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养老,何为退职? 退职干部工资如何发放?

2020-09-29
养老保险如何规划

何为退职?退职干部工资如何发放?

经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又不具备退休条件的干部,应当退职。退职后,按月发放相当于本人标准工资40%的生活费。

234.干部离休应符合哪些条件?

干部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应当离休:①属于下列情形之一:a.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干部;b.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副县长及相当职务或行政18级以上的干部;c.建国前期参加革命工作的行政公署副专员及相当职务或行政14级以上的干部。②年老体弱,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

235.劳动合同制工人的养老保险制度同固定工制工人的退休制度有什么区别?

为适应劳动制度的改革,1986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规定对劳动合同制工人社会保险做了规定,并对其养老实行了社会保险制度。它同固定工制工人的退休制度的区别主要是:

基本养老基金的来源不同。前者养老基金来源于企业和劳动合同制工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企业缴纳数额为劳动合同制工人工资总额的15%左右,于所得税前列支;劳动合同制工人本人缴纳的数额为不超过本人工资的3%;退休养老经费入不敷出时国家给予适当补贴,后者的退休养老基金完全由国家和企业负担,个人不缴纳。

管理机构不同。前者的退休养老工作,包括养老保险的筹集、支付和其他管理服务,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社会保险专门机构管理,后者退休后的管理和服务主要由其所在单位负担。

确定退休养老的条件依据不同。前者的退休主要依据年龄来确定,工龄可以不起作用;而后者的退休养老条件主要是依据工龄和年龄来确定。

退休养老金的计算基数和计发办法不同。前者的养老金,根据缴纳养老基金的年限长短、金额多少确定,对缴纳退休养老费年限比较短的工人,其养老金可一次性发给。后者的退休费是根据工龄长短按照本人退休时标准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一经确定直到退休人员死亡,其基数不易随物价调整而变化。

由于在同一企业内部存在着两种养老保险制度差别而造成企业两部分职工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不利于企业内部的深化改革。国务院于1991年6月26日发布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的决定》中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基本养老养老保险目录

相关推荐

生活费,离休干部工资如何支付


企业因工致残离休干部工资如何支付?

1982 年 8 月 30 日劳动人事部老干部局复函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局,对《关于企业因工致残离休干部工资支付问题的请示》答复如下:

(1)按国发(1982) 62 号文件规定,干部离休后的工资只能发原工资的 100%,过去因工丧失劳动能力照顾多发 10%的工资,不能继续增发;(2)对因公致残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离休干部,一般可发给不超过当地普通机械行业二级工标准主资的护理费。

易地安置的离休干部应按何类地区工资标准计发工资?

1984 年 6 月 19 日,劳动人事部复函四川省人事局,对《关于易地安置的离休干部应按何类地区工资标准计发工资的请示》答复如下:

(1)易地安置的离休干部的工资由原工作单位支付的,仍 按原工作单位所执行的工资区类别计发标准工资;

(2)离休干部的工资已由接受安置地区支付(包括退休改办离休)的,也应按原工作单位所执行的工资区类别计发标准工资;(3)易地安置的离休干部的标准工资不论由何地支付,均不受接受安置地区工资区类别调整的影响,而应随着原工作单位所在地区工资区类别的调整作相应的调整。

离休干部待遇计算中的原工资和标准工资的含义是什么?

据劳人老〔1982〕 10 号的通知的第六条中指出:《几项规定》第 3 条中所称“原工资”包括级别工资、保留工资、附加工资。有地区生活费补贴的地方,“原工资”含地区生活费补贴。原享受地区生活费补贴的干部,离休后到没有地区生活费补贴地方安置的,不再发给地区生活费补贴;原不享受地区生活费补贴的干部,离休后到有地区生活费补贴地方安置的,应按接受地区同级干部的标准发给地区生活费补贴。

“标准工资”,一般是指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工资标准表中的级别工资,但有保留工资的离休老干部,其标准工资中含保留工资。如需了解更多养老保险617问目录

社保,希望53岁退休养老金如何准备


一方面是对于退休生活的过分乐观,一方面是对于养老资金的消极储备,现代中国人的养老观念中充满矛盾。根据全球第二大保险公司法国安盛集团(AXA)最新调查显示,作为全球最希望“早退”的人群,平均希望在53岁就可以退休的中国受访者中,却仅有37%的在职人员已经开始积累退休财富,远低于54%的受访国家平均水平,而且,大多数受访者认为退休收入应该主要由政府来提供,仅有66%的在职人员意识到个人也应该承担退休金筹备的责任。

养老金来自何方?

虽然养老储备观念已经开始普及,但大多数中国人仍没有明确的养老资金储备计划。在安盛的调查中,大多数中国受访者把退休收入的责任推给了政府,希望依靠社会保障来保障晚年生活。而事实上,目前社保的保障范围也仅覆盖了全国15%左右的人口,且社保“保而不包”的特点也给其养老功能打上了一个问号。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目前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已经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据记者了解,到2006年12月底,广州市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账户结余-67.21亿元,空账率33.40%。且不说实际个人养老账户中的空账问题,仅是这项改革就使得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缴费比例减少3%,将直接造成退休后的每月养老金的减少。

尽管3%的调整对每个人的具体影响并不相同,但是对越年轻的人来说,影响越大。因为每个月入账的减少和累积时间的拉长,复利的因素被不断放大。在综合了通胀等因素后,调整后的养老政策对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未来每月基本养老金的减少额可能达到1000元左右。此外,养老政策的调整对收入越高的人群来说,影响越大。因为收入越高,被划入统筹的绝对数字越大,将来的养老金向社会平均线倾斜,造成退休前后收入的反差越大。

养老金需要多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希望通过社保渠道养老的人,其实并不清楚自己依靠这种保障途径可以获得多少退休收入。那让我们计算一下:以23岁的张小姐为例,在广州一家企业上班,目前月工资大概是4000元,拥有社保、医保。

以4000元税前月收入计算,假设张小姐的工资按照4%的速度增长,计划53岁退休时,其每月可以有10253元收入。扣除失业保险(1%)、医疗保险(2%)、养老保险(8%)、住房公积金(8%)和个人所得税(1025元)后的收入为7280元。预计退休时,她可从社保领取养老金1989元,相对于退休前月工资总额7280元,退休后社保养老金替代率为27%左右。对于养老金的数额,主要评价原则是以生活质量不因退休而受到影响。从理论上讲,一个人退休时的工资替代率应达到在职时工资的80%,就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准。目前,社保的替代率不到30%,只能保障基本的生活水准。如果想确定需要多少钱才能安稳养老,可以参照工作所在地的平均收入来测算。比如,目前广州市月社会平均工资为3020元,假设按照4%的速度增长,30年后广州市社会平均工资为7741元,那时如果退休能领到6193元(7741元×80%),就基本可以满足退休后的生活保障需要。当然,具体的数额还要根据个人的收入水平确定。

商业养老保险做补充

通过社保渠道可以获得的养老收入如果不足以维持稳定的生活质量,剩余的部分要如何补足呢?商业养老保险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仍以上文张小姐的收入为例,53岁退休时的社保可以提供养老收入为1989元,而充足的额度应该为7280元×80%=5824元,缺口为3835元。在不考虑通胀的情况下,假设要养老到80岁,则需要补充的养老金总额为115万元(3825元×12个月×27年)。

按照国际通行惯例,商业养老保险提供的养老额度,占全部养老保障需求的25%-40%为宜,所以至少投保29万元至46万元的商业养老保险是比较合适的。其它缺口资金可再通过银行储蓄、固定资产投资(如房租)等实现。

目前市场上有养老功能的保险大致可分为传统型、两全型、投连型和万能型几类产品。传统型的预定利率是固定的(2.5%),以年金产品居多,在日后什么时间领,能领多少钱在投保时都可以确知。两全型,则指生死两全保险,保障和储蓄功能同在,满期生存一次性还本(或返还保额)。这类产品多带有分红功能,对抵御通货膨胀有很好的作用。投连型,不设保底收益,保险公司只收账户管理费,盈亏全由客户负责,可以说风险与收益同在。万能型,保底收益一般在2%-2.5%,浮动利率空间较大,保险公司收取保单管理费、初始费用等,适合长期投资,一般在5年以上可以看到收益。

这四类产品相对而言,传统型和两全型养老回报额度较为确知,投入较少,适合一般工薪阶层;而投连型和万能型由于投入较多,适合投资意识较强,高收入人群。

新的政策下退休养老金如何计算


按照新的计发办法,基础养老金 的多少跟什么有关?简单来说,是不是意味着缴费越多,退休后可以领取的养老金也就越多?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怎样?

对于社保 ,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 后,退休之后每月能领取多少养老金?自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提出“2006年1月1日起,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统一由目前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之后,人们就开始盘算以下问题:这3%的费用去了哪里?究竟哪些人群会受此影响?受影响的那些人群,在退休后究竟少拿了多少养老钱?

按照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参保人员每多缴一年就多一些养老金,上不封顶,有利于形成“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约束机制。

具体计算方案为:

(省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1%+首次领取时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

1、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内容包括三部分: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部分+按社保利率计算的利息。很明显,新政策将把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部分的去除。

2、缴费比例:该部分由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组成。

(1)个人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最低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60%;最高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300%)的8%缴纳。

(2)单位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2%缴纳。原先的老政策是个人缴费全部和单位缴费的3%计入个人养老账户,单位缴纳的19%划转为社会统筹,而新政策将单位缴费的3%也划入社会统筹用来解决养老空账问题。

计算公式如下:

(1) 基础养老金=(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全部缴费年限×1%

(2) 过渡性养老金=(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建立帐户前缴费年限×过渡系数1.4% +符合政策增发额

(3) 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4) 定额补贴=[调剂金(25元)+统筹项目内补贴]×减发比例

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年利息按月积数法计息,计算公式如下:

年利息=个人账户年初储存额×本年度记账利率-本年度支付月积数×本年度记账利率×1/12

本年度支付月积数=∑[n月支付额×(12-n+1)]

(n为本年度各支付月份顺序号,且1≤n≤12)

养老金的多少,与购买的时间长短和金额大小有关。缴费的基数大,缴费的时间长,退休时养老金会多,反之就少。

下面举个到达法定退休年龄退休的例子仅供参考。

某省XX市某职工,女,1957年9月出生,1975年12月参加工作,2007年9月到达50周岁的正常退休年龄,缴费年限31年10个月。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13956.87元,本人平均缴费指数0.9,2005年全市月均社平工资1400.08元,2006年省在岗职工月均工资按1550元计算,50周岁退休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是195。

按新办法计算

1、新办法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上年全省在岗月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1550×0.9=1395元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a1/A1+a2/A2+……+an/An)÷N,公式中,a1、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缴费工资额;A1、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N为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现在通常是以社平工资作为基数,个人按照20%缴纳,

这样就是8%记入个人帐户,工资指数是1.

2、基础养老金:(上年全省在岗月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550+1395)/2×31.83%=468.70元

3、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个人帐户计发月数=13956.87/195=71.57元

4、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帐户前缴费年限×1.3%)=1395 ×20.08×1.3%=364.15元

5、过渡性调节老金:(110+工龄补贴)×70%=(110+32)×70%=99.4元

6、新办法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XX市地方补贴33元=468.70+71.57+364.15+99.4+33=1036.82元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18690.html

上一篇:保险知识,教育保险的知识

下一篇:国内旅游意外险保额保多少合适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