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知识汇总 买保险随息而变合适吗?

2021-04-02
保险规划可信吗

本周的加息再次触动了众多投资者的理财神经。购买了保险产品的投资者现在有点纠结:在低利率时代买保险产品,是为了获得高于银行利息的回报。但连续加息之后,储蓄利率将超过手中保险产品的固定收益,那岂不亏了?购买保险是否需要顺“息”而变?

分红万能“水涨船高”

“现在银行网点卖出的保险,90%都是分红险。”招行北分的理财人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加息后前来咨询分红险的投资者明显增多。

分红险的主要投资渠道是银行大额协议存款、国债等,其中投资在银行大额协议存款的比例最大,占到总体投资额的60%还多,其次才是国债、股权类产品和不动产类等。分红险的收益率由固定的2.5%左右的利率加保险公司根据上两年的实际收益情况给予的保单红利组成。按照《分红保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保险公司每个会计年度向保单持有人实际分配盈余的比例不低于当年全部可分配盈余的70%”。

因此加息对于持有分红险保单的消费者无疑是好消息。央行加息后,保险公司的大额协议存款的利率也随之上调,因此,分红险的收益也会随之上调。此外,保险企业投资收益率的提高将间接提高分红险的分红率。加息之后,保险资金固定收益类投资资产将有较好的投资收益。BX010.CoM

理财专家称,在加息通道下,分红险通常被用来作为抵抗通胀的工具。“如果CPI居高不下,加息持续的话,这种理财产品的销售肯定会越来越好。”

与分红险相比较,万能险受加息的影响更为直接。分红险是每年公布分红水平,而万能险的结算利率是保险公司根据宏观环境和同业情况每月调节一次。利息上涨后,保险公司将率先调整万能险结算利率。该险种的收益与大额协议存款、债券等固定投资关联度较大,加息后,协议存款及债券收益率有所上升,万能险的收益率亦会水涨船高。

淡化收益看重保障

定期寿险、短期意外伤害险、健康医疗险等产品,均以保障功能为主,储蓄功能较弱,其定价因素主要是考虑死亡率或疾病发生率,因此对于利率的变化并不敏感,投保人可继续持有。

如果投保人手中持有的是投连险,那么是否要暂停缴费,关键要看股市、债市的趋势如何。由于加息会对股市造成一定压力,如果投保人担心投资收益会受影响,可适当对投连险的账户进行调节,如将部分资金从激进型账户转入稳健型账户。

此外,普通终身寿险、两全险、养老年金险、少儿教育金险等传统固定利率产品,由于利率在其定价过程中起到的影响较大,因此如果银行储蓄利率不断上调,这几类保险产品的收益功能就显得相对较弱,投保人可根据自身实际分析利益得失,再做决定。

保险理财专家称,保险与股票、基金是不同的理财品种,不管利率如何变化,消费者对保障的需求都是不变的,所以保障类产品如果有需求还是应该及时购买。保障功能是保险最本质的特性,任何时候都应放在第一位。

此外,分红险和万能险期限较长,流动性差,投资者需要考虑自身资金的流动性问题,短期是否需要资金、资金的比例等问题,以免中途退保造成损失。比如,投保万能险产品,5年内退保往往将对本金造成损失。

相关知识

投资者,选择“息涨随涨”的保险


客户可以选择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一般为综合类产品(以银行票据、短期债券为主)和信贷类产品,风险较低。由于市场目前正处于加息周期内,未来还有加息空间,因此投资者目前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可以长短结合,宜短不宜长,以期限较短的产品为佳(期限1~3个月,利率在3.5%左右),最好不要超过1年,以免收益率受影响。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比储蓄收益高出不少,如果投资者的资金不急于流动(理财产品投资期间资金冻结)就可以选择购买理财产品,投资起点一般为5万元(有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较高,起点为10万甚至100万)。 保险产品

选择“息涨随涨”的保险 合众人寿辽宁分公司营销服务部经理赵岩 加息对于保险产品的影响也是各不相同,客户可以考虑购买具备与银行利率挂钩的产品,也就是“息涨随涨”的保险产品,例如万能险、分红险等,此类产品在利率变动时会有很大优势。 分红险的主要投资渠道是银行大额协议存款、国债等,其中在银行的大额协议存款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体投资的60%还多一些,因此加息对于购买分红保险是很好的选择。另外,在加息情况下,分红产品被认为是最好的抵御通胀的工具。与分红产品相比较,万能险是由保底收益和结算利率两部分构成,客户一方面可以享受公司承诺的保底收益,同时还能享受投资收益。加息后,保险公司的新增投资收益有望提高,因此保险公司的结算利率也会有所提高,客户的收益自然有所增加。但本次仅上调0.25个百分点,万能险投资收益能否提高还有待观望。 基金债券

不要轻易抛弃债基 工商银行国际金融理财师 朱晓军 加息对各类基金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但对货币基金来说是利好,会提高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因为投资的金融工具的收益率会上涨。 此外,在加息情况下,建议投资者适当提升基金组合的风险水平,加大股票型基金的投资力度。如果抗风险能力比较强,可以考虑选择杠杆型基金。 同时在合理的理财配置下,建议不要轻易全部抛掉债券型基金产品,短期看来,的确加息会给债基带来利空,但债基一般都是长期投资产品,从近年的统计分析看,最近7年,债券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了6.52%,当前1年的存款利率只有3.25%。 对比上述两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债基收益是可以赶超通胀、超过存款利率的,这在个人理财产品的合理配置上是必要的。 A股市场

大盘风格开始转变 光大证券沈阳营业部高级投资顾问王磊 加息预期已经被市场提前消化,在加息等利空措施出台之后,悬挂于头顶的利剑终于落了下来。 至少短期来看,出现了一个政策真空期,所以市场将会走得更加稳健。况且境外市场连续走强,也给A股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因此,在市场对提存和加息麻木后,本次加息对股指的短期影响未必很大,目前A股市场仍以强势震荡为主。 目前市场已经进入到风格转换过程中,在目前短期同业拆借利率较低的情况下,市场资金更容易集中在权重股上,投资者更加应该关注低估值的权重股,重点可以关注有估值优势的银行、地产、钢铁、煤炭和有色金属等行业。中小市值个股由于估值较高,随着近期的调整,有资金持续流出的迹象,并且已经步入下降通道,风险较大,建议投资者规避。

保险知识汇总,精算师买保险看重保障而轻视投资性


近些年,随着保险公司投资渠道逐步“清淤”,保险公司加大了对自己利润贡献较大的产品如投连险、分红险的宣传力度,而一些保险经纪人在给客户推荐保险产品的时候,也重点推荐这类投资理财类型保险。这样做的一个后果就是投资理财类保险在所有保险产品中的比重迅速提高,分红保险业务的比率超过了全部人身险保费收入的一半以上。

但是,这种理财型保险品种热而保障型品种冷的情况是不是符合我国的国情?答案是否定的。

对于我国居民来说,尽管居民存款早已超过10万亿元,但是并不是每个居民已经得到了足够的保障。为什么这么说?近的看有医疗保障、子女的教育保障等问题,远的看有退休保障等问题,这些都应该是居民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而非赚钱。因此,我国的国情注定了保障型险种应成为保险市场上的主力,而不是理财型险种。

应该说,理财类保险热销背后说明老百姓个人理财意识跟以前比有明显的提高,但是理财观念却仍需改变。

一般来说,个人理财计划要考虑三个因素,即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就是要保证资金安全,也就是说可以保证自己基本的生活状况,一旦这部分资金出现危机,就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状况;流动性是指资金要能满足临时性支付需求,比如五一等节日旅游支出、朋友间送礼等;而盈利性就是在满足前面两种需求的情况下,来让自己的资金保值增值,为未来的支出提供一个持续性的保证。这三个因素呈逐步递进关系。

因此,树立一个良好的理财观念首先要明确自己想满足什么需求,然后再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进行投资。

其实,在去年的那场“保险是否有泡沫”的大争论中,人们已经开始反思分红险等理财型险种到底能给投资者带来什么,然而半年过去,分红险卖的依然红火。看起来人们还是挺健忘的,在这一点上,大家还真应该多向保险精算师们学习。

保险知识汇总,离婚避免保障“中途而废”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婚姻法》中婚前购买房产在离婚后的分配作了详细解释,引起社会热议,很多人开始关注离婚后的财产分配。不过在分配离婚后财产时,保险这一部分金融财产往往容易被忽视,更有不少人嫌麻烦,选择直接退保了事。保险专家提醒消费者,离婚后盲目退保可能造成保障空白,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保险资产不可忽视

保险已经在很多家庭的资产配置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有的保险可能是在婚前购买,一方独自完成缴费,婚后已经享受保险收益;有的保险可能在婚后购买保险,夫妻共同缴费,离婚时可能缴费还未完成。每个家庭的保险组合也不尽相同:除了夫妻各自为自身投保的情况外,一些针对夫妻或家庭共享的保险产品在市场上也广受欢迎,如被冠以“爱情保险”美名的夫妻联合人寿产品,以及即用一张保单绑定全家保障的“全家保”等类型产品。

目前,在拥有良好保险意识、注重用保险进行资产配置的家庭,保费占比可能达到家庭总收入的5%-10%,对应的保额可能配置在5年以上的家庭收入总和。中德安联保险专家建议消费者,在婚姻发生变故时应妥善处置保险资产,尚在缴费期的保单不要盲目中断。

延续保障最为划算

婚后购买的保险,夫妻双方往往互为投保人、被保险人以及受益人。那么婚姻关系解除后,所购保险是否也会随保险利益的丧失而失效呢?其实不然,根据我国的保险法规定,只要是投保时被保险人和投保人处于婚姻状态,即存在保险利益,可以投保,婚姻关系的解除并不会影响这份保单继续有效。也就是说,即便不对保单做任何变更,离婚对婚前所购买的保险效力是没有影响的。

绝大多数人在离婚后不愿保留原保单中投保人、被保险人、特别是受益人等关系,为了减少“麻烦”而干脆选择退保了事。这往往不是明智的选择。保险专家提醒说,依据保险合同,大部分长期保险计划在缴费期内退保,消费者只能退回账户的现金价值而非所交保费,提前退保会因此遭受不必要的损失。特别是针对家庭设计的“爱情保单”和“全家保”等类型的保险产品,本身在投保理念上就有着组合投保的高保障、低保费的优惠特点。如果退保后再各自投保,要想获得相同的保障额度可能要付出高10%-20%甚至更高的保费。

投保信息免费变更

保险专家建议消费者,如果能够通过双方友好协商,继续以分摊保费的形式延续现有保障是最理想的选择。除此以外,消费者也可充分使用保险公司的保单变更服务,通过进行投保人、被保险人以及受益人的变更来延续保障。

身故受益人或投保人信息可能是离婚涉及的保险信息变更中最常见的两块,流程并不复杂,且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

赵莹

保险知识汇总,一不留神 存单变保险


“去银行存钱,结果签完字一看竟然是一份保单。”上周四,市民钟女士给“保险维权台”打来电话反映,她上午在银行存钱时被工作人员推荐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签字后却发现这竟然是幸福人寿旗下的一款保险产品,名为金福宝两全保险(分红型),“这是不是就是报纸上经常报道的‘存单变保险’哦?”

30万存款变保单

钟女士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由于一笔30万的定期存款周三到期,为了不损失利息,她上周四上午一早便赶去银行,准备办理续存业务。“银行工作人员说现在有一款理财产品,存5年的收益比银行同期利息要高,与其存钱不如买这款产品”。钟女士心想,反正这笔钱几年内不会有什么紧急用途,加上存款期限正好也跟这款产品的期限一样,“如果收益高于存款利息,那当然好咯。”

经不住工作人员的强烈推荐,钟女士接受了银行的建议,签字购买了这款产品。“签的时候没注意看,直到工作人员把保单递给我,我才发现这竟然是一份保险。”

犹豫期内可退保

“这个产品我搞不懂,但感觉像报道过的‘存单变保险’,遇到这种情况,我是该去退掉还是继续持有满5年呢?”钟女士有些难以抉择。

按照钟女士提供的联系方式和保单信息,成都商报记者致电了银行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钟女士花30万元购买的“理财产品”其实是幸福人寿的金福宝两全保险(分红型),保险期限为5年。“这款产品属于银保产品中的分红型保险”,银行工作人员说,这类产品在收益方面较为稳健,“尤其在加息周期下,应该说会有一个不错的收益水平。”

同时该工作人员表示,正是由于钟女士透露5年内无大量资金需求,才推荐其购买这款5年期银保产品的。她说,由于银保产品的保险周期通常在3年及以上,购买前,他们会建议投资者客观分析自己及家庭的资金需求,“如果家里在3~5年内有较大的资金需求,那么尽量不要选择这类投资时间较长的产品。”

针对钟女士“退还是留”的犹豫,银行工作人员说,如果钟女士确实在5年内无用钱计划,且希望投资较为稳健稳定的话,建议继续持有保单直至期满5年;若钟女士希望在此期间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则可以考虑退保。“按照保单条款,在10天的犹豫期内可以全额退保”,而一旦超过犹豫期退保,则会损失一部分本金,“只能拿回扣除手续费或初始费用之后的本金,最高甚至可能会损失近50%。”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36760.html

上一篇:一年期的意外保险:保障全面 保费合算

下一篇:不可不知的航意险秘密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