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知识汇总 保险规划四大误区需避免 分阶段购买最科学

2020-10-27
保险规划的四个阶段

通常,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保险规划中,都有一些比较典型的易犯误区,会使投保人遭受损失或不便。平日里,不妨先认认清楚这些误区“长啥样子”。

从单身期到家庭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空巢期,每个人的保险保障都应该根据不同人生阶段的特点,进行具有不同侧重点的规划,形成一个类似于“梯级消费”的概念。

只是,在这么一个长周期的保险规划中,很容易步入一些常见的误区中,为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

误区之一:寿险只能增加而不能减少

有人认为,既然是阶梯式消费,就应该是爬坡式向上,保险产品只能越选越多,保额也应该逐渐累加。其实不然。随着人生阶段的不断向前,总体而言保险是越买越多了,但具体到每一个险种上并非完全如此。

寿险规划的改变,并不只是意味着保单数量的增加。由于家庭责任、经济收入变化,每一时期需要的保障重点会有所不同。

比如,寿险额度在单身期较少,到家庭成长期和成熟期因家庭负担较重而变得很高,但到了老年会再次降低,因为老人已经不是已成年子女的最主要经济来源了。医疗类产品的变化也不是直线上升的,因为不同时期对具体的健康医疗类产品需求很不一样。年轻时需要的意外医疗保险,到了35岁以后可能更多考虑终身健康保险和终身医疗补贴。

到底是增是减,关键还是看具体的需要。

误区之二:年轻人暂不需买保险

在单身期,也就是保险的“初级消费阶段”,年轻人总是对保险抱着无谓的态度。比如,不少年轻人会说“意外太偶然,应该轮不到我”。

世界这么大,哪有那么多的意外发生,即使有意外发生也不一定轮到自己。很多人都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但意外是突如其来的客观事故,它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什么时候光顾、光顾到谁头上,谁也说不准。也正是因为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年轻的时候才更应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它具有“一人为众、众为一人”的互助特性,尽管意外事故发生给人们带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灾难,但如果投保了一定保额的意外险,这份保障至少可以使受难者及家属在经济上得到相当的援助,在精神上给予一定程度的安慰。

也有人认为,年轻时买保险不如做投资挣钱。年轻人可以不用购买储蓄性质的保险,但高保障型的产品必须有备无患,只要每年缴纳的保费是在合理的收入比例范围内,它对你的整体投资计划不会有什么影响,相反它还能为风险投资保驾护航。

误区之三:不愿给自己买保险

家庭成长期,财富的积累还起步不久,却又有了家庭和孩子的负累。新买住房要还月供,大宗家居用品尚需添置,到处都是需要用钱的地方。此时此刻,夫妻双方可能在保险上有些“气短”,不愿意给自己买保险增加支出。

有些人觉得“我经济负担比较重,没有闲钱买保险”。周先生今年32岁,上有老下有小,他总说:“我不买保险,家里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没那闲钱,最多给孩子买一份。”

但对于有家庭负担的人而言,保险不是奢侈品,而更像是必需品。没有对自己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和收入能力的保障,就根本不可能保护好自己的家庭。你宁可在别的地方省出一点来,也要安排好自己的保障。

但是,经济成本毕竟是需要考虑的,所以处在家庭成长期,预算比较拮据的家庭可以选择一些没有现金价值的产品,并根据你的实际需要投保,保费就会比较便宜。

误区之四:成熟之后易走两个极端

到了家庭成熟期,以下两个保险消费的误区比较明显。

一是有些人觉得“有钱可以替代保险”。到了家庭成熟期,家庭财富已经积累到最高点附近,有些人会认为自己已经有能力应付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一切财务困难,尤其对于从未有理赔经历的“有钱人”而言,可能会产生“保险无用论”的想法。

但是,积累财富不容易,为什么要把所有的重任都往自己肩上扛呢?比如一次重病需要10万元,虽然你的财力负担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买了保险,很可能只要1万元就解决了问题,为什么不用保险来留住你的9万元呢?相较针对大多数人的经济风险保障作用,对于有钱的人,保险更有意义的作用还在于保全已拥有的财产。

另一方面,特别看重家庭的人,在家庭成熟期可能还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特别喜欢买保险,认为“保险买得越多越好”。

可是不要忘记,购买越多的保险,同时也就意味着将要缴纳越来越多的保费。一旦自己的收入减少、难以缴纳高额保费的时候,将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理性的行为应当是,根据自己的年龄、职业、收入等等实际情况,力所能及地适当购买保险。投保的费用最好是自己收入的10-15%左右为宜。

精选阅读

保险知识汇总 买寿险四大误区


一、总以为单位买的保险就够了

计划经济时代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惯性思维,用工单位给员工购买了一些社会保险,这类保险都属于强制保险,比如说养老、工伤、生育、失业、疾病等,这些都是人们最低的基本生活的保障,但是不能满足家庭的保障及生活。

二、总认为家庭中最重要的是孩子

正确的保险理财方法应该是首先为大人购买意外险、重疾险和养老险等保障功能强的产品,然后再为孩子按照需要买些意外呀、健康啊、教育类的险种。

三、保险理财可以发大财

一般来说,保险产品的主要功能是保障,绝对没有“法横财”的功能。通过保险进行理财,是指通过购买保险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划,防范和避免因疾病或灾难而带来的财务困难,同时可以使资产能够保值和增值。

四、年轻时不用买保险

实际上年纪越小,购买保险所交的保费就越低,而且可以尽早得到应得的保障。现在大部分年轻人基本没有储蓄习惯,买保险实际上还有“强制储蓄”的作用,保险还可以帮助你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保险也是对家庭负责,对自己最亲密的人的关爱。

家庭投保理财规划需遵循四大投保原则


每个家庭都在追求更加高品质的生活,而意外风险总是无处不在,及时规划家庭投保规划方案不仅可以提高家庭成员的保障,同时还可以为财富增值加分。那么,该如何规划家庭投保方案呢?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

第一,为家里的经济支柱购买保险

因为这部分人现在一般都在30、40岁左右,担负着抚养幼子和赡养老人的责任,如果他们一旦出现意外,会给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造成巨大的打击,风险时时刻刻都存在,如果家里的经济支柱突然出现什么意外,房贷,车贷可以由保险公司来支付,不至于使家庭其它成员由于没有支付能力而流离失所,丧失基本的保障。

第二,先为大人买保险,再为孩子买保险

中国人有“先顾孩子”的传统习惯,好吃的紧着孩子吃,好用的紧着孩子用,总觉得孩子是最重要的,同样的,在决定如何买保险时,他们常常会忽略自己却给孩子买保险,但是假如大人发生意外,不但会因为没有保险而得不到赔付,孩子的后期续保也是个问题,一旦后续保费跟不上,孩子的保险也就荒废了。因此对于如何买保险,专家建议:在考虑给孩子投保时,一定要先给大人投保。

第三,保障类保险优先于投资理财类保险

对于如何买保险得问题,很多人在进行保险产品的选购时,感觉保障类保险的保费很多时候是一去不返,或者回来得很少,不如投资理财产品划算,这实际上是对保险理解的误区,保险的本质是保障,是风险的转移,理财的第一步就是做好风险的转移,做好保险保障是做其他的消费安排和投资理财的基础。专家建议购买保险产品的顺序一般为,意外保险-健康保险-人寿保险-理财保险。

第四,买房之前先投保

现在很多刚刚贷款买完房的人都会感觉到压力倍增,买房之前过的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以月光,累了可以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再出去工作,买完房之后呢,20、30年的房贷,意味着在贷款期间你的工作不能中断,保证一份稳定的收入,但是谁也不能保证你在20、30年期间不生病、不出任何意外。如果出现大的人身意外,收入中断,贷款方将会收回房产,家人也会受到连累,因此在购房之前要先投保,那么对于正在还房贷的家庭要如何买保险呢,专家建议:一般来说,一个家庭将要还多少的房贷,在还贷期间内就要投保多少的寿险。比如房贷是30万元,那么就需要至少30万元的定期或终身寿险,以此来防范还贷期间的人身风险。

提示:综上所述,在做家庭投保规划方案时您不仅需要遵循上文所述的四大投保规划原则,同时您还需要结合当下家庭财务状况和基本保障需求来合理规划。另外,选择合适的家庭投保规划方案也离不开专业投保平台的选择,网是提供专业保险和投保方案的电子商务平台,希望给您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保险知识汇总 购买旅行险应避免的三大误区


黄金周即将到来,很多人早已计划在长假中出游远足。但保险专家提醒,旅途中情况变化莫测,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别忘记在出行前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一份旅行意外保险。不过,根据往年的理赔案例来看,投保人对旅游险普遍存在三大认识误区。

责任险等于意外险

大多数人对旅行保险不是很了解,有些人只是单纯地跟风或是随着旅行社购买,而自己并不清楚其保险利益。其实,旅行社提供的旅行责任保险只负责旅行社本身的风险责任,如果游客在旅行途中发生意外伤害或者突发疾病,该保险并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出游之前为自己选择合适的旅行意外伤害保险非常必要。

保额越高越好

很多人对于购买保险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保额越高越好,其实不然。旅行保险通常分为境内险和境外险两种,如果投保人在境内旅行,完全可以选择保费便宜、保障全面,且适合全家出行的短期保险。至于出境游,一般而言,到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医药费较高的国家旅游,医疗险的保额最好不要低于20万元。而到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旅游,如果行程较短,医疗险的保额在10万元左右即可。

例如,出游的时间很短、旅行途中相对安全,且距离不是很远,可以选择天数短、保额较低的保险;如出游的时间很长,又是自驾游,且旅行途中不确定的因素较多,建议选择天数长、保额较高、保障全面并且能够提供救援服务的保险。

出险后保证全额赔偿

保险专家郑重提醒投保人,旅游意外险出险后,不一定都能得到保险公司的全额赔偿。人身意外保险所约定的保险金额,只是保险公司承担给付的最高保险金限额,而非实际给付金额,除航空事故能得到最高赔付金额外,其他人身意外保险都是按比例赔付。

此外,很多旅游意外险对于赛马、攀岩、探险性漂流、潜水、高山滑雪、滑板、蹦极、冲浪等高风险活动“免责”。因此,投保人在选择旅游险时,务必留意保险公司推出的旅游险在分项责任的赔付方面是否有所限制。

家庭保险规划 四个误区应避免


如今进行家庭保险规划的人群越来越广泛,只是进行家庭保险规划时,应根据家庭所处时期不同,进行具有不同侧重点的规划,这样才能使得保险规划最符合实际需求,但在实际过程中,很多人进行家庭规划时,容易陷入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 寿险只能增加而不能减少

有人认为,既然是阶梯式消费,就应该是爬坡式向上,保险产品只能越选越多,保额也应该逐渐累加。其实不然。随着人生阶段的不断向前,总体而言保险是越买越多了,但具体到每一个险种上并非完全如此。

寿险规划的改变,并不只是意味着保单数量的增加。由于家庭责任、经济收入变化,每一时期需要的保障重点会有所不同。

比如,寿险额度在单身期较少,到家庭成长期和成熟期因家庭负担较重而变得很高,但到了老年会再次降低,因为老人已经不是已成年子女的最主要经济来源了。医疗类产品的变化也不是直线上升的,因为不同时期对具体的健康医疗类产品需求很不一样。年轻时需要的意外医疗保险,到了35岁以后可能更多考虑终身健康保险和终身医疗补贴。

到底是增是减,关键还是看具体的需要。

误区之二 年轻人暂不需买保险

在单身期,也就是保险的“初级消费阶段”,年轻人总是对保险抱着无谓的态度。比如,不少年轻人会说“意外太偶然,应该轮不到我”。

世界这么大,哪有那么多的意外发生,即使有意外发生也不一定轮到自己。很多人都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但意外是突如其来的客观事故,它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什么时候光顾、光顾到谁头上,谁也说不准。也正是因为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年轻的时候才更应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它具有“一人为众、众为一人”的互助特性,尽管意外事故发生给人们带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灾难,但如果投保了一定保额的意外险,这份保障至少可以使受难者及家属在经济上得到相当的援助,在精神上给予一定程度的安慰。

也有人认为,年轻时买保险不如做投资挣钱。年轻人可以不用购买储蓄性质的保险,但高保障型的产品必须有备无患,只要每年缴纳的保费是在合理的收入比例范围内,它对你的整体投资计划不会有什么影响,相反它还能为风险投资保驾护航。

误区之三 不愿给自己买保险

家庭成长期,财富的积累还起步不久,却又有了家庭和孩子的负累。新买住房要还月供,大宗家居用品尚需添置,到处都是需要用钱的地方。此时此刻,夫妻双方可能在保险上有些“气短”,不愿意给自己买保险增加支出。

有些人觉得“我经济负担比较重,没有闲钱买保险”。周先生今年32岁,上有老下有小,他总说:“我不买保险,家里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没那闲钱,最多给孩子买一份。”

但对于有家庭负担的人而言,保险不是奢侈品,而更像是必需品。没有对自己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和收入能力的保障,就根本不可能保护好自己的家庭。你宁可在别的地方省出一点来,也要安排好自己的保障。

但是,经济成本毕竟是需要考虑的,所以处在家庭成长期,预算比较拮据的家庭可以选择一些没有现金价值的产品,并根据你的实际需要投保,保费就会比较便宜。

误区之四 成熟之后易走两个极端

到了家庭成熟期,以下两个保险消费的误区比较明显。

一是有些人觉得“有钱可以替代保险”。到了家庭成熟期,家庭财富已经积累到最高点附近,有些人会认为自己已经有能力应付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一切财务困难,尤其对于从未有理赔经历的“有钱人”而言,可能会产生“保险无用论”的想法。

但是,积累财富不容易,为什么要把所有的重任都往自己肩上扛呢?比如一次重病需要10万元,虽然你的财力负担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买了保险,很可能只要1万元就解决了问题,为什么不用保险来留住你的9万元呢?相较针对大多数人的经济风险保障作用,对于有钱的人,保险更有意义的作用还在于保全已拥有的财产。

另一方面,特别看重家庭的人,在家庭成熟期可能还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特别喜欢买保险,认为“保险买得越多越好”。

可是不要忘记,购买越多的保险,同时也就意味着将要缴纳越来越多的保费。一旦自己的收入减少、难以缴纳高额保费的时候,将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理性的行为应当是,根据自己的年龄、职业、收入等等实际情况,力所能及地适当购买保险。投保的费用最好是自己收入的10-15%左右为宜。

提示:综上可以看出,很多人进行家庭保险规划时,容易陷入上述四个误区之后,这使得家庭规划后的保险保障极为不足,从而不能为每个家庭成员都提供最好的保障。

保险知识汇总 保险理赔应注意四大要素


如今参加保险的人越来越多。值得关注的是,投保后一旦发生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灾害或事故,有些人由于对保险索赔的基本要素存在认知误区,因而直接影响了自身保险利益。

要素之一,保险责任不清楚。保险单是有效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保险单背面清楚地印着哪些灾害事故属于保险责任,哪些是除外责任。假如遭受的灾害事故属于保险责任,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赔;不属于的则不能赔偿。比如,一位客户为私家房屋投保了家财保险,由于在装修中违背了城市房屋建筑的管理规定,房管部门依法要求其将已拆改的房屋结构复原。他认为,既然上了保险就能索赔,所以到保险公司报案并要求赔偿。保险公司理赔人员得知具体情况后,耐心地把保险责任一项项地再次讲清楚,他才明白个人装修破坏房屋的行为不属于保险责任,个人酿的苦酒只有自己喝了。

要素之二,投保险种不了解。以机动车保险为例,除了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包括交强险和商业三责险)和全车盗抢险等基本险外,还有不计免赔险、玻璃单独破碎险、车上责任险、自燃险、划痕险、发动机进水险等一批附加险种。有的入保车辆只投保了交强险,而没有投保车损险,发生机动车单方事故就不能索赔;再如,家财保险除了有基本责任外,还有特约责任,包括盗抢责任和管道破裂及水渍等责任,投保时可从中选择任意一种。这些附加险种均有各自的保险责任范围,索赔时要确认出险是否符合赔偿范围。

要素之三,保险约定不掌握。比如,保险期限、保险责任、赔偿范围、保险金额与实际赔偿额的关系、地址变更后应办何手续、赔偿后找回的物品所有权归属谁等。只有把这些内容真正搞懂弄通,遇到灾害事故时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此前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户家庭数年前参加了一年期的家财保险,到期后没有再续保,等于终止了保险合同。后来家里不慎失火,财产损失不小。在万分焦急中,他忽然想起参加过保险,立马到保险公司报案“索赔”,并态度坚决地说:“肯定投保了家财保险,只是保险单已丢失。”保险公司一听迅速组织人员把保险单底档查了个遍,才知道他家在几年前投过保,以后没有续保,此次火灾与保险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当然不能赔付。直到此时,这家主人才恍然大悟,只好亡羊补牢,重新投保。

要素之四,赔偿手续不明白。索赔必须严格遵守程序操作,按照规定履行必要手续,同时要提供相关的单证资料,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例如,入保的机动车辆发生事故后,车主应在第一时间向保险公司报案,同时拨打保险专线服务电话说明事故原委,此刻必须反映事故的真实情况,以协助保险公司查勘第一事故现场。有些事故则要在公安交管部门结案后方能办理索赔,还要提供保险单、事故责任认定书、事故调解书、判决书、损失清单和其他相关费用单据,保险公司才能依据规定办理赔偿。与之相反,有的人在发生车险事故后,什么手续都不办,单证也不提供,一门心思到保险公司找熟人、托门路,希望得到最“理想”的赔付,结果白白耗费了时间和精力。保险理赔有一整套科学务实的业务操作流程和层层把关的审核监督机制,每一笔赔款费用的支出都有明确界定。只有依规运作,照章办理,履行义务,合理维权,才能加快赔付进程,切实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人生四大阶段的健康险投保攻略


人的一生就好比一台机器,从诞生那天起就注定是逐渐折旧的,生老病死是无法避免的自然现象,就像机器运转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只是有的时候是小问题,维修一下就可以继续工作了,有些问题却有可能使一台机器停止运转甚至报废,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尤其是那些刚过了磨合期开始正常产出的机器如果突然报废了,也许整个生产线都将跟着停止运作,损失的不只是一台机器的价钱那么简单了,人的境况亦是如此。

“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因病致贫”这两句很流行的话,充分体现人们对于大额医疗费—这个家庭财富无形杀手的担心,那么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很多人说,我把钱都攒起来,自己投资,多赚些钱,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也有人说,如果家人有病,我就把房子卖一套给家人看病。这些都是解决医疗问题的方法,但是不是最好的方法呢?

显然不是,用自己的储蓄去抗衡所有的风险,并不是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事情,即使能做到也不是最经济的途径,实际上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各种保险有效的组合,达到最省钱、最有利的效果。

如果每个人能够按上述的金字塔的结构去构建自己的健康险防御体系,并且有比较充足的额度,那么患病后大额的医疗问题将得到有效的解决,真正做到让家庭后顾无忧。

基于健康险金字塔最底层的就是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一直遵循广覆盖低保障原则,可是,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做到应保尽保,覆盖面非常有限。2004年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64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2.57%,2005年为1.74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3.38%。虽然覆盖面有所上升,但是远远低于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20%最低线。低保障却是实实在在的执行着,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依靠社会医疗保障,有必要及早进行一份中国式的健康险投保计划,以弥补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缺憾。

没有一种健康险规划可以适用于每一个人,也没有一种健康险规划适用于人生每一个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境遇的改变,需求的不同,所需要的健康险规划也是不尽相同的。人的一生主要经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首先是从呱呱落地的婴儿到求学阶段的青少年,其次是毕业后开始工作到成家之前的青年时期,再次是成家立业之后到50多岁的中年时期,最后是50多岁以后的老年生活。那么每一个时期该如何构建自己的健康险体系呢?

NO.1 青少年阶段寿险投保计划——消费型最划算

王先生夫妇的困惑:

我们夫妻俩刚有了小宝宝,还不到半岁,我们想为宝宝买份保险,毕竟小孩子生病住院的事常有,还是个小男孩,到了4、5岁淘气的时候,磕磕碰碰有个小意外也是常事,可问了几家公司的产品,有的可保终身的还有返还,有的是一年一年交的,差别很大,选择很多,我们到底该为宝宝买什么保险好呢?另外我们夫妻俩都有社会保险,也都有大病保险,每年有盈余不是很多,除去房子贷款也就只有3-4万元。

“可怜天下父母心”最能形容中国的家长,总想把最好的给与子女。很多未雨绸缪的家长甚至在孩子还未出生的时候就考虑为孩子攒教育金、婚嫁费等,为孩子买保险更是必不可少的。王先生夫妇也是相对典型的一对家长,但为儿童买健康险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王先生夫妇风险保障意识比较强,也比较理性,已经为自己投保了基本的保障。但首先家庭可支配收入目前尚不足,如果为宝宝投保终身健康险的话,支出会比较多。其次,孩子长大后未必一定会留在父母身边,也许还有国外留学工作的可能,买终身型保险也不太合适;再次,依据现在CPI速度,从小给孩子花费长期险的保费等到孩子成年甚至中老年的时候,已经远远不够那时医疗花费的价格了,甚至保费已经超越了保额,出现保费倒挂的情况。因此,给少儿买健康险应以消费型为主。如果想为孩子准备教育金,可以结合定投基金和其他险种完成这部分资金的积累。

NO.2 单身一族健康险投保计划——混搭为宜

小夏的困惑:

我在外企工作三年了,今年25岁,从每月4000元的收入到现在每月8000元的收入,实现了从欠债到有那么一些积蓄的飞跃,日子算是进入了正常轨道,但是父亲的一场大病花去了我的大部分储蓄,对我触动更大的是平日里感冒都很少有的父亲突然就倒下了,才切实感受到大病对一个家庭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现在的医药费也太昂贵,让我对未来很是担忧,所以考虑着买一份保险,可是我一IT工程师,着实对保险了解不多,所以想知道我这种情况该买什么保险合适呢?

“钱到用时方恨少”,一般的普通家庭越来越难承受比CPI涨的更快的高昂医药费,而我国实行的又是低工资低保障的原则,依照我国目前的社会养老体系很难完成医疗方面的保障,因此居民个人只能自己完善自身保障需求,这就不得不借助商业保险来完成我们的目标。针对小夏的情况本刊采访了恒安标准人寿理财师给出以下保险规划建议:

首先,小夏有储蓄但不多,还没成家,以后要用钱的地方很多,比如结婚、生子,父母万一再生病等,所以不建议每年花很多钱用来买保险;其次,小夏以后用钱的地方很多,可以考虑定期返还类保险产品搭配消费型产品,如果保险期间不生病,也可以达到储蓄的功能。

NO.3 家庭顶梁柱的健康险投保计划——终身型更划算

朱先生的困惑:

我今年34岁,有个可爱的儿子,太太在国企做会计,工作比较稳定,我刚刚升任公司的部门经理,这样的话每年我们俩税后的盈余能达到15万元。双方父母亲都需要我们的照顾,不过一边父母有劳保每年给5000元就够了,一边父母在乡下每年要给10000元,还得为几位老人准备大病的资金,也得为儿子准备教育金,感觉身上的担子比较重,也日益觉得健康是打拼最根本的基础,万一有一天我出了点什么状况,实在不敢想是什么后果,所以最近着急想买一份大病险,以防万一。

朱先生的情况代表了一个很典型的群体,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顶梁柱都会或多或少感觉到生活的压力,以及对患病的恐慌,不仅是病不起,更是不敢病,所以及早做规划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全家人的负责。朱先生目前的情况更应考虑大病险,终身型的相对比较划算。因为消费型的重疾险理赔过一次后,再续保就很困难了,尤其对中年人来说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如果保额不足的话,将是不可弥补的错误,抱憾终身。并且以朱先生的年纪投保终身健康险保费也不会很高,以目前的家庭收入是完全可以承受的,而且保额要尽量的高,依据目前医疗费用花费水平看,30万元的重疾险保额比较合适,如果采取万能险形式,随着未来医疗费用的增长,也可以随时增加保额。

NO.4 50多岁后健康险投保计划——不投更划算

江大伯的困惑:

我今年55岁了,很快就到了退休的年纪,身体也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小毛病,大病到还没有,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听说有很多保险可以保好几十种大病,所以我想能不能也买份这样的保险?

保险是越早买越好,国内一般的保险即使到60多岁也能投保,但保费非常高,所以还不如自己攒钱更实在。不过意外到是可以保的,每年花个200元左右就可以了,所以建议张大伯多锻炼身体,上个意外险,再就是有一部分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商业保险规划四大原则


随着保险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人选择购买保险,除了社保以外,市面上的商业保险数不胜数,对于很多刚接触保险的人来说根本不知道如何规划。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一下商业保险规划应遵循的四大原则。

原则一:购买保险一定要以保障为出发点

如果规划多份保单,首先以重大疾病的保障、身故的保障为目标,其次考虑教育金的准备和养老金的准备,最后才考虑选择投资型的保险。

原则二:养老险应趁早规划

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认为,保险是需要的时候才购买。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老人险越早买越划算,等上了年纪再买,购买保险付出的成本就更高了。

原则三:购买顺序先大人后小孩

在进行保险规划时,寿险要考虑家庭支柱,谁是家庭支柱就先让这个人获得保障,这样,万一经济支柱倒下了,其他人的生活才不会受影响。购买保险时要先大人后小孩,也就是父母先购买了保险,再考虑给孩子购买。

原则四:保费占比为家庭年收入的10%-20%

关于购买保险的资金比例,一般以家庭年收入的10%左右用于购买保险为宜。但这不是绝对的,高收入者可以适当提高比例,较低收入者,可以调低比例。

文章来源:http://m.bx010.com/b/23444.html

上一篇: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是多少?

下一篇:保险知识汇总 无社保人士意外险不可缺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