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医疗和养老结合”:医院有望获养老床位经营权

2020-09-19
保险养老规划理念

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将在北京有重大突破—全市9800多家医疗服务机构有望获得经营养老床位的权利。这种新的养老模式可以让住在养老院里的老人无缝衔接医疗服务和医保政策。

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日前表示,“医疗和养老结合”将是未来本市应对老龄化、发展养老服务业特别注重解决的问题之一,“医疗机构要提供养老服务,养老机构也要拥有更好的医疗服务。”

这种“医养结合”的模式,无疑会让养老床位的功能得到极大提升。据了解,目前全市400家养老院中,只有97家可以提供护养服务。全市有8万多张养老床位,近3万张床位因为不具有护理功能而被空置,有的养老院入住率不足50%。同时,近3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入住无门。调查显示,“好”、“坏”养老院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服务能力,尤其是医疗服务能力。

“现有养老床位确实存在服务能力的结构问题,而医院举办养老床位、养老机构的最大难处,既不是资金、也不是人员,而是政策。”李红兵说,现有政策下,医院没有资格提供养老床位。

目前,北京的户籍人口老龄化比例为20.3%,大约20年后,这一比例预计会增至30%以上,也就是说,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记者获悉,今后在新审批建设的养老院和政府投资建设的养老院中,80%的床位要求具有护养功能,可以对失能、失智和高龄老人提供专业的护理、康复服务。

目前民政部门已开始推动医院直接参与养老服务业。届时,医院空置的床位、富余的人力,都可以用于老年照料。此外,医院兴建、运营养老床位,也都有望获得政府补贴“同城待遇”。

扩展阅读

养老院,北京市低保老人入住养老院月补1200元


从今年起,本市低保低收入家庭老人、失独家庭老人、残疾人入住公办养老院享受市政府补贴。《北京市困境家庭服务对象入住社会福利机构补助实施办法》实施。有需求的市民可向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申请。

该政策只针对具有本市户籍的老人。除去这笔政府补助外,老人入住养老院需自愿负担一定自付费用。这笔来自政府的每月补助并不直接发给老人,而是给提供服务的养老机构。

所谓“困境家庭”主要涉及的3类家庭:低保、低收入家庭中年满60周岁的失能老年人、年满80周岁的高龄老年人。“失独”家庭、独生子女重残家庭中的失能老人、年满70周岁的老人。其中,重残的独生子女可与老人一起入住养老院。年满16周岁未满60周岁的失业且无稳定收入的残疾人,包括残疾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智力或精神残疾。

补助标准为,低保家庭服务对象,每人每月1200元。低收入家庭服务对象,每人每月1000元。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服务对象,每人每月1000元。其他残疾人服务对象,每人每月400元。

为这些老人服务的养老院必须要人性化。膳食服务卫生、营养,能满足失能及高龄老年人或残疾人特殊饮食需求;养老护理员和不能完全自理老人的配比不得低于1∶4,也就是说,1名护理员最多能照顾4位失能老人,实现24小时值班和程序化护理,做到居室内环境清洁、基本无异味;具备相应医疗资质,做到定期、定时护理和开展康复活动。

有需求的老人身份经民政、卫计委、残联确认,通过第三方评估,认定具备享受入住条件后,由区民政部门安排入住提供服务的养老机构、残障人康复机构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其中精神残疾人需安置在专门的福利机构。

个人购买养老保险,买养老保险真“有望免税”吗


如果真正为解决中国社会的养老问题着想,实现凡是“个人购买养老保险”就“免税”,倒不失为一个较为公平的办法。

--唐钧(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据《北京晚报》报道:“个人购买养老保险有望免税”,并且做了测算,"年薪12万"者可"节税7200元"。但仔细阅读全文,发现事实真相可能与此说法实际上相距甚远。

这则报道的新闻由头是:"保监会在天津滨海新区启动试点,企业为职工购买补充养老保险的费用支出在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8%以内的部分,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个人购买补充养老保险的费用支出在个人工资薪金收入30%以内的部分,可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

如果记者的这段文字在表达上没有错误的话,那么,所谓"个人购买养老保险有望免税"实际上被限定在单位和个人双方缴费的"补充养老保险"范围内。并非像报道的标题误导公众的那样:似乎只要是个人购买养老保险,不管社会保险或商业保险,都可获得免税待遇,而且免税的额度相当可观。

保监会试点的真正目的似乎是想把"契约式"的"商业团险"也纳入"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此前,"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与"企业年金"几乎是同义词。国际上很多大公司、大企业,甚至包括大学、医院、科研机构,都有为自己职工创办的储蓄式养老基金。按中国人的习惯说法,这是"单位"的职工福利。单位将自己的养老基金委托给专业的金融机构去经营,以"信托"的方式来保证自己得到较为稳定的投资回报。现在看来,在"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中可能又会多一种选择,即"养老团险"。其实就是让单位直接给职工用"团购"的方式购买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与养老团险之间的差异以公众更为熟悉的个人理财方式来打比方,前者好比是委托理财,后者则是购买保险。

这篇报道除了"以偏概全"外,还有一些不合常理的说法,譬如,保监会怎能决定"税收优惠"政策呢?其实,选择在天津滨海新区做这项试点,应该是保监会利用了试验区享受的优惠政策。所以,"有关专家"说,"补充养老保险税收优惠试点成功后有望在北京等全国城市普及"也许只是一个理想中的愿景。

当年在讨论将税收优惠扩大到"企业年金"时,曾有过一个不同意见,即企业年金只是少部分单位和企业才能进入的"富人俱乐部"。为证明所言非虚,可以看一看《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字,到去年年底,全国建立了企业年金的企业仅有3.2万户,缴费的职工人数仅为929万人,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的6%;而累计结存的企业年金基金却有1519亿元,相当于累计积存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20%。在这样的情势下,政府再为其提供税收优惠是否有失公平呢?

令人担忧的是,其实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并不总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如果一种制度只局限于少数人,那么,社会保障就成了一种特权。现在为少部分单位和企业的福利安排一再提供更多的税收优惠,是否合适?

如果真正为解决中国社会的养老问题着想,实现凡是"个人购买养老保险"就"免税",倒不失为一个较为公平的办法(也许记者盼的就是这个,所以才有"混淆视听"之举)。有专家提出"个人储蓄、社保和商业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险的三大支柱",这个说法不太准确,应该是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美国政府用免税的方式来鼓励个人进行养老储蓄,我们也是可以学习的。譬如鼓励公民每月向自己的养老账户中存入500~1000元,这可以免个人所得税,但是要到60岁以后才能提取。这样的政策安排可能更加公平合理,也更会得到公众的欢迎。

国务院力推养老服务引发养老保险股向好


近期,国务院力推养老服务,包括“以房养老”,养老保险股集体飙升。养老概念作为长期题材,同时又具有广大市场支撑,有望中长线持续走强。具体来看,相关受益股大致分为养老服务平台、养老地产、养老医疗、养老保险(行情 专区)等四大领域。其中,养老保险股热火朝天,炒作热浪一波接着一波。

国务院力推养老服务 养老保险股向好

养老保险股突然横空出世,并一跃而起,这一切与近期出台的养老政策,包括“以房养老”相关。

国务院出台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有关养老服务业的金融、土地、投融资等“一揽子”政策有望逐一细化并陆续落地,养老产业将迎来新窗口。

《意见》明确提出鼓励老年人投保保险产品,开展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领域。而保险业更是首当其冲,目前两市保险上市公司共有3家保险公司,为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

这种大好形势下,养老保险股被广大股民看好也是理所当然的。

《意见》鼓励老年人投保保险产品 中长期正面影响保险业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老年人投保保险产品、开展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领域。

从市场表现来看,截至9月17日,9月份以来,中国平安(8.96%)、中国太保(7.51%)等个股期间累计实现上涨。从资金流向来看,截至9月17日,9月份以来,中国平安(46833.26万元)、中国太保(20809.46万元)等个股期间累计实现资金净流入均超2亿元。

华泰证券认为,国务院发布养老服务业若干意见,将更深层次激发国民对于养老问题的紧迫感,意见中提及的养老保险、反向抵押贷款养老等,将在中长期对保险业产生正面影响。再结合时下保险业投资端的重大变化,重申养老保险股的投资价值。

养老保险股——相关资讯人口老龄化给商业养老险带来机会 养老保险股明显拉升

人口老龄化给商业养老险市场带来了井喷的机会。日前,平安养老险公司公布了业内首份养老险公司2012年年报,该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45%,增速远超寿险和财险传统领域。

2012年保险行业保费增速放缓至8%,但是,养老险这一领域的蓬勃增长却毫无掉头之势。平安养老险公司日前发布的年报还显示,该公司去年保险业务收入58.69亿,同比增长17.5%;实现净利润2.9亿,同比增长45%。

业绩快速增长的不止平安养老险一家。2012年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数据可以看出,养老险市场发展出现井喷。

保险知识汇总,单位养老改革应“统分结合”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5试点省市启动缓慢,表象是“地方政府不积极,事业单位员工不支持”,根本的原因可能是我们的设计思路不够科学。综合各种情况,笔者考虑,事业单位养老改革能否以“统分结合”为原则。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乃至整个事业单位改革,说到底还是个“利益调整”问题。对此,必须把握住“大方向”,也即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将继续呈现一个上升态势;确定了这个大前提,接下来就是要把握在改革的过程中,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实际水平总体上应该是“上升”的;如果改革以后,职工的养老水平有所下降或大幅度地下降,这不是改革的初衷。因此,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必须有“两统”。

“统筹兼顾”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怎么“改”,是靠向行政机关还是滑向企业?正确的态度,既不是“靠”,也不是“滑”,而是“立”。这种“立”,就是要通过改革,进一步确立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养老保险待遇上,应尽可能地让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大体上平衡起来而不是“拉大差距”。唯其如此,才能让人才能够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自由流动,整个社会才有“源头活水来”。

“统筹兼顾”老、中、青。改革的目的不是搞得“人心慌慌”而是激发人们一心去干大事业。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当然有必要“老人老办法”,“中人补齐”,现在问题是怎校对待年轻人?固然,年轻人可以搞“新人新办法”,但决不是“年轻人低人一等”,年轻人从一进单位的那一天起,就应该跟人家订合同,明确将来养老进社保,而这里的“进社保”同样应该体现“公平正义”的养老保险水平。

再说“分”,也就是操作路径“分门别类”,不搞“一锅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乃至整个事业单位改革,切不可走上来就“大刀阔斧”,而应该先来“分而治之”。目前我国共有事业单位120多万个,这里的“分”,应该将其“一分为三”,一类靠向行政机关,一类变为企业,再剩下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事业单位。等到“两剥离”之后,再对剩下来的“真正意义上的事业单位”进行改革也不为迟。

“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如果一个地方乃到全国非要有一个部门“统”起来不可,那只能“统原则”而不是“统细则”。事业单位分工细,其养老保险改革,操作起来,理应“学校的归教育部”、“医疗卫生的归卫生部”、“科研单位归科技部”,如此等等,这叫“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养老 应提前准备商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说到养老,很多年轻人会觉得很遥远。如今我国已步入老龄化时期,数据显示,在未来35年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22%,世界上25%的老人将生活在中国。养老金缺口日益严重,你还在等着微不足道的养老金养老吗?

老有所保需趁早

在保险发达的国家,人们的养老金都是以保险形式实现的,这也是未来发展趋势。选择商业保险制定养老计划时,首先要注重保障功能,使自己在退休后依然能够有稳定的收入,这是第一重要的功能;第二是要注重保值,也就是说要看为自己未来规划的养老金是否能满足今后的消费水平。

第三是尽早投保,因为虽然养老是55岁、60岁的事情,但年纪越轻,投保的价格越低,自己的负担也就越轻。一般而言,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所获得的补充养老金,占未来所有养老费用的25%至40%为宜。

业内人士建议,由于养老保险保障期限长,在漫长的几十年中,可能遇到通胀和利率调整,因此,在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时可考虑分红型养老险。保险公司对分红险资金运用收益中的一大部分付给投保人,保险公司运用资金时会根据市场利率水平及通胀进行调整。

这样可化解利率波动风险。另外,投保人购买时也可以看养老金的领取方式。有的养老保险产品,当投保人在开始领取养老金后,养老金金额每隔一段时间按一定幅度递增。这种领取方式同样具有抵御通胀的功能。

提前搭建健康防线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各大保险公司的商业医疗保险险种也顺应形势,逐渐多了起来。商业医疗保险比社保医保的保障力度更大、报销范围更广泛,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险,更能承保普通医疗保险所不能保障的部分。

普通医疗保险

该险种是医疗保险中保险责任最广泛的一种,负责被保险人因疾病和意外伤害支出的门诊医疗费和住院医疗费。普通医疗保险一般采用团体方式承保,或者作为个人长期寿险的附加责任承保,一般采用补偿方式给付医疗保险金,并规定每次最高限额。

意外伤害医疗保险

该险种负责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支出的医疗费,作为意外伤害保险的附加责任。保险金额可以与基本险相同,也可以另外约定。一般采用补偿方式给付医疗保险金,不但要规定保险金额即给付限额,还要规定治疗期限。

住院医疗保险

该险种负责被保险人因疾病或意外伤害需要住院治疗时支出的医疗费,不负责被保险人的门诊医疗费,既可以采用补偿给付方式,也可以采用定额给付方式。

手术医疗保险

该险种属于单项医疗保险,只负责被保险人因施行手术而支出的医疗费,不论是门诊手术治疗还是住院手术治疗。手术医疗保险可以单独承保,也可以作为意外保险或人寿保险的附加险承保。采用补偿方式给付的手术医疗保险,只规定作为累计最高给付限额的保险金额,定额给付的手术医疗保险,保险公司只按被保险人施行手术的种类定额给付医疗保险费[3]。

特种疾病保险

该险种以被保险人患特定疾病为保险事故。当被保险人被确诊为患某种特定疾病时,保险人按约定的金额给付保险金,以满足被保险人的经济需要。一份特种疾病保险的保单可以仅承保某一种特定疾病,也可以承保若干种特定疾病。可以单独投保,也可以作为人寿保险的附加险投保,一般采用定额给付方式,保险人按照保险金额一次性给付保险金,保险责任即终止。

养老金,定额投资与养老保险相结合轻松享受退休生活


从55岁到85岁,夫妻俩月消费2000元,多少钱够养老?帮你算笔明白账。

家住武昌张之洞路的吴斌正值事业发展期,夫妻俩自办一家设备公司,年收入不菲。双方的四位老人退休在家,每人的退休金每月有2000多元。老人们除了安排自己的生活,还轮流在家帮吴先生照顾上小学的儿子。

吴斌自己目前处于事业打拼期,考虑到将来退休以后,不能像父母那样由国家养老,也该盘算一下存款,为养老做准备了。

人口老龄化是未来10年-3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面临的严峻社会问题。因此,对于个人来说,养老规划显得尤为重要,需多方位准备退休金,从而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来活得有尊严、有质量。

退休30年需攒167万养老

以张先生为例,现年35岁,计划55岁退休,如何做好夫妻俩退休后30年的生活安排。假定,当前月均消费2000元,年通胀率5%,经理财人士计算,需要储备大约167万元,才能完全保证55岁退休后,未来30年的生活质量(届时月均消费在5306元左右).

推荐退休金储备方案:

1。现有资金的累积,如国债投资以及定存投资;

2。定期定额累积部分资金,如个人设置基金定额投资、个人年金值累积;

3。补充个人养老保险,通过商业保险进行补充,如市面上许多保险公司推出的分红型养老保险或变额万能投资型保险等等;

4。合理安排风险资产的投资组合,根据市场行情变化,适时调整组合比例。比如市场向上趋势明显时,可以考虑加大风险品种的投资权重,以提高综合收益,市场稳固盘整时期,可以选择灵活或周期性投资品种,如基金市场的混合类基金等等。

总之,养老金储备原则为:养老金储备是刚性需求,因此该项投资不能激进、需以稳健为主,储备上,既要考虑储备品种的多元化,更要综合考虑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储备准备越早越好。

从55岁到85岁,夫妻俩月消费2000元,多少钱够养老?帮你算笔明白账。

家住武昌张之洞路的吴斌正值事业发展期,夫妻俩自办一家设备公司,年收入不菲。双方的四位老人退休在家,每人的退休金每月有2000多元。老人们除了安排自己的生活,还轮流在家帮吴先生照顾上小学的儿子。

吴斌自己目前处于事业打拼期,考虑到将来退休以后,不能像父母那样由国家养老,也该盘算一下存款,为养老做准备了。

人口老龄化是未来10年-3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面临的严峻社会问题。因此,对于个人来说,养老规划显得尤为重要,需多方位准备退休金,从而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来活得有尊严、有质量。

退休30年需攒167万养老

以张先生为例,现年35岁,计划55岁退休,如何做好夫妻俩退休后30年的生活安排。假定,当前月均消费2000元,年通胀率5%,经理财人士计算,需要储备大约167万元,才能完全保证55岁退休后,未来30年的生活质量(届时月均消费在5306元左右).

推荐退休金储备方案:

1。现有资金的累积,如国债投资以及定存投资;

2。定期定额累积部分资金,如个人设置基金定额投资、个人年金值累积;

3。补充个人养老保险,通过商业保险进行补充,如市面上许多保险公司推出的分红型养老保险或变额万能投资型保险等等;

4。合理安排风险资产的投资组合,根据市场行情变化,适时调整组合比例。比如市场向上趋势明显时,可以考虑加大风险品种的投资权重,以提高综合收益,市场稳固盘整时期,可以选择灵活或周期性投资品种,如基金市场的混合类基金等等。

总之,养老金储备原则为:养老金储备是刚性需求,因此该项投资不能激进、需以稳健为主,储备上,既要考虑储备品种的多元化,更要综合考虑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储备准备越早越好。

25岁起存养老金

年存5803元20年可攒百万

综合张先生的案例,30年的退休生活,所需养老金在百万元以上,那么,如果提早开始为养老金做打算,又该如何合理安排这笔费用呢?

假定,25岁开始为养老金投资,计划60岁退休,从60岁到80岁,以100万元的养老金为目标,按年均8%的平均收益率计算,每年需要投入5803元。若从50岁开始投资,每年则需投69029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养老金储备越早越好,25岁开始进行储备,(假定收益率2.5%)每月仅需定额投资478元左右,而到了50岁才开始储备的话,每月定额投资则需要5686元。

专家建议,青年时期储备养老基金,最好的方式是小额定期定额投资,而到了中年后才开始养老金的准备,则需要定期定额投资配合一次性、多元化定存,这样才能满足养老资金的消费需求。因此,养老金储备越早越轻松!

30岁起存养老金

月存1195元30年可攒120万

假设从30岁开始准备养老金,计划在60岁退休,以年收益率6%计算,攒够120万元养老金,那么,当前月养老金账户需要存入1195元。

如果放低标准,以攒够80万元养老金为目标,那么,未来30年,每个月在养老金账户中存入796元即可满足养老需求。

理财专家建议,推荐养老金储备方式,以定期定额投资加补充养老保险相结合。

保险知识汇总,养老金倒挂有望年内解决


昨日,人社局局长刘珊带队接访。记者在现场近半个小时看到,前来信访人数不超过10人,且集中在局长席前。就业培训、养老保险等科室接访席前更是来者寥寥。现场透露,根据省的部署,养老金倒挂有望年内解决。

上午10时许,记者到达人社局一楼服务大厅时,只见几位市民围在刘珊的信访席前反映情况,记者人数甚至超过前来信访的市民。

佛山市人社局养老和事业保险科科长彭晖表示,养老金倒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力争年内制订方案解决养老金倒挂问题。“我们要等省出台计算办法,再根据佛山的养老人员待遇水平,制订方案,发给省批,通过加发的方式来解决倒挂,目前,佛山市养老保险基金完全可以承担,市民不用担心。”

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社会保险法》中关于生育保险有明确规定,产妇除了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外,还可享受生育津贴。市人社局医疗保险科科长杨萌表示,佛山的生育津贴方案正报市政府审批,计划按照全市社会平均工资的80%作为产妇产假期间的月工资标准。待方案出台后,在7月1日以后生育的产妇也有望得到补贴。

保险知识汇总,社保和商业保险结合起来应对养老问题


“我每月都要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将来退休还愁什么呢?”在金陵石化工作近10年的王先生对自己将来的养老生活充满了自信。

时下,不少人都有王先生这样的误解,泰康人寿的理财师朱春林对记者分析说,如果王先生将社会养老保险费作为退休后的生活费,那么他在退休后很难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准。朱春林认为,对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老百姓,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将社保和商业养老保险结合起来才是应对养老问题的最佳选择。

社会养老金不够花

目前,人们的养老形式主要有三种,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与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朱春林介绍说,企业年金在今天的中国尚处于开始阶段,不为大多数员工所能拥有,所以养老资金的来源主要集中在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上。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统一由个人缴费工资的11%下调为8%,并且全部由本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若以社会养老保险作为退休后的生活费,只能维持一个中等偏下的生活水准。”朱春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王先生为例,25岁开始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60岁退休,社保年度35年。假设他每月工资为3000元,退休后社会年度平均工资为4000元,则在不计利息和通货膨胀因素下,王先生领取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额度为:基础养老金800元(4000×20%)+个人账户养老金840元[个人账户储存额(3000元×8%×12个月×35年)/120]=1640元。退休后,王先生仅靠每月1640元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很难解决养老问题。”。

商业保险来补充

“王先生可以选择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可以由自己来决定是否购买,并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规划和选择。”朱春林告诉记者,“假如王先生购买了‘恒泰’年金养老计划,保额30万元,年交16980元,缴费20年,那么从60周岁开始平均每个月便能领到3000元,领取20年,有效地弥补养老的资金缺口。”

记者江苏保监局获悉,目前,全省已有2000万人次参加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个人养老、健康保险保单已达3860万份,养老和医疗保障积累准备金1128亿元。商业保险已成为老百姓解决养老、看病问题的重要保障。今年,我省还将加快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创新,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与此同时,各大保险公司也争当养老主角。平安保险(集团)近日宣布,重组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未来几个月内在全国开设35家分公司,127个中心支公司。太平人寿和中国人寿此前也成立了专业养老保险公司。泰康今年也将成立第四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各保险公司又纷纷推出养老产品。据统计,目前市场上商业养老保险已有30种

太平养老保险 用心经营诚信服务


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册地上海。目前,公司已设立17家省级分公司和11家省级业务总部,主营企业年金和团体保险两大类核心业务。太平养老是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重要的成员子公司。

用心经营诚信服务

公司依托集团多元化金融服务平台,为广大客户提供包括企业年金和员工福利保障计划在内的综合保险和金融服务。公司养老保险业务以企业年金为核心,涵盖企业年金受托和投资、养老保障委托管理、职业年金等多类养老金产品、管理和服务。公司的员工福利保障业务涵盖针对各类企业和团体的寿险、意外险、补充医疗和健康管理等产品、管理和服务。此外,公司在个人养老保险和相关业务领域也在不断积极探索全新的服务理念和方式。

公司成立伊始,作为保险业代表参加了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建制和商业化运作试点,凭借养老金管理领域的专业优势,太平养老已成为国内养老金市场为广大企业和合作伙伴广泛认同的重要供应商之一,客户和管理资产规模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太平养老始终不渝坚持“用心经营,诚信服务”的经营理念,立志成为“中国最专业和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年金和员工福利保障计划综合服务提供商”,公司凭籍对专业和创新的不懈追求,努力为广大客户和合作伙伴创造更多价值。

面对社保商业保险任重而道远

社会保险是基础,但是社会保险“广覆盖,低保障”的特点也是客观存在的,从这一方面说,商业保险可以作为社保的一个有力补充。

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来说明。公司承保了青岛市一部分学平险的项目,学平险也是商业保险,而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也就是居民社保。有一名十几岁的学生,在参加完学校运动会后,出现腿部疼痛,到医院一检查,发现竟然是骨癌,这名学生家庭情况比较困难,这个事情经过咱们青岛电视台报道得到了广大社会力量的帮助,我们公司内部也为这名学生组织了捐款活动。

后来,这个孩子到北京治疗,前后花了二十多万,青岛城镇居民医保的报销上限是15万,对于这个案例,15万是不够的,好在这个学生在9月份开学时花80块钱购买了学平险,我们公司在社保报销的基础上又赔付了将近10万元,大大缓解了这个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

理赔难?理赔真的不是事儿

要解决“理赔难”的印象,从保险公司角度来说,当然是要提高服务,特别是售前的服务,务必将保险责任,除外责任等细节与客户解释清楚,让客户真正明白自己究竟买的是什么。针对团体客户,我们的业务人员通常会在售前向投保企业或团体做出详细的保险计划书,向主管部门详细说明,对于一些复杂的方案,我们还会有专门的客服人员协助投保单位,为企业员工召开保险说明会,发放保险手册,来向被保险人介绍他们的保障,指导被保险人正确的使用这些保障。

从客户角度来说,首先购买保险时要考虑清楚,仔细研究,一定是买自己所想买,买自己之所需,如果有不明白不清楚的,切勿想当然,一定要跟保险公司问清楚,同时认真履行好告知义务。发生事故时,及时报案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通常都会提示需要准备和留存哪些资料,如此,理赔真的不是什么难事。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15888.html

上一篇:医保改革3年 少儿参保率仅半数

下一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完善村医养老政策,提升岗位吸引力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