高原反应、中暑等都不属于意外险的保障责任。

了解各险种的理赔基本条件后,还要提醒所有的小伙伴:重疾险理赔报案流程:确诊疾病后及时报案确诊后,核对保单和条款,确认达到标准后,尽快拨打保险公司报案电话。

等待保险公司联系通常,1-3个工作日,保险公司会有准人联系,进行沟通,提供理赔指引。

提交理赔资料如实提供理赔资料,一般包括:身份证、诊断书、病理影像等报告。

等到理赔款到账按照要求提交资料后,等待理赔款到账即可。

提醒:根据《保险法》第二十三条款定:简单案件:10内可收到理赔款复杂案件:30日内:需要仔细调查被保险人就诊记录等。

像意外险、医疗险这样的报销型的产品:一定要准备好以下几项:诊断资料证明、费用明细、费用发票原件、出险人基本证件和银行卡资料等。

尤其:一定要保存好医疗费用发票等,一旦遗失是无法申请补打的,容易给理赔带来阻碍。

最后,由于不同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和理赔条件不尽相同,为避免出现拒赔,所以在投保时一定要注意:1. 看清保险条款,尤其是免责条款;2. 仔细阅读“健康告知”,一定要如实告知;3. 了解保障范围的约束及界定。

这样,即使后期一旦出险,我想理赔也不难!

什么是长期意外险?为什么不推荐你买长期意外险?


常见的意外险多为短期,长期的市面上也有,但我们一般都不建议大家买。有的人对此感到疑惑:买长期的不是更划算、更方便吗?

真的是这样吗?今天就来好好说说,为什么不推荐大家买长期意外险。

一、意外险的长期、短期怎么分?

按保障时长区分,意外险可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类。

短期意外险,保障期通常在一年及以下,有的保几个小时(如长途汽车意外险),有的保几天(例如旅游意外险),大部分保1年(如综合意外险)。

一年期的意外险,一般只要百来块钱,就能获得数十万的意外身故/伤残保障,以及数万元的意外医疗保障等等。

长期意外险,保障期一般在一年以上,短的能保几年,长的甚至能保终身。

其优势在于比较省事,对于没有管理保单习惯的朋友来说,买长期不会因为忘记续保,而出现保障的空白期,但这类保险费用普遍较高,是一年期产品的3-10倍。

除了保费贵,长期意外险还有很多不足。下面就从保额、保障责任等方面,谈谈为何不推荐大家购买长期意外险。

二、为什么不推荐长期意外险?

(1)常见意外保额过低

某些长期意外险,百万保额仅针对特定的几种意外情况,如公共交通意外、自驾车意外、航空意外、电梯意外以及重大自然灾害意外。

而常见的意外情况,比如坠物身故、意外溺水、失足坠亡、马路行走被撞身故等,这种意外险只能拿到基本保额,一般只有10万。

也就是说,如果这位30岁的男性,买了上面的这款意外险,交10年,保30年,总保费约为17000元,45岁时不幸被高空坠物砸中身亡,只能获得10万的身故赔付。

(2)保障责任有缺失

一年期意外险保障范围广,从触电烧伤、坠物砸伤、意外溺水到汽车飞机等交通意外,都能提供足够保障。

而长期意外险,在保障责任方面,通常只保身故/伤残,会出现一定的保障责任缺失。常见的有:

①伤残保障部分缺斤少两

一般意外险都按伤残等级表,分十个等级进行赔付。某些长期意外险只保“全残”,即仅赔一级伤残,那么常见的断指、断腿、骨折等,都不在保障范围之内。

②意外医疗保障缺失

意外医疗可用于报销意外导致的医疗费用,是意外险最常用的保障之一,其包括手术费、药费、器材费、诊疗费等的报销补偿。一年期意外险通常包都会把这块保障包含在内,但某些长期意外险却有所缺失,或者要以附加的形式加费才可购买。

(3)满期返还功能鸡肋

有些长期意外险到期后,还会返还一定比例的满期保险金,比如满期之后返还130%。

假设30岁男性,交10年,保30年,每年交约1700元。然后平安度过30年,到期能拿回2万多元。既享受长期的意外保障,又能获得本金和收益,听起来似乎很划算?

这2万多元,看起来很高,但测算它的内部收益率IRR,发现实际每年收益率只有1%,比部分银行定期存款利率(1.5%)还低,再考虑到每年的实际通货膨胀(至少在5%),算下来收益远低于通货膨胀。从经济学的角度说,交的越多,实际上亏越多。

这样算来,我们还不如把买一年期意外险剩余的钱,去做投资理财,或拿来补充其他险种(重疾、医疗及寿险)的保额,换回更多实实在在的保障。

有人担心,买短期意外险,要是不能持续承保怎么办?其实,意外险的门槛是最低的,因为它不涉及健康问题,一般不存在无法续保的问题。

但短期的意外险可能会有投保年龄(比如65岁)限制。那没法买意外险后的空白期,如何解决?

实际上,一年期意外险通常分为3个阶段:少儿、成人(18-65岁)、老人(50以上,80/85以下)。所以,老了还可以买老人意外险。

市面上65岁以上的老年意外险,身故保额通常会限制在10-30万。此时老人几乎不用承担家庭责任,这个保额实际也足够了。另外,老人家常有腿脚不便、骨质疏松等问题,可能会发生骨折等意外情况,所以关注意外医疗保障更实在。

总之,意外险不建议买长期。与其买份保障不全的长期险,不如买份一年期——保费便宜,保障也更全面。买短期的产品,一年加一年也是一样长,且意外险更新换代很快,到期还可以更换更好的产品。

客户突然“猝死”,意外险到底赔不赔?_保险知识


深圳保监局要求当地各家保险公司在指定日期前针对意外险合同中是否承保猝死作出明确规定,对于承保猝死的应将猝死列入保险责任中,若不承保猝死的应在除外责任中明示。

据悉,监管部门专门对意外险是否承保“猝死”要保险公司说清楚的,这还是头一回。对此,深圳保监局人身险监管处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要求保险公司在合同中将“猝死”列明,是为了规范保险公司意外险和保护消费合法权益。

保险业内人士表示,“猝死”是否属于意外险理赔范畴此前多有纠纷,此次深圳保监局明确要求保险公司在合同里面讲清楚,这对避免类似纠纷有很大好处,如果明确不赔,代理人在销售过程中也应该主动提醒客户注意。

背景:意外险条款表述不够清晰

深圳保监局向辖区内的各家保险公司下发了《关于规范意外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要求各保险公司尽快修改完善本公司的意外险产品条款,在合同条款中明示“猝死”是否属于保险责任,并按保监会的要求进行报备;《通知》同时要求,保险合同如果承保“猝死”风险的,应将“猝死”列入保险责任;不承保“猝死”风险的,应在除外责任条款中明示,各家公司可以根据保险责任不同对费率作出相应调整。

深圳保监局人身保险监管处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表示,出台这个文件主要是为了规范意外险条款,保护投保人利益,将“猝死”在合同中列明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因为在一些意外险条款中,并没有说明猝死属于保险责任还是属于除外责任,而目前对于猝死到底属于意外还是不属于意外也没有定论,所以要求保险公司在合同中列明清楚,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规范保险公司意外险条款。

讨论:猝死究竟算不算“意外”?

“猝死”是否属于意外险理赔范畴?随便在百度上搜一下,发现此类的纠纷还不少。如2008年媒体披露的《老人超市购物猝死保险公司拒赔被诉》的案件以及2009年披露的老人在家中洗澡意外身亡,保险不赔的案例等。造成上述纠纷的原因,主要是普通老百姓理解的“意外”与意外险合同中的“意外”有明显不同。

市民张先生提出,多数人理解的“意外”是新华字典的定义,即意料之外、想不到的事,多指不幸的事,比如老人“猝死”商场,肯定是很“意外”的,因此意外险应该赔偿。然而,保险公司的解释却大相径庭。合众人寿有关负责人认为,“意外伤害是指遭受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猝死是指平时貌似健康的人,因潜在的自然疾病突然发作或恶化,而发生的急骤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猝死的原因最多见的是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所以“猝死”一般被看做因疾病死亡。若被保险人购买的是单纯的意外险,则不能得到赔偿。

昆仑健康保险公司的王先生认为,意外伤害一般需要满足四个条件,即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猝死虽然符合突发这一特性,但猝死一般是因为身体原因并不符合非疾病这一特征,所以一般的意外险都不保猝死。同时他透露,虽然意外险不保猝死,但一些重大疾病保险或者一些保障疾病类的保险产品是保障猝死的。

就此,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的院长郝演苏教授认为,首先需要确定猝死是不是意外,如果是意外那么保险公司的意外险应该理赔,如果不是意外伤害那么不应该理赔。他认为,其实在只需要监管部门请相关的司法机关(或者相关政府部门)对猝死作出一个权威的鉴定,鉴定猝死是否属于意外,或者是医学上对猝死作一权威的认证,什么情况下发生的猝死是属于意外,什么情况下的猝死不属于意外,这样就可以确定保险公司意外险该不该赔。

调查:部分险企合同未明示

既然保险业人士认为意外险不该赔“猝死”,那么保险合同里面是否都注明了呢?为了搞清楚保险公司在意外险中是否明确承保或拒保“猝死”的问题,记者对中国人寿、人保财险、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四大保险公司的意外险产品进行随机抽查。

中国人寿的通泰交通意外伤害保险A款中并没有对猝死属于保险责任还是属于除外责任明确说明,与此同时,中国人寿的附加安鑫意外伤害保险条款中,也没有说明猝死属于保险责任还是除外责任。不过,中国人寿的客服人员表示,猝死是疾病导致的,跟意外没有关系,所以不赔。与之相似,在太保财险的信用卡持卡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条款中也未列明“猝死”是否理赔。太保寿险的太平如意意外伤害保险2006款也未列明猝死是属于保险责任还是除外责任。

对于意外伤害,中国人寿在其保险合同中是这样解释的:意外伤害是指遭受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客观事件直接致使身体受到的伤害。

不过,在人保财险的e-都市白领人身意外保险的顺心保A款,条款中明确将猝死列入除外责任,其条款依据人保财险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条款2009版,该保险条款的除外责任中如此规定:“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高原反应、中暑和猝死”。该公司对猝死是如此解释的:“猝死,外表看似健康的人由于潜在的疾病或者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突然的意外的死亡”。《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中国平安的一年期综合意外险适应条款中也将“猝死”列为除外责任。

保险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深圳保监局明确要求保险公司在合同里面讲清楚,这对避免类似纠纷有很大好处,今后不排除一些公司将“猝死”列入保险责任的可能,如果明确不赔“猝死”,代理人在销售过程中也应该主动提醒客户注意。 

被狗咬了,意外险竟然不赔?


被狗咬这个情况挺常见,尤其是小孩子,很容易中招。被狗咬了导致狂犬病发作死亡,保险公司赔不赔,关键要看对死亡原因怎么定性,以及你买的意外险如何约定。

昨天,一个朋友急冲冲的来找我:“我家孩子被小区的狗咬了,然后打狂犬疫苗,免疫球蛋白,清理伤口,花了将近2000块钱。心想着之前给孩子买过意外医疗险刚好能用上。可是去理赔的时候,保险公司拒赔了,这咋回事啊,不会保险真是骗人的吧?”

我听了也感觉很奇怪,让她把之前买的保险条款给我看。

结果发现有这么一条——“本合同中所规定的医疗费用,是符合当地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这才找到原因所在。

01

疫苗的费用能不能找保险公司报这个问题,基本取决于你意外医疗险的报销范围:

如果“不限社保用药”,那可以报。

如果“限社保用药”(医保报销的药我才报,医保不报的我也不报),那就得看狂犬病疫苗是否纳入当地医保。

狂犬疫苗是防疫类针剂,在大多数地区,属于医保范围内,可以报销的。

具体的确认方法,有两种:

1、就医时问医生;

2、去查询当地医保药品目录。

比如,我查了一下上海医保的药品目录,狂犬疫苗就归属于社保用药,也同样能找保险公司报。

可问题就在于,我朋友给她家宝宝用了进口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这属于自费药,不在社保范围内,符合她买的意外险里的免责条款,所以无法报销。

所以,在购买意外险和医疗险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它的报销范围是否限制医保。这样在使用时才能有所选择,不会在理赔时出现纠纷。

02

被狗咬这个情况挺常见,尤其是小孩子,很容易中招。

那我们再由此延伸一下,一种极端情况:

万一打疫苗无效,狂犬病发作,导致意外身故怎么办?赔吗?

狂犬病一旦发作,死亡率几乎100%,治疗只能延缓病人的痛苦而无法治愈。

这能否按意外身故赔,目前仍有争议。

一些人认为,人死亡的近因是狂犬病,属于疾病,不属于意外伤害的范畴,不赔;

另一些人认为,人之所以得狂犬病是因为被狗咬伤,导致病毒入侵人体内才死亡,被狗咬这种意外伤害才是近因,要赔。

ps:“近因原则”是保险理赔中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它是指在风险和损失之间,导致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起决定作用的原因,而不是指时间上或空间上最接近的原因。

这样讲似乎有点绕,我再来讲个案例:

小明意外被狗咬伤,虽及时打了狂犬疫苗,但十多天后突然病发,经救治无效死亡。

小明生前是买了意外险的,家人去申请理赔。

但是,保险公司拒绝了,给出就是第一种理由——

小明打过疫苗了,如果身体没毛病,应该不会再得狂犬病了,可他还是得了狂犬病,是病死的,不能算意外。

只有当场被狗咬死,或是被咬以后抢救无效死亡,那才能说是意外啊。

小明爸认为这是歪理,气不过把保险公司告了。

结果,一审判保险公司输了,法院认为——

虽然小明是病死的,但这个病本身不是小明自己得的呀。

是突然的、非本意的,意外的被病狗咬伤,导致病毒侵入体内才死的。

死亡原因,就是意外伤害。

保险公司不服,但没用,二审维持原判。

所以,被狗咬了导致狂犬病发作死亡,保险公司赔不赔,关键要看对死亡原因怎么定性,以及你买的意外险如何约定。

我翻了几款意外险的条款,发现有不少都明确写了这么一句话,比如“众安个人综合意外险”的免责里就有——

非因意外伤害导致的细菌或病毒感染,不赔。

也就是说,

被狗咬这种意外伤害导致的狂犬病毒感染,它是可以赔的。

如果不赔,那就投诉,再不成就打官司,上面已有胜诉先例。

03

总之,购买保险不能只看价钱,

更重要的是合同条款,以及合同条款中免除责任。

买对,才能好赔。

去旅游你会买保险吗?飞机延误赔不赔?


随着旅游方式愈发多样化,保险问题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提升。无论是长途还是短途旅游,都会考虑先买一份保险,那么,去旅游你会买保险吗?

随着旅游方式愈发多样化,保险问题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提升。2019年的老挝车祸、2018年的普吉岛翻船,以及更多小型个人事件(如旅途中生病、受伤、财务损失、行程变更等),无一不在提示游客们加强旅行风险意识。

国庆假期来临,在线旅行社携程针对旅游保险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将近五成的游客有意愿购买旅游保险,有三成左右的游客“看情况而定”,还有部分的游客不会购买旅游保险。

携程9月4日发布的《2019旅游意外险投保与理赔报告》显示,上海市民2019年上半年旅游投保率排名全国第一,黑龙江、青海、北京、深圳、天津、吉林、甘肃、宁夏、湖南分列2到10位。

从实际出险概率(出险人次/购买保险人次)来看,境外游风险整体大于境内游,尤其是一些长线旅行目的地(如美国、非洲、欧洲等)以及海岛国家。境内主要是一些边境省市、海岛省市,或者高海拔、交通与自然条件相对比较差的地区。

从目的地投保率来看,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城市排名靠前,海外目的地中的东南亚、海岛等热门旅游地的投保率也比较高,这也反映了出游客对这些目的地的风险预期。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从理赔金额上来看,最多的是航班延误,占比47%,其次是意外身故、意外医疗、急性病医疗、医疗运送等占比18%,无理由取消占比15%,旅程变更、取消占比12%,财物损失占2%。

从航班延误的理赔率来看,境内比较严重的主要是上海、湖北、广西等省区市;境外延误最多的国家是泰国和美国。

携程旅游保险业务负责人黄卿表示,海岛类目的地延误比较严重,一是由于海岛类目的地恶劣天气比较多,容易受到台风、暴雨影响;二是境外一些海岛包机的航班更改延误比较多。除海岛外,境外涉及转机航班的目的地受衔接航班安排的影响,延误也比较多,如美国。

“很多航空公司对于非自身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取消,不对旅游者赔偿,但旅游意外险可以提供此类保障。很多游客因恶劣天气导致延误,造成无后续航班衔接、自购机票以及酒店未入住损失,最终通过旅游意外险的理赔得到了赔付。”黄卿说。

报告数据显示,旅游者最容易遇到的风险是航班延误,今年上半年,携程60%以上理赔案例是此类案件。从航班延误的理赔率来看,境内比较严重的主要是上海、湖北、广西等省区市;境外延误最多的国家是泰国和美国。

携程旅游保险业务负责人黄卿告诉记者,目前海岛类目的延误比较严重,一是由于海岛类目的地恶劣天气比较多,容易受到台风、暴雨影响;二是境外一些海岛包机的航班更改延误比较多。除海岛外,境外涉及转机航班的目的地受衔接航班安排的影响,延误也比较多,如美国。

“很多航空公司对于非自身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取消,不对旅游者赔偿,但旅游意外险可以提供此类保障。很多游客因恶劣天气导致延误,造成无后续航班衔接、自购机票,以及酒店未入住损失,最终通过旅游意外险的理赔得到了赔付。”黄卿说道。

被偷被抢等财产损失也是旅游者的一大风险。从携程旅游客户和报案理赔的数据来看,其中这类风险在欧洲案发率最高,占国内外此类案件的20%。携程保险专家提醒去欧洲的旅客,一定要照看好自己的随行行李、证件和钱财,而且有必要购买旅游意外险。如果购买的旅游意外险有财产损失方面的保障,出险时要在第一时间向警方报案并向保险公司报备。

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医疗补偿类案件理赔金额上占比达到了17%,同比有所增长。 “一旦发生意外医疗、急性病医疗,治疗费用往往不会很便宜。尤其是境外医疗,失去了国内的医保政策,如果没有购买旅游保险,需要自己全额自费在国外的就医费用。中国游客在海外的医疗价格贵到离谱,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最贵,医疗费用通常达到国内10倍以上,最高甚至超过30倍。因此建议前往此类发达国家旅游的游客购买保险,且医药补偿保障要充分。在国外旅游生病应尽快就医及早治疗,以免病情发展恶化,并在境外及时报案,避免被拒赔。”黄卿说。

虽然中国游客的保险意识正在处于显著提升中,但是就整体情况来看,仍还处于较为薄弱的阶段。从理赔数据表格中看到,有超过三成的伤亡事故,因为没有投保,客户的损失无法得到补偿。

为何深圳交强险有的巨亏有的赚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我国首个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保险制度。《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交强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全国交强险去年巨亏72亿元,震惊国人。申请交强险政策补贴、提高交强险费率等说法纷纷出笼。深圳交强险经营情况如何?有关人士对22家在深经营交强险保险公司的数据粗略统计,22家经营交强险10家赔,去年深圳交强险当年合计亏损3954.78万元,截至去年年底深圳交强险累计盈利4670.75万元。

从全国盈亏分布看,华东地区交强险亏损严重,而华北、东北地区有大盈余,深圳的情况在全国属于中等水平。交强险经营巨大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地区间同一地区不同公司之间也如此。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深圳交强险有一家累计盈利过亿还有一家累计亏损过亿。太平洋保险深圳交强险去年当年盈利4145万元,累计盈利高达1.88亿元。与车险三巨头规模差距较大的永安财产保险公司以深圳交强险巨亏引人关注,去年该公司深圳交强险当年亏531.34万元,累计亏损高达1.5亿元。

从交强险分摊投资收益的统计情形看,除安邦财险深圳分公司外,其余公司深圳交强险均分摊到或多或少投资收益。其中,分摊投资收益最多的是平安财险,平安财险深圳交强险分摊到的投资收益是1869万元。太平洋财险和人保财险深圳交强险去年分摊到的投资收益分别为1505万元、771万元。

究竟什么因素让交强险经营出现如此大的反差?交强险的巨亏是不是交强险费率太低?据相关专家分析,交强险不同的省市、同一省市不同的保险公司盈亏差异均很大。面对同一定价的交强险,出现如此大的差异,说明不能完全怨交强险费率低,还得从保险公司内部经营管理、成本控制寻找原因。另外,不同省市交通管理水平说明也有很大差异。

究竟如何做才能防止深圳交强险亏损?其实,防亏损关键是完善机制。首先应该在现行国家委托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交强险代理经营的体制机制,包括明确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并要求保险机构遵循代理人按委托人授权,在授权范围内经营交强险业务,并由委托人承担经营后果。同时,交强险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监督。

其次,交强险应该将预算公之于众,特别是在经营成本上,应该明确一个合理比例,防止绑进其他险种成本。在保险赔付上,既不能有险不赔也不能有险乱赔。

此外应该建立一个交强险事故发生赔偿信息平台,向公众开放,使交强险的运作全程透明,让老百姓明明白白投保交强险。

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将竞争机制引入深圳交强险市场,由监管机构设定最高保费与最低保额,允许和鼓励保险公司自由竞争。引入竞争机制的结果,可能迫使保险公司在充分考虑不同地域路况、投保人风险差异等相关因素前提下,下调保费,提高保额,最终让广大交通参与者受益。

意外险不赔意外?这些常见情况,不在理赔范围


意外险,保费便宜,购买条件也很少受限制,很多人都愿意为自己购置这样一份保障。

但也有人在发生意外后,出现了理赔困难的现象,于是开始大骂保险公司是骗子公司,发生了意外竟然拒赔?

保险公司听到这里估计就万分委屈了,责任免除中写的很详细,明确标注了某些意外保险公司是不赔的。

投保人因为粗心大意忽略了重要的免责条款,对自己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我们需要明确的两个定义:意外险的定义:意外伤害保险(Accident Injury Insurance )是以意外伤害而致身故或残疾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

意外伤害事故的定义:指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

因此接下来就要敲黑板,划重点了!

只有满足以上加粗的六个条件,才可以获得赔付。那么哪些常见情况是意外险是不赔付的?

一起来看一下:

NO.1:猝死不赔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猝死死亡率逐年升高。但是意外险对于猝死这一情况是不进行理赔的。

实际上,猝死多因体内潜在的进行性“疾病”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突然发生,因此在保险业内一般都认定“猝死”是因疾病死亡,并不符合意外险的保障范围。

如若是长期的过度疲劳导致身体的超负荷运转,自然也并非属于“突发”。综上所述,过劳猝死意外险不受理。

NO.2:中暑死亡不赔医学上认为中暑是一种疾病,主要是因为人长时间在高温之下,导致身体机能出现了一定的变化,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来发生。同时,中暑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可以预见的,因此中暑死亡并不在意外险的赔偿范围内。

NO.3:高原反应不赔高原反应是人人都可预知的情况。当选择去西藏等海拔较高的地方游玩时,事先就需要做好高原反应的防御措施。“意外”发生实际上并不符合“突发的、不可预见”这一条件,且高原反应与自身的身体状态有关系,严格来讲是一种病理反应。因此不受获赔。

NO.4:妊娠意外不赔多数意外险产品已经明确将妊娠意外、流产等列入免责条款。

因为被保险人在怀孕期间发生意外的风险大大增加,想要在怀孕期间获得保障,就需要投保专门的孕妇保险。

NO.5:个体中毒不赔食物中毒实际上符合“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这四要素,因此倘若发生3人或3人以上的集体中毒事件,意外险是进行理赔的。

但倘若发生个体食物中毒事件,则不赔。原因是个体食物中毒的原因较不明确,可能与个人体质相关,引发了肠胃疾病;也可能是刻意为之,无法排除“自杀”情况。因此保险公司不受理个人食物中毒案件。

NO.6:探险身亡不赔许多保险公司的意外险将被保险人“从事潜水、跳伞、攀岩运动、探险活动、武术比赛、摔跤比赛、特技表演、赛马、赛车”等高风险活动列为免责条款,所以攀岩坠亡是不赔的。

当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以及一些为特定人群准备的意外险产品上,保险公司是承保这些高危项目的,不过对于承保人有严格限制,保费的额度也有很大的提高。

NO.7:摔倒死亡不赔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摔倒可能只会导致擦伤、骨折等现象。但倘若摔倒致死,很大原因并不仅仅是摔了一跤这么简单。摔倒致死只是诱因,罪魁祸首可能是由于被保人的体内疾病(如脑血管破裂、心脏病等等),这就是保险赔付的近因原则。

NO.8:手术意外死亡不赔施行手术是由于疾病,并非是因为意外伤害,而且做手术是经过常某本人同意的,也就是说在手术之前被保人就已经知道手术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因此手术死亡的近因并不是因为意外,而是疾病。

一定要记住“意外伤害与死亡或残疾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否则不能构成保险责任。”

但不管怎么样,上述八种情况在意外之中仅占小部分。

根据统计局显示数据:在中国,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320万。

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残酷的现实,而意外险仍旧是我们抵抗风险入侵的重要手段。

看清免责条款,选择适合自己的意外险,合理配置,才能让保险真正成为我们的保护伞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2414.html

上一篇:利安人寿健利保多少钱一年?附费率表及案例演示

下一篇:年金险值得购买吗?为什么近期大众都开始购买年金险呢?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